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精种子的成苗方法

文档序号:29644469发布日期:2022-04-13 19:4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精种子的成苗方法

1.本技术涉及黄精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精种子的成苗方法。


背景技术:

2.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是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云南的道地药材,主要分布地在云南、贵州西南等地区。根茎是滇黄精的主要药用部位,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大宗药材。近年来,随着对滇黄精的植物药用价值的进一步深入认知和提升,对滇黄精的需求量也在逐年的增加,野生滇黄精的人工采集已不能完全从根本上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因而,人工栽培已逐渐成为其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滇黄精既可以直接使用根茎进行无性繁殖,也可直接通过使用其种子进行有性繁殖,但滇黄精的种子成熟后具有较长的休眠期,因此,现阶段的滇黄精以进行根茎无性繁殖为主,根茎进行滇黄精无性繁殖虽然大大缩短了滇黄精无性繁殖育苗的时间和周期,但由于根茎进行无性繁殖所产生的伤口易受到环境的污染,对滇黄精的商品药材有一定的资源消耗和浪费。且由于根茎进行滇黄精无性繁殖的育苗次数过多容易导致滇黄精的某些优良的品质及其性状和功能发生改变和退化,因此,实生苗的商品规范化生产培育有利于解决滇黄精商品及其药材的市场种植资源大量短缺的结构性问题。对滇黄精种子破眠技术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缩短滇黄精种子有性繁殖的育种和生产周期,减少了传统的无性繁殖技术对滇黄精商品的损失,提高其生产、经济效率,为满足黄精市场需求提供技术帮助。
3.滇黄精的种子具有一到两年的休眠期,采收后的黄精种子如果直接进行播种其发芽率通常极低,且出苗不齐。研究结果表明黄精种子休眠与种子结构、内源抑制物和内源激素等物质有关。首先,王剑龙等研究结果表明黄精的种皮是由一种高度木质化的死细胞组成,通透性较差,不利于黄精种子的正常吸水,影响黄精种子的正常呼吸和新陈代谢,进而可能使其正常萌发的生长过程受阻。其次,张跃进等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黄精种子生长过程中的不同部位都可能存在一定活性较高的种子内源抑制物,进而可能造成黄精种子休眠期长、不易正常萌发和发芽率低等的现象。另外,黄精种子在成熟和发育的过程中,种子内部的aba浓度也会逐渐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现象,当种子成熟后aba的浓度会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从而使黄精种子进行休眠,因此得出,黄精种子的休眠是由上述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黄精种子在采收后,常规播种发芽指标很低,存在很长的休眠期,这为黄精的人工栽培以及物种繁衍造成严重影响。破除黄精种子休眠,最常见的技术有层积处理和化学药品处理。由于现有技术(发酵漂洗沙藏法)仅有消毒未考虑钙离子对种子萌发过程中相关酶(如淀粉酶)活性的提高作用,发酵漂洗沙藏法的河沙需靠近河流采集,比重高而费时费力;使用植物调节剂时的市场采购价格与利用效益是重要的参考因素;育苗管理过程的除草施肥繁琐亦造成黄精种苗价格的居高不下。
4.基于上述分析,一种能够有效破除黄精种子休眠,改善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细胞通透性,让种子能够正常的吸水,从而解决其萌发率低,且整体经济投入高的问题是目前行业内急需解决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黄精种子的成苗方法,包括:
7.(1)黄精种子的采集处理:于每年11月份黄精种子成熟后采集,种子经石砂或石英砂打磨去除果皮和外种皮,获取白色的纯黄精种子;
8.(2)浸种与消毒:黄精种子用15.0mg/l的ga3(赤霉素)浸种24h,随后以2-3%质量浓度的次氯酸钙滤液消毒10min,自来水冲洗10min以上,得消毒种子备用;
9.(3)苔藓植物的准备:苔藓清洗干净,甩干水分,用1/2ms液浇透备用;
10.(4)混合共培养:将准备好的苔藓和黄精种子充分混匀后置于培养瓶或其他透明容器中,在18-25℃下每天光照培养14-16h,培养20天后开始萌发,60天萌发率85%后可以播种,120天出苗率则高于95%;
11.(5)整地:用微耕机将育苗地块充分粉碎,按每亩20kg施入n:p:k=15:15:15的三元复合肥后混匀起垄,垄高5cm,垄宽1m,盖上防草布;
12.(6)播种:将完成催芽的黄精种与腐熟菌渣按体积比1:19充分混匀,每平米撒施约550粒种子在防草布上,再盖上1cm厚腐熟的牛粪,喷雾洒水浇透;
13.(7)管理:注意保温、保湿、通风、换气、防虫、防病。
14.进一步的,所述苔藓植物包括但不限于:大灰藓(hypnumplumaeforme wils)、泥炭藓(sphagnum l.)、具喙匐灯藓(plagiomnium rhynchophorum)、灰白青藓(brachythecium albicans)、钝头鳞叶藓、密毛细羽藓、南方小锦藓、钝头鳞叶藓、羽枝青藓。
15.进一步的,所述1/2ms液不含维生素及其他有机物。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7.1.本技术采用苔藓植物于黄精种子共培养,不仅能保证黄精种子的活力,在培育过程中为黄精种子提供了良好的保湿及抑菌作用,种子萌发时的氧气充足,并且快速解除休眠,60天时黄精种子催芽取得高于85%的萌发率,120天出苗率则高于95%。
18.2.本技术每亩地育苗30-35万株,单株成苗成本降低至0.05元左右。
19.3.本技术运用有土接合无土栽培的育苗方法减少了黄精育苗过程中除草、施肥的人工成本;同时实际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发生少于大田育苗。
20.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个工艺步骤及参数相互协同、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非简单的工艺的叠加,各工艺的有机结合产生的效果远远超过各单一工艺功能和效果的叠加,具有较好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黄精种子与苔藓共培养的状态图。
22.图2为萌发的黄精种子。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黄精种子催芽及种苗培育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24.实施例1
25.一种黄精种子的成苗方法,包括:
26.(1)黄精种子的采集处理:于每年11月份黄精种子成熟后采集,种子经石砂或石英砂打磨去除果皮和外种皮,获取白色的纯黄精种子;
27.(2)浸种与消毒:黄精种子用150mg/l的ga3浸种24h,随后以2%的次氯酸钙滤液消毒10min,自来水冲洗10min以上,得消毒种子备用;
28.(3)苔藓植物的准备:采集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清洗干净,甩干水分,用1/2ms液(不含维生素及其他有机物)浇透备用;
29.(4)混合共培养:将准备好的苔藓和黄精种子充分混匀后置于培养瓶或其他透明容器中,在18℃下每天光照培养16h,培养20天后开始萌发,60天萌发率85%后可以播种,120天出苗率96.5%;
30.(5)整地:用微耕机将育苗地块充分粉碎,按每亩20kg施入n:p:k=15:15:15的三元复合肥后混匀起垄,垄高5cm,垄宽1m,盖上防草布;
31.(6)播种:将催芽的黄精种与腐熟菌渣按体积比1:19充分混匀,撒施(约550粒/

