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水雾培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58838发布日期:2022-04-14 20:2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铃薯水雾培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马铃薯水雾培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2.马铃薯原原种雾培生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原原种生产技术,该技术通过将营养液雾化,定时定量供应给植株根系,雾培箱体内部的垂直空间为植株地下部提供了完全黑暗且无障碍生长的环境,充足的氧气;雾培技术特有的分次采收优势,消除了大薯的竞争,刺激促进了小薯的膨大,单株结薯数是传统基质生产的10倍以上。现有设施大多没有进行植株固定,植株易倒伏,植株相互叠压,光能利用率低,通气不畅,采收不方便,易折断或腐烂,影响结薯效率。研究发现,水培苗较传统组培苗,立苗快,结薯效率更高,是理想的定植苗源,大多数雾培原原种生产均采用水培壮苗2周左右,但现有设施,水培壮苗和雾培结薯分别独立为两个部分,水培壮苗2周,移栽至雾培设置4-5个月,大部分时间水培装置处于闲置状态,极大的浪费了空间,提高了生产成本,且移栽期间,两处来回奔波,费时费力,效率低。现有设施多为顶上翻盖开门实现采收等管理,或者是侧面推拉门采收管理。顶上翻盖多次采收易造成频繁开盖对植株特别是根系造成的损伤,侧面推拉门,缝隙过多,易透光,从而破坏箱体的全黑暗环境,匍匐茎易分化成枝条而不结薯或者已结的小薯二次生长重新分化为枝条,严重影响结薯效率和原原种质量。现有设施喷雾装置大多仅为一层,要么喷雾距离过远,立苗慢,有死角,成活率不能达到100%,要么喷雾距离过近,结薯区湿度过大,块茎皮孔过度开放,不耐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水雾培一体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马铃薯水雾培一体化装置,包括营养液池和水雾培培养箱,所述营养液池的外部设置有输液组件,所述水雾培培养箱的外部设置有回水组件。
5.所述输液组件包括输液管、抽水泵、连接杆、控制器、出液管、过滤箱一和分流管,所述输液管设置于营养液池的内部,所述抽水泵固定连接于输液管远离营养液池的一端,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抽水泵的右侧,所述控制器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右端,所述过滤箱一固定连接于出液管远离抽水泵的一端,所述分流管固定连接于过滤箱一的右侧。
6.优选的,所述水雾培培养箱的顶部设置有定植板,所述定植板与培养箱上框架外沿形成凹槽,前期即水培壮苗期,凹槽内铺设黑白膜,黑膜朝外,用于存储水培营养液进行水培壮苗,后期即雾培期去掉黑白膜,定植板上进行雾培定植,所述定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纵向牵引网。
7.优选的,所述输液管一端放置于营养液池的内部,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设置于营
养液池的外部,所述控制器与抽水泵信号连接,所述分流管延伸至水雾培培养箱的内部,所述分流管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分流管的外壁均设置有喷雾头,一根所述分流管喷雾头的方向朝下,一根所述分流管喷雾头的方向朝上,两根所述分流管的外壁均安装有阀门,用于雾培营养生长期,缩短喷雾距离,增加根际湿度,解决定植前期苗小,下层喷雾距离不够,有死角,立苗慢,成活率低的问题,促进植株快速立苗和健康生长,另一种自上往下喷雾,喷雾根系下部,用于解决雾培结薯期,上部结薯集中区湿度过大,块茎表皮的皮孔过度开放,不利于存贮的问题。
8.优选的,所述过滤箱一由外壳、连接块、滤板和按压块组成,所述连接块设置于外壳的内部,所述滤板固定连接于连接块的底部,所述按压块固定连接于连接块的顶部。
9.优选的,所述滤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滤板等间距均匀分布于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与滤板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回水组件包括出液口、回流管、过滤箱二和注液管,所述出液口开设于水雾培培养箱的内部右侧,所述回流管固定连接于水雾培培养箱的右侧,所述过滤箱二固定连接于回流管远离水雾培培养箱的一端,所述注液管固定连接于过滤箱二远离回流管的一侧。
11.优选的,所述出液口与回流管连通,所述过滤箱二的内部结构与过滤箱一的内部结构相同,可以对回流的营养液进行过滤,所述注液管远离过滤箱二的一端延伸至水雾培培养箱的内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马铃薯水雾培一体化装置,定植板与培养箱上框架外沿形成凹槽,前期即水培壮苗期,凹槽内铺设黑白膜,黑膜朝外,用于存储水培营养液进行水培壮苗,后期即雾培期去掉黑白膜,定植板上进行雾培定植;节约空间,降低成本,一物两用。所述定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纵向牵引网。雾培苗定植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定植板上方设置的纵向牵引网固定植株,而且营养液通过双向喷雾设计,雾培苗营养生长期自下而上喷雾,缩短喷雾距离,增加根际湿度,解决定植前期苗小,下层喷雾距离不够,有死角,立苗慢,成活率低的问题,促进植株快速立苗和健康生长;雾培结薯期自上往下喷雾,喷雾根系下部,解决上部结薯集中区湿度过大导致的块茎表皮的皮孔过度开放,不利于存贮的问题。本装置通过水雾培功能一体化,设置纵向牵引网和双向喷雾,提高了时空利用效率,同时实现了营养液回流再利用,且雾化营养液吸收利用效率更高,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原原种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雾培苗结薯期自上往下喷雾,喷雾根系下部,解决上部结薯集中区湿度过大导致的块茎表皮的皮孔过度开放,不利于存贮的问题。综合来看,本装置的创新应用,提高了时空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原原种生产效率和质量。
