一种高旷无支柱智慧养殖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31327发布日期:2021-12-15 12:2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旷无支柱智慧养殖大棚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慧农业大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旷无支柱智慧种养殖大棚。


背景技术:

2.温室大棚是一种能够维持室内温度的,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用于种植的保护装置,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大棚种植已经越来越普及,具有通风散热、温度控制、湿度调节等优点。现在温室大棚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高其耕地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旷无支柱智慧种养殖大棚。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高旷无支柱智慧养殖大棚,包括棚体,所述棚体通过其内部设置的空间桁架支撑固定,所述棚体顶表面均匀开设若干通风窗,
6.所述棚体内部设有x架复合耕作结构、梯架雾培结构和补给结构;
7.所述x架复合耕作结构包括若干x架、苗床、栽培管,所述苗床设置在所述棚体内底面,所述x架包括上层v架和下层倒v架,所述下层倒v架架设于所述苗床上方,所述栽培管设置在所述v架的底部,所述栽培管的两端由一对栽培管架支撑,所述苗床设置有第一补给管路,连接所述补给结构,用于为所述苗床提供营养补给,所述栽培管通过第二补给管路连接所述补给结构;
8.所述梯架雾培结构包括梯架,所述梯架支撑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种植管,所述种植管通过第三补给管路连接所述补给结构;
9.所述补给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棚体内部地下的营养液池。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层v架和下层倒v架一体式连接。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棚体内部设置十字形通道,所述十字形通道的一个路口连接所述棚体的入口,通过所述十字形通道将所述棚体内部分成四个种殖区,分别为第一种殖区、第二种殖区、第三种殖区、第四种殖区。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营养液池设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十字形通道的两个路口处。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营养液池设置成四个池子,分别为快繁液池、水培花卉驯化池,气雾培养液池与清水池。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x架复合耕作结构设置为3组,分别设在第一种殖区、第三种殖区、第四种殖区。
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梯架雾培结构设在第二种殖区。
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梯架的上端安装一倒梯架,所述倒梯架底边形成平棚
架。
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平棚架上覆保温被或者夏日覆遮荫网。
1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棚体为矩式鸟巢型。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经过合理的设计,采用x架设计,实现耕作效率两倍的提高,利用x架作为支撑创造上方的管道化瓜果雾培区,下方用于苗床建设,进行快繁及水培花卉驯化生产,在同等占地面积下大大提高了作物的产量。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旷无支柱智慧养殖大棚的主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旷无支柱智慧养殖大棚的x架复合耕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旷无支柱智慧养殖大棚的梯架雾培结构的主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旷无支柱智慧养殖大棚的内部俯视图。
25.图中,1为棚体,2为通风窗,3为x架,301为v架,302为倒v架,4 为苗床,5为栽培管,6为栽培管架,7为第一补给管路,8为第二补给管路,9 为梯架,10为种植管,11为第三补给管路,12为营养液池,13为十字形通道, 14为第一种殖区,15为第二种殖区,16为第三种殖区,17为第四种殖区,18 为倒梯架,19为平棚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8.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现在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请参考图1所示,一种高旷无支柱智慧养殖大棚,包括棚体1,所述棚体1通过其内部设置的空间桁架支撑固定,所述棚体1顶表面均匀开设若干通风窗2。
31.大棚外部结构中,具体实施时,其宽为24米,长为32米,占地面积为768 平方米;大棚采用外三角内蜂窝的空间桁架结构,大棚地缘垂高为2.4米,顶高为8.4米,大棚穹顶表面
均匀开设三角通风窗6扇,用于顶自然出风设计;大棚出入口门设于边长24米的东侧中线处,门宽为1.7米,高为2.4米,为玻璃推拉门;大棚具厚0.5