)在防草布上,在上面再盖上1cm厚腐熟的牛粪,喷雾洒水浇透;
32.(7)管理:注意保温、保湿、通风、换气、防虫、防病。
33.实施例2
34.一种黄精种子的成苗方法,包括:
35.(1)黄精种子的采集处理:于每年11月份黄精种子成熟后采集,种子经石砂或石英砂打磨去除果皮和外种皮,获取白色的纯黄精种子;
36.(2)浸种与消毒:黄精种子用150mg/l的ga3浸种24h,随后以3%的次氯酸钙滤液消毒10min,自来水冲洗10min以上,得消毒种子备用;
37.(3)苔藓植物的准备:采集泥炭藓(sphagnum l.)清洗干净,甩干水分,用1/2ms液(不含维生素及其他有机物)浇透备用;
38.(4)混合共培养:将准备好的苔藓和黄精种子充分混匀后置于培养瓶或其他透明容器中,在25℃下每天光照培养14h,培养20天后开始萌发,60天萌发率85%后可以播种,120天出苗率95.7%;
39.(5)整地:用微耕机将育苗地块充分粉碎,按每亩20kg施入n:p:k=15:15:15的三元复合肥后混匀起垄,垄高5cm,垄宽1m,盖上防草布;
40.(6)播种:将催芽的黄精种与木屑按体积比1:19充分混匀,撒施(约550粒/

