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鳞芽损伤的自走式大姜种植机

文档序号:29730750发布日期:2022-04-16 21:4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鳞芽损伤的自走式大姜种植机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鳞芽损伤的自走式大姜种植机,在实现大姜播种作业的同时,降低大姜鳞芽的损伤。


背景技术:

2.大姜属于喜温暖性作物,不耐寒冷,但适应性较强,目前已广泛栽培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大姜品类繁多,栽培面积高达400万亩。
3.目前我国大姜的种植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存在作业强度大、播种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大姜规模化种植。一方面,姜种鳞芽脆且易断,生姜机械化种植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姜种的堆积滚动现象;另一方面,姜种受机械损伤后易感染姜瘟,生姜机械化种植过程中应采用低损伤布种模块,减轻机械种植对姜种的损伤。
4.随着我国大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且大姜播种过程用工多、强度大、面临着农业劳动力紧缺的现象,急需开发新型的、播种过程对姜种损伤低的大姜播种机,实现大姜的高效机械化播种,对大姜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降低鳞芽损伤的自走式大姜种植机,以降低大姜播种作业环节中因姜种堆积、翻滚造成的鳞芽损伤。
6.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自走式大姜种植机,包括与前、后桥连接的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部的种箱和链式输送装置;配置与机架下部的带式输送装置和覆土装置。所述种箱位于链式输送装置的上方,通过气动控制与链式输送装置配合实现姜种到下种口的一次输送;所述带式输送装置倾斜布置于链式输送装置下方,以完成姜种从下种口到种沟的二次输送,从而实现大姜的播种作业。将覆土装置布置于带式输送装置的后方以完成播种后的覆土作业。
7.本方案采用自走式设计,利用柴油机带动行走机构的同时,通过链轮组ⅱ带动链式输送装置;并且采用布置于链式输送装置前端的链轮组ⅰ带动带式输送装置。
8.作为优化,所述种箱共两组,每组所述种箱包括箱体以及布置于所述箱体两侧的单作用气缸、撑板、滚珠式线性滑轨、电磁阀以及放置于所述种箱内的种姜盒;所述单作用气缸的活塞杆呈伸出状态与撑板固接,所述滚珠式线性滑轨成对布置在撑板下方并与机架固接;对称布置在所述箱体两侧的撑板将所述种姜盒撑起,在所述电磁阀控制下,所述单作用气缸的活塞杆由伸出状态转变为缩回状态,从而带动所述撑板沿所述箱体两侧向外运动,进而将所述种姜盒下放至所述链式输送装置。
9.作为优化,所述种姜盒包括盒体、隔板以及与所述盒体可抽拉式装接的底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盒体分隔为多个储存格,用于存储姜种。
10.作为优化,所述链式输送装置共两组,两组所述链式输送装置以株距间隔对称布置在所述种箱下方;所述链式输送装置安装有开设下种口的输送链导向板,用于平缓输送
链的运动;所述输送链包括两条输送链条,每条输送链条均间隔设有阻尼缓冲垫片,用于降低所述种姜盒在下放过程中的冲击;所述输送链的两条输送链条之间的间距略小于所述种姜盒,用于输送种姜盒至所述下种口处;所述下种口后方设有挡板,用于阻挡所述底板的运动,使所述底板与所述种姜盒分离,从而使存储在所述种姜盒内的姜种下落至所述下种口;所述挡板后方的一侧设有收集盒,用于收集所述底板。所述链式输送装置还设有主动链轮轴,所述主动链轮轴的一端设有从动链轮ⅱ,所述从动链轮ⅱ与布置在所述后桥上的主动链轮ⅱ组成链轮组ⅱ,从而在整机行进过程中带动所述链式输送装置。
11.作为优化,所述带式输送装置共两组,两组所述带式输送装置倾斜布置于所述链式输送装置的下方,所述带式输送装置主要由主动辊、从动辊以及皮带组成;所述主动辊两侧设有连接板用于固接于所述机架上,并在所述主动辊的轴端设有从动链轮ⅰ,所述从动链轮ⅰ与固接在所述链式输送装置(从动链轮轴一端)上的主动链轮ⅰ组成链轮组ⅰ,用于带动所述带式输送装置;所述从动辊两侧均设有调位螺栓副、滑块座轴承和导向滑块,所述调位螺栓副与所述滑块座轴承固接,通过调节所述调位螺栓副使所述滑块座轴承沿所述导向滑块前后移动,从而调节所述从动辊的位置,进而张紧所述皮带;所述皮带上设有多个种姜夹,用于夹托在所述下种口处下落的姜种;所述带式输送装置的两侧还设有单杆线性气缸,用于升降所述带式输送装置至种沟内。
