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采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54759发布日期:2022-03-30 12:31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采茶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采茶机。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饮茶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喝茶习惯已然从单一走向多元,从普通走向精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2020年,我国茶叶产业呈逐年增长趋势。2020年,中国茶叶产量实现293.20万吨,较2019年同比增长5.58%。中国茶叶产量的不断增加保障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3.但同时,茶园也面临了产茶不足、人工短缺、茶叶质量不佳或者产值不高等诸多问题。其中,采茶人工是诸多问题的关键。每逢清明或者重阳等采茶旺季,一个普通的茶厂需采茶工人几十甚至上百人,倘若人手不足,错过采茶时机,茶叶质量则呈直线下滑,原本几千上万一斤的茶叶则会变成几百几十一斤,经济损失巨大。
4.目前,茶叶采摘主要以人工为主,采摘的时候主要根据茶树品种、长势、新梢生育情况、加工茶产品等因素。按采摘标准分为细嫩采、适中采、成熟采和特种采。其中,各类名优茶都是采摘单芽、一芽一叶以及一芽二叶初展的新梢,而且采摘手法需折采或提手采,不能掐采和捋采。还要求芽叶完整、新鲜以及匀净,并且不能夹带鳞片、鱼叶、茶果或者老枝叶。而现有的通过人工对茶叶进行采摘的方法的效率极其低下。
5.因此,亟需一种智能采茶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项实用新型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智能采茶机。
7.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智能采茶机,包括采摘平台、履带组件、用于对茶树进行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装置以及可横跨茶树的龙门式可调底座,所述采摘平台和所述图形采集装置均安装于所述龙门式可调底座上,所述履带组件至少有两个,所述龙门式可调底座的两侧各设置有所述履带组件。
9.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采摘平台位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上方,所述履带组件安装于所述龙门式可调底座的外侧壁。
10.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采茶机还包括光源组件以及用于遮挡外部环境光线的幕罩,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幕罩均安装于所述龙门式可调底座上,且所述幕罩绕设于所述光源组件的外侧。
11.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履带组件包括行走带、固定轮、弹性件、第一调节轮组件以及第二调节轮组件,所述固定轮呈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龙门式可调底座的外侧壁上,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调节轮组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调节轮组件的第一端之间以将所述第一调节轮组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调节轮组件的第二端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抵顶,所述行走带套设于所述固定轮、所述第一调节轮组件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调节轮组件的第二
端。
12.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调节轮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一转动轮组件,所述第一转动轮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安装架的第一端安装有所述弹性件。
13.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调节轮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架和第二转动轮组件,所述第二转动轮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安装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弹性件实现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第一端始终保持相互远离的趋势,所述第二安装架位于其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位以及所述第一安装架位于其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位呈可转动地连接。
14.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动轮组件包括安装座、上转动轮组以及下转动轮组,所述上转动轮组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首端,所述下转动轮组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末端,所述安装座位于其首末两端之间的部位与所述第一安装架呈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安装座沿其首端至末端呈由上至下朝所述第二安装架的方向倾斜地布置。
15.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带的内侧凸设有若干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沿所述行走带的长度方向呈并排且间隔地布置,所述第二转动轮组件包括传动轴、被动轮以及与外界动力源相接的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和所述被动轮通过所述传动轴实现同步转动,所述被动轮的外侧壁上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凸条相匹配的第二凸条。
16.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轮、所述下转动轮组以及所述传动轮三者围出一个三角形空间。
