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育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65599发布日期:2022-06-02 04:00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育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稻育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稻育秧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种方式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水稻育秧的培育壮秧就是发根力强,植伤率低,插秧后返青快、分蒙早的秧苗,而水稻在培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同一种稻种同时进行不同程度的育苗,且现有的育苗方式都是同时在不同的育苗箱内部育苗,并把不同的育苗箱放置在地上,这样不仅对使用的占地面积有很大的要求,还容易把不同的育苗箱弄混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稻育秧装置。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5.一种水稻育秧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端中部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端中部均设置有安装环,前侧所述安装环后侧和后侧的安装环前端设置有固定环架,所述固定环架两侧与上端和下端的中部均设置有安装轴环,所述安装轴环底端均设置有安装框盖,所述安装框盖底端均设置有培育框。
6.在上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装置中,所述培育框和安装框盖均呈矩形结构,所述固定环架和安装环均呈圆环结构,所述安装环中部均呈中空结构,所述固定环架前侧和后侧中部均设置有安装轴块所述安装轴块在远离固定环架的一端均与安装环内部对接。
7.在上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装置中,所述安装环外部四周和安装轴块内部四周均通过抛光处理,所述安装环内部四周和安装轴块外部四周均涂有润滑油,所述固定架均呈八字结构,所述安装轴环均呈圆形结构。
8.在上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装置中,前侧所述安装环内腔右侧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均设置有限位顶块,所述限位顶块在远离安装轴块的一侧中部均通过轴承设置有限位螺杆,所述限位螺杆在远离限位顶块的一端均穿过安装环设置有六角操作块。
9.在上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装置中,所述凹槽呈矩形结构,所述凹槽内部在靠近安装轴块的一侧均呈中空结构,所述限位顶块在靠近安装轴块的一侧均呈弧形结构。
10.在上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装置中,所述限位顶块在靠近安装轴块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层,所述凹槽内部在远离安装轴块的一侧中部均开设有安装螺孔,所述限位螺杆均穿过安装螺孔,所述六角操作块外部均通过磨砂处理。
11.在上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装置中,所述培育框内部上端均呈中空结构,所述培育框和安装框盖均采用合成玻璃材质制成,所述培育框内部均设置有纤维层,所述培育框内部底端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均设置有湿润海绵。
12.在上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装置中,所述固定槽和湿润海绵均呈矩形结构,所述固定槽内部上端均呈矩形结构,所述培育框内部四周中部均设置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俯视均
呈矩形分布,所述放置块上端设置有培育网格板,所述培育网格板均呈矩形结构,所述安装框盖底端两侧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固定口。
