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竹种苗的越冬方法

文档序号:30097776发布日期:2022-05-18 11: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芦竹种苗的越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定培,于每年的11月前且温度高于0℃的情况下,将芦竹种苗进行移栽或灭茬,并将所述芦竹种苗进行移植或掩埋处理;s2、使用保育设施对芦竹种苗进行保育处理,保育设施至少包括覆盖土或拱棚,以对芦竹种苗进行保温处理;s3、完成步骤s2后至下一年温度低于10℃期间进行越冬保育,保育期间不做任何处理;s4、当下一年温度稳定恢复至10℃以上时,对所述芦竹种苗进行所述保育设施的移除和/或移栽,并进行充分灌溉,实现芦竹种苗的安全越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竹种苗的越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芦竹种苗为芦竹组织、芦竹自行繁殖种苗以及芦竹不同来源种苗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芦竹种苗的越冬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芦竹种苗为芦竹组织时,所述步骤s1具体为:于每年的11月前且温度高于5℃的情况下,对多个所述芦竹组织进行移栽,多个所述芦竹组织呈阵列状排布,且所述芦竹组织移栽时的株间距≥20cm,行间距≥30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芦竹种苗的越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使用覆盖土对步骤s1中的所述芦竹组织进行覆盖,并设置拱棚和滴灌带,所述拱棚罩设在由所述芦竹组织构成的阵列外侧,且所述拱棚的外边缘与所述阵列的边缘之间的间距≥15cm;所述滴灌带与成行设置的所述芦竹组织一一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芦竹种苗的越冬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芦竹种苗为芦竹自行繁殖种苗时,所述步骤s1具体为:于每年的11月前且温度高于0℃的情况下,选取200cm长、节间分蘖≥15个的所述芦竹自行繁殖种苗的直立茎秆进行移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芦竹种苗的越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使用所述覆盖土对所述直立茎秆进行整体深埋处理,所述直立茎秆的埋深为15-20cm对芦竹种苗进行移栽或灭茬,并使用覆盖土对所述芦竹种苗进行覆盖。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芦竹种苗的越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当下一年温度稳定恢复至10~15℃时,取出所述直立茎秆,并根据所述直立茎秆的节间出芽情况,利用枝剪在两个出芽断之间剪开以分出芽段,并对所述芽段进行移栽,所述芽段的移栽深度应确保种植土覆盖全部所述芽段的芽体。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芦竹种苗的越冬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芦竹种苗为芦竹不同来源种苗时,所述步骤s1具体为:定培,于每年的11月前且温度高于0℃并低于5℃的情况下,对所述芦竹不同来源种苗进行灭茬,并将所述芦竹不同来源种苗灭茬后获取的基茬进行掩埋处理,且所述基茬的留茬高度为10~20cm。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芦竹种苗的越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对所述基茬进行保育处理,所述保育处理包括使用覆盖土对所述基茬进行保温处理,所述覆盖土由芦竹覆料和种植土混合构成,所述芦竹覆料至少由粉碎后芦竹植株、叶片以及含有0.1%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和0.1%浓度的哈赤木霉菌液体混合获得,混合后的所述芦竹覆料中没有多余的液体流出;所述种植土为所述基茬之间的株间土壤,且所述覆盖土在对所述基茬进行覆盖时,所述芦竹覆料位于所述种植土的下方。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芦竹种苗的越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当下
一年温度稳定恢复至10℃以上时,对所述基茬上覆盖的所述覆盖土进行移除和摊平,并进行充分灌溉,实现所述芦竹不同来源种苗的原位安全越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芦竹种苗的越冬方法。芦竹种苗的越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定培,于每年的11月前且温度高于0℃的情况下,将芦竹种苗进行移栽或灭茬,并将所述芦竹种苗进行移植或掩埋处理;S2、使用保育设施对芦竹种苗进行保育处理,保育设施至少包括覆盖土或拱棚,以对芦竹种苗进行保温处理;S3、完成步骤S2后至下一年温度低于10℃期间进行越冬保育,保育期间不做任何处理;S4、当下一年温度稳定恢复至10℃以上时,对所述芦竹种苗进行所述保育设施的移除和/或移栽,并进行充分灌溉,实现芦竹种苗的安全越冬。本发明芦竹种苗的越冬方法使得芦竹种苗可在我国北方原位安全越冬。芦竹种苗可在我国北方原位安全越冬。芦竹种苗可在我国北方原位安全越冬。


技术研发人员:赵喜萍 贾亚敏 王国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原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3.14
技术公布日:2022/5/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