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虫砂中幼虫与虫粪的分离车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34025发布日期:2022-06-25 11:51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水虻虫砂中幼虫与虫粪的分离车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黑水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水虻虫砂中幼虫与虫粪的分离车间。


背景技术:

2.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原产于美洲,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广泛用于有机废物(如粪便、餐厨垃圾)的处理上
3.在养殖过程中黑水虻从幼虫养殖成成虫后,经过初筛和精筛系统进行虫粪分离,分离得到的成虫经过清洗装置清洗后,进行烘干处理打包销售;然而由于目前采用的虫粪分离设备多为滚筒筛等机械筛分设备,在初筛和精筛后,大量的黑水虻小虫跟随虫粪分离到虫砂中作堆肥或外运处理,造成黑水虻养殖出虫率大大降低。同时,虫粪分离装置在进行分离过程中极易使成虫受到机械性挫伤,使成虫与虫粪发生黏连,也会导致最终分离不彻底,对工业批量化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黑水虻虫砂中幼虫与虫粪的分离车间,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黑水虻虫砂中幼虫与虫粪的分离车间,包括车间本体,车间本体上方设有承托板,承托板可转动于车间本体上方;承托板下方设有振动机构,承托板周边设有传送带,传送带上喷涂有引诱黑水虻幼虫的嗅觉信息素诱集剂。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分离的过程中,可以将黑水虻虫砂中幼虫与虫粪完全分离,大大提高黑水虻养殖出虫率,也可以避免黑水虻受到机械性挫伤,而发生虫粪黏连现象,进一步提高虫粪分离效果,确保分离彻底;分离过程适于工业批量化生产,可广泛应用于黑水虻养殖领域。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9.进一步,承托板一侧转动连接于墙壁上,承托板下方转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车间本体的墙壁上,承托板通过伸缩杆伸缩驱动其旋转。
10.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伸缩杆能够在不需要转动承托板的时候,稳定的支撑承托板,使结构更加稳定。
11.进一步,承托板包括左承托板与右承托板,左承托板与右承托板下方均连接有振动机构和伸缩杆。
12.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使虫粪堆集于车间本体中间,更便于收集。
13.进一步,伸缩杆为液压伸缩杆。
14.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伸缩稳定、无噪音,能够避免对幼虫造成惊扰。
15.进一步,振动机构可为振动电机或弹簧震动机构。
16.进一步,车间本体一侧壁设有虫粪运输通道。
17.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便于进行下一步加工或运输。
18.进一步,振动机构启动频率为8-12分钟一次。
19.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多次对承托板上的虫砂进行振动,使虫砂底部的幼虫被振动至上方,促使幼虫被嗅觉信息素诱集剂引诱。
20.进一步,伸缩杆收缩时间为自倒入虫砂开始后30-35分钟。
21.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幼虫被全部引诱至传送带上的时间在30分钟左右,当幼虫都被从虫砂中引诱过去后,再收缩伸缩杆,能够大大降低幼虫的损失率。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6.1、车间本体,2、承托板,21、左承托板,22、右承托板,3、伸缩杆,4、振动机构,5、传送带,6、嗅觉信息素诱集剂,7、虫粪运输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8.实施例1
29.如图1~图3所示,一种黑水虻虫砂中幼虫与虫粪的分离车间,包括车间本体1,车间本体1上方设有承托板2,承托板2可转动于车间本体1上方;承托板2下方设有振动机构4,承托板2周边设有传送带5,传送带5上喷涂有引诱黑水虻幼虫的嗅觉信息素诱集剂6。
30.虫砂是黑水虻幼虫和虫粪的混料,使用时,将虫砂倒入承托板2,由振动机构带动承托板2振动,使虫砂内的幼虫在振动的作用下浮现在虫砂上层,在传送带5的上表面喷涂用于引诱黑水虻的嗅觉信息素诱集剂6,浮现在虫砂上层的幼虫会被嗅觉信息素诱集剂6引诱到传送带5上,当幼虫全部引诱至传送带5上时,承托板2向下转动,使虫粪完全落入车间本体1下方的虫粪堆积室,即可达到虫砂中黑水虻幼虫与虫粪的完全分离,大大提高黑水虻养殖出虫率,引诱至传送带5上的小虫,可通过传送带5运转传送收集;此外,嗅觉信息素诱集剂6为1%的乙酸乙酯、1%的异戊酸、0.1mg/l的3-甲基吲哚混合配比制备而成的混合液(具体可参见专利cn201811529444.9所记载的技术)。
31.实施例2
32.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其具体如下:
33.承托板2一侧转动连接于墙壁上,承托板2下方转动连接有伸缩杆3,伸缩杆3的另
一端转动连接于车间本体1的墙壁上,承托板2通过伸缩杆3伸缩驱动其旋转,当承托板2需要转动时,启动伸缩杆3收缩,向下拉动承托板2,使承托板2转动,当不需要转动时,伸缩杆3保持伸长状态,对承托板2进行支撑。
34.实施例3
35.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其具体如下:
36.承托板2包括左承托板21与右承托板22,左承托板21与右承托板22下方均连接有振动机构4和伸缩杆3,两侧的承托板2能够加快分离的过程,同时也能够快速将虫粪倾倒。
37.实施例4
38.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其具体如下:
39.伸缩杆3为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稳定性高,负载大,能够稳定的支撑承托板2,伸缩速度快,噪音小。
40.实施例5
41.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其具体如下:
42.振动机构4可为振动电机或弹簧震动机构,通过振动机构4能够使承托板2产生共振,带动承托板2上的虫砂振动,虫砂中的幼虫在振动过程中浮现于虫砂上方,更易被嗅觉信息素诱集剂6所诱集。
43.实施例6
44.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其具体如下:
45.车间本体1一侧壁设有虫粪运输通道7,虫粪运输通道7便于将分离后的虫粪运输出去进行下一步生产加工。
46.实施例7
47.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其具体如下:
48.振动机构4启动频率为8-12分钟一次,在引诱幼虫时,振动机构4对承托板2上的虫砂进行多次振动翻料,使幼虫能够更快的爬到虫砂上层,从而加快被嗅觉信息素诱集剂6引诱。
49.实施例8
50.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其具体如下:
51.伸缩杆3收缩时间为自倒入虫砂开始后30-35分钟,经过测试,嗅觉信息素诱集剂6将幼虫全部引诱至传送带5上的时间为30分钟左右,自倒入虫砂开始后30-35分钟再通过伸缩杆3转动承托板2,能够大大提升出虫率。
52.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