)在防草布上,在上面再盖上1cm厚腐熟的牛粪,喷雾洒水浇透;
41.(7)管理:注意保温、保湿、通风、换气、防虫、防病。
42.实施例3
43.一种黄精种子的成苗方法,包括:
44.(1)黄精种子的采集处理:于每年11月份黄精种子成熟后采集,种子经石砂或石英砂打磨去除果皮和外种皮,获取白色的纯黄精种子;
45.(2)浸种与消毒:黄精种子用150mg/l的ga3浸种24h,随后以2%的次氯酸钙滤液消毒10min,自来水冲洗10min以上,得消毒种子备用;
46.(3)苔藓植物的准备:采集灰白青藓(brachythecium albicans)清洗干净,甩干水分,用1/2ms液(不含维生素及其他有机物)浇透备用;
47.(4)混合共培养:将准备好的苔藓和黄精种子充分混匀后置于培养瓶或其他透明容器中,在18℃下每天光照培养16h,培养20天后开始萌发,60天萌发率85%后可以播种,120天出苗率高于96.2%;
48.(5)整地:用微耕机将育苗地块充分粉碎,按每亩20kg施入n:p:k=15:15:15的三元复合肥后混匀起垄,垄高5cm,垄宽1m,盖上防草布;
49.(6)播种:将催芽的黄精种与腐熟菌渣按体积比1:19充分混匀,撒施在防草布上,喷雾洒水浇透,在上面再盖上1cm后腐熟的牛羊粪;
50.(7)管理:注意保温、保湿、通风、换气、防虫、防病。
51.实施例4
52.一种黄精种子的成苗方法,包括:
53.(1)黄精种子的采集处理:于每年11月份黄精种子成熟后采集,种子经石砂或石英砂打磨去除果皮和外种皮,获取白色的纯黄精种子;
54.(2)浸种与消毒:黄精种子用15.0mg/l的ga3浸种24h,随后以2%的次氯酸钙滤液消毒10min,自来水冲洗10min以上,得消毒种子备用;
55.(3)苔藓植物的准备:采集具喙匐灯藓(plagiomnium rhynchophorum)清洗干净,甩干水分,用1/2ms液(不含维生素及其他有机物)浇透备用;
56.(4)混合共培养:将准备好的苔藓和黄精种子充分混匀后置于培养瓶或其他透明容器中,在25℃下每天光照培养14h,培养20天后开始萌发,60天萌发率85%后可以播种,120天出苗率96.7%;
57.(5)整地:用微耕机将育苗地块充分粉碎,按每亩20kg施入n:p:k=15:15:15的三元复合肥后混匀起垄,垄高5cm,垄宽1m,盖上防草布;
58.(6)播种:将催芽的黄精种与木屑按体积比1:19充分混匀,撒施在防草布上,喷雾洒水浇透,在上面再盖上1cm后腐熟的牛羊粪;
59.(7)管理:注意保温、保湿、通风、换气、防虫、防病。
60.实施例5
61.一种黄精种子的成苗方法,包括:
62.(1)黄精种子的采集处理:于每年11月份黄精种子成熟后采集,种子经石砂或石英砂打磨去除果皮和外种皮,获取白色的纯黄精种子;
63.(2)浸种与消毒:黄精种子用150mg/l的ga3浸种24h,随后以2-3%的次氯酸钙滤液消毒10min,自来水冲洗10min以上,得消毒种子备用;
64.(3)苔藓植物的准备:采集钝头鳞叶藓洗干净,甩干水分,用1/2ms液(不含维生素及其他有机物)浇透备用;
65.(4)混合共培养:将准备好的苔藓和黄精种子充分混匀后置于培养瓶或其他透明容器中,在21℃下每天光照培养15h,培养20天后开始萌发,60天萌发率超过80%后可以播种,120天出苗率95.3%;
66.(5)整地:用微耕机将育苗地块充分粉碎,按每亩20kg施入n:p:k=15:15:15的三元复合肥后混匀起垄,垄高5cm,垄宽1m,盖上防草布;
67.(6)播种:将催芽的黄精种与腐熟菌渣按体积比1:19充分混匀,撒施在防草布上,喷雾洒水浇透,在上面再盖上1cm后腐熟的牛羊粪;
68.(7)管理:注意保温、保湿、通风、换气、防虫、防病。
69.实施例6
70.一种黄精种子的成苗方法,包括:
71.(1)黄精种子的采集处理:于每年11月份黄精种子成熟后采集,种子经石砂或石英砂打磨去除果皮和外种皮,获取白色的纯黄精种子;
72.(2)浸种与消毒:黄精种子用150mg/l的ga3浸种24h,随后以2-3%的次氯酸钙滤液消毒10min,自来水冲洗10min以上,得消毒种子备用;
73.(3)苔藓植物的准备:采集羽枝青藓清洗干净,甩干水分,用1/2ms液(不含维生素及其他有机物)浇透备用;
74.(4)混合共培养:将准备好的苔藓和黄精种子充分混匀后置于培养瓶或其他透明容器中,在21℃下每天光照培养15h,培养20天后开始萌发,60天萌发率超过85%后可以播种,120天出苗率97%;
75.(5)整地:用微耕机将育苗地块充分粉碎,按每亩20kg施入n:p:k=15:15:15的三元复合肥后混匀起垄,垄高5cm,垄宽1m,盖上防草布;
76.(6)播种:将催芽的黄精种与木屑按体积比1:19充分混匀,撒施在防草布上,喷雾洒水浇透,在上面再盖上1cm腐熟的牛粪;
77.(7)管理:注意保温、保湿、通风、换气、防虫、防病。
78.对比例1
79.以往对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为户外去皮沙藏,沙藏150天黄精种子发芽率85.3%(王占红,蒋花,王瑾等,不同沙藏处理对黄精种子内贮藏物质及萌发的影响),具体如下:
80.设计4种沙藏处理,即:1号为采收的果实直接户外沙藏;2号为采收的果实经发酵漂洗获取种子户外沙藏;3号为育苗前1个月取出一部分1号处理样品用清水不断漂洗去皮,拌3倍体积湿沙储藏;4号为采收的果实在塑料袋内发酵10d于12目筛子上揉搓,清水冲洗获得干净种子,拌3倍体积湿沙在4℃冰箱内沙藏。沙藏时间均为150d。在沙藏150d后测定各处理种子发芽率,每处理3次重复,每重复30粒种子。将种子置于铺有2层滤纸的培养皿中。发芽条件为恒温25.5℃,光照12h。
81.表1不同沙藏处理150d后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0082][0083][0084]
根据表1结果可知,本技术采用苔藓植物于黄精种子共培养60天时黄精种子催芽取得高于85%的萌发率,120天出苗率则高于95%。明显优于对比例1中催芽150天后最高仅仅85.3%的发芽率,由此证明了本技术方法能有效提高黄精种子的萌发率与出苗率。
[0085]
试验例1
[0086]
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对滇黄精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0087]
黄精种子成熟后采集,种子经石砂或石英砂打磨去除果皮和外种皮,水选沉底种
子备用。3%次氯酸钙滤液处理10min,清水冲洗10min虑干水分,赤霉素(15.0、30.0、60.0mg/l-1
)浸种24h,虑干水分后植入有大灰藓的培养瓶摇匀培养(每瓶1000粒),60天后统计发芽的种子数(萌发率)后将所有种子与发酵腐熟的菌渣按1:19(体积比)混匀撒播(550粒/