17.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调节轮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行走带底部的第一支撑轮组,所述第二调节轮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行走带底部的第二支撑轮组,所述第一支撑轮组呈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二支撑轮组成呈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且所述第一支撑轮组位于所述行走带的竖直中分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轮组位于所述行走带的竖直中分面的另一侧。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采茶机,包括采摘平台、履带组件、用于对茶树进行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装置以及可横跨茶树的龙门式可调底座,采摘平台和图形采集装置均安装于龙门式可调底座上,履带组件至少有两个,龙门式可调底座的两侧各设置有履带组件。故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龙门式可调底座横跨茶树,且避免了智能采茶机在行走的过程中损伤茶树;还通过图像采集装置对位于龙门式可调底座内的茶树进行图像采集,并通过采摘平台对茶树进行精确地柔性采摘;与此同时,还通过履带组件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采茶机适用于在山地里行走。
1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采茶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履带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调节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调节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5.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采茶机100,包括采摘平台10、履带组件20、用于对茶树进行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装置30以及可横跨茶树的龙门式可调底座40,采摘平台10和图形采集装置均安装于龙门式可调底座40上,履带组件20至少有两个,龙门式可调底座40的两侧各设置有履带组件20。较优的是,采摘平台10位于图像采集装置30的上方,履带组件20安装于龙门式可调底座40的外侧壁。举例而言,采摘平台10包括五轴机器手和可控力度采摘爪,通过该二者的配合可以更好地模拟折采或者提手采的采茶方式,还便于维护安装;另,图像采集装置30可以包括2d视觉筛查以及3d影像相机。
26.请参考图1,智能采茶机100还包括光源组件50以及用于遮挡外部环境光线的幕罩60,光源组件50和幕罩60均安装于龙门式可调底座40上,且幕罩60绕设于光源组件50的外侧。举例而言,光源组件50可以是led环形光源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常用的光源,故不限于此。为了使得光源组件50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以及图像采集装置30可以更好地对茶树进行图像采集,幕罩60的颜色一般设置为黑色,但不限于此。
27.请参考图1至图4,履带组件20包括行走带21、固定轮22、弹性件23、第一调节轮组件24以及第二调节轮组件25,固定轮22呈可转动地安装于龙门式可调底座40的外侧壁上,弹性件23安装于第一调节轮组件24的第一端和第二调节轮组件25的第一端之间以将第一调节轮组件24的第二端和第二调节轮组件25的第二端朝相互远离的方向抵顶,行走带21套设于固定轮22、第一调节轮组件24的第二端以及第二调节轮组件25的第二端,因此当履带组件20在行走的过程中与山路的石头发生碰撞的时候,第一调节轮组件24的第二端和第二调节轮组件25的第二端之间会相互靠近,当跨越过障碍物之后,在弹性件23的作用下,第一调节轮组件24的第二端和第二调节轮组件25的第二端会恢复至原始距离。具体地,第一调节轮组件24包括第一安装架241和第一转动轮组件242,第一转动轮组件242安装于第一安装架241的第二端,第一安装架241的第一端安装有弹性件23。更具体地,第二调节轮组件25包括第二安装架251和第二转动轮组件252,第二转动轮组件252安装于第二安装架251的第二端,第二安装架251的第一端通过弹性件23实现与第一安装架241的第一端始终保持相互远离的趋势,第二安装架251位于其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位以及第一安装架241位于其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位呈可转动地连接。
28.请参考图1,第一转动轮组件242包括安装座2421、上转动轮组2422以及下转动轮组2423,上转动轮组2422安装于安装座2421的首端,下转动轮组2423安装于安装座2421的末端,安装座2421位于其首末两端之间的部位与第一安装架241呈可转动地连接,安装座2421沿其首端至末端呈由上至下朝第二安装架251的方向倾斜地布置。该设置是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采茶机100在爬坡或者需要呈倾斜地前进的时候,保证智能采茶机100不会发生侧翻或者后翻的情况。
29.请参考图2和图4,行走带21的内侧凸设有若干第一凸条211,第一凸条211沿行走带21的长度方向呈并排且间隔地布置,第二转动轮组件252包括传动轴2521、被动轮2522以及与外界动力源相接的传动轮2523,传动轮2523和被动轮2522通过传动轴2521实现同步转动,被动轮2522的外侧壁上凸设有与第一凸条211相匹配的第二凸条25221;因此在实际工作时,动力源带动传动轮2523转动,然后传动轮2523带动被动轮2522转动,由于第一凸条
211和第二凸条25221是相互配合的,因此在被动轮2522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凸条25221会抵顶第一凸条211从而带动行走带21转动。较优的是,固定轮22、下转动轮组2423以及传动轮2523三者围出一个三角形空间;该布置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稳固地将行走带21支撑出一个稳定的形状。
30.请参考图2至图4,第一调节轮组件24还包括用于支撑行走带21底部的第一支撑轮组243,第二调节轮组件25还包括用于支撑行走带21底部的第二支撑轮组253,第一支撑轮组243呈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安装架241上,第二支撑轮组253成呈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安装架251上,且第一支撑轮组243位于行走带21的竖直中分面的一侧,第二支撑轮组253位于行走带21的竖直中分面的另一侧,即是说,第一支撑轮组243和第二支撑轮组253关于行走带21呈一内一外地布置。该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行走带21的结构稳定性,使得行走带21的底部遇到障碍物时能够灵活地发生适应性形变。
3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采茶机100,包括采摘平台10、履带组件20、用于对茶树进行图像采集的图像采集装置30以及可横跨茶树的龙门式可调底座40,采摘平台10和图形采集装置均安装于龙门式可调底座40上,履带组件20至少有两个,龙门式可调底座40的两侧各设置有履带组件20。故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龙门式可调底座40横跨茶树,且避免了智能采茶机100在行走的过程中损伤茶树;还通过图像采集装置30对位于龙门式可调底座40内的茶树进行图像采集,并通过采摘平台10对茶树进行精确地柔性采摘;与此同时,还通过履带组件20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采茶机100适用于在山地里行走。
32.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结构或装置,而得到的其他用于智能采茶机,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