13.在上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装置中,所述培育框上端两侧前端和后端在位于固定口的相对位置均设置有弹性顶杆,两侧所述固定口内部上端相反一侧均开设有固定通槽,所述固定口均呈矩形结构,所述固定口内部底端均呈中空结构,所述固定通槽内部两侧均呈中空结构,所述弹性顶杆上端在靠近固定通槽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顶块,所述固定顶块上端在靠近固定通槽的一侧均呈弧形结构。
14.在上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装置中,所述固定底板呈矩形结构,所述固定底板底端四角处均设置有橡胶支块,所述固定底板上端中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呈矩形结构,所述放置槽内部上端呈中空结构。
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环架把培育不同级别和程度的培育框和安装框盖安装到固定环架四周中部,且通过安装轴环可以使安装框盖始终保持位于培育框的上端,避免固定环架转动时培育框出现侧翻的情况,并通过固定环架和固定架的配合使用采用立体放置培育,不用把不同的培育框放置在地上,且不仅操作起来便捷不会占用很大的使用面积,还不会把培育不同秧苗的培育框出现混乱的情况。
17.2、本实用新型同时对一种育苗进行不同级别和程度的秧苗育苗时,把相对的稻种放置到不同的培育网格板内部,再把含有水分的湿润海绵放置到培育框内部底端的固定槽内部,然后把培育网格板放置到培育框内部并安装到安装框盖下端,使培育框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并通过湿润海绵内部的水分对培育网格板内部的稻种提供所需要的水分,这样结构简单培育起来更加的方便。
18.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培育框和安装框盖内部剖视的示意图。
21.图3是安装框盖和培养框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图2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安装轴环;2、固定环架;3、安装环;4、安装轴块;5、安装框盖;6、培育框;7、固定架;8、固定底板;9、放置槽;10、培育网格板;11、放置块;12、固定槽;13、湿润海绵;14、限位顶块;15、凹槽;16、六角操作块;17、限位螺杆;18、固定口;19、固定顶块;20、固定通槽;21、弹性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26.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稻育秧装置,包括固定底板8,固定底板8上端中部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固定架7,固定架7上端中部均设置有安装环3,前侧安装环3后
侧和后侧的安装环3前端设置有固定环架2,固定环架2两侧与上端和下端的中部均设置有安装轴环1,安装轴环1底端均设置有安装框盖5,安装框盖5底端均设置有培育框6。
27.本实施例中,培育框6和安装框盖5均呈矩形结构,固定环架2和安装环3均呈圆环结构,安装环3中部均呈中空结构,固定环架2前侧和后侧中部均设置有安装轴块4安装轴块4在远离固定环架2的一端均与安装环3内部对接,这样通过固定环架2把培育不同级别和程度的培育框6和安装框盖5安装到固定环架2四周中部,且通过安装轴环1可以使安装框盖5始终保持位于培育框6的上端,避免固定环架2转动时培育框6出现侧翻的情况,并通过固定环架2和固定架7的配合使用采用立体放置培育,不用把不同的培育框6放置在地上,且不仅操作起来便捷不会占用很大的使用面积,还不会把培育不同秧苗的培育框6出现混乱的情况。
28.本实施例中,安装环3外部四周和安装轴块4内部四周均通过抛光处理,安装环3内部四周和安装轴块4外部四周均涂有润滑油,固定架7均呈八字结构,安装轴环1均呈圆形结构,这样通安装环3内部四周和安装轴块4外部四周抛光处理,与安装环3外部四周和安装轴块4内部四周涂有润滑油,增加固定环架2和安装轴块4在转动时的灵活性减小摩擦力。
29.本实施例中,前侧安装环3内腔右侧中部开设有凹槽15,凹槽15内部均设置有限位顶块14,限位顶块14在远离安装轴块4的一侧中部均通过轴承设置有限位螺杆17,限位螺杆17在远离限位顶块14的一端均穿过安装环3设置有六角操作块16,这样在对固定环架2转动时均带动安装轴块4在安装环3内部转动,当转动之后再通过六角操作块16转动限位螺杆17,并通过限位螺杆17带动限位顶块14往远离凹槽15的一侧移动,使限位顶块14在远离凹槽15的一侧与安装轴块4外部接触挤压,从而对固定环架2和安装轴块4转动后进行固定防止出现松动的情况。
30.本实施例中,凹槽15呈矩形结构,凹槽15内部在靠近安装轴块4的一侧均呈中空结构,限位顶块14在靠近安装轴块4的一侧均呈弧形结构,这样通过凹槽15把限位顶块14放置收集到安装环境3内部右侧,并通过限位顶块14靠近安装轴块4呈弧形结构,增加限位顶块14与安装轴块4外部接触时的贴合性。