12.作为优化,所述种姜夹包括夹板、拉伸弹簧和螺栓型轴承;两个所述夹板由所述拉伸弹簧连接,每个所述夹板的一端设有所述螺栓型轴承,所述螺栓型轴承与所述皮带固接;从而使两个所述夹板之间夹角可变化,进而适应不同尺寸姜种的夹托作业。
13.作为优化,所述覆土装置共两组,每组所述覆土装置由u型锁紧卡与机架固接并布置在所述带式输送装置的后方,所述覆土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对称布置在所述支撑架两侧的覆土圆盘,两组所述覆土圆盘夹角为钝角,用于刮集碎土;所述支撑架上设有3~4个调节孔,用于调节所述覆土圆盘的高度,进而调节覆土深度。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鳞芽损伤的自走式大姜种植机,采用自走式结构设计,各种植部件以株距间隔对称布置,可实现双行种植;在整机行走过程中带动各种植部件运动,结构紧凑,节约成本。
16.2、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鳞芽损伤的自走式大姜种植机,采用种姜盒存储姜种,减少了姜种堆积对幼芽的损伤。
17.3、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鳞芽损伤的自走式大姜种植机,采用链式输送装置和设有种姜夹的带式输送装置完成姜种的播种作业,姜种在种姜夹夹托的作用下平缓地布放至种沟,减少了姜种的翻滚,改善播种效果的同时减少了姜种的损伤。
18.4、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鳞芽损伤的自走式大姜种植机,将气动控制与机械机构紧密配合,提高了大姜的种植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链式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带式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种姜夹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种箱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种姜盒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覆土装置结构示意图。
28.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29.1、前桥;2、机架;201、柴油机飞轮;202、从动带轮;203、从动链轮ⅲ;204、主动链轮ⅲ;205、变速器;206从动链轮ⅱ;207、轴ⅱ;208、主动链轮ⅱ;209、主动链轮ⅰ;3、链式输送装置;301、从动链轮轴;302、下种口;303、挡板;304、收集盒;305、输送链; 306、输送链导向板;307、张紧链轮轴;308、种箱安装板;309、主动链轮轴;4带式输送装置;401、从动链轮ⅰ;402、菱形座轴承; 403、连接板;404、主动辊;405、皮带;406、种姜夹;4061、夹板; 4062、拉伸弹簧;4063、螺栓型轴承;407、单杆线性气缸;408、调位螺栓副;409、滑块座轴承;410、从动辊;411、导向滑块;5、种箱;501、单作用气缸;502、种姜盒;5021、底板;5022、隔板;5023、盒体;503、箱体;504、电磁阀;505、撑板;506、滚珠式线性滑轨; 507、气缸装接板;6、座椅;7、控制箱;8、油箱;9、柴油机;10、后桥;11、覆土装置;1101、u型锁紧卡;1102、调节孔;1103、支撑架;1104、覆土圆盘;12、空压机。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31.参照图1和图2,一种降低鳞芽损伤的自走式大姜种植机,包括机架2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2上的链式输送装置3、带式输送装置4、种箱5、覆土装置11;所述种箱5布置于所述链式输送装置3的上方,用于储存及放置姜种;所述链式输送装置3布置于所述种箱5的下方,用于输送姜种至所述带式输送装置4处;所述带式输送装置4倾斜布置于所述链式输送装置3的下方,用于将姜种平缓输送至种沟;所述覆土装置11布置于所述带式输送装置4的后方,用于完成覆土作业。
32.参照图1-3,一种降低鳞芽损伤的自走式大姜种植机,所述机架 2还设有前桥1和后桥10;所述前桥1三点固接在整机前端,所述后桥10通过螺栓副固接在整机后方,所述后桥10的轮毂通过花键连接于轴ⅱ207。
