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单新型的产业化养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39183发布日期:2023-03-29 01:34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单新型的产业化养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层叠升降式家蚕饲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简单新型的产业化养蚕装置及养蚕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针对养蚕装置的改进大都针对两点,一个是层叠结构的设计,一个是蚕沙隔离结构的设计。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养蚕装置,包括外框架及设置在外框架内的多层蚕匾架,外框架上设有蚕匾架升降机构,蚕匾架包括前后两根横档,相邻两层蚕匾架上下对应的两根横档之间左右对称地设有一对连杆,连杆的一端通过铰接机构与其中一根横档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横向滑动机构与另一横档可滑动连接;横档的两端通过竖向滑动机构与外框架上的立柱可滑动连接,升降机构工作时,绞盘转动通过拉绳升降顶层蚕匾架,所述连杆与横档之间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度至85度。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养蚕架,包括:支架主体;多个蚕茧匾层,其上设有容置蚕茧方格簇的空间;升降机构,其包括多对升降组件,包括一对上定位块、一对下定位块、一对v形铰接架;提升机构,其包括第一提升组件和第二提升组件,第一提升组件包括第一主动杆和第一从动杆,第二提升组件包括第二主动杆和第二从动杆;动力机构,其包括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二动力组件,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第一上齿轮、第二上齿轮、第三上齿轮,第二动力组件包括第一下齿轮、第二下齿轮、第三下齿轮。
3.可以看出,现有技术都采用复杂的结构实现了简单的技术目的,即多层养蚕,这与现有农户采用的木架+竹扁的结构相比,成本大幅上升,且实际操作起来非常繁琐,尤其是,现有这些层叠结构没有考虑最关键的移蚕除沙的操作,这些改进导致移蚕除沙的操作无法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4.虽然十数年前就不断公开新的层叠养蚕结构,但是时至今日,申请人调研长三角数万养蚕农户发现,无一采用文献公开的这些结构,很明显,现有技术公开的改进不切实际,无法满足农户养蚕需求。因此,为了提高农户养蚕积极性、降低养蚕工作量且提高养蚕存活率,有必要研发新的蚕台,以简单的创新实现积极有效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开发一种用于可层叠家蚕饲育的多功能饲育装置,可以高效利用有限的养殖空间,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养蚕存活率。
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简单新型的产业化养蚕装置,包括升降装置、养蚕台面、下圆杆、下横杆、养蚕台面限位块、网板、上圆杆、上横杆、挡板;下横杆、下圆杆分别位于升降装置的固定座上,上圆杆位于升降装置的伸缩杆上;养蚕台面一端设有套环,对应的另一端设有养蚕台面挂钩;挡板一端设有套筒,对应的另一端设有短挂钩与长挂钩;下圆杆穿过套环与套筒;养蚕台面挂钩挂在下横杆上;短挂钩或长挂钩挂在上横杆上;网板一端设有套柱,对应的另一端设有
