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78444发布日期:2022-01-27 13:4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弥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植业、林业的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弥雾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植物除虫药物的喷洒一般采用弥雾机进行,弥雾机主要包括脉冲发动机、供油箱、药液箱,供油箱将汽油或者柴油供至脉冲发动机的火花塞处,油与空气混合后经为火花塞点燃,同时产生压力装药液箱中的药液喷射出去。现有的弥雾机存在如下缺陷:属于热雾机,容易出现过热导致药效受影响,甚至失效;脉冲发动机产生高温高压环境,工作噪音较大,高压部分有一定安全风险;喷药效果不佳,有些害虫无法彻底被杀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易影响药效、噪音低以及喷药效果好的弥雾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弥雾装置,包括加热机构、雾化管、控制机构、雾化喷嘴和药液喷嘴,所述控制机构和雾化喷嘴均设于加热机构的外部,所述雾化管设于加热机构内,所述控制机构上设有进油端口,所述进油端口和雾化喷嘴分别与雾化管的两端连接,所述雾化喷嘴与药液喷嘴对准且呈夹角设置。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7.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箱,所述雾化管设于加热箱内,所述控制机构和雾化喷嘴均设于加热箱的外部,所述加热箱内设有燃气喷嘴和位于燃气喷嘴的出口处的点火器,所述控制机构上设有进气端口,所述燃气喷嘴与进气端口连接。
8.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箱和设于控制箱内的调节阀,所述燃气喷嘴通过调节阀与进气端口连接,所述进油端口和进气端口均设于控制箱上。
9.所述控制箱内设有油泵,所述雾化管通过油泵与进油端口连接。
10.所述控制箱上设有进气口。
11.所述加热箱上设有进风风机和排气机构,所述控制箱与加热箱通过进风风机连通。
12.所述控制箱上设有电源接口,所述控制箱内设有点火开关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点火器通过点火开关与电源接口连接。
13.所述加热箱呈筒状,所述控制箱和雾化喷嘴分别设于加热箱的两端。
14.所述雾化喷嘴与药液喷嘴的夹角呈90
°

15.所述雾化管为螺旋管。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7.本实用新型的弥雾装置,使用时,将进油端口与供油容器连接,加热机构对雾化管进行加热,供油容器向进油端口提供油液,油液通过雾化管后形成烟雾,并从雾化喷嘴喷
出,药液喷嘴喷出的药液被雾化喷嘴喷出的烟雾打散,由于烟雾具有亲水性,药液附着到烟雾上,烟雾由于其弥散的特性,可以让植被背面也可附着药液,起到很好的喷药效果。控制机构能够调节加热机构的加热温度,从而调节雾化管的雾化程度,并且使烟雾温度不至于太高,避免影响药效。本弥雾装置不易影响药效、噪音低以及喷药效果好。
18.本实用新型的弥雾装置,使用时,进气端口与供气容器连接,供气容器为燃气喷嘴供应燃气,通过点火器便能点燃燃气,通过燃气燃烧的放热作用,使加热箱内的温度升高,达到对雾化管的加热作用,从而使雾化管具有对流经的油液进行雾化的作用。
19.本实用新型的弥雾装置,雾化喷嘴与药液喷嘴的夹角呈90
°
,提高了烟雾对药液的打散效果,从而提高喷药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弥雾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弥雾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弥雾装置的雾化喷嘴和药液喷嘴的配合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弥雾装置的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弥雾装置的控制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中各标号表示:
