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小白鼠诱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72911发布日期:2022-05-18 02:30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诱捕器,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小白鼠诱捕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小白鼠中的小白鼠的基因序列和人类的差不多,许多实验需要统计学分析,小白鼠价格便宜,在药理学、生理学、毒理学、解剖学等学科实验中经常用到。但是养殖时为了提高养殖效果与产量,大都营造一个比较真实的养殖环境供白鼠生活,所以,需要实验时先要抓捕小白鼠。以往捕捉小白鼠多采用手抓的方式进行,小白鼠易于受到惊吓,逃脱,这样抓捕效率低,采用手抓的方式进行,极易被小白鼠抓伤,影响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
3.因此,需研发一种捕鼠效率较高,且不会被小白鼠抓伤的生物技术研究用小白鼠诱捕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设备捕鼠效率较低,且利用药物毒死小白鼠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捕鼠效率较高,且不会被小白鼠抓伤的生物技术研究用小白鼠诱捕器。
5.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小白鼠诱捕器,包括有:框架、旋转块、第一弹簧、第一楔形块、第二弹簧、诱捕机构和报警机构,框架上转动式设有旋转块,旋转块两侧均与框架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框架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楔形块,第一楔形块与框架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框架上设有诱捕机构,框架顶部设有报警机构。
6.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诱捕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块、钩子、第二固定块、第一连接块和第三弹簧,框架一侧设有4个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一侧之间设有绳子,绳子一端设有钩子,框架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一侧滑动式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一侧与绳子一端连接,第一连接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报警机构包括有第一转杆、铃铛、支撑块、第一齿条、第二楔形块、第四弹簧和第一齿轮,框架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上部设有2个铃铛,框架内上设有支撑块,支撑块顶部滑动式设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一侧滑动式设有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顶部与第一齿条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第一转杆一侧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配合。
8.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开合机构,开合机构包括有移动板、把手和第五弹簧,框架上对称滑动式设有移动板,移动板一侧均设有把手,移动板两侧均与框架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
9.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三固定块、第二转杆、皮带、第二齿轮、第四固定块、第三转杆、第三齿轮、锥齿轮、连接杆、第四齿轮和第
二齿条,框架上设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上转动式设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与第一转杆上均设有传动轮,传动轮之间绕接有皮带,第二转杆一侧设有第二齿轮,框架上设有第四固定块,第四固定块位于第三固定块一侧,第四固定块上转动式设有第三转杆,第三转杆上设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框架上转动式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第四齿轮,连接杆与第三转杆上均设有锥齿轮,锥齿轮相互啮合,框架一侧滑动式设有2个第二齿条,第二齿条均与第四齿轮配合,第二齿条均与同侧的移动板连接。
10.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捕兽机构,捕兽机构包括有第二连接块、捕兽网和第六弹簧,框架上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两侧之间均连接有第六弹簧,第二连接块顶部之间设有捕兽网。
