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盐酸二甲双胍改善褐带卷蛾茧蜂发育与繁殖的方法

文档序号:30529654发布日期:2022-06-25 09:36阅读:95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农林害虫生物防治领域,涉及一种通过人工方法延长褐带卷蛾茧蜂的成虫期并提升其繁殖能力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在褐带卷蛾茧蜂的成虫期饲喂含盐酸二甲双胍溶液,延长其成虫期寿命以及繁殖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棕榈科植物是我国热带自然生态系统的标志性组分,亦是我国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中,椰子、槟榔和油棕等棕榈科植物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能维持自然生态环境的稳定,也对当前农民的增产增收和未来的灵活就业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椰子织蛾、红脉穗螟是棕榈植物的重要入侵害虫,可危害不同年龄的棕榈科植物如椰子树、槟榔植株、大王棕和蒲葵等,主要以幼虫取食棕榈科植物组织为害,导致植株发育缓慢甚至死亡,果实产量大幅减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
3.由于棕榈科植物树干笔直细长,结果树甚至高达十多米,人工施药的操作难度大,成本高;其次,棕榈害虫如椰子织蛾和红脉穗螟多隐藏于叶片或花苞中钻蛀为害,隐蔽性强,采用喷洒淋洗植株的化学农药防治法,药剂难以直接接触虫体,难以形成有效的防治作用。此外,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也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造成害虫反复猖獗,在杀灭害虫的同时还会杀死害虫天敌,污染环境,等等,也影响着自然生态环境和种植果实食用安全。因而,依据生物防治的核心理论,采取“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措施已经得到共识。
4.褐带卷蛾茧蜂是一种幼虫体外寄生蜂,对椰子织蛾和红脉穗螟的幼虫具有极强的寄生嗜好性。通过扩繁褐带卷蛾茧蜂,再释放到野外,达到生物防治椰子织蛾和红脉穗螟的目的,是当前利用寄生蜂防治棕榈害虫的一种可行性方法。然而,如何有效地延长寄生蜂成蜂的生存期,并提高其繁殖效率,是发挥高效扩繁寄生蜂的重要技术内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利用盐酸二甲双胍改善褐带卷蛾茧蜂发育与繁殖的方法,选用米蛾作为中间寄主,并对褐带卷蛾茧蜂成虫提供盐酸二甲双胍与蜜糖的混合液,达到延长褐带卷蛾茧蜂成虫期,并提升其繁殖能力的效果。其操作流程简单,安全可靠,为促进褐带卷蛾茧蜂的扩繁生产定量化、规划化和集约化,为开展大量释放褐带卷蛾茧蜂防治棕榈害虫提供了寄生蜂蜂源。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利用盐酸二甲双胍改善褐带卷蛾茧蜂发育与繁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成虫营养液的配制:配制10%~30%蜂蜜水溶液,称取盐酸二甲双胍粉末,溶解后配置成盐酸二甲双胍浓度为1.5
×
10-3
~6.25
×
10-3
mg/l的蜂蜜水溶液,得到成虫营养液,备用;
9.(2)米蛾幼虫浸渍处理:根据成虫营养液中盐酸二甲双胍的浓度,配制相同浓度的盐酸二甲双胍水溶液;取米蛾幼虫,投入盐酸二甲双胍水溶液中浸渍处理2~4s取出,晾干
后作为褐带卷蛾茧蜂的寄生对象;
10.(3)褐带卷蛾茧蜂成虫饲养:将待羽化的褐带卷蛾茧蜂成虫投入到养蜂笼,用吸水承载介质蘸含成虫营养液后放置于养蜂笼中,每1~3天更换1次;期间,按照养蜂笼中褐带卷蛾茧蜂的雌成虫数量,取经过浸渍处理的米蛾幼虫,每天按雌虫数量0.5~2倍数量供应,并使米蛾幼虫裸露,供褐带卷蛾茧蜂寄生,每天按照雌成蜂数量更换米蛾幼虫,将被更换已寄生的米蛾幼虫放置于室温的环境中,待寄生蜂羽化。
11.进一步地,所述成虫营养液保存在1~5℃冷藏环境中保存,使用有效期30天。
12.进一步地,所述米蛾幼虫为20~35日龄幼虫。
13.进一步地,所述吸水承载介质是棉花球、棉签或卫生纸球。
14.进一步地,所述寄生后的米蛾幼虫与少量米蛾饲料混杂,有利于卵、幼虫期和蛹期的褐带卷蛾茧蜂的保温保湿。
15.进一步地,所述养蜂笼中每天更换米蛾幼虫的数量为褐带卷蛾茧蜂种群成蜂数量的一半。一般而言,褐带卷蛾茧蜂自然雌雄比约为1:1,因此每天更换的米蛾幼虫数量以褐带卷蛾茧蜂种群成蜂数量的一半提供即可。在更换过程中,发现未寄生的米蛾幼虫,可重新投递到褐带卷蛾茧蜂的养蜂笼中。
