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水产投料轨道车、水产投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20807发布日期:2022-02-23 22:4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型水产投料轨道车、水产投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型水产投料轨道车、水产投料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传统水产养殖一般采用户外鱼塘养殖方式,而鱼塘可以采用天然鱼塘,也可以通过挖掘鱼塘方式。而天然鱼塘资源有限,因此目前的鱼塘大多是人工挖掘形成的。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不少地区已出现劳动力紧缺的状况,人力工价也越来越高,人工挖鱼池效率低、工价贵,基建投资高。而且鱼塘养殖受自然环境影响较高,因此目前也出现了养殖池养殖,养殖池一般是水泥池,可以在养殖池上方修建顶棚,以降低环境对养殖影响。但是养殖池方式也会占用较多土地面积,养殖密度不是很高,或多或少也会受自然环境影响。最近几年市场上也出现了集装箱养殖方式,将鱼投放于集装箱中,集装箱体积大,占用面积小,养殖密度高,可以规模化管理,可明显降低养殖成本,经济效益高。
3.无论是鱼塘、养殖池还是集装箱养殖,水产投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常见的投料设备有风力或者电动投料机,其基本原理就是将饲料向水域内抛撒。但是现有投料机安装位置固定,或者移动不方便,无法做到均匀投料,特别是针对集装箱养殖(或者养殖池养殖),完成一个集装箱(或养殖池)投料后需要移动至下一位置,使用非常不便。另外,现有投料机无法进行精确重量投料,只能通过人工控制投料时间来控制投料量,降低了投料效率。因此目前水产养殖自动化程度低,甚至大多还是人工投料方式,增加了养殖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水产投料轨道车、水产投料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投料机不能/不便移动、不能精确投料的技术问题。
5.一方面,所述智能型水产投料轨道车,包括轨道车底盘,所述轨道车底盘上设有设备控制箱和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与轨道车底盘之间安装有若干重力传感器,所述安装框架上安装有料仓,所述料仓的底部出口设有送料机,所述送料机的出口位置下方设置甩料装置。
6.进一步的,所述甩料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甩料盘电机,所述甩料盘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甩料盘,所述甩料盘朝前斜向上倾斜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架上还设置有摄像组件。
8.进一步的,所述轨道车底盘底部设置有主动轮、从动轮以及用于驱动主动轮的轨道车电机。
9.进一步的,所述轨道车底盘上还设有内置有蓄电池的电池装配箱。
10.进一步的,所述轨道车底盘上还有网桥,所述设备控制箱包括数字io模块、轨道车控制器、网络信号变送器、信号变送器,所述网桥通过所述网络信号变送器连接至所述信号变送器,所述网络信号变送器还连接至所述数字io模块,所述重力传感器通过接线盒连接
至所述信号变送器,所述轨道车电机连接至所述轨道车控制器,所述轨道车控制器、甩料盘电机、轨道车电机、送料机均对应连接至所述数字io模块,所述蓄电池为水产投料轨道车供电。:
11.另一方面,所述水产投料系统,包括所述水产投料轨道车,还包括水产智能控制平台、下位机控制柜和上料机,所述下位置控制柜连接至所述上料机以及所述水产投料轨道车,所述水产智能控制平台网络连接至所述下位机控制柜。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水产投料轨道车运行于轨道上,通过在养殖点位铺设轨道,即可控制轨道车运行至各个点位投料;且料仓下方设置有甩料装置,能够将输出的饲料均匀抛撒出去,喂料均匀;同时还设置有重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料仓内饲料的重量,因此本水产投料轨道车可以精确控制投料重量,避免投料过少使得鱼吃不饱或浪费饲料。此外,优选结构中,还设置摄像组件,投料过程中摄像组件实时录像,记录鱼群吃食的影像,供水产智能控制平台进一步优化投料决策能力。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的智能型水产投料轨道车的正视结构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的智能型水产投料轨道车的侧视结构图:
