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塑膜蓄水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3171发布日期:2022-01-12 07:30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塑膜蓄水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水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塑膜蓄水床。


背景技术:

2.屋顶蓄水已有专业化的pp模块组建,但其建造成本高,大面积推广投资大;用砖混结构建立屋顶蓄水池的方法,也有投入高、使用不灵活等缺点。而对于废弃的工、矿等场地的再利用,用pp模块、砖混结构来蓄存作物栽培所需的外部水源,将投资巨大、困难重重。因此,寻找一种简而易行的蓄水方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垫层、立柱、连接栏杆和塑料膜等物品制成简易的蓄水床。
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组合式塑膜蓄水床,包括垫层、立柱、围栏、防水膜,立柱放置在垫层上,多个立柱合围成矩形形状,围栏穿设于立柱上,防水膜铺设在立柱和围栏上。种植箱放置在盛水的蓄水床上。垫层的材质根据场地特性选取。立柱为蓄水床的支撑结构,标准的立柱用注塑件构造,简易的立柱可用塑料桶。围栏包括栏杆和接头,栏杆穿过立柱,在转角处的立柱内部通过接头进行连接。防水膜使用特制加厚黑塑料膜或农用黑薄膜,可采用双层防水膜的布置方式提高蓄水床的可靠性。防水膜在围栏上采用绑带或卡夹等常见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即可。
6.进一步的,垫层的材质根据场地特性选取,在平坦的楼面,可用沥青土工布(牛毛毡)、防渗土工布、防潮地板膜或泡沫板等铺设;在工、矿等废弃场地,地面经清洁、平整、压实后,用防草布作垫层。
7.进一步的,立柱内填充鹅卵石作为配重,增加立柱的稳定性。
8.进一步的,围栏的层数为2-5层,根据需要增减围栏的层数可以调节蓄水床的高度。
9.进一步的,蓄水床配备多个种植箱,种植箱底部开设漏水孔,将种植箱放置在盛水的蓄水床内,水从种植箱底部的漏水孔慢慢浸润种植箱的土壤。
10.进一步的,立柱ⅱ中部穿设连杆,连杆与栏杆ⅱ通过螺栓连接,连杆与栏杆ⅱ连接时,可以按不同的角度连接,当立柱ⅱ、连杆和栏杆ⅱ合围成一圈时,便形成了需要的形状。
11.进一步的,立柱ⅱ和连杆可以直接设计成一体化的零件,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现有技术可以容易的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可为屋顶或其他废弃场地的盆栽作物,提供充足、洁净的外部水源,是一种简而易行的蓄水方式。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18.图5是图4的局部示意图;
19.图6是图5的爆炸图;
20.图中:10.垫层,20.立柱,30.围栏,31.栏杆,32.接头,40.防水膜,50.种植箱,60.立柱ⅱ,70.连杆,80.栏杆ⅱ。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2.参见图1-图6所示的组合式塑膜蓄水床,包括垫层、立柱、围栏和防水膜,垫层铺放在地面或楼顶,多个立柱放置在垫层上,多个立柱按需要的形状摆放,围栏连接在立柱上,围栏和立柱合围成蓄水床的主体框架和轮廓形状,该轮廓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多边形或扇形等各种形状。防水膜铺设在垫层、立柱和围栏上,形成组合式塑膜蓄水床。
23.以下以具体的两个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24.实施例1
25.参见图1-图3,包括垫层10、立柱20、围栏30、防水膜40,立柱20放置在垫层10上,多个立柱20合围成矩形形状,围栏30穿设于立柱20上,防水膜40铺设在立柱20和围栏30上。种植箱50放置在盛水的蓄水床上。
26.垫层10的材质根据场地特性选取,在平坦的楼面,可用沥青土工布(牛毛毡)、防渗土工布、防潮地板膜或泡沫板等铺设;在工、矿等废弃场地,地面经清洁、平整、压实后,用防草布作垫层。
27.立柱20为蓄水床的支撑结构,标准的立柱用注塑件构造,简易的立柱可用塑料桶,必要时,立柱20内填充鹅卵石作为配重,增加立柱20的稳定性。
28.围栏30包括栏杆31和接头32,栏杆31穿过立柱20,在转角处的立柱20内部通过接头32进行连接,围栏30的层数为2-5层,根据需要增减围栏30的层数可以调节蓄水床的高度。
29.防水膜40使用特制加厚黑塑料膜或农用黑薄膜,可采用双层防水膜40的布置方式提高蓄水床的可靠性。防水膜40在围栏30上采用绑带或卡夹等常见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即可。
30.蓄水床配备多个种植箱50,种植箱50底部开设漏水孔,将种植箱50放置在盛水的蓄水床内,水从种植箱50底部的漏水孔慢慢浸润种植箱50的土壤。
31.实施例2
3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差别在于立柱和围栏,其他结构相同。
33.参见图4-图6,立柱ⅱ60中部穿设连杆70,连杆70与栏杆ⅱ80通过螺栓连接,连杆70与栏杆ⅱ80连接时,可以按不同的角度连接,当立柱ⅱ60、连杆70和栏杆ⅱ80合围成一圈时,便形成了需要的形状。其他部件按实施例1一样布置,便得到了蓄水床。
