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0382409发布日期:2022-06-11 04:49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1.本发明涉及一种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植物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2.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也称东方果蠹蛾、桃折梢虫,是全球范围内皆有发生的果树害虫,主要通过钻蛀果树枝梢和果实造成危害。和大多数害虫一样,梨小食心虫主要是通过使用杀虫剂来控制的,由于梨小食心虫的钻蛀危害以及转主危害等习性,使传统的喷施化学农药手段起到的防治效果大为降低;同时,频繁的施药不但增加了经济和劳动力投入,而且造成的农药残留和“3r”等问题对果农身体健康和果园生态环境都会带来危害。
3.昆虫性诱剂由于其专一、高效、无污染等特点,近年来在昆虫的种群监测、干扰交配以及大量诱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应用的研究中,迷向和诱集技术是最为活跃的两个领域。1979年carde等利用eag和cg-ms等技术研究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得到4个组分,包括顺-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z8-12:ac)、反-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e8-12:ac)、顺-8-十二碳烯-1-醇(z8-12:oh)和十二碳-1-醇(12:0h)。之后,通过大量田间实验证明z8-12:ac、e8-12:ac、z8-12:oh这三种组分在按特定比例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梨小食心虫雄性成虫的行为反应最为强烈,。在这些研究基础之上,以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为主体的性诱剂已相继商品化并投入生产应用,目前市售梨小食心虫诱芯种类很多,相应产品种类也在不断开发,主要成分的比例在一些商品中存在差异,如商品isomate m和bedoukian sell含三者的比例为z8-12:ac:e8-12:ac:z8-12:oh=93∶6∶1,商品rak5含前二者的比例为z8-12:ac:e8-12:ac=9∶1,商品sedo sell含三者的比例为z8-12:ac:e8-12:ac=97∶1:2等。赵志国等人对现有主要的几种商品化诱芯进行了田间诱集活性的测试,结果发现商品pherobio对雄蛾的诱集效果最佳,所含三种信息素成分重量组成比例为z8-12:ac:e8-12:ac:z8-12:oh=95:4:1,其中z8-12:oh是梨小食心虫信息素次要组分,本身对梨小无诱集活性,而是作为增效剂以微量添加至性诱剂中,且该增效剂协同作用有限,若增加其浓度则反而会使性诱剂的诱集活性下降。
4.尽管现有的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对雄蛾的诱捕能力显著,但是雌蛾凭借较强的飞行能力可以多次与剩余雄蛾进行交配维持种群数量,因此当果园的虫害发生严重时,单一使用商品化诱芯的防治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主要还是依赖化学农药完成对梨小食心虫的毒杀,为减少农药的使用,需要开发对梨小食心虫诱集效率更高的信息素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不足,提供了一种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是一种对果园中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防治效果更好的性诱剂,将防治效果提高至可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以减少甚至替代化学杀虫剂的使用。
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其
特征是,其有效成分包括顺-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反-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反,反-8,10-十二碳二烯醇、十二烷醇、十四烷醇,其中,各成分比例为:
7.顺-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反-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反,反-8,10-十二碳二烯醇:十二烷醇:十四烷醇=95:4:10~100:1~15:1~5。
8.一种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步骤(1)、称取顺-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反-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反,反-8,10-十二碳二烯醇、十二烷醇和十四烷醇,以色谱级正己烷为溶剂,配成性信息素溶液;其中,各成分比例为,顺-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反-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反,反-8,10-十二碳二烯醇:十二烷醇:十四烷醇=95:4:10~100:1~15:1~5
10.步骤(2)、将配制的溶液注入到空白钟形橡胶诱芯中,待溶剂挥发后即成梨小食心虫性诱剂。
11.步骤(2)中,得到的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用聚乙烯保鲜膜密封,低温保存备用。
12.一种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用于诱捕梨小食心虫的应用。