网板挂钩;上圆杆穿过套柱,网板挂钩挂在上横杆上;下圆杆、上圆杆分别位于一种简单新型的产业化养蚕装置两侧;养蚕台面限位块位于下横杆下方。
7.本实用新型中,网板为塑料网板,常规市售产品,用于除沙时候,蚕与沙的分离;养蚕台面的底面为平板结构,常规铺设干燥除菌物、桑叶等,为喂养蚕的场所。网板、养蚕台面都可翻转,实现各自结构的目的。本发明各部件作用明确,互相配合,实现技术效果,在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各自尺寸没有特别限定,根据实际生产场所或者养蚕规模设计即可。
8.本实用新型中,位置关系为实际生产时的位置关系,上圆杆、上横杆、下横杆、下圆杆互相平行;套环、套筒、套柱都是中空圆柱结构,长短粗细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设计,目的都是使得其主体结构能够转动,比如套环使得养蚕台面以下圆杆为固定转动,套筒使得挡板以下圆杆为固定转动,套柱使得网板以上圆杆为固定转动;套环与套筒套在同一固定杆即下圆杆上,套筒在中间,套环在两边。上圆杆、下圆杆分别位于升降装置的伸缩杆与固定座上,为上下结构,具体连接方式为常规技术,固定住即可。优选的,上圆杆、下圆杆通过l型连接块分别位于升降装置的伸缩杆与固定座上,l型连接块由竖直段与水平段组成,水平段上表面设有凹槽,l型连接块竖直段固定在升降装置上,水平段设有凹槽,分别与上圆杆、下圆杆匹配,如此,上圆杆、下圆杆可分别嵌入凹槽中并被固定。采用l型连接块,使得固定杆可拆卸,实现养蚕台面、网板可脱卸的目的,利于两者拿去消毒。
9.本实用新型中,上横杆上设有吊环,具体的,吊绳一端连接圆环、另一端系在上横杆上;如此,在放蚕时,网板挂钩从上横杆上取下然后挂在圆环上,形成限位倾斜结构,利于蚕移落至养蚕台面。
10.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装置为升降杆,可以为直线电动推杆、笔式伸缩杆等,整个为近似圆柱形,为现有市售常规产品。升降装置为2~6个,一般选择4个,组成方形养蚕装置。本实用新型大部分材料的材质选择塑料,轻质耐用易加工,且具有较金属稍好的弹性,养蚕台面为板面结构,网板为网状结构,都为方形;养蚕台面上,套环与挂钩分别位于相对的两边,另外两边设有挡边,防止蚕掉落且利于蚕沙按设计路径滑落。
11.本实用新型中,养蚕台面限位块可常规安装在固定座上,比如粘接,在除沙时,养蚕台面挂钩从下横杆上取下,对应的(相对的)另一端往下转动,挂钩端下降,至养蚕台面限位块被担住,这样养蚕台面往下倾斜一定角度,使得蚕沙按设计路径滑落,方便集中收集处理。
1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养蚕台,包括上述简单新型的产业化养蚕装置、稳定件;稳定件为两端设有凹面的圆柱体,稳定件连接上下相邻的简单新型的产业化养蚕装置,具体的,下层简单新型的产业化养蚕装置的伸缩杆顶部插入稳定件下端凹面,上层升降式养蚕台的固定座插入稳定件上端凹面,如此,上下蚕台稳定结合,使用时只需要控制升降装置即可调节高低。
13.优选的,简单新型的产业化养蚕装置还包括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座;第二挡板座位于升降装置的固定座上,第二挡板位于第二挡板固定座上;第二挡板的下边缘与下横杆齐平,如此,不影响养蚕平台倾斜除沙。第二挡板的主要作用是避免上层养蚕台除沙时影响下层养蚕台,还可以起到防干扰等效果。
14.优选的,上层养蚕台的养蚕台面设有挂钩的一端较下层养蚕台的养蚕台面设有挂钩的一端长,即上层养蚕台面更突出养蚕台,如此,上层养蚕台面倾斜除沙时,不会滑落到
下层养蚕台面上。
15.本实用新型中,四根升降装置设在养蚕台四周,使得养蚕台为具有四个侧面的方形结构;上圆杆、下圆杆分别位于相对的两个侧面;固定杆、吊杆各自设于两个升降装置之间,为水平设置;网板以及养蚕台面是可拆卸的,有利于清理更换,升降装置可自由调节高度,便于孵化的蚕从养蚕层轻松爬到塑料网板上。