34.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立柱ⅱ60和连杆70可以直接设计成一体化的零件,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现有技术可以容易的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合适的场地上铺设垫层,根据需要准备足够数量的立柱,按预定尺寸摆设成蓄水床形状,按尺寸裁切一定数量的栏杆,选配数量合适的接头,将栏杆穿设在立柱内,使用接头连接同层相邻的栏杆,在立柱内放置适量的鹅卵石,形成蓄水床的主体结构,再铺设防水膜,根据需要,可铺设多层防水膜,完成整个蓄水床的架设,在蓄水床内承装适量的水,在水上放置种植箱,即可开始种植作物。
36.以上实施例主要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塑膜蓄水床。尽管只对其中有限的实施例和技术特征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偏离其主旨与范围内以许多其他的形式实施。因此,所展示的实施例被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形的,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能涵盖各种修改与替换的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塑膜蓄水床,包括垫层、立柱、围栏和防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铺放在地面或楼顶,多个立柱放置在垫层上,多个立柱按需要的形状摆放,围栏连接在立柱上,围栏和立柱合围成蓄水床的主体框架和轮廓形状,该轮廓形状为圆形、多边形或扇形的形状,防水膜铺设在垫层、立柱和围栏上,形成组合式塑膜蓄水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塑膜蓄水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0)放置在垫层(10)上,多个立柱(20)合围成矩形形状,围栏(30)穿设于立柱(20)上,防水膜(40)铺设在立柱(20)和围栏(30)上,垫层(10)的材质根据场地特性选取,立柱(20)为蓄水床的支撑结构,标准立柱用注塑件构造,简易的立柱用塑料桶,围栏(30)包括栏杆(31)和接头(32),栏杆(31)穿过立柱(20),在转角处的立柱(20)内部通过接头(32)进行连接,防水膜(40)使用特制加厚黑塑料膜或农用黑薄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塑膜蓄水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10)的材质根据场地特性选取,在平坦的楼面,用沥青土工布、防渗土工布、防潮地板膜或泡沫板铺设;在工、矿废弃场地,地面经清洁、平整、压实后,用防草布作垫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塑膜蓄水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0)内填充鹅卵石作为配重,增加立柱(20)的稳定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塑膜蓄水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30)的层数为2-5层,根据需要增减围栏(30)的层数可以调节蓄水床的高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塑膜蓄水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床配备多个种植箱(50),种植箱(50)底部开设漏水孔。7.如权利要求1或3或5所述的组合式塑膜蓄水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中部穿设连杆,连杆与栏杆通过螺栓连接,连杆与栏杆连接时,按需调节连杆角度,当立柱、接头和栏杆合围成一圈时,便形成了需要的形状。

技术总结
一种组合式塑膜蓄水床,属农业水利技术领域,包括垫层、立柱、围栏、防水膜,立柱放置在垫层上,多个立柱合围成矩形形状,围栏穿设于立柱上,防水膜铺设在立柱和围栏上。种植箱放置在盛水的蓄水床上。垫层的材质根据场地特性选取。立柱为蓄水床的支撑结构,标准的立柱用注塑件构造,简易的立柱可用塑料桶。围栏包括栏杆和接头,栏杆穿过立柱,在转角处的立柱内部通过接头进行连接。防水膜使用特制加厚黑塑料膜或农用黑薄膜,可采用双层防水膜的布置方式提高蓄水床的可靠性。防水膜在围栏上采用绑带或卡夹等常见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即可。或卡夹等常见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即可。或卡夹等常见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即可。


技术研发人员:邹明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邹明森
技术研发日:2021.08.03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