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捕鱼娱乐用的渔网发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45643发布日期:2022-08-16 23:31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儿童捕鱼娱乐用的渔网发射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捕鱼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给儿童玩捕鱼游戏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申请号 200520098285.3、授权公告号 cn 2829359y、名称为“磁控式甚大阵撒网机”的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捕鱼装置:“它包括有悬挂装置,特别是:在悬挂装置上悬挂有一张网架,张网架下端四周布置有若干个电磁铁,张网架的上部中间设有网绳提放装置。”该实用新型运用电磁力来控制抛撒网,具有劳动强度小,不经训练的人也可以轻易操作它的优点,且它的撒网面积可以任意设计,同时不仅可以用于捕鱼,而且还可以用于捕获陆地上的飞禽走兽。但它不适用于在儿童公园等场合给儿童玩捕鱼作业游戏。事实上,目前在儿童公园等各种广场摆摊捕鱼的设施,都是通过儿童手持网兜做捞鱼游戏的,捕鱼成效不胜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给儿童用来玩捕鱼游戏的儿童娱乐捕鱼设施。
4.本发明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捕鱼娱乐用的渔网发射器,包括用于放置渔网的放置筒,拉线,包括拉线收集筒在内的收集筒组件,中筒,发射弹簧,尾筒,支撑管柱,底盘,铰接轴,扳机,扳机轴,扳机护框,回位弹簧,右侧壁,左侧壁;其中,放置筒后端放置在中筒内;中筒的前端设有防止放置筒脱离中筒的挡环,相应地放置筒的后端设有钩环;放置筒的上端设有前后走向的供拉线通过的裂口a;放置筒和中筒之间设有防止放置筒在中筒内转动的结构;中筒的后端固插在尾筒的前端内;收集筒组件设在尾筒的前端的上端上;渔网包括渔网主体,渔网主体的后端和尾环相连;发射弹簧的前端顶在放置筒的后壁a上、后端顶在中筒的后壁b上,后壁a上设有供拉线通过的裂口b或圆孔;拉线的前端和尾环相连,拉线的后端和拉线收集筒相连;右侧壁的上端和尾筒的后端固连,左侧壁和右侧壁或尾筒的后端固连可拆固连;扳机由扳机a段和扳机b段相连构成;扳机a段的前端设有挂钩;相应地中筒上设有供挂钩通过勾住钩环的裂口;扳机轴的右端和右侧壁固连,左端穿过设在扳机a段后端和扳机b段上端相连部的扳机轴穿孔后插入左侧壁上所设的相应孔内;扳机轴到扳机b段下端的竖直距离大于扳机轴到回位弹簧和扳机b段连接点的竖直距离,扳机轴到回位弹簧和扳机b段连接点的竖直距离大于扳机轴到钩环和中筒接触部位最远点的竖直距离;扳机护框的后端的上端夹固在右侧壁和左侧壁的后端之间,前端的
上端夹固在右侧壁和左侧壁的前端之间;支撑管柱由若干节管柱段相连构成,最下一节管柱段的下端和底盘固连;铰接轴的右端和右侧壁固连,左端穿过支撑管柱上端的圆孔后插在左侧壁的相应孔内;最上一节管柱段的上端和铰接轴转动相连。
5.本发明中,支撑管柱最上一节由短圆柱体或短圆管制得,其余各节由不同直径的短管构成,长短在一定范围内可调并固定,以适应儿童的身高。儿童捕鱼娱乐用的渔网发射器整体结构可以分拆保存,在使用场地再进行组装完成,运输和保存都十分方便。使用时放置筒轴线与水平面角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使用前,渔网收在放置筒内,拉线的前端和尾环相连、后端卷在拉线收集筒上、中段位于击发弹簧的上方。渔网的前端【渔网网口】设有若干颗铅坠或其它坠物。扣动扳机后,击发弹簧推动放置筒带着渔网向前移动,最后放置筒被阻挡环阻碍不再向右移动,放置筒内的渔网因惯性带着拉线继续向前移动出放置筒而落到盛鱼器内或鱼池内,进而可以捕获相应目标鱼或目标鱼群。所述盛鱼器可以是钢化玻璃鱼缸、亚克力鱼缸、广场充气鱼池等等可以人工移动和摆放的各种盛鱼器,鱼池是处于地表下的天然鱼池或人造鱼池。本发明可以给相关幼儿和儿童提供一种很好的娱乐装置,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搬运和保存方便的优点。