14.2、该马铃薯水雾培一体化装置,在将营养液从营养液池内部输送至水雾培培养箱的内部,需要经过过滤箱一,过滤箱一内部的三层滤板并可以对营养液进行过滤,从而避免杂质随着出液管输送至分流管的内部,降低营养液的使用效果,同时营养液在被水雾培培养箱内部的马铃薯吸收后,留下的营养液则会通过回流管、过滤箱二和注液管回流至营养液池的内部,起到营养液回收利用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顶部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雾培培养箱结构正面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箱一结构正面剖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抽水泵结构顶部放大示意图。
19.图中:1、营养液池;2、水雾培培养箱;3、输液组件;301、输液管;302、抽水泵;303、连接杆;304、控制器;305、出液管;306、过滤箱一;307、分流管;3061、外壳;3062、连接块;3063、滤板;3064、按压块;4、回水组件;401、出液口;402、回流管;403、过滤箱二;404、注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马铃薯水雾培一体化装置,包括营养液池1和水雾培培养箱2,水雾培培养箱2的顶部设置有定植板,定植板与培养箱上框架外沿形成凹槽,前期即水培壮苗期,凹槽内铺设黑白膜,黑膜朝外,用于存储水培营养液进行水培壮苗,后期即雾培期去掉黑白膜,定植板上进行雾培定植,定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纵向牵引网,营养液池1的外部设置有输液组件3,水雾培培养箱2的外部设置有回水组件4。
22.输液组件3包括输液管301、抽水泵302、连接杆303、控制器304、出液管305、过滤箱一306和分流管307,输液管301设置于营养液池1的内部,输液管301一端放置于营养液池1的外部,输液管301的另一端设置于营养液池1的外部,抽水泵302固定连接于输液管301远离营养液池1的一端,连接杆303固定连接于抽水泵302的右侧,控制器304固定连接于连接杆303的右端,控制器304与抽水泵302信号连接,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器304完成抽水泵302的开启或关闭,过滤箱一306固定连接于出液管305远离抽水泵302的一端,过滤箱一306由外壳3061、连接块3062、滤板3063和按压块3064组成,连接块3062设置于外壳3061的内部,滤板3063固定连接于连接块3062的底部,按压块3064固定连接于连接块3062的顶部,滤板3063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滤板3063等间距均匀分布于外壳3061的内部,外壳3061与滤板3063滑动连接,分流管307固定连接于过滤箱一306的右侧,分流管307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分流管307的外壁均设置有喷雾头,一根分流管307喷雾头的方向朝下,一根分流管307喷雾头的方向朝上,两根分流管307的外壁均安装有阀门,用于雾培营养生长期,缩短喷雾距离,增加根际湿度,解决定植前期苗小,下层喷雾距离不够,有死角,立苗慢,成活率低的问题,促进植株快速立苗和健康生长,另一种自上往下喷雾,喷雾根系下部,用于解决雾培结薯期,上部结薯集中区湿度过大,块茎表皮的皮孔过度开放,不利于存贮的问题,在将营养液从营养液池1内部输送至水雾培培养箱2的内部,需要经过过滤箱一306,过滤箱一306内部的三层滤板3063并可以对营养液进行过滤,从而避免杂质随着出液管305输送至分流管307的内部,降低营养液的使用效果,雾培苗结薯期自上往下喷雾,喷雾根系下部,解决上部结
薯集中区湿度过大导致的块茎表皮的皮孔过度开放,不利于存贮的问题。综合来看,本装置的创新应用,提高了时空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原原种生产效率和质量。
23.回水组件4包括出液口401、回流管402、过滤箱二403和注液管404,出液口401开设于水雾培培养箱2的内部右侧,回流管402固定连接于水雾培培养箱2的右侧,出液口401与回流管402连通,过滤箱二403固定连接于回流管402远离水雾培培养箱2的一端,过滤箱二403的内部结构与过滤箱一306的内部结构相同,可以对回流的营养液进行过滤,注液管404固定连接于过滤箱二403远离回流管402的一侧,注液管404远离过滤箱二403的一端延伸至水雾培培养箱2的内部,营养液在被水雾培培养箱2内部的马铃薯吸收后,留下的营养液则会通过回流管402、过滤箱二403和注液管404回流至营养液池1的内部,起到营养液回收利用的效果。
24.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将马铃薯脱毒苗在定植板与培养箱上框架外沿形成的凹槽处铺设黑白膜,注入营养液,进行水培壮苗。壮苗14天后,去掉黑白膜,进行雾培,操作人员将马铃薯的幼苗定植于定植板的栽培孔,并将植株上部固定到牵引网,植株根部位于水雾培培养箱2的内部,此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器304启动抽水泵302,抽水泵302将营养液池1内部的营养液通过输液管301抽出,并输送至出液管305的内部,随后通过出液管305输送至过滤箱一306的内部,并在过滤箱一306的内部进行过滤,过滤完毕的营养液会输送至分流管307的内部,由于两根分流管307的外壁均安装有阀门,打开阀门,营养液便会通过分流管307进入水雾培培养箱2的内部,随后营养液便会通过分流管307外壁顶部和底部开设的双向喷雾头进入水雾培培养箱2的内部,从而对水雾培培养箱2内部的马铃薯幼苗进行营养输送。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