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线轮、配件一体式多功能渔具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98207发布日期:2022-02-20 02:5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鱼线轮、配件一体式多功能渔具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鱼线轮、配件一体式多功能渔具盒。


背景技术:

2.我们知道,钓鱼是捕捉鱼类的一种方法,是使用钓竿、鱼钩、渔线、诱饵等钓具,从江河湖海及水库中把鱼提出来的一项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钓鱼已成为现代都市人喜爱的一项休闲活动。
3.钓具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鱼线轮,鱼线轮又称放线器、卷线器,是抛(海)竿钓鱼必备钓具之一,是一个收线传动装置,通常固定在抛竿手柄的前方。鱼线轮通常由摇把、摇臂、逆止钮、主体、轮脚、导线轮、线轮、抛线螺帽、勾线夹、线壳、泄力装置等诸多部件组成,因其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其较为容易损坏,造成鱼线轮损坏的因素除了来自使用过程之外,收纳或携带过程中的颠簸和挤压也是鱼线轮损坏因素的重要来源。现有技术的鱼线轮收纳尚未有专门的收纳工具,多是将鱼线轮与其他渔具一同混合放置于渔具包或渔具盒内。
4.为应对不同的钓鱼场景,钓友在一次垂钓活动时,通常需要携带各种类型及型号的大量钓具,各种渔具混合在一起,导致渔具盒的分类、分装效果难以实现实现,尤其是体积小的渔具(鱼钩、坠子、鱼漂、诱饵等)和体积大的渔具(鱼线轮)难以在一个盒体内得到协调收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线轮、配件一体式多功能渔具盒,可对不同体积的渔具进行灵活收纳,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分装效果好的优点。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鱼线轮、配件一体式多功能渔具盒,包括上端开口的盒体和盒盖,盒盖与盒体的后侧铰接,前侧通过卡扣相连,所述盒体内设有可快速拆装、呈偏平状的配件内盒,所述配件内盒外周上设有卡接凸起,盒体上设有与卡接凸起相配合的限位结构,配件内盒通过卡接凸起和限位结构与盒体定位连接,所述配件内盒内设有多个配件盛放槽,配件内盒和盒体底壁之间形成鱼线轮容纳腔。
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盒体内设置配件内盒,使盒体分上下两层,上层用于盛放鱼钩、坠子、鱼漂、诱饵、鱼线等小型配件,下层则用于盛放鱼线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鱼线轮和小型配件的协调收纳,钓友仅需携带鱼竿和本实用新型的渔具盒,即可实现垂钓活动,携带便捷。
9.具体的,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盒体开口处的盒体翻边,所述配件内盒上端开口,卡接凸起为配件内盒开口处的内盒翻边,内盒翻边下侧面与盒体翻边的上侧面相抵。
10.所述盒盖的下端扣合于盒体翻边的外缘,内盒翻边与盒体翻边的内缘相抵。
11.通过盒体翻边对内盒翻边的支撑,可以将配件内盒定位于盒体的开口处。使用时,先将配件内盒取出,取出鱼线轮容纳腔内的鱼线轮,再将配件内盒重新放回盒体内。鱼线轮
取出后,在垂钓活动结束前,基本上不需要再将其放回盒体。将配件内盒放置于盒体开口处,可方便钓友随时取用小型配件。将配件内盒定位于盒体的开口处,配件内盒向下被盒体翻边所限位,向上则与盒盖的下侧面相配合,配件内盒的开口不需要再单独设置盒盖,配件内盒内的小型配件收纳稳定,不会因为颠簸,造成不同配件盛放槽内的不同小型配件之间混装。
12.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可选的方案中,限位结构也可以设置成盒体内壁的限位凸起,通过限位凸起与内盒翻边相配合将配件内盒撑起。
