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灭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55912发布日期:2022-03-05 10:0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诱灭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有害生物防治,特别涉及一种诱灭虫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诱灭虫装置种类较多,功能也越来越广,现有的诱灭虫装置,常见的有用于餐饮行业的以诱灭苍蝇类的灭蝇灯,也有用于养殖类的,用于诱灭蚊虻类的气味诱捕器。
3.常见的诱灭虫装置,是利用昆虫类的趋光特性,以波长为330-400nm的紫外光源为主要诱虫手段,当昆虫接近光源时,通过高压电网等电击手段将其击杀;前述方案针对的都是有较强飞行能力的昆虫,对于特定环境下的昆虫种群,单一的紫外诱虫手段并不能起到最佳的灭虫效果,例如储粮仓库;在储粮仓库中,大体上有甲虫类(如玉米象,谷蠹)和蛾类等不同习性的昆虫,蛾类为飞行类昆虫,成虫趋光性明显,而甲虫类对光线不敏感,整个生命周期,大部分活动在粮堆内,且甲虫类有钻蛀的习性,因此在粮堆内的孔洞,会吸引甲虫钻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诱灭虫装置。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诱灭虫装置,包括太阳能板、诱灭虫灯和双层杆,诱灭虫灯设置于双层杆的一端,太阳能板设置于诱灭虫灯的上方,太阳能板与诱灭虫灯电连接,双层杆包括内杆和外杆,外杆设置有孔洞,内杆设置有粘性材料。凭借该诱灭虫材料的设置,可以在灯光诱灭虫的同时,通过粘性物质更有效的消灭爬行类的昆虫,而一些原本并不对光源敏感的,也可能会在钻入外杆的空洞后被粘性物质粘住而无法动弹,起到综合诱灭的效果。
6.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诱灭虫灯包括光源模块和环绕光源的电击网,光源模块包括灯组、灯组支架和控制模块,灯组布置于灯组支架上,控制模块设置于灯组支架的内部,灯组支架与内杆连接。电击网一方面可以灭虫,另一方也保护了光源模块,可以更好的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7.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击网为环绕光源模块设置的环状结构。凭借该环形结构的设置,使诱灭虫灯可以实现大范围的电击灭虫效果,同时使装置在实用的基础上,拥有更多变的造型,增加了装置的外观装饰性。
8.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内杆和光源模块连接,内杆和光源模块的其中一处设置有内螺纹,对应的另一部件设置有外螺纹。凭借螺纹连接的设计,可以使光源模块和内杆在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的同时,又拥有替换任意部件的便利性。
9.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外杆和内杆均为空心杆件,内杆套设于外杆内,外杆与内杆之间的空腔与诱灭虫灯连通。凭借该配置,使内杆和外杆空腔内还活动的昆虫,通过空腔飞往诱灭虫灯后,仍然会被诱灭虫灯的电网电击杀灭。
10.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外杆孔洞为条形通孔或圆形通孔或其组合。凭借各类形
状孔洞的设置,可以让昆虫容易进入外杆,而不容易逃出。
11.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诱灭虫材料设置于内杆外表面。凭借这一设置,粘性材料需要更换时,只需要更换内杆,更节省使用成本。
12.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插地端,插地端设置于双层杆另一端。凭借这一设置,使本装置能够便捷且自由的布置于需要的粮库区域内,更好的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13.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内杆和插地端的其中一处设置有内螺纹,对应的另一部件设置有外螺纹。凭借这一设置,当插地端使用过程中因磨损等原因导致的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时,可以单独更换插地端,而无需更换其他部件,更节省使用成本。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诱灭虫灯和通过双层杆的空腔与诱灭虫灯联通,在双层杆外杆表面设置通孔,充分利用内杆的粘性物质和诱灭虫灯联合诱灭昆虫,在提升诱灭虫效果的同时,又保证了装置的美观,双层杆的设置,使更换粘性灭虫物质更容易,双层杆另一端的插地端的设置,在满足整个装置的布置便利性的同时,又实现了易磨损部件的单独替换,提升了装置的整体使用寿命并降低了使用中的成本。
附图说明
15.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了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将容易认识到其它实施例和实施例的很多预期优点,因为通过引用以下详细描述,它们变得被更好地理解。附图的元件不一定是相互按照比例的。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对应的类似部件。
1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主视图;
17.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内杆和光源模块连接部剖面图;
18.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内杆和插地端连接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参考附图,该附图形成详细描述的一部分,并且通过其中可实践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具体实施例来示出。对此,参考描述的图的取向来使用方向术语,例如“顶”、“底”、“左”、“右”、“上”、“下”等。因为实施例的部件可被定位于若干不同取向中,为了图示的目的使用方向术语并且方向术语绝非限制。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或可以做出逻辑改变,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以下详细描述不应当在限制的意义上被采用,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20.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装置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太阳能板1、诱灭虫灯2、双层杆3、插地端4。太阳能板1设置在诱灭虫灯上部,诱灭虫灯2下部设置于双层杆3一端,双层杆3另一端设置插地端4。凭借双层杆与诱灭虫灯和插地端的连接,整个诱灭虫装置具备了使用灯光和粘性灭虫的能力。
