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防护林修剪养护绿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87188发布日期:2022-03-09 12:08阅读:96来源:国知局
生态防护林修剪养护绿篱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绿篱养护技术领域,具体为生态防护林修剪养护绿篱机。


背景技术:

2.凡是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合的规则的种植形式,称为绿篱,可以起到遮盖不良视点、隔离防护、防尘防噪、引导游人观赏路线等作用,由于每株植物的生长速度不同,所以需要定期利用工具对绿篱进行集中修剪。
3.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218427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升降结构的绿篱修剪机,包括绿篱修剪机本体,绿篱修剪机本体底端的边侧通过波纹软垫固定安装有操作箱,操作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盘,操作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盘,第一齿轮盘和第二齿轮盘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转把带动第一转杆进行转动,使得第一齿轮盘进行转动,由于第一齿轮盘和第二齿轮盘为啮合连接,从而带动第二齿轮盘进行转动,同时第二齿轮盘和齿条为啮合连接,进而带动调节板和绿篱修剪机本体进行高度调节,继而便于对不同高度的绿篱进行修剪。
4.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上述的装置采用剪刀的方式进行修剪,由于剪刀结构一般只能为直线,所以在面对有弧度的绿篱修剪时需要来回多次操作才能完成最终的修剪操作,并且在遇到不平整路面时,装置受到颠簸会使修剪装置上下移动,影响整体修剪的平整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生态防护林修剪养护绿篱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修剪机构无法形成弧度从而不能一次性修剪完成造成效率降低、装置受到颠簸使得修剪装置移动影响修剪的平整度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生态防护林修剪养护绿篱机,通过人工操作推动把手带动装置整体前后移动,从而对绿篱进行修剪,所述推动把手固定安装在方形底座后侧上表面,且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可方便其移动的万向轮,包括:
7.减震板,活动嵌套在所述底座下表面内部,所述减震板上表面左右两侧呈倾斜状结构,且所述减震板上方左右两侧设置有可左右活动的挤压块;
8.顶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顶板用于对装置整体进行支撑作用;
9.支撑杆,转动安装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座之间,且所述支撑杆上方顶端与所述顶板下表面组成滑动结构;
10.安装装置,设置在所述顶板上表面,所述安装装置与所述顶板之间组成转动结构;
11.连接杆,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安装装置侧面,所述连接杆上表面内部一侧设置有固定齿条;
12.固定修剪扇叶,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下方,所述固定修剪扇叶左右两侧呈倾斜
状结构;
13.活动修剪扇叶,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修剪扇叶左右两端,所述固定固定修剪扇叶与所述活动修剪扇叶上方均设置有单独工作的电机;
14.保护罩,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修剪扇叶与所述固定修剪扇叶上方。
15.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下方顶端转动安装有直线滑块,且所述直线滑块通过传动丝杆与所述底座组成滑动结构,并且左右两侧所述传动丝杆螺纹方向相反,通过传动丝杆的转动使得左右两侧直线滑块好的那哥,从而带动上方的支撑杆发生转动,改变装置整体的高度。
16.优选的,所述万向轮通过纵向弹簧与所述减震板组成弹性结构,且所述挤压块下表面呈与所述减震板相对应的倾斜状结构,并且所述挤压块通过横向弹簧与所述底座组成弹簧结构,在装置遇到颠簸时利用纵向弹簧和横向弹簧的压缩吸收作用,从而减小整体的震动幅度。
17.优选的,所述活动修剪扇叶关于所述固定修剪扇叶中心对称共设置有2个,且所述活动修剪扇叶上方保护罩上部外表面转动设置有推动杆。
18.优选的,所述推动杆上端与滑动块下表面组成转动结构,且所述滑动块与所述连接杆组成滑动结构。
