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原原种培养皿加液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33514发布日期:2022-01-05 09:4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马铃薯原原种培养皿加液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皿封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铃薯原原种培养皿加液机构


背景技术:

2.马铃薯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促进胃肠蠕动,疏通肠道。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人只靠马铃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维持生命和健康。由此,马铃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3.马铃薯原原种是用脱毒的试管苗移栽或扦插最初产生的种薯。种薯很小,多数在1克以上,最大20克。原原种的标准要求很高。首先,不能带任何病毒或类病毒;其次,不能有真菌和细菌性病害侵染;另外,还不允许有混杂现象。原原种的繁殖一般都在温室或网室内进行,应严格防止蚜虫、粉虱、螨等害虫。
4.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马铃薯原原种通常在培养基中进行培育,由于原原种的标准要求很高,因此,对培养基和培养皿的要求也很高,采用人工向培养皿中加培养基并封装培养基的方法效率低,且存在污染的可能。所以设计一款全自动马铃薯原原种培养皿加液机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铃薯原原种培养皿加液机构,具有操作方便,加液效率高,防止污染的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马铃薯原原种培养皿加液机构,其中,包括架体,架体上设置有培养皿输送组件,培养皿输送组件上方顺次设置有落皿组件和加液组件,落皿组件可持续向培养皿输送组件上放置培养皿,培养皿输送组件用于输送培养皿,加液组件可将培养基加入至培养皿内;加液组件包括加液枪头和枪头支架,加液枪头通过软管与蠕动泵相连,蠕动泵为加液枪头提供动力;枪头支架包括调节横梁和枪头支杆,调节横梁设置在培养皿输送组件上方,枪头支杆可移动的设置在调节横梁上,枪头支杆的端部设置有枪头插孔,加液枪头可插接在枪头插孔中。
7.进一步,枪头支杆设置枪头插孔的一端设置有枪头限位组件,枪头限位组件可将加液枪头固定在枪头插孔中。
8.进一步,枪头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螺钉,枪头支杆设置枪头插孔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螺孔,第一限位螺孔与枪头插孔相通,第一限位螺钉通过第一限位螺孔可抵靠在加液枪头上,从而实现对加液枪头的限位。
9.进一步,枪头支杆远离枪头插孔的一端设置有横梁插孔,枪头支杆通过横梁插孔套接在调节横梁上,枪头支杆设置横梁插孔的一端设置有支杆限位组件,支杆限位组件可将枪头支杆固定在调节横梁上。
10.进一步,调节横梁的两端设置有横梁支杆,横梁支杆与横梁固定柱相连,横梁支杆可相对于横梁固定柱上下移动,从而改变调节横梁相对于培养皿输送组件的高度,进而改
变加液枪头与培养皿的之间的高度。
11.进一步,横梁支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第一锁紧机构可将横梁支杆与调节横梁锁紧,防止调节横梁相对于横梁支杆移动;第二锁紧机构可将横梁支杆与横梁固定柱锁紧,防止横梁支杆相对于横梁固定柱上下移动。
12.进一步,横梁固定柱远离横梁支杆的一端与固定柱安装板相连,固定柱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架体上,固定柱安装板为类z字型,z字型的下部与架体固定相连,z字型的上部设置有长条孔,横梁固定柱与固定柱安装板相连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横梁固定柱通过两个螺母固定在固定柱安装板上。
13.进一步,加液组件还包括枪头放置架,枪头放置架竖直设置在落皿组件上,枪头不工作时,枪头水平插接在枪头放置架上,以避免培养基滴落在培养皿输送组件上,造成培养基浪费。
14.进一步,架体上设置有调平机构,调平机构设置在落皿组件与加液组件之间,调平机构可将培养皿输送组件上的培养皿进行整理调平,以方便后续的加液操作;调平机构包括调平滚轴,调平滚轴的两端分别与调平固定板相连,调平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架体的两侧。
15.进一步,调节横梁上设置有辅助支架,辅助支架可对枪头或软管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辅助支架包括支架柱和支架本体,支架柱的一端与调节横梁相连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支架本体相连,支架本体为u型。
