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52491发布日期:2022-05-17 15:2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插秧机。


背景技术:

2.目前,插秧机已广泛应用于水稻种植,插秧机进行秧苗栽植时,插植组件首先要从苗毯中将秧苗依次分离出来,苗毯安装在载秧台上,载秧台作往复运动以方便插秧装置依次将各秧苗分离出来,在此情形下,使用者要推着插秧机行走,容易造成秧苗间隔不均,补苗时也容易因栽植轨迹无法绕过栽插入土的秧苗而将秧苗推倒。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插秧机,该多功能插秧机能够自动行走插秧补苗,行走与插秧补苗同时进行不会造成秧苗种植不均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插秧机,包括机架、动力装置、插秧装置和行走装置,所述机架的一端设有所述动力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包括秧船、变速箱和行走轮,所述机架靠近所述动力装置的一端设有所述变速箱,所述机架的下方远离所述动力装置的一端设有所述秧船,所述变速箱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变速箱的输入端与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变速箱的第一输出端设有链轮箱,所述行走轮通过所述链轮箱与所述变速箱相连,所述变速箱的第二输出端设有所述插秧装置,所述插秧装置包括插秧箱和插秧臂,所述插秧箱位于所述机架的中部且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插秧箱的输入端与所述变速箱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插秧箱的输出端设有所述插秧臂,所述插秧臂为超大型插秧臂。
5.进一步地,还包括制动开关,所述制动开关与所述动力装置电性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插秧箱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插秧箱的一侧。
7.进一步地,所述插秧箱的输出端位于所述插秧箱的两侧。
8.进一步地,所述插秧装置还包括栽秧台,所述机架上设有若干横向滑轨,所述横向滑轨自上至下依次排布,所述栽秧台的背板后面设有若干与所述横向滑轨相配合的套环,所述栽秧台通过所述套环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机架靠近所述栽秧台底端的位置设有秧毯托,所述秧毯托上设有插秧口,所述插秧口的位置与所述插秧臂相对应。
10.进一步地,所述插秧箱上设有横移杆,所述横移杆与所述栽秧台固定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插秧箱上设有控制手柄。
12.进一步地,所述机架远离所述动力装置的一端设有主把手。
13.进一步地,所述主把手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副把手。
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变速箱同时连接行走装置与插秧装置,行走和插秧同步进行使得秧苗间距相同,不会造成秧苗种植不均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田埂的位置关系;
19.图4为传统插秧机与田埂的位置关系;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机架、2-动力装置、3-变速箱、4-链轮箱、5-行走轮、6-插秧箱、7-横移杆、8-插秧臂、9-秧毯托、10-栽秧台、11-秧船、12-横向滑轨、13-套环、14-主把手、15-田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实施例1
26.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多功能插秧机,包括机架1,动力装置2与机架1固定连接,机架1远离动力装置2的一端设有主把手14,动力装置2可以提供整个装置所需的动力,动力装置2可以为汽油机,若是为提高效率,可以使用大马力汽油机,但是相应的要增加一些成本。
27.接下来的叙述以动力装置2所在的位置为前方,以主把手14所在的位置为后方展开叙述。
28.如图1和图2所示,动力装置2的输出端与变速箱3的输入端相连,动力装置2和变速箱3略微向前倾斜,这样能使后面的重量减轻一些,变速箱3共有两个输出端,变速箱3左侧的输出端为第一输出端,变速箱3的第一输出端与链轮箱4的输入端相连,链轮箱4与机架1
固定连接,链轮箱4的输出端连接有行走轮5,行走轮5可以带动整个装置在稻田或田埂上行走。当本装置只用于行走运送的时候可以将行走轮5替换成橡胶轮,同时在机架1的后方底部安装若干万向轮辅助行走。
29.变速箱3后侧的输出端为第二输出端,变速箱3的第二输出端与插秧箱6的输入端相连,该连接方式可以选用在空心机架1中设置传动链,也可选择在机架1上额外安装变速箱,插秧箱6有两种款式,一种即为图中所示,插秧箱6的右侧设有输出端,插秧箱6的输出端连接有插秧臂8;另一种是插秧箱6的两侧均设有输出端,插秧箱6的两个输出端连接均有插秧臂8,但是相应的成本就会提升。变速箱3的输出端均设有安全离合装置。当为单一插秧臂时,插秧臂8设计在插秧箱6右侧的下方,也是在行走轮5的后方靠右侧,这样插秧臂8可以将秧苗插在行走轮5压过痕迹地方的外侧,最近的地方能将秧苗插在田埂边缘三厘米处。
30.机架1上还设有若干自上至下依次排布的横向滑轨12,横向滑轨12上套设有套环13,套环13与栽秧台10的背板固定连接,通过横向滑轨12与套环13的配合使得栽秧台10与机架1可以横向相对滑动。
31.机架1靠近栽秧台10底端的位置设有秧毯托9,秧毯托9上设有插秧口,插秧口的位置与插秧臂8相对应,将秧毯放置在栽秧台10上,插秧臂8开始工作后即可从栽秧台10上的秧毯中取下秧苗,秧苗在插秧臂8的带动下通过插秧口,最后种植在稻田中。
32.插秧箱6上还设有横移杆7,横移杆7上设有螺纹,横移杆7可以在插秧箱6中的螺杆的影响下左右移动,横移杆7与栽秧台10固定连接使的栽秧台10可以在插秧箱6的影响下左右移动,并向插秧臂8提供秧苗。
33.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插秧臂8是超大型的,插秧臂8的秧针是加长加高的,秧针尖部到插秧臂8中间轴的距离是26.5 cm,一般的插秧机的秧针尖部到载秧臀中间轴的距离是18到21cm,栽秧臂的臂长也是加长的,这样使得秧针尖部上下移动距离增加到了34厘米,由于秧针尖部的上下移动范围增加了,所以插秧臂8以及秧毯托9距离地面的距离也可以相应的增加,而只有增加秧毯托9与地面的距离才能让机器更靠近田埂边原处插秧,本装置中从秧毯托9到地面的距离是28 cm,秧针尖上下移动的距离是23 cm,从一般插秧机的秧毯托到地面的距离是19 cm相对提升9cm,由于秧毯托9的位置相对于以往的插秧机的秧毯托的位置提高了,使得本装置更能靠近田埂边缘作业,提高效率。
34.整个机架1的下方设有秧船11,为了能更靠近田埂边缘,特地将秧船设计为前宽后窄形,当插秧箱6只有一个机械臂的时候秧船11前宽26cm后宽17cm总长95cm,当插秧箱6为双机械臂的时候秧船11前宽40cm后宽24cm长95cm。机架1与秧船11的连接位置靠近秧船11的后方,这样使得秧船11的前端遇到障碍时能够轻易翘起。
35.本装置还设有一套副把手,主把手14可以在田地里边工作时用,副把手则是安装在主把手侧面,在补池埂边时,使用者可以使用副把手在田埂上行走以减轻工作强度。副把手在不使用时可以随时拆卸;也可以采用可折叠式副把手,在不使用的时候将其折叠收纳,避免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
3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