31.本实施例中,限位顶块14在靠近安装轴块4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层,凹槽15内部在远离安装轴块4的一侧中部均开设有安装螺孔,限位螺杆17均穿过安装螺孔,六角操作块16外部均通过磨砂处理,这样在移动限位顶块14往安装轴块4一侧移动时,使安装在限位顶块14一侧的橡胶层与安装轴块4外部接触挤压固定增加限位时的摩擦力,且通过开设在凹槽15内部一侧中部的安装螺孔把限位螺杆17安装到前侧安装环3的右侧中部,并通过六角操作块16增加操作过程中的摩擦力。
32.本实施例中,培育框6内部上端均呈中空结构,培育框6和安装框盖5均采用合成玻璃材质制成,培育框6内部均设置有纤维层,培育框6内部底端均开设有固定槽12,固定槽12内部均设置有湿润海绵13,这样可以通过合成玻璃材质在培育框6和安装框盖5在使用的过程中,观察培育框6内部的育苗情况,并通过纤维层增加培育框6内部在使用过程中的牢固性和使用寿命,且对培育框6在使用的过程中把湿润海绵13放置到固定槽12内部,并通过湿润海绵13内部的水分保持培育框6内部的水分和湿度。
33.本实施例中,固定槽12和湿润海绵13均呈矩形结构,固定槽12内部上端均呈矩形结构,培育框6内部四周中部均设置有放置块11,放置块11俯视均呈矩形分布,放置块11上
端设置有培育网格板10,培育网格板10均呈矩形结构,安装框盖5底端两侧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固定口18,这样同时对一种育苗进行不同级别和程度的秧苗育苗时,把相对的稻种放置到不同的培育网格板10内部,再把含有水分的湿润海绵13放置到培育框6内部底端的固定槽12内部,然后把培育网格板10放置到培育框6内部并安装到安装框盖5下端,使培育框6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并通过湿润海绵13内部的水分对培育网格板10内部的稻种提供所需要的水分。
34.本实施例中,培育框6上端两侧前端和后端在位于固定口18的相对位置均设置有弹性顶杆21,两侧固定口18内部上端相反一侧均开设有固定通槽20,固定口18均呈矩形结构,固定口18内部底端均呈中空结构,固定通槽20内部两侧均呈中空结构,弹性顶杆21上端在靠近固定通槽20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顶块19,固定顶块19上端在靠近固定通槽20的一侧均呈弧形结构,这样把培育框6拆卸下来对培育框6内部进行观测时,均按动固定顶块19往固定口18内部一侧移动与固定通槽20内部分离,使培育框6失去约束力拉动培育框6往下移动与安装框盖5底端分离,且对培育框6内部的育苗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当观察完成对培育框6安装到安装框盖5底端时,均使弹性顶杆21与固定口18内部嵌合对接,当固定顶块19与弹性顶杆21嵌合到固定口18和固定通槽20内部时,就会均使固定顶块19与固定通槽20内部嵌合对接,从而对培育框6进行固定即可操作起来更加的快捷不用专门的工具也可以操作。
35.本实施例中,固定底板8呈矩形结构,固定底板8底端四角处均设置有橡胶支块,固定底板8上端中部开设有放置槽9,放置槽9呈矩形结构,放置槽9内部上端呈中空结构,这样可以把需要对育苗进行检测的工具放置到放置槽9内部,当需要对培育框6内部进行检测时,直接把放置在放置槽9内部的工具拿出来使用即可,且检测使用时更加的快捷不用专门携带更加的快捷。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7.通过固定环架2把培育不同级别和程度的培育框6和安装框盖5安装到固定环架2四周中部,且通过安装轴环1可以使安装框盖5始终保持位于培育框6的上端,避免固定环架2转动时培育框6出现侧翻的情况,并通过固定环架2和固定架7的配合使用采用立体放置培育,不用把不同的培育框6放置在地上,且不仅操作起来便捷不会占用很大的使用面积,还不会把培育不同秧苗的培育框6出现混乱的情况。
38.同时对一种育苗进行不同级别和程度的秧苗育苗时,把相对的稻种放置到不同的培育网格板10内部,再把含有水分的湿润海绵13放置到培育框6内部底端的固定槽12内部,然后把培育网格板10放置到培育框6内部并安装到安装框盖5下端,使培育框6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并通过湿润海绵13内部的水分对培育网格板10内部的稻种提供所需要的水分。
3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40.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1、安装轴环;2、固定环架;3、安装环;4、安装轴块;5、安装框盖;6、培育框;7、固定架;8、固定底板;9、放置槽;10、培育网格板;11、放置块;12、固定槽;13、湿润海绵;14、限位顶块;15、凹槽;16、六角操作块;17、限位螺杆;18、固定口;19、固定顶
块;20、固定通槽;21、弹性顶杆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