6.作为优选,扳机a段的左侧面和左侧壁的右侧面之间及扳机a段的右侧面和右侧壁的左侧面之间均设有耐磨且光滑的隔离环。本优选方案,可以减小扣动扳机的阻力。耐磨且光滑的隔离环可用聚四氟乙烯板制得,结构简单且实用。所述隔离环可以侵固在设置在右侧壁、左侧壁上的相应沉孔内,以提高使用和保存的便捷性。
7.作为优选,放置筒和中筒之间所设有的防止放置筒在中筒内转动的结构包括设置在放置筒的上端的左防偏槽、右防偏槽。左防偏槽、右防偏槽均系前后走向,构成裂口a的中筒的左上端、右上端分别插置在左防偏槽、右防偏槽内。放置筒和中筒之间所设有的防止放置筒在中筒内转动的结构,除了前述结构外,还可以由在放置筒后端设置的凸柱及相应的设置在中筒内壁上前后走向的沟槽构成,也还可以由通过中筒上端裂口a两侧的边缘向内的弯折部及设置在钩环上端的相应裂口构成。本优选方案,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还容易实现。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放置筒主体、钩环、左防偏槽的槽壁、右防偏槽的槽壁通过浇铸成为一体制件。
8.作为优选,放置筒的前端的上端的中部固设有放置筒回收把手。本优选方案,容易实现放置筒快速后退回收到位,且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进一步地优选,放置筒回收把手上设置有瞄准孔。本进一步优选方案,放置筒回收把手上设置有瞄准孔,以进一步提高儿童使用的娱乐性。作为优选,最上一节管柱段在位于铰接轴的下方固设有放置筒倾斜度限制杆;放置筒倾倾斜度限制杆的左端位于左侧壁的下方、放置筒倾斜度限制杆的右端位于右侧壁的下方、或者放置筒倾倾斜度限制杆的左端位于左侧壁的下方的同时放置筒倾斜度限制杆的右端位于右侧壁的下方的适当位置。所述适当位置,即可以防止放置筒的轴线过度倾斜的位置,也即能保证放置筒的轴线的倾斜度在限制度数内的右侧壁、左侧壁或左右侧壁同时和倾斜度限制杆触连的位置。本优选方案,可以提高使用者操作的便捷性。
9.作为优选,还包括有激光瞄准具装置。本优选方案,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乐趣。
10.作为优选,尾筒的左侧、右侧或左右两侧各固设有放置筒中心线倾角调整操作把手。本优选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倾角调整操作把手调整放置筒中心线倾角的大小,进而调
整渔网的发射距离。从而提高使用者的操作乐趣。特别地,本优选方案,不会影响使用者对扳机的扣动。
11.作为优选,后壁a、后壁b上各固设有一段插入发射弹簧相应端内的定位凸柱。本优选方案,便于稳定发射弹簧的位置。
12.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供儿童在各种公园和购物广场地面【此时需要配合相应的用于放置目标鱼的钢化玻璃鱼缸、亚克力鱼缸、广场充气鱼池等等可以人工移动和摆放的各种盛鱼器使用】或天然及人工地面鱼池内完成捕鱼游戏的儿童捕鱼娱乐用的渔网发射器,具有整体结构简单合理,拆装、运输、保管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13.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a-a剖视示意图;图3:b-b剖视示意图【未画出支撑管柱和底盘】;图中:渔网1、渔网主体1.1、尾环1.2,放置筒2、钩环2.1、后壁a2.2、裂口b2.3、左防偏槽2.4、右防偏槽2.5、裂口c2.6,拉线3,收集筒组件4、拉线收集筒4.1、收集筒支架4.2、支架侧壁4.21、侧壁上盖4.22、支架底板4.23、收集筒摇杆4.3,中筒5、挡环5.1、裂口a5.2、后壁b5.3,发射弹簧6,尾筒7,支撑管柱8,底盘9,铰接轴10,扳机11、扳机a段11.1、扳机b段11.2、挂钩11.3、斜面11.4,扳机轴12,扳机护框13,回位弹簧14,右侧壁15,左侧壁16,隔离环17,放置筒回收把手18、瞄准孔18.1,放置筒倾斜度限制杆19,激光瞄准装置20,放置筒中心线倾角调整操作把手21。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以下描述以发射筒处于水平状态为准,前、后以放置筒位于尾筒的前方为准,左、右以观察者面朝放置筒站在尾筒的后侧时观察者的左右手为准。
