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348718发布日期:2022-06-08 10:04阅读:7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移植造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是目前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此外对于环境保护,植树造林对于生态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林业工程以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将各种工程技术应用与森林资源培育,开发利用及林产品加工,是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和生长质量,提高植树造林工作效率,是目前林业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一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育苗、b.移植造林、c.病虫害防治;
5.所述育苗包括:a1育苗地的选择;a2选种;a3播种;a4施肥;
6.所述移植造林包括:b1移植时间选择;b2确定移植造林的规格;
7.所述病虫害防治包括:c1根据病虫害的差异针对性防治;c2季节性的病虫害防治;
8.优选的,所述育苗地必须保证地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力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选择土壤松软、排水好的地块,并且不宜在一块地块连续播种,否则随着播种地浇水次数的增多,土壤出现板结状态,对苗木生长不利,不宜选择黏土、易积水的地块。
9.优选的,所述育苗地的土壤可在苗木培育之前施足底肥,保证育苗期间足够的营养。
10.优选的,选择优良品种,对种子进行溯源调查,对种子的生存条件进行分析,确定种植在对应的育苗地。
11.优选的,所述种子在种植之前进行催芽,催芽选用温水浸种,对于休眠期长、出芽慢的种子可采用层积催芽法。温水浸种既可以起到消毒灭菌作用,也可以使种子吸收足够的水分;
12.优选的,所述播种需要在催芽后进行,播种苗木种子的最佳时间为春季,播种后保证水分的充足,若雨量不足,做好灌溉工作;若部分地区温度太低,需进行覆膜处理,在锁住水分的同时还能一定程度上保证温度。
13.优选的,在播种前5-7天进行土壤处理,所述土壤处理方法具体为:喷洒1%-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进行灭菌;每平方米喷洒3~3.5kg,将硫酸亚铁粉剂均匀撒入床面或播种沟内进行灭菌。
14.优选的,所述移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3月12日前后5天内。
15.优选的,所述移植造林还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地块面积,然后根据苗木的特点确定种植密度;移植造林后若成活率在41%以下,要选择同龄大苗进行补种。
16.优选的,根据所述病虫害的情况进行选择物理杀虫、化学杀虫。
17.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发明从育苗、移植造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保证了苗木的成活率,同时提高了苗木的存活率和生长质量,提高植树造林工作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19.实施例
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2.实施例,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育苗、b.移植造林、c.病虫害防治;
23.所述育苗包括:a1育苗地的选择;a2选种;a3播种;a4施肥;
24.所述移植造林包括:b1移植时间选择;b2确定移植造林的规格;
25.所述病虫害防治包括:c1根据病虫害的差异针对性防治;c2季节性的病虫害防治;
26.进一步地说,所述育苗地必须保证地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力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选择土壤松软、排水好的地块,并且不宜在一块地块连续播种,否则随着播种地浇水次数的增多,土壤出现板结状态,对苗木生长不利,不宜选择黏土、易积水的地块。
27.进一步地说,所述育苗地的土壤可在苗木培育之前施足底肥,保证育苗期间足够的营养。
28.进一步地说,选择优良品种,对种子进行溯源调查,对种子的生存条件进行分析,确定种植在对应的育苗地。
29.进一步地说,所述种子在种植之前进行催芽,催芽选用温水浸种,对于休眠期长、出芽慢的种子可采用层积催芽法。温水浸种既可以起到消毒灭菌作用,也可以使种子吸收足够的水分;
30.进一步地说,所述播种需要在催芽后进行,播种苗木种子的最佳时间为春季,播种后保证水分的充足,若雨量不足,做好灌溉工作;若部分地区温度太低,需进行覆膜处理,在锁住水分的同时还能一定程度上保证温度。
31.进一步地说,在播种前5-7天进行土壤处理,所述土壤处理方法具体为:喷洒1%-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进行灭菌;每平方米喷洒3~3.5kg,将硫酸亚铁粉剂均匀撒入床面或播种沟内进行灭菌。
32.进一步地说,所述移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3月12日前后5天内。
33.进一步地说,所述移植造林还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地块面积,然后根据苗木的特点确定种植密度;移植造林后若成活率在41%以下,要选择同龄大苗进行补种。
34.进一步地说,根据所述病虫害的情况进行选择物理杀虫、化学杀虫。
35.本发明从育苗、移植造林、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保证了苗木的成活率,同时提高了苗木的存活率和生长质量,提高植树造林工作效率。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育苗、b.移植造林、c.病虫害防治;所述育苗包括:a1育苗地的选择;a2选种;a3播种;a4施肥;所述移植造林包括:b1移植时间选择;b2确定移植造林的规格;所述病虫害防治包括:c1根据病虫害的差异针对性防治;c2季节性的病虫害防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地必须保证地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力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选择土壤松软、排水好的地块,并且不宜在一块地块连续播种,否则随着播种地浇水次数的增多,土壤出现板结状态,对苗木生长不利,不宜选择黏土、易积水的地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地的土壤可在苗木培育之前施足底肥,保证育苗期间足够的营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优良品种,对种子进行溯源调查,对种子的生存条件进行分析,确定种植在对应的育苗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在种植之前进行催芽,催芽选用温水浸种,对于休眠期长、出芽慢的种子可采用层积催芽法。温水浸种既可以起到消毒灭菌作用,也可以使种子吸收足够的水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需要在催芽后进行,播种苗木种子的最佳时间为春季,播种后保证水分的充足,若雨量不足,做好灌溉工作;若部分地区温度太低,需进行覆膜处理,在锁住水分的同时还能一定程度上保证温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播种前5-7天进行土壤处理,所述土壤处理方法具体为:喷洒1%-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进行灭菌;每平方米喷洒3~3.5kg,将硫酸亚铁粉剂均匀撒入床面或播种沟内进行灭菌。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3月12日前后5天内。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植造林还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地块面积,然后根据苗木的特点确定种植密度;移植造林后若成活率在41%以下,要选择同龄大苗进行补种。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病虫害的情况进行选择物理杀虫、化学杀虫。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育苗、b.移植造林、c.病虫害防治;所述育苗包括:a1育苗地的选择;a2选种;a3播种;a4施肥;所述移植造林包括:b1移植时间选择;b2确定移植造林的规格;所述病虫害防治包括:c1根据病虫害的差异针对性防治;c2季节性的病虫害防治。本发明从育苗、移植造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保证了苗木的成活率,同时提高了苗木的存活率和生长质量,提高植树造林工作效率。造林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油景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油景军
技术研发日:2022.02.25
技术公布日:2022/6/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