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1154发布日期:2022-02-09 14:2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花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花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花盆。


背景技术:

2.现在很多家庭都会培育植物,放置在阳台或者是房间里,给环境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也给家里带来一些生气。但是照顾植物是需要投入比较多的人 力物力的,而现在的人们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往往很少有时间可以照顾。黄化病,是植物的一种病征。指茎叶的一部或全部退绿,而出现黄化或黄绿化的现象。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620949322.5公开了一种花盆架和花盆。
4.现有技术中,识别植物黄化病需要通过人工来识别,这对人工的要求较高,需要相关领域的专家或者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人来进行识别,往往普通植物够买者不具备相关领域知识。由于植物叶片数量巨大,通过人眼人眼来识别,往往效率低下,不能及时的进行识别,同时,受到人为的因素,不能快速,准确的识别出植物黄化病。
5.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没有时间或者总是遗忘及时的给植物浇水,并根据植物的长势给植物施肥,而且很多人不懂得相关的植物养殖知识,不懂得何时给植物进行浇水施肥。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花盆。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8.一种智能花盆,包括花盆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主体内部设有采集模块、处理模块、水流控制模块、施肥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信息反馈模块,所述采集模块与处理模块控制连接,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水流控制模块、施肥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所述信息反馈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所述花盆主体上固定有竖直向上的直杆;
9.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用于采集植物叶片的usb摄像头和用于检测花盆主体中土壤环境的湿度传感器,所述usb摄像头安装在直杆的顶端,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花盆主体的土壤底部;
10.其中水流控制模块包括水泵、双曲线型水管、环形水管,所述水泵通过继电器与处理模块控制连接,所述水泵通过水管与双曲线型水管和环形水管连接,所述双曲线型水管贴附在花盆外壁上,所述环型水管位于花盆的顶部边缘处,所述环型水管的侧壁上均匀设有若干个滴水喷头;
11.所述施肥控制模块包括用于盛放植物肥料的施肥盒,所述施肥盒位于竖杆上,所述施肥盒的下端具有开合盖,所述施肥盒中具有能够控制开合盖开启的舵机,所述舵机与处理模块控制连接,所述信息反馈模块包括显示屏和客户端,所述显示屏位于花盆主体的外壁上。
12.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智能花盆中,所述花盆主体呈双曲线型。
13.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智能花盆中,所述信息反馈模块中的客户端包括至少一个的手机、笔记本或平板电脑。
14.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智能花盆中,所述滴水喷头的喷水区域覆盖花盆主体中的土壤。
15.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智能花盆中,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检测探头略高于花盆主体的土壤底部。
16.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智能花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智能花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高效快捷的识别植物黄化病,不需要分析土壤成分仅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就能做到智能施肥;同时能够及时准确的给植物实现智能浇水,减少用户照看植物的时间,在未来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花盆的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花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智能花盆,包括花盆主体1,花盆主体1内部设有采集模块、处理模块4、水流控制模块、施肥控制模块和信息反馈模块,采集模块与处理模块4控制连接,处理模块4分别与水流控制模块、施肥控制模块控制连接。
21.采集模块包括用于采集植物叶片的usb摄像头2和用于检测花盆主体1中土壤环境的湿度传感器3。
22.处理模块4由树莓派作为主板, usb摄像头2通过usb接口连接至处理模块4,实时将检测的植物叶片图片数据传入至处理模块4中。处理模块4采集的图片数据再通过改进的yolov4算法进行植物黄化叶片识别,识别效率高,代替人工。
