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林种子发芽用浸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0278发布日期:2022-05-11 13:4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林种子发芽用浸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种子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林种子发芽用浸泡装置。


背景技术:

2.浸种是对种子培育以及种植前的一项流程,其目的是使种子较快地吸水,从而达到能正常发芽的含水量,在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浸种,可促进种子较早发芽,亦可杀死一些虫卵和病毒;然而,现有的种子浸泡装置在使用时,存在有以下缺点:(1)由于种子大都是在浸泡罐内堆积放置,浸泡液只能通过渗透浸入到种子中,浸透效率低,且尤其是对于被堆积到中间的种子,更是影响其浸泡效果;(2)浸泡后的种子在收集时操作麻烦且收集操作效率低;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操作及使用便捷且浸泡效果好的农林种子发芽用浸泡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及使用便捷且浸泡效果好的农林种子发芽用浸泡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农林种子发芽用浸泡装置,包括浸泡罐、盖板、连接件、种子储放件和排液管,所述浸泡罐整体为筒状结构,其上端设置有开口,下表面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支座,浸泡罐开口端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盖板为铁制品,位于浸泡罐开口端的上方,其整体为圆形,且直径大于浸泡罐的外径,所述盖板的中心处转动穿设有驱动轴,且驱动轴上端位于盖板的上方,并连有驱动电机,下端位于盖板下方,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方形套管,且方形套管、驱动轴和限位板同心连接,所述连接件位于浸泡罐内部,其包括支撑底板、转轴和方形杆,所述支撑底板横向固定设置于浸泡罐内部的下端,其中心与浸泡罐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转轴转动穿设于支撑底板的中心处,所述方形杆下端与转轴固定连接,上端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与方形套管结构相配合的方形块,且方形杆两侧面的中间位置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种子储放件整体为半圆柱状结构,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方形杆的两侧,且种子储放件的弧形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过滤孔,靠近方形杆的一侧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滑块结构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排液管位于浸泡罐右侧的下端,其一端与浸泡罐相互连通,另一端设有控制阀。
5.所述浸泡罐环形内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弧形的加热电阻。
6.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架固定设置于盖板上表面的中心处。
7.所述方形块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所述方形杆的长度和宽度。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磁铁和铁制的盖板,利用电磁铁通电后对铁制盖板的磁吸力作用,即可实现浸泡罐与盖板之间的限位连接,采用此结构,增加了盖板在拆卸以及安装时操作的便捷性;通过设置滑块、滑槽、挡块和种子储放件,利用种子储放件可对种子进行统一储放,从而增加种子在浸泡后收集操作的便捷性和收集效
率,利用滑块与滑槽的配合,可便于将种子储放件滑动安装至方形杆的两侧,利用挡块可对种子储放件起到阻挡和限位的作用;通过设置驱动电机、驱动轴、限位板、方形套管、方形块和方形杆,可在本实用新型安装完成后使用时,通过开启驱动电机,利用驱动电机的转动可带动驱动轴以及限位板和方形套管的转动,方形套管的转动,可通过其与方形块的配合连接,带动方形块以及方形杆的转动,从而利用方形杆的转动,带动其两侧种子储放件的转动,进而利用种子储放件的转动,配合其弧形面上的过滤孔,即可使种子储放件内部装设的种子与浸泡罐内部的浸泡液充分接触,从而提高浸泡的效率,并且,随着种子储放件的转动,其内部装设的种子中的残缺种、干瘪种等粒径较小的种子亦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过滤孔排出至种子储放件的外部,从而实现对种子的再次筛选过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轴和支撑底板,利用转轴与支撑底板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转轴与方形杆之间的固定连接,可在不影响方形杆转动的同时,提高方形杆随驱动轴转动时稳定性;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及使用便捷且浸泡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剖视图。
1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浸泡罐、连接件和种子储放件之间连接的俯视图。
