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的蟑螂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74128发布日期:2022-01-27 10:5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理的蟑螂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诱捕装置,具体为一种便于清理的蟑螂诱捕装置,属于除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蟑螂,泛指属于“蜚蠊目”(学名)的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blattaria),俗称蟑螂,是常见的医学昆虫。蟑螂体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头小,能活动。蟑螂的生存能力很强,一般很难进行彻底消杀,且一般出没于厨房等阴暗场所。
3.现有的灭除蟑螂的方式一般分为药剂灭杀和使用粘虫板进行灭杀,使用药剂灭杀时,由于药剂含有一定的毒性,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使用粘虫板后不便于后期进行清理,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且不方便进行蟑螂的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蟑螂诱捕装置,能够将蟑螂进行快速灭杀,且方便对灭杀的蟑螂进行集中收集,便于后期处理,从而达到环保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于清理的蟑螂诱捕装置,包括诱捕筒,所述诱捕筒的内部设有诱捕机构,所述诱捕筒的底端安装有灭杀机构,所述灭杀机构包括连接筒,所述诱捕筒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灭杀筒,所述灭杀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固定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网,所述固定架的边缘开设有环形口,所述灭杀筒的底端安装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纳筒,所述灭杀筒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收纳筒,所述收纳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
6.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边缘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环形口的中间。
7.优选的,所述诱捕筒的顶端为喇叭状结构,所述诱捕筒的顶端开设有通孔。
8.优选的,所述诱捕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诱捕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钩,所述固定钩上挂有挂钩。
10.优选的,所述挂钩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盛装球,所述上盛装球的底端螺纹连接有下盛装球。
11.优选的,所述上盛装球和下盛装球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散味孔,所述第一散味孔为环形均匀分布。
12.优选的,所述诱捕筒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散味孔,所述第二散味孔为环形均匀分布。
13.优选的,所述底座的表面环形设置有多个凸台,所述凸台为半圆柱形结构。
14.优选的,所述诱捕筒的顶端安装有多组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合页,所述合页固定连接在诱捕筒的顶端,所述合页上固定连接有引虫板。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诱捕机构将蟑螂诱捕到诱捕筒的内部,从而实现对蟑螂的集中诱捕,当蟑螂进入到诱捕筒的内部以后会直接掉落到电网的顶端,此时,由于电网通过蓄电池的线路传输具有一定电压,因此电网会对掉落的蟑螂进行电击,将蟑螂进行灭杀,避免蟑螂再次逃出的情况,达到最大化灭杀的效果,灭杀后的蟑螂通过电网的网口掉落到固定架的底端,通过固定架底端开设的环形口,可以将灭杀后的蟑螂集中收集到收纳筒的内部,经过一定的诱捕周期以后,通过手动将收纳筒与灭杀筒拆卸分离,即可将收集的蟑螂集中处理,达到环保的效果,最后对收集组件进行清洗即可,以便于后续再次使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所示的诱捕筒和诱捕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3所示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1所示的灭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图5所示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图1所示的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诱捕筒,2、诱捕机构,21、支撑架,22、固定钩,23、挂钩,24、上盛装球,25、下盛装球,26、第一散味孔,3、灭杀机构,31、连接筒,32、灭杀筒,33、固定架,34、蓄电池,35、电网,36、连接杆,37、环形口,4、收集机构,41、收纳筒,42、底座,43、凸台,5、引导机构,51、合页,52、引虫板,6、第二散味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7所示,一种便于清理的蟑螂诱捕装置,包括诱捕筒1,所述诱捕筒1的内部设有诱捕机构2,所述诱捕筒1的底端安装有灭杀机构3,所述灭杀机构3包括连接筒31,所述诱捕筒1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连接筒31,所述连接筒3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灭杀筒32,所述灭杀筒3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33,所述固定架3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34,所述固定架3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网35,所述蓄电池34通过控制开关和升压变压器与电网35电性连接,所述固定架33的边缘开设有环形口37,所述灭杀筒32的底端安装有收集机构4,所述收集机构4包括收纳筒41,所述灭杀筒32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收纳筒41,所述收纳筒4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42。文中升压变压器与电网35均属于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原理和电连接关系在此不做详述。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固定架33的边缘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6,所述连接杆36位于环形口37的中间,通过连接杆36可以使固定架33的底端中间区域更加稳定,且环形口37的设置,能够方便蟑螂掉落。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诱捕筒1的顶端为喇叭状结构,所述诱
捕筒1的顶端开设有通孔,通过喇叭状结构的诱捕筒1能够增加蟑螂的诱捕性。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诱捕机构2包括支撑架21,所述诱捕筒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1,通过支撑架21可以对固定钩22起到支撑固定效果。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支撑架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钩22,所述固定钩22上挂有挂钩23,通过挂钩23可以使上盛装球24和下盛装球25内部的诱捕物质保持悬空状态。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挂钩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盛装球24,所述上盛装球24的底端螺纹连接有下盛装球25,通过上盛装球24和下盛装球25螺纹拆卸的方式便于更换诱捕物质,且避免诱捕物质脱落。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上盛装球24和下盛装球25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散味孔26,所述第一散味孔26为环形均匀分布,所述诱捕筒1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散味孔6,所述第二散味孔6为环形均匀分布,通过第一散味孔26和第二散味孔6可以将诱捕物质的味道散发出去,引导外界的蟑螂进入诱捕筒1的内部。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底座42的表面环形设置有多个凸台43,所述凸台43为半圆柱形结构,通过凸台43可以增大底座42的表面摩擦力,便于收纳筒41与灭杀筒32的拆卸。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诱捕筒1的顶端安装有多组引导机构5,所述引导机构5包括合页51,所述合页51固定连接在诱捕筒1的顶端,所述合页51上固定连接有引虫板52,通过合页51可以使得引虫板52进行活动调节,通过引虫板52方便蟑螂进入诱捕筒1。
3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手动将诱捕蟑螂的物质放入上盛装球24和下盛装球25的内部,之后通过将挂钩23挂在固定钩22上,使组装好的上盛装球24和下盛装球25保持悬空状态,之后将连接筒31与诱捕筒1的底端螺纹连接,再使电网35保持通电状态,之后再将收纳筒41与灭杀筒32进行螺纹连接,最后通过翻转引虫板52,使引虫板52的一端搭建在地面即可,此时安装完成;在诱捕的过程中,通过上盛装球24和下盛装球25内部盛装的诱捕物质将蟑螂诱捕到诱捕筒1的内部,当蟑螂进入到诱捕筒1的内部以后会直接掉落到电网35的顶端,此时,由于电网35通过蓄电池34和升压变压器线路传输具有一定高电压,因此电网35会对掉落的蟑螂进行电击,将蟑螂进行灭杀,灭杀后的蟑螂通过电网35的网口掉落到固定架33的底端,通过固定架33底端开设的环形口37,可以将灭杀后的蟑螂集中收集到收纳筒41的内部,经过一定的诱捕周期以后,通过手动将收纳筒41与灭杀筒32拆卸分离,即可将收集的蟑螂集中处理,最后对收集组件进行清洗即可,以便于后续使用。
3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