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鼠饲养笼

文档序号:30778301发布日期:2022-07-16 03:0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鼠饲养笼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动物饲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验鼠饲养笼。


背景技术:

2.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要完成动物实验,就要有合适的试验用动物。小白鼠由于具有容易饲养,繁殖率高,遗传上有较高的纯和度,代谢类型、生理病理尽量与人类接近的优势,而且小白鼠还有许多其他实验动物不可比拟的特点,如用小白鼠做实验,效率高、个体间差异很小、便于试验结果的平行观察等,小白鼠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医学研究当中。
3.经过长期人工饲养和选择的小白鼠,不耐冷热,对环境适应性差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最基本的饲养要求为:饲养空间内清洁无尘、温度18~22℃,相对湿度50~60%,氨浓度20ppm,且通风换气8~12次/小时的环境中。由此可见,小白鼠对饲养环境的条件非常严格。在饲养过程中,搬动、喧哗、强光和噪音刺激,人为惊扰等,小白鼠都有可能发生多种疾病甚至死亡,影响实验结果。
4.传统的实验鼠饲养一般为饲养笼饲养,由饲养笼、置笼架、水瓶、垫料等共同组成,饲养时需要每天定时给水、饲料、更换垫料等,还需要每天定时开关灯,有的实验还需要噪声刺激、灯光刺激、控制饮食、饮水、笼体倾斜、旋转、等若干刺激,饲养、实验过程繁琐、复杂,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5.饲养笼中的垫料一般选择吸湿性好、尘埃少、无异味、无毒性、无油脂、耐高温、耐高压的材料,优选杨木片、松木片或玉米芯等;垫料需要保证每周更换2次,更换时需要将饲养笼拿到特定的房间,以避免室内的灰尘和污染;更换时,需要将实验鼠从饲养笼的底槽中逐只抓出并暂时转移至另外一个干净的饲养笼中,然后清洗饲养笼的底槽并加入干净的垫料,垫料更换完成后再将实验鼠逐只抓回原饲养笼。目前这种更换垫料的方式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捉拿小白鼠时的刺激也有可能对其生产的生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影响实验的统计结果。
6.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实验鼠饲养笼的结构进行改进,以便于实验人员在尽量不干扰实验鼠正常行为的前提下,更加方便的更换垫料及清洗饲养笼底槽。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方便更换实验鼠饲养笼中的垫料的问题。
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9.提供一种实验鼠饲养笼,包括:
[0010]-笼体框架,笼体框架呈大致圆筒形;
[0011]-独立饲养腔,独立饲养腔的底面呈扇形,沿笼体框架的周向交错分布;
[0012]-承料盒,承料盒沿所述笼体框架的周向设置于笼体框架的底部;承料盒的数量为独立饲养腔的两倍,每个承料盒的底面形状与独立饲养腔的底面形状相同,且半数的承料
盒位于独立饲养腔下方,另一半的承料盒布置于相邻的两个独立饲养腔的扇形空隙中;
[0013]-旋转底盘,旋转底盘呈圆形固定于承料盒的下方,旋转底盘可以带动承料盒旋转,使得位于饲养腔下方的承料盒能够旋转到扇形空隙中,位于扇形空隙中的承料盒能够旋转到饲养腔下方。
[0014]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扇形空隙的尺寸、形状、数量与独立饲养腔底面的尺寸、形状、数量相同。
[001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独立饲养腔的数量为2-6个。
[001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笼体框架的中设有轴向的转动槽,在转动槽中设有旋转轴杆,旋转轴杆的下方固定于旋转底盘上,以带动旋转底盘进行水平旋转。
[0017]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旋转轴杆的顶部设有横向的握柄,用于使用者驱动旋转轴杆。
[0018]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旋转底盘的底部还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弹簧、伸缩筒及滚球,弹簧固定于在旋转底盘的底部开设的圆柱形凹槽中,弹簧的一端连接伸缩筒,伸缩筒的另一端延伸到凹槽外部,且端部设置滚球。
[0019]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缓冲装置的数量不少于3个。