23.施肥控制模块包括用于盛放植物肥料的施肥盒5,施肥盒5的下端具有开合盖6,施肥盒5中具有能够控制开合盖6打开或关闭的舵机(图中未示出),舵机与与处理模块4控制连接。当处理模块4识别的植物黄化叶片达到一定数量时,处理模块4控制舵机启动,舵机控制施肥盒5下方的开合盖6打开,从而实现给植物施肥。与人工相比,识别植物黄化病更加高效快捷,不需要分析土壤成分仅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就能做到智能施肥,效率高。
24.其中采集模块还包括用于检测花盆主体1中土壤环境的湿度传感器3,湿度传感器3位于花盆主体1中的土壤底部。
25.水流控制模块包括水泵(图中未示出)、双曲线型水管7和环形水管8。水泵通过继电器与处理模块4控制连接,水泵通过水管与双曲线型水管7连接,双曲线型水管7的出水端与环形水管8连接。其中双曲线型水管7贴附在花盆外壁上,其中环型水管位于花盆的顶部边缘处,环型水管的侧壁上均匀设有若干个滴水喷头9,其中滴水喷头9的喷水区域覆盖花盆主体1中的土壤。
26.湿度传感器3将花盆主体1的土壤湿度实时传送至处理模块4。当湿度传感器3检测
花盆中的土壤湿度低于某一阈值时,通过处理模块4控制水流控制模块,水泵开启。水泵通过水管抽水,然后将水压入双曲线型水管7和环形水管8中,再通过若干个滴水喷头9喷出,实现均匀浇水至植物表面,整个过程实现智能浇水的目的。解决了用户无法及时准确的给植物浇水,同时若干个滴水喷头9实现了水的高效利用。
27.其中湿度传感器3的检测探头略高于花盆主体1中的土壤底部,防止花盆本体底部积水而影响湿度传感器3测量的准确性。
28.花盆主体1内部还设有通信模块和信息反馈模块,信息反馈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处理模块4连接。通信模块可采用工业路由器,信息反馈模块包括显示屏10和客户端,其中客户端包括至少一个的手机、笔记本或平板电脑的智能设备。通信模块使得处理模块4能够接入互联网,处理模块4将识别出的植物黄化叶片及花盆主体1的土壤湿度通过互联网传送到客户端,并与用户进行实时交互。同时可以将花盆主体1的土壤湿度,植物长势情况通过显示屏10呈现在用户面前,实现智能化过程。
29.其中花盆主体1侧壁固定有竖直向上的直杆11,直杆11的长度为20cm。usb摄像头2安装在直杆11的顶端,施肥盒5位于usb摄像头2下方并固定在直杆11上,显示屏10位于花盆主体1的外壁上。整个花盆主体1呈双曲线型,外观优美,容积适中,适用于养护花盆的使用,在未来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花盆,包括花盆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主体内部设有采集模块、处理模块、水流控制模块、施肥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信息反馈模块,所述采集模块与处理模块控制连接,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水流控制模块、施肥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所述信息反馈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所述花盆主体上固定有竖直向上的直杆;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用于采集植物叶片的usb摄像头和用于检测花盆主体中土壤环境的湿度传感器,所述usb摄像头安装在直杆的顶端,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花盆主体的土壤底部;其中水流控制模块包括水泵、双曲线型水管、环形水管,所述水泵通过继电器与处理模块控制连接,所述水泵通过水管与双曲线型水管和环形水管连接,所述双曲线型水管贴附在花盆外壁上,所述环形水管位于花盆的顶部边缘处,所述环型水管的侧壁上均匀设有若干个滴水喷头;所述施肥控制模块包括用于盛放植物肥料的施肥盒,所述施肥盒位于竖杆上,所述施肥盒的下端具有开合盖,所述施肥盒中具有能够控制开合盖开启的舵机,所述舵机与处理模块控制连接,所述信息反馈模块包括显示屏和客户端,所述显示屏位于花盆主体的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主体呈双曲线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反馈模块中的客户端包括至少一个的手机、笔记本或平板电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喷头的喷水区域覆盖花盆主体中的土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检测探头略高于花盆主体的土壤底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花盆,包括花盆主体,花盆主体内部设有采集模块、处理模块、水流控制模块、施肥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和信息反馈模块。采集模块与处理模块控制连接,处理模块分别与水流控制模块、施肥控制模块控制连接,信息反馈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采集模块包括用于采集植物叶片的USB摄像头和用于检测花盆主体中土壤环境的湿度传感器,水流控制模块包括水泵、双曲线型水管、环形水管,施肥控制模块包括用于盛放植物肥料的施肥盒。该智能花盆能够高效快捷的识别植物黄化病,实现智能施肥与浇水,适用于养护花盆的使用,在未来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在未来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在未来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李昂耕 李昂洁 桑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昂耕
技术研发日:2021.09.06
技术公布日:20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