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陡坡植被恢复辅助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97453发布日期:2022-05-18 11:2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陡坡植被恢复辅助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陡坡植被恢复辅助种植装置,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打破了原本脆弱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滑坡、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目前,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在山坡岩土表面种植植被,使植被成活后稳固岩土,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然而部分山坡的坡度较大,人工浇灌作业危险性高,并且陡坡会因下雨冲刷导致刚恢复种植的植被被冲刷损毁,并且陡坡很难一直接受太阳的光合作用,不利于植被的恢复种植,为此,提供一种陡坡植被恢复辅助种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陡坡植被恢复辅助种植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陡坡植被恢复辅助种植装置,包括坡体,所述坡体顶部安装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上方设置于防护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侧安装板、浇灌机构,所述侧安装板对称设置于浇灌机构两侧,所述侧安装板上分别贯通设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螺纹管底侧,且固定连接有螺旋钻头。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挡土板、斜挡板,所述挡土板顶侧与斜挡板底侧固定连接,所述挡土板底部等距连接有锚杆。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斜挡板内侧等距嵌设安装有植物生长灯管,所述植物生长灯管外侧设有玻璃防护罩,所述玻璃防护罩与斜挡板内侧固定连接,且所述玻璃防护罩具体为散光板。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浇灌机构包括顶板、滑动块,所述顶板两侧分别与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侧安装板内侧分别挖设有连接卡槽,所述顶板通过滑动块分别与连接卡槽活动连接。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顶板底部挖设有第一矩形凹槽,所述第一矩形凹槽两侧对称设有第二矩形凹槽,所述第一矩形凹槽内壁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矩形凹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第一矩形凹槽右侧挖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顶板底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板。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移动板外侧设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外壁上等距连接有抱箍,所述输水管通过抱箍与移动板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输水管一侧贯通设有进水管,所述输水管底侧等距设置有喷淋头。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移动板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移动板内侧对称连接有安装环,所述移动板通过螺母与第二螺纹杆连接,所述移动板通过安装环
与导向杆外壁活动套接,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安装槽内部,且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板。
1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3.1、通过设置螺纹管、第一螺纹杆与螺旋钻头,利用第一螺纹杆底端的螺旋钻头插入陡坡的土壤内部,选用合适尺寸的顶板,利用顶板两侧的滑动块分别卡合在侧安装板内侧的连接卡槽内,方便对辅助机构进行装配定位,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辅助机构发生滑落,整体装置的牢固性与装配的便捷性进一步提高;
14.2、通过设置挡土板、锚杆与植物生长灯管,挡土板能够避免落石滚落砸在陡坡的植被上,在陡坡背光或长时间阴雨天时,启动植物生长灯管,植物生长灯管发生的光源对陡坡上的植被进行照射,能够模拟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有效的改善了陡坡植被恶劣的生长环境,实用性与辅助效果进一步提高;
15.3、通过设置第二螺纹杆、导向杆、电机与移动板,移动板的移动可以使输水管上的喷淋头对陡坡上的植被进行全面的喷洒,不需要工作人员拿着水管在陡坡上行走,有效的提高了对植被种植养护的安全性,操作更加的简单。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陡坡植被恢复辅助种植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陡坡植被恢复辅助种植装置的辅助机构外观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陡坡植被恢复辅助种植装置的防护机构剖面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陡坡植被恢复辅助种植装置的浇灌机构仰视图。