[002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位于独立饲养腔下方的承料盒中盛有垫料,位于扇形空隙中的承料盒空置。
[0021]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独立饲养腔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实验鼠的栏栅架,置于承料盒中的垫料能够穿过栏栅架的空隙供实验鼠使用。
[002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独立饲养腔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食物及喂水器的v型槽。
[0023]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24]
将实验鼠饲养笼设置为圆筒形,并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扇形的独立饲养腔,在间隔的扇形空隙中和独立饲养腔下方都设有用于放置垫料的承料盒,且承料盒在旋转底盘的转动下可以进行旋转;当实验人员需要更换垫料并清洗承料盒时,只需要手动使旋转底盘旋转,即可将位于独立饲养腔下方的承料盒转动到间隔的扇形空隙中进行清洗和更换垫料,而在扇形空隙中干净的承料盒可同时转动到独立饲养腔下方,完成干净与脏污承料盒的置换,而无需再将老鼠从鼠笼框架中拿出清理,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也解决了转移实验鼠时的安全问题以及可能会对实验鼠健康造成影响的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每个实验鼠饲养笼拥有多个独立饲养腔,因此一次转动即可同时更换全部独立饲养腔中的垫料,节约了大量的操作时间和实验室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实验鼠饲养笼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承料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旋转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具体包括下述附图标记:
[0030]
笼体框架1,独立饲养腔2,承料盒3,旋转底盘4,扇形空隙5,转动槽6,旋转轴杆7,握柄8,弹簧9,伸缩筒10,滚球11,v型槽12。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
[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3]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4]
传统的实验鼠饲养笼往往呈一个立方形的盒状,里面饲养有数只实验鼠,饲养笼底部铺有垫料,垫料可以吸收实验鼠排泄的尿液和粪便,保持饲养笼内环境的干燥,同时分解排泄物产生的尿素、氨气和二氧化碳,抑制微环境中氨气和有害细菌毒素的聚集,同时垫料还可以起到保暖和做窝的作用,以保证实验鼠正常的生理健康状态。但由于垫料在长时间使用容易潮湿,造成交叉感染,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垫料。目前更换垫料时的做法通常是现将实验鼠转移到一个干净的笼子中,然后清洗脏的饲养笼并换入新的垫料,费时费力,而且转移实验鼠过程中易对实验鼠造成惊吓,影响实验鼠的正常生理状态,最终可能造成实验统计结果的偏移。基于该原因,在本实施例1中提供了一种实验鼠饲养笼,以方便实验人员更加快速的更换垫料并清洗盛放垫料的空间。
[0035]
参考图1-图3,在一种优选实施中,公开了一种实验鼠饲养笼,该饲养笼包括笼体框架1、独立饲养腔2、承料盒3、旋转底盘4和旋转轴杆7;其中,独立饲养腔2间隔分布于笼体框架1中,承料盒3和旋转底盘4设置于笼体框架1底部,通过驱动旋转底盘4的旋转可以带动新旧承料盒3在每个独立饲养腔2之间的切换。
[0036]
优选的,实验鼠饲养笼的笼体框架1设置为一个大致呈圆筒形的框架,在笼体框架1的中心处设有一个轴向贯通的转动槽6;在笼体框架1的内部,沿周向间隔交替设置有扇形的独立饲养腔2,相邻的独立饲养腔2之间设有扇形空隙5,且扇形空隙5的尺寸、形状、数量与独立饲养腔2底面的尺寸、形状、数量相同。优选的,在笼体框架1中设置的独立饲养腔2数量为2-6个,相应的,扇形空隙5的数量亦为2-6个,也即每个独立饲养腔2或扇形空隙5的弧度为π/6—π/2,当每个笼体框架1中设置2个独立饲养腔2时,独立饲养腔2的弧度为π/2,3个时为π/3,依次类推,当设置为6个以上时,由于每个独立饲养腔2的内角太小,内部空间会过于狭窄,使得每个腔体内无法满足饲养数只实验鼠的要求,而且狭窄的空间亦会限制实验鼠的正常活动,不仅可能会影响实验鼠的正常生理状态,还不利于实验人员对实验鼠的抓
取或观察。在本实施例中,独立饲养腔2的数量为4个,以兼顾实验鼠的生活空间适宜和更换垫料的操作效率。