16.本实用新型的马铃薯原原种培养皿加液机构的自动化程度高,纯机械化加液,加液效率高,在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也避免了生产过程中的人为污染,保证了培养基的纯度。
17.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18.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马铃薯原原种培养皿加液机构的放置状态的立体图;
20.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马铃薯原原种培养皿加液机构的培养皿输送组件的立体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马铃薯原原种培养皿加液机构的培养皿的立体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马铃薯原原种培养皿加液机构的落皿组件的立体图1;
24.图6为图5的b部放大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马铃薯原原种培养皿加液机构的落皿组件的立体图2;
26.图8为图7的c部放大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马铃薯原原种培养皿加液机构的落皿组件的侧视图;
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马铃薯原原种培养皿加液机构的枪头支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功能以及具体设计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马铃薯原原种培养皿加液机构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30.如图1

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马铃薯原原种培养皿加液机构包括架体1,架体1上设置有培养皿输送组件2,培养皿输送组件2上方顺次设置有落皿组件3和加液组件4,落皿组件3可持续向培养皿输送组件2上放置培养皿7,培养皿输送组件2用于输送培养皿7,培养皿输送组件2将培养皿7输送至加液组件4下方时,加液组件4可将培养基加入至培养皿7内。
31.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培养皿输送组件2包括链条与链轮,链条环形设置在架体1上,链条与链轮相连,链轮与电动机相连,电动机可带动链条在架体1上循环移动。链条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培养皿框架21,培养皿框架21上设置有培养皿容纳腔22,培养皿7可容置在培养皿容纳腔22内,以保持培养皿7在传送过程中的稳定性。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培养皿容纳腔22为两个,以提高培养皿的封装效率。可以理解的是,培养皿容纳腔22也可以为其他数量,在此不做限定。
32.本实施例的安装板为l型,l型的竖直端与链条的侧面固定相连,l型的水平端与安装板相连,链条通过安装板带动培养皿框架21移动。
33.如图3所示,培养皿7为矩形盒体,培养皿7的底部的横截面积小于顶部的横截面积,一方面可以使培养皿7方便叠放,另一方面可以使培养皿7更易进入培养皿容纳腔22内。培养皿7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缘,在加强培养皿7口部强度的同时,也方便培养皿7的封装。
34.如图5

9所示,落皿组件3包括落皿固定架31,落皿固定架31设置在架体1上,落皿固定架31包括落皿固定块311、落皿调节板312、落皿支撑柱以及落皿安装板313,落皿固定块311与架体1固定连接,落皿固定块311与落皿调节板312相连,落皿调节板312与落皿支撑柱相连,落皿支撑柱与落皿安装板313相连。优选的,落皿固定块311上设置有螺纹孔,落皿调节板312上设置有长条孔,落皿固定块311与落皿调节板312通过螺栓固定,从而使落皿调节板312可相对于架体1移动,以达到调节落皿固定架31位置的目的。本实施例的落皿调节板312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架体1的两侧,落皿固定块311为3组,每组落皿固定块311为2个,分别固定设置在架体1的两侧。
35.落皿安装板313下方设置有落料限位机构32,落皿安装板313上设置有送料口314,叠放在一起的多个培养皿7组成的培养皿垛可经送料口314落在落料限位机构32上,落料限位机构32可将最底部的一个培养皿7分离出来并使培养皿7掉落至培养皿容纳腔22内。
36.落皿安装板313上方设置有补料组件33,补料组件33的出料口设置在靠近送料口314的位置处。当落料限位机构32上的培养皿7减少到一定数量时,补料组件33可输送新的培养皿垛至送料口314,并且依靠重力的作用,新的培养皿垛会叠放在待补充培养皿7的培养皿垛的上方,从而使落皿组件3可以连续向培养皿框架21上放置培养皿7。
37.具体来说,落料限位机构32包括落料主板321,落料主板321与落料气缸322相连,落料气缸322固定设置在落皿安装板313下方,落料气缸322可带动落料主板321移动。本实施例的落料主板321的两侧设置有导向轴323,落皿安装板313下方固定设置有直线轴承座,直线轴承内设置有直线轴承,导向轴323与直线轴承滑动连接,从而增强落料主板321移动时的稳定性。