13.本发明方法先进科学,通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现有技术中,梨小食心虫的主要性信息素活性组分是包括顺-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z8-12:ac)、反-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e8-12:ac)、顺-8-十二碳烯醇(z8-12:oh),其中顺-8-十二碳烯醇对梨小食心虫并无诱集活性,而是作为增效剂存在。本发明发现十二烷醇、十四烷醇以及苹果蠹蛾的性信息素主要成分(e,e)-8,10-十二碳二烯-1-醇(codlemone)这三种增效剂与梨小食心虫的性诱剂混配后会产生比顺-8-十二碳烯-1-醇更强的协同增效作用,将上述三种增效剂与梨小食心虫信息素主要活性组分按特定比例混配可以替代原有增效剂z8-12:oh在性诱剂中的作用并且大幅提高性诱剂在果园中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
14.本发明所述的是一种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其有效成分顺-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反-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反,反-8,10-十二碳二烯醇:十二烷醇:十四烷醇=95:4:10~100:1~15:1~5。所述性诱剂用于诱捕梨小食心虫时,分别按照上述重量组成比例称取一定量的z8-12:ac、e8-12:ac、codlemone、1-dodecanol和tetradecanol试剂,以色谱级正己烷为溶剂,配成性信息素溶液。利用移液枪将配制的溶液注入到空白钟形橡胶诱芯中,待溶剂挥发后即成诱芯,用聚乙烯保鲜膜密封,低温保存备用。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所述梨小食心虫性诱剂是在现有诱集活性最佳的梨小食心虫信息素重量组成比例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增效剂配制而成的改良性产品,基于增效剂对原有性信息素组分混合物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雄蛾的诱集效率;本发明有效活性浓度范围相比于已有商品化诱芯更加广泛,对雄蛾的诱集能力也更加稳定;此外本发明对苹果蠹蛾也有很好的诱集效果,因此可以用于梨小食心虫与苹果蠹蛾并发的果园中,两种害虫的共同治理。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引诱剂各组分不同配比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活性;
17.图2为本发明引诱剂各组分不同配比之间的诱集活性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9.实施例一:本发明引诱剂各组分不同配比对梨小食心虫的室内诱集活性;
20.实验:将本发明引诱剂涉及的各组分溶于色谱级正己烷中,并按照表1中的配比进行配制,采用y-型嗅觉仪检测各配比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活性。本次试验设置一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实验组所在臂滴加100ng配制好的混合物,对照组滴加等量的正己烷溶剂。打开真空泵,将气流计的流量调节至400ml/min,待气流稳定后,在昆虫活动室中放入单头雄蛾并观察其对各气味源的趋性。当雄蛾进入嗅觉仪臂2/3处,并且停留时间大于30s时,即认为选择该臂,若超过5min未做出选择即视为无选择。每个化合物的检测重复三次,每次重复20头雄蛾,每检测两头雄蛾后,用75%的乙醇和蒸馏水将整个仪器清洗干净,向味源瓶中重新添加试剂并调换气味源的位置。整个实验在室内25℃,避光条件下进行。
21.表1本发明引诱剂各组分的配比
[0022][0023]
结果:试验结果如图1、表2所示。反,反-8,10-十二碳二烯醇、十二烷醇和十四烷醇的重量占比为10:1:1和100:15:5时,均可显著增强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顺-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和反-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混合物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活性,且增效幅度差异不显著。
[0024]
表2本发明引诱剂各组分不同配比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活性
[0025][0026]
结论:本发明引诱剂涉及的顺-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反-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反,反-8,10-十二碳二烯醇、十二烷醇和十四烷醇按95:4:10~100:1~15:1~5时,对梨小食心虫有显著的室内诱集活。
[0027]
实施例二:本发明引诱剂各组分不同配比之间的室内诱集活性比较;
[0028]
实验:将本发明引诱剂涉及的各组分溶于色谱级正己烷中,并按照表1中的配比2和配比3进行配制,采用y-型嗅觉仪检测比较这两种配比对梨小食心虫的室内诱集活性。在y-型嗅觉仪的一臂滴加100ng的配比2混合物,另一臂滴加100ng的配比3混合物。打开真空泵,将气流计的流量调节至400ml/min,待气流稳定后,在昆虫活动室中放入单头雄蛾并观察其对各气味源的趋性。当雄蛾进入嗅觉仪臂2/3处,并且停留时间大于30s时,即认为选择该臂,若超过5min未做出选择即视为无选择。每个化合物的检测重复三次,每次重复20头雄
蛾,每检测两头雄蛾后,用75%的乙醇和蒸馏水将整个仪器清洗干净,向味源瓶中重新添加试剂并调换气味源的位置。整个实验在室内25℃,避光条件下进行。
[0029]
结果:试验结果如图2、表3所示。当反,反-8,10-十二碳二烯醇、十二烷醇和十四烷醇的重量占比分别由10、1和1增加至100、15和5时,本发明引诱剂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活性上升幅度不显著(p>0.05)。
