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苹果树的快速修剪技术研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63883发布日期:2022-07-30 15:3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苹果树修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山地苹果树的快速修剪技术研究方法。


背景技术:

2.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山地苹果树所结果实受到的光照强度相较于高原苹果和平原苹果更为充足,且山地环境通风良好、昼夜温差大同时虫少,使得山地苹果的品质优良,为我国最优质的山地苹果,其型端正且色彩丰富、其味浓郁同时果肉细腻且甜脆多汁,还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而山地苹果树通常采用乔砧栽培,将苹果树枝嫁接到八棱海棠等乔化砧木上,乔接后的乔砧苹果树根系较深且枝条健壮,使得其适应性强对肥水要求不高,适合在缺水的山地地区种植,且单株存活时间长同时产量高,并且乔砧苹果树前期投入少符合我国的农业发展行情。
3.然而现有的山地苹果树修剪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由于种植山地苹果的果农年龄偏大且知识水平低,导致果农中的劳动力少且修剪技术推广难度大,所以需要优化修剪技术使得果树修剪简单快速,用以适应当地的农业发展行情,而现有的山地苹果树的修剪技术采用不进行抹光杆的常规修剪技术,使得果树修剪过程繁琐不适合当地果农操作,且常规修剪不利于树形的培养,影响了果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5.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山地苹果树修剪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地苹果树的快速修剪技术研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山地苹果树的修剪技术采用不进行抹光杆的常规修剪技术,使得果树修剪过程繁琐不适合当地果农操作,且常规修剪不利于树形的培养,影响了果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地苹果树的快速修剪技术研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s1,地点选取:
9.根据山地苹果树所需的海拔、土壤、日照、气温、降水和空气质量等条件,栽种一定亩数的苹果树;
10.s2,树种选取:
11.参考当地气候条件和肥水条件等因素,选取长富2号、玉华早富、瑞雪、烟富系列、维纳斯
·
黄金和嘎拉等山地苹果树种,且根据山地环境选择合适乔接方式和基砧树木并以合适行距种植;
12.s3,树形选取:
13.为方便管理、节省劳力和增加前期产量,选择合适树形;
14.s4,季节选取:
15.根据果树所需温度提升果树根系生长效果方便果树来年春天快速生长,以及减少浇水量优化工作量,选择秋季进行果树定植;
16.s5,修剪方法:
17.保障中央领导干优势生长,使得主干与主枝、主枝与枝组从属关系更加明显;
18.s5.1,栽后第二年和第三年保留中央领导干延长头,延长头以下分枝全面带“马耳形”修剪,剪口向上;
19.s5.2,第三年夏秋季全树选择合适离地高度螺旋式向上均匀分布留小主枝,且小主枝向四周拉平伸展,采用“刻、切、拉”成花措施。
20.优选的,所述s1的栽种面积为500余亩。
21.优选的,所述s2栽培模式为乔砧栽培,且基砧为八棱海棠,并且植株行距设置为4
×
5m。
22.优选的,所述s3的树形选择为纺锤形树形。
23.优选的,所述s5离地距离为80cm,且小主枝长度为15-20cm,并且全树小主枝的数量设置为12-15个。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山地苹果树的快速修剪技术研究方法,采用二年抹光杆的修剪技术,使得果树修剪过程简单便捷适合当地果农操作,且二年抹光杆修剪有利于树形的培养,显著提高了幼树的生长势,提升了果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山地苹果树的快速修剪技术研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7.s1,地点选取:
28.根据山地苹果树所需的海拔、土壤、日照、气温、降水和空气质量等条件,栽种一定亩数的苹果树;
29.s2,树种选取:
30.参考当地气候条件和肥水条件等因素,选取长富2号、玉华早富、瑞雪、烟富系列、维纳斯