1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转轴、方形杆和方形套管之间连接的正视图。
13.图中:1、浸泡罐11、电磁铁12、加热电阻2、盖板21、驱动轴22、限位板23、方形套管3、连接件31、支撑底板32、转轴33、方形杆34、方形块35、滑块36、挡块4、种子储放件41、滑槽5、排液管6、支座7、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5.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农林种子发芽用浸泡装置,包括浸泡罐1、盖板2、连接件3、种子储放件4和排液管5,所述浸泡罐1整体为筒状结构,其上端设置有开口,下表面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支座6,浸泡罐1开口端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电磁铁11,所述盖板2为铁制品,位于浸泡罐1开口端的上方,其整体为圆形,且直径大于浸泡罐1的外径,所述盖板2的中心处转动穿设有驱动轴21,且驱动轴21上端位于盖板2的上方,并连有驱动电机7,下端位于盖板2下方,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2,所述限位板2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方形套管23,且方形套管23、驱动轴21和限位板22同心连接,所述连接件3位于浸泡罐1内部,其包括支撑底板31、转轴32和方形杆33,所述支撑底板31横向固定设置于浸泡罐1内部的下端,其中心与浸泡罐1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转轴32转动穿设于支撑底板31的中心处,所述方形杆33下端与转轴32固定连接,上端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与方形套管23结构相配合的方形块34,方形杆33两侧面的中间位置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滑块35,所述滑块3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挡块36,所述种子储放件4整体为半圆柱状结构,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方形杆33的两侧,且种子储放件4的弧形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过滤孔,靠近方形杆33的一侧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滑块35结构相配合的滑槽41;所述排液管5位于浸泡罐1右侧的下端,其一端与浸泡罐1相互连通,另一端设有控制阀。
16.所述浸泡罐1环形内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弧形的加热电阻12,通过设置加热电阻12,可利用加热电阻12通电后产生的热量对浸泡罐1内的浸泡液进行加热;所述驱动电机7通过电机架固定设置于盖板2上表面的中心处;所述方形块34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所述方形杆33的长度和宽度,采用此结构,可避免方形块34对种子储放件4在方形杆33两侧的滑动安装造成影响。
1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需对其进行安装,具体安装操作如下:首先,将待浸泡的种子放置于种子储放件4内部,并通过滑块35与滑槽41之间的滑动连接,将种子储放件4滑动安装至方形杆33的两侧,而后,向浸泡罐1内部注入适量的浸泡液,最后,将盖板2放置于浸泡罐1的上端,盖板2在放置时,需将位于盖板2下方的方形套管23滑动套设于方形块34的外部,从而实现方形套管23与方形块34之间的连接,完成上述操作后,开启电磁铁11的通电电路,利用电磁铁11通电后对铁制盖板2的磁吸力作用,即可实现浸泡罐1与盖板2之间的限位连接,进而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本实用新型利用种子储放件4可对种子进行统一储放,从而增加种子在浸泡后收集操作的便捷性和收集效率,利用滑块35与滑槽41的配合,可便于将种子储放件4滑动安装至方形杆33的两侧,利用挡块36可对种子储放件4起到阻挡和限位的作用,利用电磁铁11与铁制的盖板2,可增加盖板2在浸泡罐1上端限位安装以及拆卸时操作的便捷性。
18.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完成后使用时,可通过开启驱动电机7,利用驱动电机7的转动可带动驱动轴21以及限位板22和方形套管23的转动,方形套管23的转动,可通过其与方形块34的配合连接,带动方形块34以及方形杆33转动,从而利用方形杆33的转动,带动其两侧种子储放件4的转动,进而利用种子储放件4的转动,配合其弧形面上的过滤孔,即可使种子储放件4内部装设的种子与浸泡罐内部的浸泡液充分接触,从而提高浸泡的效率,同时,随着种子储放件4的转动,其内部装设的种子中的残缺种、干瘪种等粒径较小的种子亦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过滤孔排出至种子储放件4的外部,从而实现对种子的再次筛选过滤;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轴32和支撑底板31,利用转轴32与支撑底板31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转轴32与方形杆33之间的固定连接,可在不影响方形杆33转动的同时,提高方形杆33随驱动轴21转动时稳定性;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及使用便捷且浸泡效果好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