15.实施例一:图1-3是本发明处于发射前的一种状态的剖视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发明包括用于放置渔网1的放置筒2,拉线3,包括拉线收集筒4.1在内的收集筒组件4,中筒5,发射弹簧6,尾筒7,支撑管柱8,底盘9,铰接轴10,扳机11,扳机轴12,扳机护框13,回位弹簧14,右侧壁15,左侧壁16。其中,放置筒2后端放置在中筒5内,渔网1被发射前放置筒2的前端和中筒5的前端齐平,中筒5的后端位于放置筒2的后方。中筒5的前端设有防止放置筒2主体脱离中筒5的挡环5.1,相应地放置筒2主体的后端设有钩环2.1。中筒5的上端设有前后走向的供拉线3通过的裂口a5.2;放置筒2和中筒5之间设有防止放置筒2在中筒5内转动的结构,该结构包括设置在放置筒2的上端的左防偏槽2.4、右防偏槽2.5;左防偏槽2.4、右防偏槽2.5均系前后走向,构成裂口a5.2的中筒5的左上端、右上端分别插置在左防偏槽2.4、右防偏槽2.5内。中筒5的后端固插在尾筒7的前端内;收集筒组件4设在尾筒7的前端的上端上。收集筒组件4除包括拉线收集筒4.1外,
还包括收集筒支架4.2、收集筒摇杆4.3;收集筒支架4.2由左右两个支架侧壁4.21、和支架侧壁4.21上端螺栓连接的侧壁上盖4.22、和支架侧壁4.21下端固连的支架底板4.23构成,支架侧壁4.21和侧壁上盖4.22之间设有供收集筒摇杆4.3的左端穿过的通孔,收集筒摇杆4.3的左端向左依次穿过右边的支架侧壁4.21与相应的侧壁上盖4.22之间的通孔后,再穿过拉线收集筒4.1的中心孔,然后再穿过左边的支架侧壁4.21与相应的侧壁上盖4.22之间的通孔。其中,收集筒摇杆4.3的左端和拉线收集筒4.1键连接。作为优选,尾筒7的前端的上端设有分别供支架底板4.23左右两端同时前推插入、或同时后拉退出的结构,该结构的前端设有防止支架底板4.23推离该结构的阻挡结构。以上收集筒组件4本身的更进一步的结构细节及其和尾筒7的前端的上端的具体连接结构细节,因系简单技术,在此不做进一步的赘述;渔网1包括渔网主体1.1及和渔网主体1.1的后端相连的尾环1.2,渔网主体1.1的前端设有图中未示出的若干粒网坠;发射弹簧6【为螺旋压缩弹簧】的前端顶在放置筒2的后壁a2.2【本实施例用若干螺钉固定在放置筒2主体的后端上,实际上也可以和放置筒2主体一体制得】上、后端顶在中筒5的后壁b5.3【本实施例用若干螺钉固定在中筒5的后端上,实际上也可以和中筒5其余部位一体制得】上,后壁a2.2上设有供拉线3通过的裂口b2.3,裂口b2.3的下缘位于发射弹簧6的上方。本实施例,放置筒2主体、钩环2.1、左防偏槽2.4的槽壁、右防偏槽2.5的槽壁为一体制件。后壁a2.2和后壁b5.3上分别设有一段插入发射弹簧6前、后端内的定位凸柱;拉线3的前端和尾环1.2用公知结构可拆相连,拉线3的后端和拉线收集筒4.1相连,顺时针转动拉线收集筒4.1,拉线3就会逐步卷在拉线收集筒4.1上,从而配合把渔网1拉到放置筒2内。而当发射弹簧6推动放置筒2向前移动及渔网1向前脱离放置筒2时,拉线收集筒4.1则逆时针转动,拉线3和尾环1.2的相连点和拉线3与拉线收集筒4.1的距离逐渐变长。为了防止拉线3和放置筒2上端的刮擦,放置筒2的后端的上端设有一段前后走向的裂口c2.6,裂口b2.3和裂口c2.6两者的宽度相等,且裂口b2.3和裂口c2.6两者的宽度均小于裂口a5.2的宽度,且裂口a5.2、裂口b2.3和裂口c2.6均被过放置筒2轴线的竖直平面平分;右侧壁15的上端和尾筒7的后端用螺钉结构、焊接方式或胶黏方式固连在一起,本实施例采用焊接方式固连在一起,结构可靠稳定。