),120天后统计出土子叶数(出苗率),对照为清水,沙藏。
[0088]
表2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对滇黄精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0089][0090]
根据表2结果可知,本技术采用浓度为15.0%的ga3处理对滇黄精种子进行处理后,在第60天时的萌发率明显高于浓度30.0%与60.0%的ga3;同时在120天时的萌发率也是显著高于浓度30.0%与60.0%的ga3的。由此可见,采用浓度为15.0%的ga3处理对滇黄精种子进行处理,萌发率效果最佳。
[0091]
试验例2
[0092]
苔藓共培养处理对滇黄精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0093]
黄精种子成熟后采集,种子经石砂或石英砂打磨去除果皮和外种皮,水选沉底种子备用。3%次氯酸钙滤液处理10min,清水冲洗10min虑干水分,赤霉素(15.0mg/l-1
)浸种24h,虑干水分后植入有大灰藓的培养瓶摇匀培养(每瓶1000粒),每20天统计一次发芽的种子数(萌发率),对照为清水,沙藏。
[0094]
表3苔藓共培养处理对滇黄精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0095]
时间(天)萌发率(%)ck2010.000.004042.300.006085.670.00
[0096]
根据表3的结果可知,本技术采用苔藓共培养处理30天对滇黄精种子萌发率具有最佳的促进效果,可达到85.67%,而共培养20天或40天时的萌发率均较低,效果不及共培养60天的效果。
[0097]
试验例3
[0098]
六盘水市科技小院建设【kf2018-03-02】项目需要解决适宜本地种植的大量黄精种苗来源,通过实验对比,改变消毒及存储方式,提高了黄精萌发率及成苗率,降低育苗成本。具体结果详见表4.
[0099]
表4不同育苗方式投入与产出
[0100][0101]
根据表4的结果可知,采用沙藏育苗在120天时的出苗率仅为13.33%;而采用共培养育苗,在120天时的出苗率则达到了97.00%。且共培养需要的复合肥含量更低,后期需要除草的费用、病虫害防治的费用都显著下降,而最终的产量相比沙藏育苗还高出2倍之多。由此可见,采用存储方式能显著提高黄精萌发率及成苗率,降低育苗成本。
[0102]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