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菌粉配合膜下滴灌快速定量加入装置

文档序号:28820419发布日期:2022-02-09 11:12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菌粉配合膜下滴灌快速定量加入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膜下滴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菌粉配合膜下滴灌快速定量加入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中国的灌溉发展面临着挑战。尽管我们进行了广泛持久的灌溉排水工程基本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和物质保证。到2003年底,全国灌溉面积达到5580万公顷,使40%的耕地有了灌溉设施。1949年,灌溉用水量不到1000亿立方米,约占当时耕地面积的16.3%。人均占有灌溉面积0.03公顷。到2003年,达到3300亿立方米。灌溉用水在总供水量中的比重在不断减少,但灌溉仍是中国的第一用水大户。由于中国的灌溉水利用率较低,所以灌溉的节水潜力很大。
3.因此,膜下滴灌应运而生,膜下滴灌,顾名思义,是在膜下应用滴灌技术。这是一种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和国内覆膜技术优点的新型节水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经过过滤设施滤“清”后,和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肥水溶液,进入输水干管-支管-毛管(铺设在地膜下方的灌溉带),再由毛管上的滴水器一滴一滴地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供根系吸收。
4.现在的点施灌溉方法一般都是采用生物菌作为肥料来与水混合,但是每次加入的生物菌量少,很难与水混匀,而且,因为是根部点施,劳动强度大且不够精准,因此配合膜下滴灌就能解决点施不够精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微生物菌粉配合膜下滴灌快速定量加入装置,能够将生物菌和水混匀,提高施肥效果,且配合膜下滴灌技术,做到相对精准的农作物根部定施,解放劳动力。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微生物菌粉配合膜下滴灌快速定量加入装置,包括滴灌主管、滴灌支管、匀料罐、回流罐和气筒,所述滴灌支管均与滴灌主管连通且位于同一侧,所述气筒的出气管的自由端与回流罐的上端连通,所述回流罐的上端还连通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自由端与匀料罐的上端连通,所述匀料罐的顶部设有排气阀,所述匀料罐的下端连通有单向回流管道,所述单向回流管道的自由端与回流罐的下端连通,所述匀料罐的上端连通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滴灌支管连通,所述单向回流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
8.采用本技术方案,在使用前先在回流罐中加入生物菌和水形成混合溶液并封口,然后打开匀料罐的排气阀,并反复多次使用气筒向回流罐中打气,混合溶液从第一管道流入匀料罐,再经单向回流管道又回流进回流罐中,反复多次流动,即可使生物菌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水肥,之后关闭第一阀门,继续打气,将所有水肥排进匀料罐,并将匀料罐置于高处,
水肥会经的第二管道流入滴灌支管和滴灌主管,自动对作物的根部进行相对精准的定施。
9.优选地,所述匀料罐内部设有三块与匀料罐一体成型的分隔板,其中一块分隔板的上端开设有通口,另外两块分隔板的下端设有通口。
10.在对生物菌和水进行混匀时,混合溶液受到上端开口的分隔板的阻挡,不会流入第二管道,且下端开口的分隔板能对流入的混合溶液进行分流和对冲,加速生物菌和水的混匀。
11.优选地,第二管道上与匀料罐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滴灌支管上与第二管道连通处的两端设有第三阀门。
12.优选地,所述出气管的自由端位于回流罐的瓶口处,所述第一管道位于回流罐中的一端延伸至回流罐底部。
13.出气管位于瓶口处,第一管道位于瓶底,气筒将气体压入回流罐中,气体会聚集在回流罐顶部,将混合溶液压入从第二管道中,并流入匀料罐。
14.优选地,所述匀料罐的容积为15l,所述回流罐的容积为5l。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匀料罐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滴灌支管1、第二管道2、第二阀门3、第一管道4、出气管5、滴灌主管6、第三阀门7、匀料罐8、第一阀门9、单向回流管道10、回流罐11、气筒12、排气阀13、分隔板14。