·
黄金和嘎拉等山地苹果树种,且根据山地环境选择合适乔接方式和基砧树木并以合适行距种植;
31.s3,树形选取:
32.为方便管理、节省劳力和增加前期产量,选择合适树形;
33.s4,季节选取:
34.根据果树所需温度提升果树根系生长效果方便果树来年春天快速生长,以及减少浇水量优化工作量,选择秋季进行果树定植;
35.s5,修剪方法:
36.保障中央领导干优势生长,使得主干与主枝、主枝与枝组从属关系更加明显;
37.s5.1,栽后第二年和第三年保留中央领导干延长头,延长头以下分枝全面带“马耳形”修剪,剪口向上;
38.s5.2,第三年夏秋季全树选择合适离地高度螺旋式向上均匀分布留小主枝,且小主枝向四周拉平伸展,采用“刻、切、拉”成花措施。
39.s1的栽种面积为500余亩,便于提供充分的修剪技术研究样本,使得研究所获取的数据更加全面,减少意外因素对修剪技术研究的影响,加强了研究的抗干扰性。
40.s2栽培模式为乔砧栽培,且基砧为八棱海棠,并且植株行距设置为4
×ꢀ
5m,便于为苹果树种提供充分的光照条件,使得苹果树生长的更加健康。
41.s3的树形选择为纺锤形树形,纺锤形树形结构简单且技术成熟种植容易便于减少当地果农的工作量。
42.s5离地距离为80cm,且小主枝长度为15-20cm,并且全树小主枝的数量设置为12-15个,便于果树幼树提高生长势,加速山地苹果树的生长。
43.实施例一
44.s1,地点选取:
45.根据山地苹果树所需的海拔、土壤、日照、气温、降水和空气质量等条件,栽种苹果树;
46.s2,树种选取:
47.参考当地气候条件和肥水条件等因素,选取长富2号山地苹果树种,且根据山地环境选择乔砧栽培模式和八棱海棠基砧并以4
×
5m行距种植;
48.s3,树形选取:
49.为方便管理、节省劳力和增加前期产量,选择纺锤形树形;
50.s4,季节选取:
51.根据果树所需温度提升果树根系生长效果方便果树来年春天快速生长,以及减少浇水量优化工作量,选择秋季进行果树定植;
52.s5,修剪方法:
53.保障中央领导干优势生长,使得主干与主枝、主枝与枝组从属关系更加明显;
54.s5.1,栽后第二年和第三年保留中央领导干延长头,延长头以下分枝全面带“马耳形”修剪,剪口向上;
55.s5.2,第三年夏秋季全树离地80cm以上螺旋式向上均匀分布留长度 15-20cm数量为12-15个的小主枝,且小主枝向四周拉平伸展,采用“刻、切、拉”成花措施。
56.实施例二
57.s1,地点选取:
58.根据山地苹果树所需的海拔、土壤、日照、气温、降水和空气质量等条件,栽种苹果树;
59.s2,树种选取:
60.参考当地气候条件和肥水条件等因素,选取长富2号山地苹果树种,且根据山地环境选择乔砧栽培模式和八棱海棠基砧并以4
×
5m行距种植;
61.s3,树形选取:
62.为方便管理、节省劳力和增加前期产量,选择纺锤形树形;
63.s4,季节选取:
64.根据果树所需温度提升果树根系生长效果方便果树来年春天快速生长,以及减少浇水量优化工作量,选择秋季进行果树定植;
65.s5,修剪方法:
66.保障中央领导干优势生长,使得主干与主枝、主枝与枝组从属关系更加明显;
67.栽后第二年保留中央领导干延长头,延长头以下分枝全面带“马耳形”修剪,剪口向上。
68.实施例三
69.s1,地点选取:
70.根据山地苹果树所需的海拔、土壤、日照、气温、降水和空气质量等条件,栽种苹果树;
71.s2,树种选取:
72.参考当地气候条件和肥水条件等因素,选取长富2号山地苹果树种,且根据山地环境选择乔砧栽培模式和八棱海棠基砧并以4
×
5m行距种植;
73.s3,树形选取:
74.为方便管理、节省劳力和增加前期产量,选择纺锤形树形;
75.s4,季节选取:
76.根据果树所需温度提升果树根系生长效果方便果树来年春天快速生长,以及减少浇水量优化工作量,选择秋季进行果树定植;
77.s5,修剪方法:
78.常规修剪,不进行抹光杆修剪方法。
79.结论:
80.3种修剪方式每种随机选取10棵势中庸、生长发育良好的树,调查树体干径、分枝数、树干尖削度、枝干比、枝类组成,以常规修剪为对照,分析采取一年抹光杆和二年抹光杆方法的果树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二年抹光杆修剪技术:
81.1.能够显著提高幼树生长势,加快树形培养,长富2号五年生干径达到 6.29cm,较对照增粗2.03cm,分枝数为16.2个,较对照增加5.7个,枝干比为0.32,较对照降低0.36。
82.2.中短枝比例显著增加,短枝比例达到38.4%,较对照增高19.7%,长富 2号亩产1815.7kg,较对照增收1309.2kg,4年累计产量为5323.7kg,较对照增加3438.0kg,每年较对照平均增产687.6kg,增产效果显著,抹光杆修剪技术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115万亩山地苹果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