21.图中标号:1、坡体;2、辅助机构;3、防护机构;4、侧安装板; 5、浇灌机构;6、螺纹管;7、第一螺纹杆;8、螺旋钻头;9、挡土板;10、斜挡板;11、锚杆;12、植物生长灯管;13、玻璃防护罩;14、顶板;15、滑动块;16、第一矩形凹槽;17、第二矩形凹槽;18、第二螺纹杆;19、导向杆;20、安装槽;21、电机;22、移动板;23、输水管;24、抱箍;25、进水管;26、喷淋头;27、防尘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陡坡植被恢复辅助种植装置,包括坡体1,所述坡体1顶部安装有辅助机构2,所述辅助机构2上方设置于防护机构3,所述辅助机构2包括侧安装板4、浇灌机构5,所述侧安装板4对称设置于浇灌机构5两侧,所述侧安装板4上分别贯通设有螺纹管6,所述螺纹管6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所述第一螺纹杆7贯穿螺纹管6底侧,且固定连接有螺旋钻头8,通过设置螺纹管6、第一螺纹杆7与螺旋钻头8,在将侧安装板4设置在陡坡种植的植被区域边缘,分别旋转侧安装板4 上的第一螺纹杆7,使第一螺纹杆7在螺纹管6内部进行旋转下降,利用第一螺纹杆7底端的螺旋钻头8插入陡坡的土壤内部,选用合适尺寸的顶板14,利用顶板14两侧的滑动块15分别卡合在侧安
装板4 内侧的连接卡槽内,方便对辅助机构2进行装配定位,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辅助机构2发生滑落,整体装置的牢固性与装配的便捷性进一步提高。
24.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挡土板9、斜挡板10,所述挡土板9顶侧与斜挡板10底侧固定连接,所述挡土板9底部等距连接有锚杆11,所述斜挡板10内侧等距嵌设安装有植物生长灯管 12,所述植物生长灯管12外侧设有玻璃防护罩13,所述玻璃防护罩13与斜挡板10内侧固定连接,且所述玻璃防护罩13具体为散光板,通过设置挡土板9、锚杆11与植物生长灯管12,在将辅助机构2安装在陡坡上后,利用挡土板9底部的锚杆11插入土壤内,且位置位于辅助机构2的上方,挡土板9能够避免落石滚落砸在陡坡的植被上,同时在陡坡背光或长时间阴雨天时,启动植物生长灯管12,植物生长灯管12发生的光源对陡坡上的植被进行照射,能够模拟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有效的改善了陡坡植被恶劣的生长环境,实用性与辅助效果进一步提高。
25.具体的,如图3-4所示,所述浇灌机构5包括顶板14、滑动块 15,所述顶板14两侧分别与滑动块15固定连接,所述侧安装板4内侧分别挖设有连接卡槽,所述顶板14通过滑动块15分别与连接卡槽活动连接,所述顶板14底部挖设有第一矩形凹槽16,所述第一矩形凹槽16两侧对称设有第二矩形凹槽17,所述第一矩形凹槽16内壁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8,所述第二矩形凹槽17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9,所述第一矩形凹槽16右侧挖设有安装槽20,所述安装槽20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21,所述顶板14底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板22,通过设置第二螺纹杆18、导向杆19、电机21与移动板22,启动电机21,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第二螺纹杆18进行旋转,第二螺纹杆18在第一矩形凹槽16内部进行旋转,在移动板22内侧螺母的作用下,能够使移动板22在顶板14内侧进行纵向往复移动,同时移动板22在移动的过程中,移动板22内侧的安装环分别在导向杆19外壁上滑动,可以起到对移动板22稳定移动的效果,避免移动板22在调节位置的过程中发生晃动,移动板22的移动可以使输水管 23上的喷淋头26对陡坡上的植被进行全面的喷洒,不需要工作人员拿着水管在陡坡上行走,有效的提高了对植被种植养护的安全性,操作更加的简单,所述移动板22外侧设有输水管23,所述输水管23 外壁上等距连接有抱箍24,所述输水管23通过抱箍24与移动板22 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输水管23一侧贯通设有进水管25,所述输水管 23底侧等距设置有喷淋头26,所述移动板22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移动板22内侧对称连接有安装环,所述移动板22通过螺母与第二螺纹杆18连接,所述移动板22通过安装环与导向杆19外壁活动套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8贯穿安装槽20内部,且与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20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板27,通过设置输水管23、进水管25与喷淋头26,能够利用水管连接输水管23一端的进水管25,利用水泵将水源注入输水管23内部,然后利用喷淋头26对陡坡上的植被进行灌溉浇水。
2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将侧安装板4设置在陡坡种植的植被区域边缘,分别旋转侧安装板4上的第一螺纹杆7,使第一螺纹杆7在螺纹管6内部进行旋转下降,利用第一螺纹杆7底端的螺旋钻头8插入陡坡的土壤内部,选用合适尺寸的顶板14,利用顶板14两侧的滑动块15分别卡合在侧安装板4内侧的连接卡槽内,在陡坡背光或长时间阴雨天时,启动植物生长灯管12,植物生长灯管12发生的光源对陡坡上的植被进行照射,能够模拟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第二螺纹杆18进行旋转,第二螺纹杆18在第一矩形凹槽 16内部进行旋转,在移动板22内侧螺母的作用下,能够使移动板22 在顶板14内侧进行纵向往复
移动,利用水管连接输水管23一端的进水管25,利用水泵将水源注入输水管23内部,然后利用喷淋头26 对陡坡上的植被进行灌溉浇水。
27.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