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光源在诱捕斜纹夜蛾方面的应用以及斜纹夜蛾诱捕器

文档序号:30611072发布日期:2022-07-01 23:4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光源在诱捕斜纹夜蛾方面的应用以及斜纹夜蛾诱捕器

1.本发明涉及灯光诱捕昆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光源在诱捕斜纹夜蛾方面的应用以及斜纹夜蛾诱捕器。


背景技术:

2.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的多食性、暴发性害虫,世代多、寄主广、抗药性水平较高,对蔬菜等作物造成严重为害。
3.斜纹夜蛾成虫具有趋光性,光波诱控技术是其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风吸式捕虫器是常用于斜纹夜蛾防控的捕虫器类型。然而,目前普遍存在光源特异性不够,诱捕斜纹夜蛾的专一性较低,对非靶标昆虫的误杀情况严重,如何提高精准诱捕是生产中存在的一大难题。同时,由于斜纹夜蛾成虫体型较大,一般的风吸式捕虫器进虫口上下高度较小,对扑灯斜纹夜蛾的捕获率低,导致扑灯害虫逃逸率高。
4.此外,光波诱控技术如果能诱捕更多的雌蛾,降低田间落卵量,可极大提高田间害虫的防控效果,但目前行业标准中依据斜纹夜蛾成虫的上灯节律,提出凌晨1:00~4:00时开灯诱捕斜纹夜蛾,没有考虑诱捕雌蛾的数量,影响光波诱控技术的应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组合光源在诱捕斜纹夜蛾方面的应用以及斜纹夜蛾诱捕器,用以解决提高对斜纹夜蛾进行诱捕量的同时,减少对非靶标昆虫造成误杀的问题。
6.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光源在诱捕斜纹夜蛾方面的应用,发明人通过多次的实验,认为所述组合光源的波长为365nm~500nm,所述组合光源的开启时间为19:00~22:00和1:00~4:00,可提高对斜纹夜蛾的诱捕量,同时减少对非靶标昆虫造成误杀的数量。
7.作为优选,所述组合光源为两种不同波长的组合。
8.作为优选,所述组合光源可以是led光源或荧光灯。
9.作为优选,所述诱捕器的诱捕光源的波长为365nm~500nm,所述诱捕器的诱捕光源的开启时间为19:00~22:00和1:00~4:00。
10.本发明同时还保护由组合光源制备的诱捕器,所述诱捕器包括内部具有空腔且一侧开口的壳体、诱捕光源以及风力单元,所述诱捕光源设置于空腔内,所述风力单元固设于壳体的底部,所述诱捕光源用于发出能够引诱斜纹夜蛾的诱捕灯光,所述风力单元经由开口向空腔内吸入空气。
11.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与风力单元和诱捕光源电性连接。
12.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顶端还设置有挂钩。
13.作为优选,所述开口的宽度在20cm~25cm。
14.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为透明的防水材料制成。
15.作为优选,所述风力单元为电风扇。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光源在诱捕斜纹夜蛾方面的应用以及斜纹夜蛾诱捕器,通过使用组合光源以及调控组合光源的开启时间,提高捕虫器对斜纹夜蛾雌蛾以及雄蛾的诱捕量,同时降低了对非靶标昆虫,特别是天敌昆虫的误杀。
18.(2)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光源在诱捕斜纹夜蛾方面的应用以及斜纹夜蛾诱捕器,通过夜间监测灯诱斜纹夜蛾雌蛾和雄蛾的动态,通过设置组合光源的开启时间,提高捕虫器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诱捕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发明斜纹夜蛾雌蛾的扑灯节律;
22.图3是本发明斜纹夜蛾雄蛾的扑灯节律;
23.图4是本发明步甲科昆虫的扑灯节律;
24.图5是本发明瓢甲科昆虫的扑灯节律。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26.注:诱捕灯开灯时段为19:00至次日4:00,横坐标表示按1个小时将整个夜间分为9个时段,纵坐标表示此时间段上灯虫数占整个夜间上灯数的百分率。
27.实施例1:一种斜纹夜蛾诱捕器,如图1所示,所述诱捕器包括内部具有空腔且一侧开口的壳体、诱捕光源以及风力单元,所述诱捕光源设置于空腔内,所述风力单元固设于壳体的底部,所述诱捕光源用于发出能够引诱斜纹夜蛾的诱捕灯光,所述风力单元经由开口向空腔内吸入空气。