[0030]
表3本发明引诱剂各组分不同配比之间的诱集活性比较
[0031]
配比配比2配比3p值诱蛾量9.33
±
1.5310.67
±
1.530.345
[0032]
结论:当顺-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反-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反,反-8,10-十二碳二烯醇、十二烷醇和十四烷醇的配比为95:4:10:1:1时,其对梨小食心虫的室内诱集活性已达最佳。
[0033]
实施例三:本发明引诱剂对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诱集活性;
[0034]
实验:将本发明引诱剂涉及的各组分按照顺-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反-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反,反-8,10-十二碳二烯醇:十二烷醇:十四烷醇=95:4:10:1:1的配比滴加至钟型空白诱芯中。每个空白诱芯滴加200mg上述混合物作为实验组诱芯,以滴加有等量色谱级正己烷的诱芯作为对照组诱芯,通过田间诱捕试验检测本发明引诱剂对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诱集效果。将整个果园划分为三个独立区块,每个区块各悬挂一个实验组诱芯和对照组诱芯,每种诱芯均结合水盆诱捕器使用。每个诱捕器离地1.5m,相邻诱捕器间隔约10m。每3天统计一次各诱捕器的诱蛾量,统计完毕后更换盆中清水,并随机调换同一区块中诱捕器的位置。对15天后的每种诱芯的总诱蛾量进行分析。
[0035]
结果: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本发明引诱剂在田间使用时,对梨小食心虫有显著的诱集活性。在所统计的15天内,本发明引诱剂的诱蛾总量可达290头左右。
[0036]
表4.本发明引诱剂对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诱集活性
[0037][0038]
结论:本发明引诱剂对田间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活性良好。
[0039]
实施例四:本发明引诱剂与市售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活性对比;
[0040]
实验:通过田间诱捕试验比较本发明引诱剂(配比为顺-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反-8-十二碳烯基乙酸酯:反,反-8,10-十二碳二烯醇:十二烷醇:十四烷醇=95:4:10:1:1)和市售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效果。将整个果园划分为三个独立区块,每个区块各悬挂一个本发明引诱剂制成的诱芯和市售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芯,每种诱芯均结合水盆诱捕器使用。每个诱捕器离地1.5m,相邻诱捕器间隔约10m。每三天统计一次各诱捕器的诱蛾量,统计完毕后更换盆中清水,并随机调换同一区块中诱捕器的位置。对15天后的每种诱芯的总诱蛾量进行分析。
[0041]
结果分析:试验结果表5所示,在所统计的15天内,本发明引诱剂的诱蛾总量为329头,市售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诱蛾总量为138头,本发明性诱剂比市售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要高2.4倍。
[0042]
表5.本发明引诱剂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共同诱集活性
[0043][0044]
结论:本发明引诱剂对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诱集活性显著高于市售的梨小食心虫性诱剂。
[0045]
实施例五:本发明引诱剂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共同诱集活性;
[0046]
实验:选择一个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共发生的果园,将其划分成三个独立区块。每个区块分别悬挂一个市售的苹果蠹蛾性诱剂诱芯、一个市售的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芯和一个本发明引诱剂制成的诱芯,每个诱芯均结合水盆诱捕器使用。每个诱捕器离地1.5m,相邻诱捕器间隔约10m。每三天统计一次各诱捕器的诱蛾量,统计完毕后更换盆中清水,并随机调换同一区块中诱捕器的位置。对15天后的每种诱芯的总诱蛾量进行分析。
[0047]
结果: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本发明引诱剂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蛾总量分别为385、344头,市售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蛾总量分别为208、14头,市售苹果蠹蛾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蛾总量分别为4、391头。由以上结果可知本发明引诱剂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活性要高于市售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对苹果蠹蛾的诱集活性与市售苹果蠹蛾性诱剂无显著差异。
[0048]
表6.本发明引诱剂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共同诱集活性
[0049][0050]
结论:本发明引诱剂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均有良好的田间诱集活性,可用于这两种害虫的共同治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