38.落料主板321上设置有限位臂324,限位臂324可限制培养皿垛的位置,限位臂324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棱3241和第二限位棱3242,第一限位棱3241设置在限位臂324远离落料主板321的一端,且设置在送料口314的下方并与送料口314相对应,培养皿垛最下方的培养皿7的顶部凸缘的下底面与第一限位棱3241相抵靠,从而限制培养皿垛的位置。
39.第二限位棱3242设置在靠近落料主板321的一端,第二限位棱3242与第一限位棱3241之间的水平间距小于培养皿7顶部的边长,第二限位棱3242与第一限位棱3241之间的竖直间距小于培养垛相邻两个培养皿7的顶部凸缘之间的间距,并且第二限位棱3242与第一限位棱3241之间的竖直间距大于培养皿的顶部凸缘的厚度。由此,如图5所示,当落料气缸322未伸出时,培养皿垛最下方的培养皿7的顶部凸缘的下底面与第一限位棱3241相抵靠,当落料气缸322伸出时,第一限位棱3241逐渐脱离培养皿垛最下方的培养皿7的顶部凸缘的下底面,而第二限位棱3242逐渐插入至培养皿垛最下方的两个培养皿的顶部凸缘之间;如图7所示,当落料气缸322完全伸出时,第一限位棱3241完全脱离培养皿垛最下方的培养皿7的顶部凸缘的下底面,此时,培养皿垛最下方的培养皿7则失去限位,从而使其可掉落至培养皿框架21上,而第二限位棱3242抵靠在此时的培养皿垛最下方的培养皿7的顶部凸缘的下底面。
40.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培养皿垛最下方的培养皿7与其相邻的培养皿7之间存在摩擦力,因此,即使培养皿垛最下方的培养皿7失去限位,单单依靠重力也有可能无法顺利的从培养皿垛的下方脱落。由此,落料限位机构32还包括剥离板325,剥离板325与剥离气缸326相连,剥离气缸326固定设置在落料主板321上,剥离气缸326可带动剥离板325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限位臂324的第二限位棱3242的下方设置有剥离板容纳槽,剥离板325可容置在剥离板容纳槽内,剥离板325上设置有剥离棱3251,剥离棱3251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在第一限位棱3241与第二限位棱3242之间,当剥离气缸326未伸出时,剥离棱3251下表面与第一限位棱324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培养皿7顶部凸缘的厚度,剥离棱3251上表面与第二限位棱3242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培养皿7顶部凸缘的厚度,即在竖直方向上,剥离棱3251设置在培养皿垛最下方的培养皿7的顶部凸缘的上表面与第二限位棱3242的下表面之间的位置处,以使落料气缸322伸出时,剥离棱3251可插入培养皿垛最下方的培养皿7的顶部凸缘的上表面与第二限位棱3242的下表面之间。
41.如图9所示,当落料气缸322完全伸出时,第一限位棱3241完全脱离培养皿垛最下方的培养皿7的顶部凸缘的下底面,而第二限位棱3242抵靠在培养皿垛下方的第二个培养皿7的顶部凸缘的下底面,剥离棱3251处在培养皿垛最下方的培养皿7的顶部凸缘的上表面与第二限位棱3242的下表面之间,此时剥离气缸326伸出,剥离板325即可将培养皿垛最下方的培养皿7剥离培养皿垛使其下落至培养皿框架21上。随后剥离气缸326缩回,落料气缸322也缩回,随着落料气缸322的缩回,第二限位棱3242逐渐脱离此时培养皿垛最下方的培养皿7的顶部凸缘的下表面,当落料气缸322完全缩回时,培养皿垛最下方的培养皿7失去限位,从而培养皿垛由于重力的原因下落,直至第一限位棱3241与培养皿垛最下方的培养皿7的顶部凸缘相抵靠。
42.优选的,限位臂324和剥离板325均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培养皿垛的两侧,两个剥离板325与剥离驱动板327相连,剥离驱动板327与剥离气缸326相连,通过设置剥离驱动板327,剥离气缸326可同时带动两个剥离板325运动。可以理解是的,本实施例的培养皿容纳
腔22为两个,因此具有两个培养皿垛,因此,需要设置两组限位臂324和两组剥离板325。
43.优选的,落皿安装板313上设置有导向柱315,导向柱315设置在送料口314的四周,导向柱315可增加培养皿垛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送料口314远离补料组件33的两个顶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两个导向柱315,由此可以对培养皿7的两个顶角进行限位导向,从而使培养皿垛在下落时保持稳定,送料口314靠近补料组件3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导向柱315,从而可以保证补料组件33上的培养基垛可落入送料口314内并与下方的培养皿垛相叠合。
44.优选的,如图5所示,远离补料组件33的两个导向柱315的下方设置有承托板316,承托板316设置在限位臂324的下方,并且与限位臂324相抵靠,限位臂324由于有承托板316进行支撑,因此在限位臂324移动时更稳定。