左侧壁16和右侧壁15或尾筒7的后端可拆固连,本实施例用螺栓【图中未详细示出】和右侧壁15可拆固连在一起,其中每个所用螺栓在位于左侧壁16和右侧壁15相邻侧面之间的段落上都设有隔离套筒以保证左侧壁16和右侧壁15相邻侧面的平行;扳机11由扳机a段11.1和扳机b段11.2相连构成。扳机a段11.1的前端设有挂钩11.3,相应地中筒5上设有供挂钩11.3通过后勾住钩环2.1的裂口。挂钩11.3的前部设有一个斜面11.4,斜面11.4的低点位于放置筒2的内圆柱面的下方,以便放置筒2向后退时内把扳挂钩11.3向下压转,此后再在回位弹簧14的作用下上升回到阻挡放置筒2自然前移的状态;扳机轴12的右端和右侧壁15用螺纹结构可拆固连在一起,左端穿过设在扳机a段11.1后端和扳机b段11.2上端相连部的扳机轴穿孔后插入左侧壁16上所设的相应孔内,本实施例扳机a段11.1的左侧面和左侧壁16的右侧面之间及扳机a段11.1的右侧面和右侧壁15的左侧面之间均设有耐磨且光滑的隔离环17;
扳机轴12到扳机b段11.2下端的竖直距离是扳机轴12到钩环11.3和中筒5接触部位最远点的竖直距离的十八倍及扳机轴12到回位弹簧14【为压缩弹簧,处于水平状态时,回位弹簧的前端钩挂在扳机b段上,后端钩挂在护框13上,具体结构细节因系简单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和扳机b段11.2连接点的竖直距离的七倍;扳机护框13的后端的上端夹固在右侧壁15和左侧壁16的后端之间,前端的上端夹固在右侧壁15和左侧壁16的前端之间;支撑管柱8由若干节管柱段相连构成,相连位置可以调节,使得铰接轴10的离地高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来适应儿童的身高。其中,最下一节管柱段的下端和底盘9【可拆】固连。铰接轴10的右端和右侧壁15用螺纹结构可拆固连,左端穿过支撑管柱8上端的圆孔后插在左侧壁16的相应孔内。最上一节管柱段的上端和铰接轴10转动相连。具体结构细节,因均系简单公知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16.作为优选,放置筒2的前端的上端的中部固设有放置筒回收把手18,放置筒回收把手18上设置有瞄准孔18.1。进一步地优选,最上一节管柱段在位于铰接轴10的下方固设有放置筒倾斜度限制杆19;放置筒倾斜度限制杆19的左端位于左侧壁16的下方、放置筒倾斜度限制杆19的右端位于右侧壁15的下方、或者放置筒倾斜度限制杆19的左端位于左侧壁16的下方的同时放置筒倾斜度限制杆19的右端位于右侧壁15的下方的适当位置,具体结构细节,因系简单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更进一步地优选,尾筒7的左侧、右侧或左右两侧各固设有放置筒中心线倾角调整操作把手21,具体结构细节,亦因系简单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17.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实施例二中后壁a2.2上设有供拉线3通过的圆孔,而非是裂口b,该圆孔位于发射弹簧相应地放置6的上方,相应地,放置筒2的后端也不必设置裂口c。本实施例,可以提高加工制造速度和质量。
18.实施例三: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实施列二的不同点在于,实施例二中,还包括有激光瞄准装置20,本实施例激光瞄准装置20设在中筒5的前端的右侧上。
19.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而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结构和实施范围。事实上,依据本发明所述之形状、结构和设计目的也可以作出一些等效的变化。因此,凡依照本发明所述之形状、结构和设计目的所作出的一些等效变化理应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也即这些等效变化都应该受到本发明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