11.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气体喷射机构,气体喷射机构包括有第三连接块、装料箱、移动块和第七弹簧,框架上对称设有第三连接块,第三连接块上均设有装料箱,装料箱上均与框架连接,装料箱一侧之间滑动式设有移动块,移动块在框架上滑动,移动块位于捕兽网一侧,移动块上对称设有第七弹簧,第七弹簧均与框架连接。
12.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钩子的材质为铁。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通过设有报警机构,可以提醒人们本设备是否抓住小白鼠。
14.2、通过报警机构、开合机构和传动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得移动板可以自动打开,无需人们手动打开,如此便无需人们长时间看守,提高小白鼠的抓捕效率。
15.3、通过气体喷射机构与捕兽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得本设备在捕获小白鼠后,可以对小白鼠进行消毒。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的诱捕机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的诱捕机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的报警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的报警机构的爆炸图。
22.图7为本发明的开合机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发明的开合机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1为本发明的捕兽机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2为本发明的捕兽机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3为本发明的气体喷射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框架,2:旋转块,3:第一弹簧,4:第一楔形块,5:第二弹簧,6:诱捕机构,61:第一固定块,62:钩子,63:第二固定块,64:第一连接块,65:第三弹簧,7:报警机构,71:第一转杆,72:铃铛,73:支撑块,74:第一齿条,75:第二楔形块,76:第四弹簧,77:第一齿轮,8:开合机构,81:移动板,82:把手,83:第五弹簧,9:传动机构,91:第三
固定块,92:第二转杆,93:皮带,94:第二齿轮,95:第四固定块,96:第三转杆,97:第三齿轮,98:锥齿轮,99:连接杆,910:第四齿轮,911:第二齿条,10:捕兽机构,101:第二连接块,102:捕兽网,103:第六弹簧,11:气体喷射机构,111:第三连接块,112:装料箱,113:移动块,114:第七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31.实施例1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小白鼠诱捕器,如图1-6所示,包括有框架1、旋转块2、第一弹簧3、第一楔形块4、第二弹簧5、诱捕机构6和报警机构7,框架1上部左后侧转动式设有旋转块2,旋转块2右侧的上下两侧均与框架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3,框架1上部左前侧滑动式设有第一楔形块4,第一楔形块4与框架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5,框架1上设有诱捕机构6,框架1顶部设有报警机构7。
32.诱捕机构6包括有第一固定块61、钩子62、第二固定块63、第一连接块64和第三弹簧65,框架1内上部后侧和内上部右侧均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块61,第一固定块61内侧之间设有绳子,绳子左前端设有钩子62,框架1内部左上侧设有第二固定块63,第二固定块63位于左侧的第一固定块61左侧,第二固定块63内侧滑动式设有第一连接块64,第一连接块64右侧与绳子左后端连接,第一连接块64与第二固定块63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65。
33.报警机构7包括有第一转杆71、铃铛72、支撑块73、第一齿条74、第二楔形块75、第四弹簧76和第一齿轮77,框架1内上部中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杆71,第一转杆71上部设有2个铃铛72,框架1内上部左前侧设有支撑块73,支撑块73顶部滑动式设有第一齿条74,第一齿条74左下侧滑动式设有第二楔形块75,第二楔形块75顶部与第一齿条74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76,第一转杆71下侧设有第一齿轮77,第一齿轮77与第一齿条74配合。