45.补料组件33包括补料输送带331,补料输送带331设置在补料架体上,补料架体与落皿安装板313固定连接。补料输送带331与带轮相连,带轮与补料电机332相连,补料电机332可带动补料输送带331移动,培养皿垛放置在补料输送带331上。优选的,落皿安装板313上靠近送料口314的位置处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可检测落皿安装板313上方是否还有培养皿7,传感器可选用现有的光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微波传感器等,只要是能检测到培养皿7的有无即可。传感器和补料电机332均与控制器相连,当传感器反馈无培养皿7的信号时,控制器控制补料电机332运行,将补料输送带331上的培养皿垛输送至送料口314中。控制器可选用plc等。
46.优选的,如图7所示,补料输送带331与送料口31之间设置有导向板333,导向板333可对补料输送带331上的培养基垛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其平稳的移动至送料口314内。优选的,补料输送带331的两侧设置有挡板,挡板可对补料输送带331上的培养皿7起到限位的作用。
47.如图2所示,架体1上设置有调平机构9,调平机构9设置在落皿组件3与加液组件4之间,调平机构9可将落入培养皿框架21内的培养皿7进行整理调平,以方便后续的加液操作。调平机构9包括调平滚轴91,调平滚轴91的两端分别与调平固定板92相连,调平固定板92固定设置在架体1的两侧。调平固定板92上设置有长条孔,调平滚轴91可调整相对于架体1的高度。
48.加液组件4包括加液枪头41、枪头支架以及枪头放置架411。枪头不工作时,枪头水平放置在枪头放置架411上,枪头放置架411上设置培养基回收装置,以避免培养基滴落在培养皿输送组件2上,造成培养基浪费,本实施例的枪头放置架411设置在落皿支撑柱上。枪头工作时,加液枪头41可竖直插接在枪头支架上。加液枪头41为l型,l型的一端为锥形枪头,l型的另一端通过软管与蠕动泵42相连,蠕动泵42为加液枪头41提供动力,并且控制加液枪头41每次向培养皿7内加入相同体积的培养基。如图10所示,枪头支架包括调节横梁43和枪头支杆44,调节横梁43设置在培养皿输送组件2上方,枪头支杆44可移动的设置在调节横梁43上,枪头支杆44的端部设置有枪头插孔,加液枪头41可插接在枪头插孔中。
49.优选的,枪头支杆44设置枪头插孔的一端设置有枪头限位组件45,枪头限位组件45可将加液枪头41固定在枪头插孔中。本实施例的枪头限位组件45包括第一限位螺钉,枪头支杆44设置枪头插孔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螺孔,第一限位螺孔与枪头插孔相通,第一限位螺钉通过第一限位螺孔可抵靠在加液枪头41上,从而实现对加液枪头41的限位。
50.优选的,调节横梁43上设置有辅助支架46,辅助支架46可对枪头或软管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辅助支架46包括支架柱和支架本体,支架柱的一端与调节横梁43相连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支架本体相连,本实施例的支架本体为u型。
51.枪头支杆44远离枪头插孔的一端设置有横梁插孔,枪头支杆44通过横梁插孔套接在调节横梁43上,枪头支杆44设置横梁插孔的一端设置有支杆限位组件5,支杆限位组件5可将枪头支杆44固定在调节横梁43上。本实施例的支杆限位组件5包括第二限位螺钉,枪头支杆44设置横梁插孔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螺孔,第二限位螺孔与横梁插孔相通,第二限位螺钉通过第二限位螺孔可抵靠在调节横梁43上,从而实现对枪头支杆44的限位固定。
52.调节横梁43的两端设置有横梁支杆47,横梁支杆47与横梁固定柱48相连,横梁支杆47可相对于横梁固定柱48上下移动,从而改变调节横梁43相对于培养皿输送组件2的高度,进而改变加液枪头41与培养皿7的之间的高度。横梁支杆4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锁紧机构61和第二锁紧机构62,第一锁紧机构61可将横梁支杆47与调节横梁43锁紧,防止调节横梁43相对于横梁支杆47移动;第二锁紧机构62可将横梁支杆47与横梁固定柱48锁紧,防止横梁支杆47相对于横梁固定柱48上下移动。
53.第一锁紧机构61与第二锁紧机构62均采用螺钉进行锁紧,横梁支杆47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螺纹孔,螺钉插入螺纹孔内并与调节横梁43或者横梁固定柱48相抵靠,从而实现调节横梁43或横梁固定柱48的锁紧。
54.横梁固定柱48远离横梁支杆47的一端与固定柱安装板49相连,固定柱安装板49固定设置在架体1上,固定柱安装板49为类z字型,z字型的下部与架体1固定相连,z字型的上部设置有长条孔,横梁固定柱48与固定柱安装板49相连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横梁固定柱48通过两个螺母固定在固定柱安装板上,旋松螺母即可使横梁固定柱48可在固定柱安装板49上滑动,从而调整固定柱相对于固定柱安装板49的距离,进而调整加液枪头41的水平位置。
55.本实用新型的马铃薯原原种培养皿加液机构的自动化程度高,纯机械化加液,加液效率高,在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也避免了生产过程中的人为污染,保证了培养基的纯度。
5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