15.图3是智能型水产投料轨道车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水产投料系统的结构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水产投料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9.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20.实施例一:
21.图1、2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型水产投料轨道车的正视结构和侧视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22.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型水产投料轨道车包括轨道车底盘1,所述轨道车底盘1上设有设备控制箱2和安装框架3,所述安装框架3与轨道车底盘1之间安装有若干重力传感器4,所述安装框架3上安装有料仓5,所述料仓5的底部出口设有送料机6,所述送料机6的出口位置下方设置甩料装置7。
23.图示中,轨道标记为100,水产投料轨道车放置在轨道上。鱼塘养殖、养殖池养殖和集装箱养殖均可使用本轨道车进行投料,具体只需在养殖场所周边布置轨道即可。
24.轨道电底盘属于动力部分,负责承重、移动、刹车等基本操作,为功能设备提供移动平台。轨道车在轨道上运行,所述轨道车底盘1底部设置有主动轮11、从动轮12以及用于驱动主动轮的轨道车电机13。由于养殖场所一般面积比较大,轨道车通过电缆提供电力运行十分不便。因此本轨道车直接通过蓄电池供电,在轨道车底盘1上还设有内置有蓄电池的电池装配箱14。
25.安装框架用于承载料仓,根据养殖体量定制的饵料容器。
26.重力传感器可以整体称重安装框架和料仓的重量,扣除毛重可以得到料仓内饲料净重。因此可以通过重力传感器直接得到料仓内饲料重量。进而可以精确控制每个养殖点的投料量,以及可以判断投料车是否需要返回起点位置加料。
27.所述送料机为螺旋送料接,可以将料仓内的饲料输出。从送料机出口输出的饲料通过甩料装置将饲料均匀抛出。送料机的运行速度和甩料装置的运行频率可上游指令动态调整,以实现下料和甩料的频率力量调整,保障鱼类能够均匀进食。
28.所述甩料装置是用于将饲料均匀抛撒出去,本实施例不限定甩料装置的具体结构以及安装位置。可以安装在安装框架上,也可以直接安装在轨道车底盘上。图示中,甩料装置7包括支架71,所述支架71上安装有甩料盘电机72,所述甩料盘电机72的输出轴安装有甩料盘73,所述甩料盘73朝前斜向上倾斜设置。当然甩料装置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式。
29.所述设备控制箱是本地决策与控制中枢,负责协调管理各个器件的运行,并通过网桥连接上游水产智能控制平台,实现数据与指令的交互。
30.因此整个水产投料轨道车在设备控制箱的控制下,可以在轨道上运行和投料。当料仓内饲料不够时,还可以回退到初始位置进行补料。整个过程全自动运行,控制准确,能够实现精确投料,保证喂料合适不浪费饲料。
31.另外,本实施例在安装框架上还设置有摄像组件8,摄像组件8朝前斜向下设置,对准抛料位置进行摄像,因此通过设置摄像组件,实时感知投料过程中水面状态变化,通过图像识别分析鱼进食状态,为水产智能控制平台和养殖者提供参考。
32.结合图3所示,所示述轨道车底盘上还有网桥14,所述设备控制箱2包括数字io模块21、轨道车控制器22、网络信号变送器23、信号变送器24,所述网桥14通过所述网络信号变送器23连接至所述信号变送器24,所述网络信号变送器23还连接至所述数字io模块21,所述重力传感器通过接线盒25连接至所述信号变送器24,所述轨道车电机13连接至所述轨道车控制器22,所述轨道车控制器22、甩料盘电机72、轨道车电机13、送料机6均对应连接至所述数字io模块21,所述蓄电池为水产投料轨道车供电。重力传感器输出的重力数据通过信号变送器、网络信息变送器输入值数字io模块,进而根据重量数据完成送料和甩料。同时还可以控制轨道车前进后退刹车等动作。另外上游的水产智能控制平台也可以通过网络向数字io模块推送指令,进行下料甩料以及轨道车行走控制,同时可以接收轨道车回传的工作状态数据。