33.参照图7和图8,所述种箱5包括两组,各所述种箱5分别布置于所述机架2的上方;一组种箱包括单作用气缸501、种姜盒502、箱体503、电磁阀504、撑板505、滚珠式线性滑轨506、气缸装接板 507;所述单作用气缸501的活塞杆呈伸出状态与所述撑板505固接,所述滚珠式线性滑轨506共为四组,每两组对称布置在所述撑板505 的下方并与所述机架2固接;所述气缸装接板507布置于所述单作用气缸501的下方,并一端设有进气孔与所述电磁阀504通过pvc管连接;所述单作用气缸501、撑板505、两组滚珠式线性滑轨506以及气缸装接板507对称布置于所述箱体503的两侧;所述种姜盒502 放置于所述箱体503内,由所述对称布置的两组撑板505支撑。
34.参照图8,所述种姜盒502包括底板5021、隔板5022、盒体5023;所述隔板5022将所述盒体5023分隔为多个存储格,每个存储格放置一个姜种,所述底板5021采用可抽拉式设
计布置在盒体下方;多个所述种姜盒502堆叠放置于所述种箱5内。
35.参照图4,所述链式输送装置3包括两组,每组由从动链轮轴301、挡板303、收集盒304、输送链305、张紧链轮轴307、种箱安装板 308、主动链轮轴309以及开设有下种口302的输送链导向板306组成;所述输送链305包括两条输送链条,每条输送链条上间隔设有阻尼垫片,两条输送链条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所述种姜盒502的宽度;所述挡板303布置在下种口的后方,用于阻挡所述底板5021;所述收集盒304布置在所述挡板303后方的一侧,用于收集所述底板5021。
36.参照图5和图6,所述带式输送装置4包括两组,分别倾斜布置在所述链式输送装置3的下方;每组所述带式输送装置4包括从动链轮ⅰ401、菱形座轴承402、连接板403、主动辊404、皮带405、种姜夹406、单杆线性气缸407、调位螺栓副408、滑块座轴承409、从动辊410、导向滑块411;所述从动链轮ⅰ401固定在所述主动辊404 的一端,用于带动所述带式输送装置运动;所述菱形座轴承402固定在所述连接板403的外侧,并且两组菱形座轴承402和连接板403对称布置在所述主动辊404的两侧;所述种姜夹406包括两个夹板4061、用于连接两个所述夹板4061的拉伸弹簧4062以及安装在每个夹板4061一端的螺栓型轴承4063,复数个种姜夹406布置在皮带405上,用于夹托所述下种口302处下落的姜种;所述单杆线性气缸407两组对称布置在所述带式输送装置4的两侧,用于调节所述带式输送装置 4倾斜的角度;所述调位螺栓副408、滑块座轴承409、导向滑块411 组成一组张紧机构,两组张紧机构对称布置在所述从动辊410的两侧,用于张紧所述皮带405。
37.参照图1-5,传动系统包括柴油机飞轮201、从动带轮202、从动链轮ⅲ203、主动链轮ⅲ204、变速器205、从动链轮ⅱ206、轴ⅱ207、主动链轮ⅱ208、主动链轮ⅰ209;所述柴油机飞轮201通过带传动将动力传输到所述从动带轮202,经所述变速器205变速后将动力传输至所述主动链轮ⅲ204;所述主动链轮ⅲ204与所述从动链轮ⅲ203组成链轮组ⅲ,通过链传动将动力传输至所述轴ⅱ207,从而带动后桥轮毂转动,进而带动整机运动;所述主动链轮ⅱ208安装在所述轴ⅱ207的一端,与所述从动链轮ⅱ206组成链轮组ⅱ,通过链传动将动力输送至所述主动链轮轴309,进而带动链式输送装置;所述主动链轮ⅰ209固定在所述从动链轮轴301的一端,与所述从动链轮ⅰ401 组成链轮组ⅰ,采用链传动带动所述带式输送装置4。
38.参照图9,覆土装置11共两组,分别布置在带式输送装置的后方,每组覆土装置11包括u型锁紧卡1101、设有调节孔1102的支撑架1103以及覆土圆盘1104;两组所述覆土圆盘1104以大于90
°
夹角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103下方;所述调节孔1102设有3~4个,用于调节所述覆土圆盘1104的高度,进而调节覆土深度;所述u型锁紧卡1101共两组,布置于所述支撑架1103的上端,用于将所述覆土装置11固接在所述机架2上。
39.机架上还安装了空压机12,为气动元件提供气源;此外,安装了控制箱7,与电磁阀504配合控制气动元件的启停。
4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
41.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鳞芽损伤的自走式大姜种植机,使用时首先将若干种姜盒502叠装在种箱5中,利用单杆线性气缸407将带式输送装置4下放至种沟内,然后启动柴油机9,沿种沟进行双行播种。
42.通过气动控制,种姜盒502下落至链式输送装置3上,在机器行走过程中由链轮组ⅱ带动链式输送装置3运动,在输送链305的作用下输送至挡板304处,通过挡板304的阻挡,
种姜盒502的底板5021 抽出,种姜盒502中的姜种在下种口302处下落至带式输送装置4处,在种姜夹406的夹托下平缓地输送至种沟,从而完成播种作业。通过布置在带式输送装置4后的覆土装置11完成播种后的覆土作业。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