26.1、加热机构;11、加热箱;12、燃气喷嘴;13、点火器;2、雾化管;3、控制机构;31、控制箱;32、调节阀;33、油泵;34、进气口;35、电源接口;36、点火开关;37、显示屏;38、控制面板;4、雾化喷嘴;5、药液喷嘴;6、进油端口;7、进气端口;8、进风风机;9、排气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图1至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弥雾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本弥雾装置包括加热机构1、雾化管2、控制机构3、雾化喷嘴4和药液喷嘴5,控制机构3和雾化喷嘴4均设于加热机构1的外部,雾化管2设于加热机构1内,控制机构3上设有进油端口6,进油端口6和雾化喷嘴4分别与雾化管2的两端连接,雾化喷嘴4与药液喷嘴5对准且呈夹角设置。
29.使用时,将进油端口6与供油容器连接,加热机构1对雾化管2进行加热,供油容器向进油端口6提供油液(优为甘油),油液通过雾化管2后形成烟雾,并从雾化喷嘴4喷出,药液喷嘴5喷出的药液被雾化喷嘴4喷出的烟雾打散,由于烟雾具有亲水性,药液附着到烟雾上,烟雾由于其弥散的特性,可以让植被背面也可附着药液,起到很好的喷药效果。控制机构3能够调节加热机构1的加热温度,从而调节雾化管2的雾化程度,并且使烟雾温度不至于太高,避免影响药效。本弥雾装置不易影响药效、噪音低以及喷药效果好。
30.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加热机构1包括加热箱11,雾化管2设于加热箱11内,控制机构3和雾化喷嘴4均设于加热箱11的外部,加热箱11内设有燃气喷嘴12和位于燃气喷嘴12的出口处的点火器13,控制机构3上设有进气端口7,燃气喷嘴12与进气端口7连接。使用时,进气端口7与供气容器连接,供气容器为燃气喷嘴12供应燃气,通过点火器13便能点燃燃气,通过燃气燃烧的放热作用,使加热箱11内的温度升高,达到对雾化管2的加热作用,从而使雾化管2具有对流经的油液进行雾化的作用。
31.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控制机构3包括控制箱31和设于控制箱31内的调节阀32,燃气喷嘴12通过调节阀32与进气端口7连接,进油端口6和进气端口7均设于控制箱31上。通过调节阀32可以调节燃气喷嘴12的喷气量,从而调节对控制箱31内的加热程度,达到很好的控温效果。调节阀32优为电磁阀。
32.本实施例中,控制箱31内设有油泵33,雾化管2通过油泵33与进油端口6连接。通过油泵33可以调节雾化管2中油液的流量,以调节烟雾的浓度,并且,能够使雾化管2中油液的流量与控制箱31内的温度适配,达到很好的雾化效果。
33.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控制箱31上设有进气口34。使控制箱31内部与外部连通,便于空气进入和散热。
34.本实施例中,加热箱11上设有进风风机8和排气机构9,控制箱31与加热箱11通过进风风机8连通。空气由进风风机8进入加热箱11内,为燃气燃烧提供氧气,燃烧后的烟气通过排气机构9排出。控制箱31与加热箱11通过进风风机8连通,结构紧凑。
35.本实施例中,控制箱31上设有电源接口35,控制箱31内设有点火开关36和显示屏37,显示屏37与电源接口35连接,点火器13通过点火开关36与电源接口35连接。使用时,电源接口35与电源连接,为点火开关36和显示屏37等用电部件供电,通过点火开关36控制点火器13的开闭,操作方便。可在控制箱31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在进油端口6所在的油路和进气端口7所在的气路上分别设置流量计,将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计均与显示屏37连接,通过显示屏37实时显示各指标值。控制箱31内设有控制面板38,点火开关36、显示屏37、温度传感器、流量计、调节阀32、油泵33分别与控制面板38电连接。
36.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加热箱11呈筒状,有利于更好的集中加热,另外保护人员不受到危险,控制箱31和雾化喷嘴4分别设于加热箱11的两端,结构紧凑且美观。进一步地,排气机构9包括控火管和排气网罩,控火管设置在加热箱11于雾化喷嘴4一端的内部,让热量更好的集中在加热箱11内,排气网罩盖设于加热箱11于雾化喷嘴4的一端。
37.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雾化喷嘴4与药液喷嘴5的夹角呈90
°
,提高了烟雾对药液的打散效果,从而提高喷药效果。
38.本实施例中,雾化管2为螺旋管,延长了油液的通径,提高了雾化管2的热交换面积,从而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节约了燃气,并且,提高了雾化管2的雾化效果。
39.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