[0037]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每个独立饲养腔2都能够饲养足量的实验小鼠或实验大鼠,独立饲养腔2的半径范围为300-500mm,高度为200-300mm,进一步地,笼体框架1的半径范围为400-600mm,高度为300-400mm,具体的,独立饲养腔2沿笼体框架1的边缘排布,中间留出空间用于设置转动槽6;在独立饲养腔2和笼体框架1的底部之间留出100-200mm的空间,用于安装旋转底盘4及承料盒3。
[0038]
优选的,独立饲养笼的顶部与现有的实验鼠饲养笼的顶部类似,亦设有v型槽12,用于放置干燥块料及喂水器,由于实验鼠嘴长且牙齿较尖锐,因此可以自主啃食块料及饮用水源,而无需定时饲喂,也可以保证每个独立饲养腔2内的环境卫生及湿度适宜。
[0039]
优选的,独立饲养腔2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实验鼠的栏栅架,栏栅架之间的空隙尺寸需保证实验鼠不会掉落,进一步地,由于啮齿动物更喜爱平整带垫料的笼底,而不是金属网笼底,因此栏栅架之间的空隙尺寸还需要保证垫料能够穿过,以使得承料盒3位于独立饲养腔2下方时,其中所盛放的垫料能够穿过栏栅架与实验鼠直接接触,以供实验鼠排泄或做窝。
[0040]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笼体框架1的底部由上而下分别设有承料盒3及旋转底盘4,旋转底盘4中部固连有一根旋转轴杆7,旋转轴杆7穿置于转动槽6中,转动槽6可以对旋转轴杆7起到限位的作用,在旋转轴杆7的顶部还设有横向的握柄8,实验人员握持并旋转握柄8,即可驱动旋转底盘4带动承料盒3旋转。
[0041]
参考图3,优选的,旋转底盘4安装于笼体框架1的最底部,呈圆形,略小于笼体框架1的内径,为了保证旋转底盘4能够顺滑地水平旋转,在旋转底盘4的底面开设有多个圆柱形凹槽,多个凹槽呈环形设置,在每一个凹槽中均安装有一个弹簧9,弹簧9的一端固定于凹槽中,另一端连接一个伸缩筒10,伸缩筒10的另一端延伸到凹槽外部,设有一个滚球11。通过滚球11可以保证旋转底盘4可以正常的水平旋转,减小旋转时的摩擦力,另一方面,弹簧9可以使得旋转底盘4可以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活动,在不转动旋转底盘4时,通过弹簧9可以卡紧承料盒3与独立饲养腔2,放置在独立饲养腔2下方的承料盒3中的垫料散落到两侧干净的承料盒3中造成污染;在转动旋转底盘4时,通过下压旋转轴杆7可以使得承料盒3与独立饲养腔2分离,以正常转动。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旋转底盘4稳定的旋转,凹槽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保证多个滚球11形成一个稳定的平面,避免旋转底盘4在旋转时发生倾斜。
[0042]
参考图2,优选的,每个承料盒3的底面形状都与独立饲养腔2的底面形状相同,且承料盒3的数量为独立饲养腔2的两倍,半数的承料盒3位于独立饲养腔2下方,且盛有垫料,另外半数的承料盒3设置于扇形空隙5中,且空置;优选的,承料盒3可在旋转底盘4的弹簧9的弹力下与独立饲养腔2紧密接触,通过弹簧9的挤压可以使得承料盒3中的垫料上升至独立饲养腔2中,使实验鼠正常地在垫料中活动与排泄等。
[0043]
在本实施例中,实验鼠饲养笼的使用方法如下:
[0044]
在实验鼠饲养笼的每个独立饲养腔2中均放置有数只实验鼠,在独立饲养腔2下方的承料盒3中盛放有足量的垫料,在扇形空隙5中的承料盒3空置,承料盒3在旋转底盘4底部的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与独立饲养腔2紧密接触,使得垫料可以穿过独立饲养腔2底部的栏栅架供实验鼠使用,同时可以避免独立饲养腔2下方的垫料受排泄物污染后散落到两侧空
置的承料盒3中;当实验人员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更换垫料并清洗承料盒3时,握住并下压握柄8,同时旋转,驱动旋转底盘4并带动承料盒3旋转,使得位于饲养腔下方的脏污承料盒3能够旋转到扇形空隙5中,位于扇形空隙5中的承料盒3装满垫料后能够旋转到饲养腔下方,以完成垫料的置换,同时,转到扇形空隙5中的承料盒3可以方便实验人员倒掉污染的垫料并进行清洗。
[0045]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46]
将实验鼠饲养笼设置为圆筒形,并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扇形的独立饲养腔,在间隔的扇形空隙中和独立饲养腔下方都设有用于放置垫料的承料盒,且承料盒在旋转底盘的转动下可以进行旋转;当实验人员需要更换垫料并清洗承料盒时,只需要手动使旋转底盘旋转,即可将位于独立饲养腔下方的承料盒转动到间隔的扇形空隙中进行清洗和更换垫料,而在扇形空隙中干净的承料盒可同时转动到独立饲养腔下方,完成干净与脏污承料盒的置换,而无需再将老鼠从鼠笼框架中拿出清理,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也解决了转移实验鼠时的安全问题以及可能会对实验鼠健康造成影响的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每个实验鼠饲养笼拥有多个独立饲养腔,因此一次转动即可同时更换全部独立饲养腔中的垫料,节约了大量的操作时间和实验室人员的劳动强度。
[0047]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