13.优选的,所述盒体内侧壁上设有支撑挡圈,所述盒体内设有2个配件内盒,第一配件内盒与盒体翻边相抵,第二配件内盒与支撑挡圈相抵,鱼线轮容纳腔位于第二配件内盒和盒体底壁之间。
14.当需要携带较多的小型配件时,则可以放置在第二层配件内盒内,提高渔具盒的收纳能力。
15.所述盒体翻边上侧面上设有与盒盖内侧壁相配合的限位挡圈,所述内盒翻边的下侧面与盒体翻边上限位挡圈的上端面相抵。
16.盒盖为中部向上拱起的方形结构,该结构可以提高盒盖的承重性能,通过限位挡圈,提高了盒盖与盒体之间扣合的稳定性,防止二者之间错位。限位挡圈具有一定的高度,可以将配件内盒托起,使配件内盒翻边高于盒体翻边外缘,使配件内盒的上端面与盒盖的下端面相抵,进而使不同配件槽之间不互通,防止不同配件盛放槽内的不同小型配件之间混装。
17.所述限位挡圈上设有缺口。缺口处便于钓友将配件内盒从盒体取出。
18.优选的,盒体为方形,限位挡圈为与盒体相配合的方形,限位挡圈每个侧边的中部均设有缺口。
19.所述配件盛放槽由设置于配件内盒内的隔板分隔形成,所述隔板包括不少于1个横隔板,相邻的横隔板之间和/或横隔板与配件内盒侧壁之间设有垂直于横隔板的纵隔板,横隔板和/或配件内盒的侧壁上设有与纵隔板相配合的插槽。
20.横隔板与配件盛放槽固定相连,纵隔板则与横隔板或配件内盒侧壁插接,通过在不同位置设置纵隔板,可形成不同大小的方形配件盛放槽,用于对不同体积或形状的小型配件设置专门的盛放位点。
21.所述盒体底部设有海绵。海绵可以为铺设于盒体底部的海绵层,也可以为占满鱼线轮容纳腔的海绵块。当海绵占满鱼线轮容纳腔时,在海绵块内设置鱼线轮放置槽,使鱼线轮被海绵所包裹,进一步减少鱼线轮受到的冲击和颠簸。
22.当海绵为铺设于盒体底部的海绵层时,所述海绵为波浪海绵。
23.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鱼线轮收纳的稳定性,降低携带过程中的鱼线轮损坏概率,同时,通过配件内盒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渔具携带的便捷性,使小型配件和鱼线轮的收纳得到很好的协调,钓友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盒体与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26.图3是配件内盒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
28.1、盒体
ꢀꢀꢀꢀꢀꢀꢀꢀꢀꢀꢀꢀꢀꢀꢀꢀꢀꢀꢀꢀ
2、盒盖
ꢀꢀꢀꢀꢀꢀꢀꢀꢀꢀꢀꢀꢀꢀꢀꢀ
4、海绵
29.11、盒体翻边
ꢀꢀꢀꢀꢀꢀꢀꢀꢀꢀꢀꢀꢀꢀꢀ
12、支撑挡圈
ꢀꢀꢀꢀꢀꢀꢀꢀꢀꢀꢀ
13、限位挡圈
30.14、缺口
ꢀꢀꢀꢀꢀꢀꢀꢀꢀꢀꢀꢀꢀꢀꢀꢀꢀꢀꢀ
31、第一配件内盒
ꢀꢀꢀꢀꢀꢀꢀ
32、第二配件内盒
31.33、横隔板
ꢀꢀꢀꢀꢀꢀꢀꢀꢀꢀꢀꢀꢀꢀꢀꢀꢀ
34、插槽
ꢀꢀꢀꢀꢀꢀꢀꢀꢀꢀꢀꢀꢀꢀꢀ
35、纵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
33.一种鱼线轮、配件一体式多功能渔具盒,包括上端开口的盒体1和盒盖2,盒盖2与盒体1的后侧铰接,前侧通过卡扣相连,所述盒体开口处设有盒体翻边11,所述盒体1内侧壁的中部设有支撑挡圈12,所述盒体1内设有2个配件内盒,所述配件内盒上端开口,配件内盒的开口处设有内盒翻边,第一配件内盒31与盒体翻边11相抵,具体的,所述盒盖2的下端扣合于盒体翻边11的外缘,第一配件内盒31翻边下侧与盒体翻边11的内缘上侧相抵。第二配件内盒32与支撑挡圈12相抵,鱼线轮容纳腔位于第二配件内盒32和盒体底壁之间。所述2个配件内盒内均设有多个配件盛放槽。
34.具体的,盒体翻边11上侧面上设有与盒盖2内侧壁相配合的限位挡圈13,所述第一配件内盒31的翻边的下侧面与盒体翻边上限位挡圈13的上端面相抵。
35.所述限位挡圈上设有缺口14。
36.所述配件盛放槽由设置于配件内盒内的隔板分隔形成,所述隔板包括2个相互平行的横隔板33,两个横隔板33之间设有相对应的插槽34,靠近盒体后侧壁的横隔板和配件内盒靠近后侧壁的内壁之间设有相对应的插槽34,插槽处可拆卸的设有纵隔板35,纵隔板垂直于横隔板。
37.所述盒体底部设有海绵4。
38.所述海绵为波浪海绵。
3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