16.本实用新型中,网板一端设有挂钩,拿起挂钩,网板开始倾斜,将该挂钩挂在吊环上,解放双手同时限定网板倾斜角度,蚕沿着斜坡轻轻滑落,便于将蚕安全地放落到养蚕层上;养蚕台面转轴处设有塑料挡板,塑料挡板设有长短挂钩,与上圆杆相扣,使塑料挡板保持稳定,防止塑料网倾斜导致蚕滑落冲出养蚕层,用来保护蚕不外溢。
17.作为客观事实,大部分养蚕都是由农户进行,基本都采用蚕匾养殖,养蚕主要有蚕台育和地面育等形式,搭建蚕台的工具有钢管、竹子、木材、蚕匾、芦帘、聚乙烯塑料编织布及尼龙网等为主,蚕台也形式多样,但操作复杂,清洁、消毒、整理、收纳等过程繁琐,难于彻底消毒。现有技术存在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是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一般采用木架支撑三至五层蚕匾的结构,这样导致人工操作繁琐,第二是除沙(残留桑叶、枝条以及蚕排泄物)都采用拉网上蚕-取匾倒沙-翻网抖蚕的模式,这导致必须要两个人操作,且很容易造成蚕损伤。
18.本实用新型首次针对养蚕除沙工序,提出新的养蚕台结构,解决了现有养蚕过程都是人工用网移蚕后手动除沙再将蚕抖落到养蚕层导致耗费人力且明显损伤蚕体的问题,主要通过升降装置、网板、养蚕平台以及转轴、挂钩、限位件的互相配合,利用简单的结构、廉价的部件,实现了养蚕除沙几乎损伤的技术效果,这是本领域一直想解决但是碍于客观现实无法解决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巧妙的解决了现有技术除沙操作复杂的问题,非常省事的将很重的蚕沙收集起来,用于制肥、填埋或者烧结后用于替代三七糠循环利用。现有养蚕生产都是采用木架结合蚕匾的结构,全靠人工操作,现有文献公开的升降养蚕方案过于复杂,不适合实际应用,本实用新型将塑料网和养蚕层相结合,同时能够调节高度,调节塑料网和养蚕层的旋转,使家蚕饲养在同一框内完成,且能够多层叠加养蚕台,减少了劳动量,更加方便快捷地集中收集清理蚕沙,降低了蚕的死亡率,提高了养蚕的效率,节约了养殖空间,为养蚕生产提供新的设备。
附图说明
19.图1是实施例一简单新型的产业化养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网板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l型连接块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养蚕台面与挡板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养蚕台面与挡板结构示意图,带标注,l表示长度;
24.图6是实施例一简单新型的产业化养蚕装置左视图中养蚕台面限位块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实施例二简单新型的产业化养蚕装置左视图中第二挡板结构示意图;
26.图中相同部件有的仅标出一处,其中升降装置1、养蚕台面2、下圆杆3、下横杆4、养蚕台面限位块5、网板6、上圆杆7、上横杆8、挡板9、l型连接块11、吊环12、升降装置的固定座13、升降装置的伸缩杆14、套环15、养蚕台面挂钩16、套筒17、短挂钩18、长挂钩19、套柱20、