33.图示中,整个轨道车通过蓄电池供电。蓄电池工作电压为48v。另外对于不同部件可能需要不同的供电电压,比如针对一些需要12v电压的电机,可以通过电源转换模块直接变压即可供电。
34.实施例二:
35.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水产投料系统,包括所述水产投料轨道车200,还包括水产智能控制平台300、下位机控制柜400和上料机500,所述下位置控制柜400连接至所述上料机500以及所述水产投料轨道车200,所述水产智能控制平台300网络连接至所述下位机控制柜400。
36.水产投料轨道车可以通过下位机控制柜现场控制,也可以通过水产智能控制平台远程控制。水产智能控制平台与下位机控制柜网络连接。管理员在电脑端或者手机端操作,
然后通过水产智能控制平台将指令下发至下位机控制柜,最后下位机控制柜发出控制指令操作水产投料轨道车对应动作。通过这种远程管理方式,提高了管理效率,使得养殖户足不出户也可以进行养殖投料控制。
37.另外,养殖户也可以在现场操作位机控制柜进行投料操作。丰富了操作方式和体验。
38.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的兴起,传统的投料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日常养殖管理,图示为集装箱养殖方式。由于集装箱有一定高度,投料口位于集装箱顶部。在集装箱顶部铺设轨道即可控制轨道车在集装箱顶部移动。本实施例还可以在集装箱附近布置上料机,通过上料机给轨道车补料,以满足投料任务要求。
39.本设备是在水产智能控制平台的控制下,将上料机的饲料自动称重,并投入轨道车,由投料车根据平台指令自动投入各个水产养殖集装箱中,并自动记录投料日志档案。投料过程中轨道车所携带的摄像组件将实时录像,记录鱼群吃食的影像,供平台进一步优化投料决策能力。
40.实施例三:
41.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产投料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42.步骤s51、根据投料计划设置投料任务,生成任务列表;
43.步骤s52、重力传感器获取料仓内的饲料重量数据;
44.步骤s53、按顺序逐一运行任务列表中的任务,对于当前任务,判断当前料仓的饲料重量数据是否满足当前任务饲料用量;
45.步骤s54、若不满足,则通过上料机给料仓补料直至满足要求;
46.步骤s55、若满足,则控制水产投料轨道车运行至当前任务的目标投料点位置,然后根据重力传感器实时输出的饲料重量数据,控制启动送料机和甩料装置,从料仓中投出当前任务相应重量的饲料。
47.本实施例中,当设备开机后养殖户可以进行任务设置,具体可以设置各个点位的投料量、投料开始时间、投料持续时间等,形成一个任务列表,任务列表按顺序存储各个投料任务。
48.轨道车开机后,会开启点位置继电器,判断轨道车是否在起点位置,如果不在起点位置,则给出提示;如果在起点位置,则读取任务列表,按顺序执行列表任务。本实施例采用的具体方式是,每次读取并执行任务列表的表头任务,每项任务运行完成后,更新任务列表删除任务列表的表头任务,这样执行完一项任务后可顺利执行下一任务。
49.在执行当前任务时,首先重力传感器获取料仓内的饲料重量数据,将数据与当前任务的饲料用量进行比对,判断是否满足重量要求。本实施例中,当前料仓的饲料重量数据大于当前任务饲料用量2kg则认定满足要求,不满足时,直接补料到料仓上限。
50.补料完成后,继续执行当前任务,打开对应投料点位继电器,控制轨道车前进,继电器检测到轨道车运行到位后,控制刹车。然后启动送料机和甩料装置,重力传感器检测投出饲料的重量,投料完成,关闭送料机和甩料装置,关闭当前继电器,轨道车后退初始位置,完成一次投料任务。接着继续执行下一任务。
51.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养殖点位铺设轨道,即可控制轨道车运行至各个点位投料,且通过甩料装置能够实现均匀抛料;同时还设置有重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料仓内饲料的
重量,使得本水产投料轨道车可以精确控制投料重量。此外,还设置摄像组件,投料过程中摄像组件实时录像,记录鱼群吃食的影像,供水产智能控制平台进一步优化投料决策能力。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