19.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上表面转动设置有转动钮,且所述转动钮底端同轴固定安装有内部齿轮,并且所述内部齿轮与固定齿条组成啮合结构,通过外部的转动钮带动内部齿轮转动,从而利用与之啮合连接的固定齿条使其带动滑动块左右滑动,最终利用推动杆推动活动修剪扇叶转动角度。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生态防护林修剪养护绿篱机,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装置活动修剪扇叶和固定修剪扇叶之间可以发生转动,从而使得整体修剪机构可以形成一定弧度,使其贴合带有弧度的绿篱表面,实现一次性修剪完成,并且在装置的底部增加双重减震机构,使得装置在遇到颠簸时减小震动幅度。
21.1.固定修剪扇叶、活动修剪扇叶、推动杆、滑动块、内部齿轮和固定齿条之间的配合使用,通过外部的转动钮带动内部齿轮发生转动,从而利用其与固定齿条之间的啮合连接可以带动滑动块左右滑动,使得下方的推动杆带动活动修剪扇叶绕固定修剪扇叶左右两端发生转动,从而形成可以贴合绿篱表面的弧度。
22.2.减震板、纵向弹簧、挤压块和横向弹簧之间的配合使用,在装置整体遇到颠簸时,首先使得万向轮将纵向弹簧进行挤压,从而利用纵向弹簧吸收作用力,之后减震板与上方的挤压块之间发生挤压,利用挤压块将横向弹簧挤压,再次吸收作用,从而利用双重的减震机构吸收大量作用力,减小装置整体震动的幅度。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动修剪扇叶正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动块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底座;2、减震板;3、万向轮;4、推动把手;5、顶板;6、支撑杆;7、安装装置;8、连接杆;9、固定修剪扇叶;10、活动修剪扇叶;11、保护罩;12、直线滑块;13、传动丝杆;14、纵向弹簧;15、挤压块;16、横向弹簧;17、滑动块;18、推动杆;19、转动钮;20、内部齿轮;21、固定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生态防护林修剪养护绿篱机,通过人工操作推动把手4带动装置整体前后移动,从而对绿篱进行修剪,推动把手4固定安装在方形底座1后侧上表面,且底座1下方设置有可方便其移动的万向轮3,包括:
31.减震板2,活动嵌套在底座1下表面内部,减震板2上表面左右两侧呈倾斜状结构,且减震板2上方左右两侧设置有可左右活动的挤压块15;
32.顶板5,设置在底座1上方,顶板5用于对装置整体进行支撑作用;
33.支撑杆6,转动安装在顶板5与底座1之间,且支撑杆6上方顶端与顶板5下表面组成滑动结构;
34.安装装置7,设置在顶板5上表面,安装装置7与顶板5之间组成转动结构;
35.连接杆8,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装置7侧面,连接杆8上表面内部一侧设置有固定齿条21;
36.固定修剪扇叶9,固定设置在连接杆8下方,固定修剪扇叶9左右两侧呈倾斜状结构;
37.活动修剪扇叶10,转动安装在固定修剪扇叶9左右两端,固定固定修剪扇叶9与活动修剪扇叶10上方均设置有单独工作的电机;
38.保护罩11,分别固定安装在活动修剪扇叶10与固定修剪扇叶9上方。
39.支撑杆6下方顶端转动安装有直线滑块12,且直线滑块12通过传动丝杆13与底座1组成滑动结构,并且左右两侧传动丝杆13螺纹方向相反,万向轮3通过纵向弹簧14与减震板2组成弹性结构,且挤压块15下表面呈与减震板2相对应的倾斜状结构,并且挤压块15通过横向弹簧16与底座1组成弹簧结构。
40.在使用装置时,首先将装置利用推动把手4和下方的万向轮3将其推动至需要修剪的位置,之后通过底座1上方的电机转动到带动传动丝杆13发生转动,利用传动丝杆13使得左右两侧直线滑块12同步向中间移动,从而带动上方的支撑杆6发生转动,将顶板5和修剪装置移动到合适高度,随后开启活动修剪扇叶10和固定修剪扇叶9内部的电机使其开始转动,对绿篱表面进行修剪,修剪的同时推动装置整体向前移动,在遇到颠簸路面时,首先万向轮3将纵向弹簧14压缩,从而利用纵向弹簧14吸收部分作用力,之后减震板2与上方的挤压块15之间产生挤压,使得横向弹簧16压缩,再次吸收作用力,最终利用两次减震吸收大部分作用力,使得装置整体的震动幅度较小。
41.活动修剪扇叶10关于固定修剪扇叶9中心对称共设置有2个,且活动修剪扇叶10上
方保护罩11上部外表面转动设置有推动杆18,推动杆18上端与滑动块17下表面组成转动结构,且滑动块17与连接杆8组成滑动结构,滑动块17上表面转动设置有转动钮19,且转动钮19底端同轴固定安装有内部齿轮20,并且内部齿轮20与固定齿条21组成啮合结构。
42.在面对带有弧度的绿篱修剪时,首先将修剪装置移动至绿篱上表面,之后通过转动滑动块17上方的转动钮19带动内部齿轮20发生转动,利用内部齿轮20与固定齿条21之间的啮合连接使得滑动块17左右滑动,从而使得下方的推动杆18发生转动,推动活动修剪扇叶10分别绕固定修剪扇叶9左右两侧发生转动,最终使得活动修剪扇叶10与固定修剪扇叶9之间形成与绿篱表面相互贴合的弧度,使得在修剪时可以一次性修剪完成,不需要来回反复改变位置进行多次修剪。
43.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根据图1-图5中所示的结构,首先利用底座1下方的双重减震机构在装置遇到颠簸时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从而减小装置震动的幅度,保证修剪的平整度,同时可以根据绿篱的具体形状改变活动修剪扇叶10和固定修剪扇叶9之间的弧度,使其可以更好的贴合绿篱表面,实现一次性修剪完成,这就是该生态防护林修剪养护绿篱机的工作原理。
4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