网板挂钩21、竖直段22、水平段23、凹槽24、挡边211、第二挡板30、第二挡板座31。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本实用新型所有部件都是常规产品,可市购,简单结构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详细的结构描述常规加工,除了升降装置外,本实用新型材料的材质选择塑料,轻质耐用易加工,且具有较金属稍好的弹性,养蚕台面为板面结构,网板为网状结构,都为方形;各部件的具体连接方法为常规技术,套环、套筒、套柱的尺寸以及挂钩的长短大小根据实际生产设计,使得网板以及养蚕台面水平即可,套环、套筒、套柱分别与各自主体连接的方式为现有技术,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各自成型后胶粘、热熔粘等;具体养蚕时的铺层、喂养、上蔟等都是现有技术,干燥杀菌粉、适熟桑叶等都为现有养蚕材料;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性在于提供新的结构,仅针对养蚕过程,暂不涉及蚕沙存放装置,以简单的设计实现了除沙效果非常好的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其中升降控制为现有升降机的常规方法,升降高度等根据实际生产控制。本实用新型的位置关系为实际应用时的位置关系。
[0028]
实施例一
[0029]
参见图1至图6:
[0030]
一种简单新型的产业化养蚕装置,由升降装置1、养蚕台面2、下圆杆3、下横杆4、养蚕台面限位块5、网板6、上圆杆7、上横杆8、挡板9、l型连接块11、吊环12组成;下横杆、下圆杆分别位于升降装置的固定座13上,上圆杆位于升降装置的伸缩杆14上;养蚕台面一端设有套环15,对应的另一端设有养蚕台面挂钩16;挡板一端设有套筒17,对应的另一端设有短挂钩18与长挂钩19;下圆杆穿过套环与套筒;养蚕台面挂钩挂在下横杆上;短挂钩或长挂钩挂在上横杆上;网板一端设有套柱20,对应的另一端设有网板挂钩21;上圆杆穿过套柱,网板挂钩挂在上横杆上;下圆杆、上圆杆分别位于养蚕装置两侧;养蚕台面限位块位于下横杆下方;
[0031]
套环、套筒、套柱都是中空圆柱结构,套环使得养蚕台面以下圆杆为固定转动,套筒使得挡板以下圆杆为固定转动,套柱使得网板以上圆杆为固定转动;套环与套筒套在同一固定杆即下圆杆上,套筒在中间,套环在两边;
[0032]
上圆杆、下圆杆分别位于升降装置的伸缩杆与固定座上,为上下结构,上圆杆、下圆杆通过l型连接块分别位于升降装置的伸缩杆与固定座上,l型连接块由竖直段22与水平段23组成,水平段上表面设有凹槽24,l型连接块竖直段固定在升降台上,水平段设有凹槽,分别与上圆杆、下圆杆匹配,如此,上圆杆、下圆杆可分别嵌入凹槽中并被固定。采用l型连接块,使得固定杆可拆卸,实现养蚕台面、网板可脱卸的目的,利于两者拿去消毒;
[0033]
上横杆上设有吊环,具体的,吊绳一端连接圆环、另一端系在上横杆上;如此,在放蚕时,网板挂钩从上横杆上取下然后挂在圆环上,形成限位倾斜结构,利于蚕移落至养蚕台面;
[0034]
升降装置为4个直线电动推杆,整个为近似圆柱形,为现有市售常规产品,组成方形养蚕装置;养蚕台面上,套环与挂钩分别位于相对的两边,另外两边设有挡边211,防止蚕掉落且利于蚕沙按设计路径滑落;
[0035]
养蚕台面限位块、上横杆以及下横杆常规粘接在升降装置对应位置上,在除沙时,养蚕台面挂钩从下横杆上取下,对应的(相对的)另一端往下转动,挂钩端下降,至养蚕台面
限位块被担住,这样养蚕台面往下倾斜一定角度,使得蚕沙按设计路径滑落,方便集中收集处理。
[0036]
实施例二
[0037]
参见图7,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第二挡板30、第二挡板座31;第二挡板座位于升降装置的固定座上,第二挡板位于第二挡板固定座上;第二挡板的下边缘与下横杆齐平,如此,不影响养蚕平台倾斜除沙。第二挡板的主要作用是避免上层养蚕台除沙时影响下层养蚕台,还可以起到防干扰等效果。
[0038]
实施例三
[0039]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养蚕台面伸长(l更大),即养蚕台面更突出养蚕台,如此,作为上层养蚕台面倾斜除沙时,不会滑落到下层养蚕台面上。
[0040]
实施例四
[0041]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养蚕台面伸长,即养蚕台面更突出养蚕台,如此,作为上层养蚕台面倾斜除沙时,不会滑落到下层养蚕台面上。