19.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微生物菌粉配合膜下滴灌快速定量加入装置,包括滴灌主管6、滴灌支管1、容积为15l的匀料罐8、容积为5l的回流罐11和气筒12,滴灌支管1均与滴灌主管6连通且位于同一侧,气筒12的出气管5的自由端与回流罐11的上端连通,回流罐11的上端还连通有第一管道4,第一管道4的自由端与匀料罐8的上端连通,出气管5的自由端位于回流罐11的瓶口处,第一管道4位于回流罐11中的一端延伸至回流罐11底部,匀料罐8的顶部设有排气阀13,匀料罐8内部设有三块与匀料罐8一体成型的分隔板14,其中一块分隔板14的上端开设有通口,另外两块分隔板14的下端设有通口,匀料罐8的下端连通有单向回流管道10,单向回流管道10的自由端与回流罐11的下端连通,单向回流管道10只能让液体从匀料罐8流进回流罐11,匀料罐8的上端连通有第二管道2,第二管道2上与匀料罐8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阀门3,第二管道2与滴灌支管1连通,滴灌支管1上与第二管道2连通处的两端设有第三阀门7,单向回流管道10上设有第一阀门9。
20.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21.在使用前先在回流罐11中加入生物菌和水形成混合溶液并封口,然后打开排气阀13和第一阀门9,并反复多次使用气筒12向回流罐11中打气,混合溶液从第一管道4流入匀料罐8,分隔板14对混合溶液进行分流和对冲,加速混合溶液混匀,混合溶液再经单向回流管道10又回流进回流罐11中,混合溶液反复多次流动,即可使生物菌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水
肥,之后关闭第一阀门9,继续打气,将所有水肥排进匀料罐8中,然后打开第二阀门3并根据需要打开相应的第三阀门7,水肥会经的第二管道2流入滴灌支管1和滴灌主管6,自动对作物的根部进行相对精准的定施,另外,由于整个装置轻小,也便于实验室操作。
2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微生物菌粉配合膜下滴灌快速定量加入装置,包括滴灌主管、滴灌支管、匀料罐、回流罐和气筒,所述滴灌支管均与滴灌主管连通且位于同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筒的出气管的自由端与回流罐的上端连通,所述回流罐的上端还连通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自由端与匀料罐的上端连通,所述匀料罐的顶部设有排气阀,所述匀料罐的下端连通有单向回流管道,所述单向回流管道的自由端与回流罐的下端连通,所述匀料罐的上端连通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滴灌支管连通,所述单向回流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粉配合膜下滴灌快速定量加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料罐内部设有三块与匀料罐一体成型的分隔板,其中一块分隔板的上端开设有通口,另外两块分隔板的下端设有通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粉配合膜下滴灌快速定量加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管道上与匀料罐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滴灌支管上与第二管道连通处的两端设有第三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粉配合膜下滴灌快速定量加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自由端位于回流罐的瓶口处,所述第一管道位于回流罐中的一端延伸至回流罐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粉配合膜下滴灌快速定量加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料罐的容积为15l,所述回流罐的容积为5l。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菌粉配合膜下滴灌快速定量加入装置,涉及膜下滴灌技术领域,包括滴灌主管、滴灌支管、匀料罐、回流罐和气筒,滴灌支管均与滴灌主管连通且位于同一侧,气筒的出气管的自由端与回流罐的上端连通,回流罐的上端还连通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自由端与匀料罐的上端连通,匀料罐的顶部设有排气阀,匀料罐的下端连通有单向回流管道,单向回流管道的自由端与回流罐的下端连通,匀料罐的上端连通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与滴灌支管连通,单向回流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将生物菌和水混匀,提高施肥效果,且配合膜下滴灌技术,做到相对精准的农作物根部定施,解放劳动力。解放劳动力。解放劳动力。


技术研发人员:彭轶楠 叶泽 季彬 王治业 杜津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7.06
技术公布日:20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