21.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诱灭虫灯2内部设置有光源模块21,电击网22以方柱形环绕led光源模块21,可替代的,电击网可以有除了方柱形结构之外的其他结构,例如圆柱型或球形或棱台形等结构,根据需要的外观进行电击网形状的选择。电击网22为耐腐蚀金属材质,在装置使用时不易锈蚀,减少维护成本。优选的,电击网22使用201不锈钢材质制成,相对于现有电击网的镀锌铁丝,在对电击昆虫痕迹清理后,电击点不易产生锈蚀。应当认识
到,电击网22的材质可以依据实际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在潮湿多雨的地区,材质可优选304不锈钢,耐腐蚀能力更强,文化建筑附近可选用表面发黑处理的铁丝,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22.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光源模块21为可同时发出可见光波长段和紫外光波长段的光源,可替代的,光源模块21可以分别调整不同波长段光线的亮度,例如在没有人员活动的情况下,可见光亮度降低,减少能源使用,在室内环境下,紫外光亮度降低,使灯光更柔和。应当认识到,光源模块21发出的光线波长段,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进行选择,例如在无人员经过的区域,可以选用只发出紫外波长段的光源,节省能源开支,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23.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光源模块和内杆连接部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光源模块21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牙,内杆31对应位置设置有内螺纹,当光源模块21和内杆31连接时,二者通过螺纹固定在一起,该结构可以保证光源模块21和内杆31成为一个整体,支撑整个装置的结构同时,又能够方便的更换这个组合的任意部件而不需要借助特殊的工具。
24.应当认识到模块光源模块21和内杆31连接部除了使用上述结构之外,还可以利用在两者之间互换内外螺纹或承插连接的形式,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25.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双层杆3为圆柱形结构,由外杆32套设于内杆31组合而成,外杆32分布有圆形和条形孔洞,可替代的,外杆上的孔洞可以是圆型和条形之外的其他形状,例如多边形或不规则形,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的目标昆虫大小进行形状的选择。外杆32为塑料材质,以起到使上部诱灭虫灯与接触者绝缘的目的。优选的,外杆32使用pe材质制成,相对于其他材质,pe具有更强的耐候性,同时也具有优良的可塑性,容易制成表面的各种形状孔洞。内杆31为塑料或金属材质,以起到提供附着诱灭虫材料的表面的同时,又满足支撑上部结构重量的强度要求。优选的,内杆31为不锈钢材质,相比普通铁质,更耐腐蚀。应当认识到,外杆32和内杆31的材质可以依据实际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在阳光强烈的环境下,外杆可以使用pc/abs合金,耐候性更强,内杆使用铝合金,同等强度下重量更轻,方便调整装置的布设位置。
26.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内杆31表面的粘性材料是带有特殊气味的胶状物质,内含可以引诱昆虫气味的成分。优选的,胶状物质直接涂敷在内杆31的表面上,当昆虫被胶状物质吸引停留在其上时,会被粘附无法飞离,胶状物质内含灭虫物质,昆虫附着在其上最终会被毒杀或饥饿而死亡。应当认识到,胶状物质与内杆31的表面结合方法可以依据实际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例如胶状物可以附着在载体上,再通过载体与内杆以可脱卸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当粘性物质需要更换时,可以直接更换载体。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27.虽然图中将双层杆3示为圆柱形,但它们可以有其他形状,还可以是方柱或多边形柱,配合诱灭虫灯1的外形设置,可以提升整个装置的整体美观,根据不同装置大小和使用需求进行设定,可以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28.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插地端4为锥形结构,设置于内杆31的一端,通过锥形的端面封闭外杆32的端部,将内外杆之间形成的空腔只与诱灭虫灯2相通,减小昆虫飞离空腔的可能性,可替代的,插地端4可以有除了锥形结构之外的其他架构,例如箭头形,可以根据使用的地面环境进行形状的选择。插地端4为塑料材质,在自然环境中无需防锈处理,不会因锈
蚀而断裂。优选的,插地端4使用pvc制成,相对于其他材质,pvc在土壤中的化学稳定性高,质地坚硬,更有利于插地端的反复插地和与土壤的长时间接触。应当认识到,插地端4的材质可以依据实际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在硬度较大的土体中,材质可以选用pc,抗冲击性更强,可以锤入土体,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29.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插地端和内杆连接部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内杆31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牙,插地端4对应位置设置有内螺纹,当光内杆31和插地端4连接时,二者通过螺纹固定成为一个整体,凭借此设置,插地端可以稳定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的同时,又可实现对插地端这一易损件的免工具更换。
30.应当认识到插地端4和内杆31连接部除了使用上述结构之外,还可以利用在两者之间互换内外螺纹形式,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31.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利用带有粘虫功能的双层杆,实现诱灭虫灯的竖立布置的同时,通过对立杆内结构的合理利用,赋予整个装置的粘性灭虫功能,在保证装置灯光诱灭虫功能的同时,又将粘虫功能叠加,实现更好的灭虫效果,光源模块和内杆以及插地端通过活动连接,一方面方便分散包装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又使此装置的易损件能单独更换,降低了使用成本。
32.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和改变。以该方式,如果这些修改和改变处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涵盖这些修改和改变。词语“包括”不排除未在权利要求中列出的其它元件或步骤的存在。某些措施记载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的简单事实不表明这些措施的组合不能被用于获利。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当被认为限制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