28.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与风力单元和诱捕光源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对风力单元和诱捕光源进行补光,
29.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的顶端还设置有挂钩,通过挂钩方便对诱捕器进行悬挂。
30.本发明实施例1采用的诱捕光源为组合光源,其波长为365nm~500nm,组合光源的开启时间为19:00~22:00和1:00~4:00,本发明实施例1采用的组合光源为两种不同波长的组合,也即光谱主要有两个峰,本发明实施例1中采用的组合光源为led光源,当然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组合光源也可以是荧光灯。
31.对比例1:一种斜纹夜蛾诱捕器,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诱捕光源为单波光源,其波长为365nm。
32.对比例2:一种斜纹夜蛾诱捕器,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诱捕光源为市售光源,其波长为385nm。
33.诱捕测试效果
34.选择生态条件良好的田间作为实验场地,分别将设置有单波光源、市售光源以及
组合光源的诱捕器放置于田间中,每种光源设置三个重复,试验共计24天,分别为i、ii以及iii。
35.实验效果如表1所示:表1不同波长光源的诱捕效果统计(头/晚)
[0036][0037][0038]
从图中观察可知,通过田间采用组合光源、单波光源、市售光源三个对比,试验发现组合光源对靶标昆虫斜纹夜蛾的诱捕量最高,相较于市售光源提高了34.25%,对雌、雄蛾的诱捕量也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光源,而总虫量却显著低于市售光源,结果表明组合光源能够提高对斜纹夜蛾的诱捕量,同时,对非靶标昆虫特别是天敌昆虫组合光源的诱捕量也显著低于市售光源。
[0039]
表2不同波长光源对非靶标昆虫的诱捕量(头/晚)
[0040][0041]
由图可知,对天敌昆虫统计分析发现主要有鞘翅目中的步甲科、瓢甲科昆虫。结果显示组合光源相较于市售光源,天敌诱集量下降了42.79%。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光源对斜纹夜蛾专一性较强,同时对非靶标昆虫(天敌昆虫)的杀伤小。
[0042]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诱捕器1包括内部具有空腔且一侧开口的壳体11、诱捕光源12以及风力单元13,所述诱捕光源12设置于空腔内,所述风力单元13固设于壳体的底部,所述诱捕光源12用于发出能够引诱斜纹夜蛾的诱捕灯光,所述风力单元13经由开口向空腔内吸入空气。其中,所述壳体11的顶端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4分别与风力单元13和诱捕光源12电性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4用于对风力单元13和诱捕光源12进行供电,所述壳体11的顶端还设置有挂钩15,通过挂钩15方便对诱捕器进行悬挂。
[0043]
作为优选地,所述开口的宽度在20cm~25cm。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的宽度为22cm。由于市面上大多数风吸式诱捕器,进虫口上下高度大多不足16cm,斜纹夜蛾体型较大,扑灯个体无法被风吸式诱捕器捕获。因此根据斜纹夜蛾体型特性,将捕虫器进虫口上下高度调整为20cm~25cm,从而提高对斜纹夜蛾的诱捕率。
[0044]
在实验中还可观察到,田间分时段统计发现斜纹夜蛾雌、雄蛾具有明显的上灯节律,其中雌蛾上灯高峰表现在暗期后1~3h,即19:00~22:00,在此时间段,主要对斜纹夜蛾雌进行诱捕;雄蛾则表现在暗期后6~8h,即凌晨1:00~4:00。可提高对斜纹夜蛾雌、雄蛾的诱捕效果。
[0045]
在此期间非靶标昆虫有龙虱、水龟甲、瓢虫、草蛉、步甲、猎蝽等,其中有研究报道如龟纹瓢虫其敏感波长为562nm,异色瓢虫敏感波长为500nm、605nm、550nm草蛉敏感波长为562nm和524nm等,均不在该波长范围内。对田间主要天敌统计发现步甲科昆虫和瓢甲科昆虫上灯节律不止有一个峰,后半夜的上灯高峰与斜纹夜蛾雌蛾的上灯高峰不重叠,因此通过错峰开灯,减少开灯时间能够减少对于天敌昆虫的误杀。
[004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