[0042]
实施例五
[0043]
一种多层养蚕台,由实施例二养蚕装置、实施例三养蚕装置、实施例四养蚕装置、稳定件组成;稳定件为两端设有凹面的圆柱体,稳定件连接上下相邻的养蚕装置,具体的,下层养蚕装置的伸缩杆顶部插入稳定件下端凹面,上层养蚕装置的固定座插入稳定件上端凹面,如此,上下蚕台稳定结合,使用时只需要控制升降装置即可调节高低。
[0044]
利用本实用新型养蚕装置养蚕时,包括铺层、喂养、除沙、上蔟,其中喂养、上蔟为现有常规方法,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性在于除沙方法,具体的,需要除沙时,将适熟桑叶平铺于网板上,然后启动升降装置,使得网板下降,蚕开始穿过网板的网孔爬到适熟桑叶上,待所有蚕都爬到网板上后,启动升降装置,带动网板上移;然后取下养蚕台面挂钩使得养蚕台面担在养蚕台面限位块上,此时蚕沙滑落,待蚕沙清理完成后,将养蚕台面挂钩挂在下横杆上,再放上干燥杀菌粉、适熟桑叶,然后降落网板,将挡板的长挂钩挂在上横杆上,再将网板挂钩取下挂在吊环上,此时网板上的适熟桑叶带着蚕滑落至养蚕台面;最后将网板的挂钩挂在上横杆上,取下挡板长挂钩,将网板上升,再将挡板短挂钩挂在上横杆上,完成除沙。
[0045]
进行多层养蚕台养蚕的方法,包括铺层、堆叠、喂养、除沙、上蔟,其中铺层、喂养、除沙、上蔟与上述单层养蚕装置养蚕的方法一致,堆叠为,将最下层养蚕装置铺层结束后,下落升降装置,再放上稳定件与一层养蚕装置,继续铺层,铺层结束后,下落升降装置,再放上稳定件与一层养蚕装置,继续铺层,铺层结束后,各层升降装置升起,进行常规喂养;除沙时,先除去最下层的蚕沙,再利用升降装置调节高度,除去其他养蚕台的蚕沙。
[0046]
实际生产
[0047]
材料及设备
[0048]
试验家蚕品种采用苏州大学育成的新品种(苏秀
×
春丰),该品种于2010年通过江苏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蚕201001,具备生产上饲养家蚕品种的普遍特征,具有代表性,饲养数量为1张蚕种(25000粒),随着蚕长大常规分区饲养,五龄蚕为500头/蚕台,桑树采用常规品种育71-1(10年树龄),都与现有养蚕一致。
[0049]
实验组:实施例一养蚕装置;对照组:现有养蚕方法,木架+竹扁,为蚕户实际生产的方法;对比组:木架+竹扁,且竹扁上放网隔离蚕与蚕沙,为实验室方法。三组家蚕饲养过
程中一致,本领域认为没有差异。
[0050]
应用效果评价
[0051]
以对照组的蚕茧产量为100%,实验组的蚕茧产量提升近8%,对比组反而下降约1%;而且对照组以及对比组除沙导致的蚕死亡超过1800头,实验组不到210头;尤其是,实验组除沙全程一人操作,对照组除沙需要两人配合操作,对比组五龄蚕之前的除沙需要两人配合操作。
[0052]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目前蚕桑生产上的日光、蒸煮等物理方法来杀灭病原菌,也可采用化学消毒的方法,同时养蚕台面为平滑结构避免了竹、木制成的蚕架、蚕匾及芦帘等隙缝间容易藏匿病死蚕、蚕粪等残留物,使病原菌不能得到彻底清理杀灭的问题。此外传统方式搭建的蚕台、蚕具存放占地空间大,操作时必须要借助于给桑架、桌子等其他支撑才能完成,操作的难度较大,搭建后难于自由调节。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能够调节升缩杆的高度,可根据生产规模、操作者身高及养蚕各阶段需要随意调节,蚕台收放自如,使空间利用率更高,在一个装置内完成蚕饲养的过程,减少了劳动量,更加方便快捷地集中收集清理蚕沙,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养蚕的效率,并且能够层叠安装,节约了养殖空间,网状台面和转轴都采用塑料材质,使装置本身更加简便易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