0.6米的空间桁架夹层,内蜂窝覆内膜后可以形成双膜保温。温室外温室每节点管材数量为12根,节点受力达180公斤,具强大的抗风雪特性。
32.在所述棚体内部设有x架复合耕作结构、梯架雾培结构和补给结构;
33.请参考图2所示,所述x架复合耕作结构包括若干x架3、苗床4、栽培管5,所述苗床3设置在所述棚体1内底面,所述x架3包括上层v架301和下层倒v架302,所述下层倒v架302架设于所述苗床301上方,所述栽培管 5设置在所述v架301的底部,所述栽培管5的两端由一对栽培管架6支撑,所述苗床4设置有第一补给管路7,连接所述补给结构,用于为所述苗床提供营养补给,所述栽培管5通过第二补给管路8连接所述补给结构;
34.请参考图3所示,所述梯架雾培结构包括梯架9,所述梯架9支撑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种植管10,所述种植管10通过第三补给管路11连接所述补给结构;所述梯架9的上端安装一倒梯架18,所述倒梯架18底边形成平棚架19。
35.所述补给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棚体内部地下的营养液池12。
36.请参考图4所示,所述棚体1内部设置十字形通道13,所述十字形通道13 的一个路口连接所述棚体1的入口,通过所述十字形通道13将所述棚体1内部分成四个种殖区,分别为第一种殖区14、第二种殖区15、第三种殖区16、第四种殖区17。所述营养液池12设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十字形通道的两个路口处。所述营养液池12设置成四个池子,分别为快繁液池、水培花卉驯化池,气雾培养液池与清水池。
37.关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部结构,在具体实施时,内部以宽2米的十字形通道13为界,把内部分为四大耕作区,其中入口处左侧为第一种殖区14,右侧为第二种殖区15,其它为第三种殖区16和第四种殖区17;第一种殖区14 设计为x架式的快繁与管道雾培区,第二种殖区15为梯架雾培区,三种殖区 16为x架式的水培花卉催根与管道化瓜果雾培区,第四种殖区17为水培花卉驯化及管道化雾培区;采用x架设计,实现耕作效率两倍的提高,利用x架作为支撑创造上方的管道化瓜果雾培区,下方用于苗床建设,进行快繁及水培花卉驯化生产。以下就各区设计进行说明。
38.第一种殖区14的x架快繁及管道雾培复合耕作设计;该区设苗床7畦,每畦苗床宽为1.2米,深为0.3米长为9.6米,苗床间留出宽0.8米操作道,苗床可创有效快繁表面积为80.64平方米,以每平方米年培育种苗2000

4000棵计,可年生产种苗16万株以上。于苗床上方架设x架,x架下层a架底宽为1.2 米,恰如架设于苗床上方,腰为1.2米,创造离地高1.34米的空间,上层v架腰为2.2米,并且上层倒三角的底边连成一片形成平棚架,用于瓜果的攀爬生长;实施时管道雾培的栽培管架设于v架底处,上方创造出约2米高的瓜果生产空间;上层的管道雾培选择管径200

300#的pvc管作为栽培管,每畦每管道长为9.6米,7道栽培管可创栽培线长为67.2米,管道雾培瓜果采用定植间距 0.3米,植株呈v形往两侧壁式生长,可创造有效瓜果定植株位224株,以每株位年至少生产瓜果10公斤计,该区可年产瓜果2240公斤。
39.第二种殖区15的梯雾培区设计;梯架雾培是当前生产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生产型雾培模式,该温室设计一梯架雾培区,用于体验与示范;与一区类似,共设梯架7组,每组梯架底宽为1米斜面为1.5米,上梯面宽为0.4米,为了实现瓜果叶菜套种,为上梯加上方倒置安
装一倒梯架,倒梯架底边形成平棚架,一是方便瓜果攀附,另外也可以于寒季时于平棚架上覆保温被或者夏日覆遮荫网;梯架间留出宽约1米的过道,方便观光与采摘,7组梯架可创有效叶菜栽培表面积为201.6平方米,以叶菜定植间距0.1x0.15米计,可一次性定植叶菜13440 棵,以年至少生产10批计,可日采收叶菜373株,以平均生物量每10棵一公斤计产,可日采收叶菜37公斤;梯架雾培区上梯面同样用于瓜果套种,与一区一样,采用间距0.3米呈两侧篱壁式攀爬套种,可年生产瓜果同2240公斤。
40.第三种殖区16的x架水培花卉催根与管道雾培设计;该区苗床设计与快繁苗床相同,主要用途用于花卉断根后的催根用途,有效苗床表面积与一区同,同为80.64平方米,以生产普通株型的花卉间距0.3x0.4米计算,年催根至少 12批计,可年为水培花卉驯化提供催根苗8000盆。上层同样采用管道化雾培,生产瓜果,年产瓜果同为2240公斤
41.第四种殖区17的x架水培花卉驯化及管道雾培设计,该区与三区设计相同,不同之处,下层苗床用于水培花卉的水培床建设,苗床内铺设防水布后用于盛水而并非铺设珍珠岩基质,是三区的配套功能区,同样可年驯化水培花卉 8000盆。上层瓜果管道雾培,同样可年生产2240公斤。
42.营养液池建于十字形过道端头处,为地下式养液,池宽为2米深为1.5米长为3

4米,作四池建设,建于十字形过道端头两处,每处设两池,分别为快繁液池、水培花卉驯化池,气雾培养液池与清水池。地下式有利于液温稳定及回流。
43.通过上述的空间化立体化高效设计,可年至少生产瓜果8960公斤,年快繁种苗16万株以上,年驯化水培花卉约8000盆,年生产叶菜13320公斤。瓜果主要配合十八洞乡村游建设,用于客人采摘体验,以每公斤价格20元计,瓜果可年创产值17.9万元,种苗快繁区,以平均每株0.5元计,可年创产值8万元;水培花卉驯化区,以每盆花平均价50元计,可年创产值40万元,叶菜雾培区,以每公斤叶菜6元计,可创产值8万元。通过科学管理,该温室可年创总产值达75万元左右。再加上亲自游的赋能还可以年创温室总产值达75万元的两倍以上,即合计可达200万元左右。
44.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