34.当人们在抓捕小白鼠时,可以使用本设备,将本设备放在小白鼠出没的地方,将食物挂在钩子62上,再借助木板,将木板放在框架1中部,防止小白鼠掉进框架1内,当小白鼠进入框架1咬住食物时,小白鼠对食物进行拉扯,带动钩子62往左移动,钩子62带动绳子进而带动第一连接块64往右移动,此时第三弹簧65被压缩,使得第一连接块64与旋转块2分离,此时初始状态下的第一弹簧3收缩,带动旋转块2转动,当旋转块2转动至与第二楔形块75接触时,带动第二楔形块75往右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齿条74往右移动,第一齿条74带动第一齿轮77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杆71转动,第一转杆71带动铃铛72转动,使得铃铛72发出声音,告诉人们小白鼠已捕获,当第二楔形块75无法继续移动时,旋转块2继续转动,带动第二楔形块75往上移动,使得第四弹簧76被压缩,铃铛72响的同时旋转块2刚好与第一楔形块4接触,带动第一楔形块4往前移动,使得第二弹簧5被压缩,此时第四弹簧76复位,带动第二楔形块75复位,旋转块2转动至与第一楔形块4分离后,此时第二弹簧5复位,带动第一楔形块4复位,使得第一楔形块4卡住旋转块2,防止小白鼠被铃铛72惊吓而撞击旋转块2,避免小白鼠逃跑,小白鼠抓住后,人们将木板抽走,使得小白鼠往下掉落至框架内,对小白鼠进行收集,人们手动拨动第一楔形块4,使得第一楔形块4与旋转块2分离,人们将旋转块2打开,使得第一弹簧3复位,松开第一楔形块4,第一楔形块4在第二弹簧5的作用下复位,当旋转块
2转动至与第二楔形块75再次接触时,带动第二楔形块75往左移动复位,进而带动第一齿轮77、第一转杆71和铃铛72反转复位,当旋转块2转动至与第一连接块64分离时,此时第三弹簧65复位,带动第一连接块64、绳子和钩子62复位,使得第一连接块64卡住旋转块2,人们将捕获的小白鼠取出即可。
35.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2、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还包括有开合机构8,开合机构8包括有移动板81、把手82和第五弹簧83,框架1内部中间前后对称滑动式设有移动板81,移动板81外侧均设有把手82,移动板81左右两侧均与框架1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83。
36.还包括有传动机构9,传动机构9包括有第三固定块91、第二转杆92、皮带93、第二齿轮94、第四固定块95、第三转杆96、第三齿轮97、锥齿轮98、连接杆99、第四齿轮910和第二齿条911,框架1内部右侧中间设有第三固定块91,第三固定块91内部转动式设有第二转杆92,第二转杆92上侧与第一转杆71下侧均设有传动轮,传动轮之间绕接有皮带93,第二转杆92下侧设有第二齿轮94,框架1内部右侧中间设有第四固定块95,第四固定块95位于第三固定块91前侧,第四固定块95内部转动式设有第三转杆96,第三转杆96中部设有第三齿轮97,第三齿轮97与第二齿轮94啮合,框架1右下侧中间转动式设有连接杆99,连接杆99中部设有第四齿轮910,连接杆99右侧与第三转杆96下侧均设有锥齿轮98,锥齿轮98相互啮合,框架1右下侧滑动式设有2个第二齿条911,第二齿条911均与第四齿轮910配合,第二齿条911均与同侧的移动板81连接。
37.当小白鼠进入框架1后,第一转杆71转动带动传动轮和皮带93转动,皮带93带动第二转杆9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94转动,第二齿轮94带动第三齿轮97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杆96转动,第三转杆96带动锥齿轮98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杆99和第四齿轮910转动,第四齿轮910带动第二齿条911往外侧移动,使得第二齿条911带动移动板81和把手82往外侧移动,此时第五弹簧83被压缩,使得小白鼠往下掉落至框架内,当第一转杆71反转复位时,带动传动轮和皮带93反转复位,皮带93带动第二转杆92、第二齿轮94、第三齿轮97、第三转杆96、锥齿轮98、连接杆99和第四齿轮910反转复位,第四齿轮910带动齿条复位,同时第五弹簧83复位,带动移动板81和把手82复位,如此,小白鼠便可自行往下掉落,无需人们手动操作,且无需人们长时间看守,提高小白鼠的抓捕效率。
38.还包括有捕兽机构10,捕兽机构10包括有第二连接块101、捕兽网102和第六弹簧103,框架1内部下侧左右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二连接块101,第二连接块101前后两侧之间均连接有第六弹簧103,第二连接块101顶部之间设有捕兽网102。
39.还包括有气体喷射机构11,气体喷射机构11包括有第三连接块111、装料箱112、移动块113和第七弹簧114,框架1下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三连接块111,第三连接块111内部均设有装料箱112,装料箱112底部均与框架1连接,装料箱112内部之间滑动式设有移动块113,移动块113在框架1内部滑动,移动块113位于捕兽网102下方,移动块113底部前后对称设有第七弹簧114,第七弹簧114底部均与框架1内底部连接。
40.当小白鼠往下掉落至捕兽网102内后,由于重力,小白鼠带动捕兽网102往下移动,带动第二连接块101往内侧移动,此时第六弹簧103被压缩,小白鼠带动移动块113往下移动,此时第七弹簧114被压缩,装料箱112内装有消毒液,移动块113往下移动将消毒液挤压
进框架1内部,使得消毒液对小白鼠进行消毒,如此,便无需人们后期对小白鼠进行消毒,人们将消毒后的小白鼠取出,此时第六弹簧103和第七弹簧114复位,带动第二连接块101、捕兽网102和移动块113复位。
41.尽管已经仅相对于有限数量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设计各种其他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