16.进一步地,所述水溶液的配制用水是双蒸水或市购瓶装纯净水。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8.1.本发明选用米蛾作为中间寄主,并对褐带卷蛾茧蜂成虫提供含特定浓度盐酸二甲双胍的蜂蜜水溶液作为补充营养液,延长了褐带卷蛾茧蜂成虫期,促进其繁殖能力的提升。其操作流程简单,安全可靠,在常规操作基础上将补充营养步骤合二为一,节约劳动,节省人工成本,为促进褐带卷蛾茧蜂的扩繁生产定量化、规划化和集约化,为开展大量释放褐带卷蛾茧蜂防治棕榈害虫提供了寄生蜂蜂源,提高了在我国热带地区的生物防治棕榈害虫应用效果,对保护棕榈植物产业的种植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2.本发明采用米蛾幼虫浸渍处理和改善成虫期营养等双重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褐带卷蛾茧蜂成虫对米蛾幼虫寄生水平,提升褐带卷蛾茧蜂繁殖力。
20.3.本发明在操作流程上通过节制寄主米蛾幼虫的供应数量,提升褐带卷蛾茧蜂的寄生能力和子代寄生蜂数量,使得褐带卷蛾茧蜂的扩繁生产定量化、规划化和集约化,促进生产有序并可测,整体上提升褐带卷蛾茧蜂扩繁工艺水平,为开展大量释放褐带卷蛾茧蜂防治棕榈害虫提供了技术支持。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22.成虫营养液配制:用蜂蜜和双蒸水配制20%蜜糖水溶液。分别称取盐酸二甲双胍粉末,配置盐酸二甲双胍浓度为1
×
10-3
mg/l、1.5
×
10-3
mg/l、3
×
10-3
mg/l、6.25
×
10-3
mg/l、12.5
×
10-3
mg/l、25
×
10-3
mg/l、50
×
10-3
mg/l、0.1mg/l和0.2mg/l的蜂蜜水溶液作为成虫营养液,备用。
23.褐带卷蛾茧蜂成虫存活标准:为使用软毛笔触碰蜂5s内不能翻转为死亡。
24.米蛾幼虫被寄生标准:米蛾表面发现褐带卷蛾茧蜂卵或幼虫,且米蛾幼虫虫体失去光泽并逐渐干瘪。
25.实施例一(不供应寄主米蛾条件下,褐带卷蛾茧蜂雌、雄成虫期)
26.收集初羽化的褐带卷蛾茧蜂成虫,挑选附肢齐全雌雄虫各5头,投入到直径3cm,长12cm的指形管中。用医用棉签蘸成虫营养液供褐带卷蛾茧蜂成虫补充营养使用(每1~3天更换1次)。以无营养补充作为对照一,以20%蜂蜜水溶液(营养液)饲喂褐带卷蛾茧蜂成虫作为对照二。每个处理组设置10至20组重复。每天分两次观察并记录雌、雄成虫的存活情况,计算平均成虫期天数,结果见表1。
27.表1不供应寄主米蛾条件下饲喂盐酸二甲双胍的褐带卷蛾茧蜂雌、雄成虫期
28.处理组雌虫成虫期(天)雄虫成虫期(天)1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52.52
±
14.4b26.4
±
5.3ab1.5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60.64
±
15.29a33.41
±
12.91a3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59.96
±
13.8a30.46
±
5.62a6.25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59.92
±
10.52a33.23
±
5.29a12.5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41.70
±
19.36b20.88
±
5.20b25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36.29
±
11.87c18.00
±
7.22bc50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16.40
±
8.34de10.35
±
3.17de0.1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11.05
±
4.82e7.73
±
1.89ef0.2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9.78
±
4.11e7.01
±
2.09ef无营养补充9.42
±
1.99e5.33
±
2.02f20%蜂蜜水49.43
±
15.87b26.27
±
6.33ab
29.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不供应寄主米蛾的条件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在1.5
×
10-3
mg/l、3
×
10-3
mg/l和6.25
×
10-3
mg/l浓度条件下的20%蜂蜜水溶液饲喂褐带卷蛾茧蜂,其雌虫成虫期分别为60.64天、59.96天和59.62天,显著高于其它浓度(盐酸二甲双胍)的处理组,也显著高于20%蜂蜜水和无补充营养处理组。雄虫成虫期分别为33.41天、30.46天和33.23天,略高于其它浓度(盐酸二甲双胍)的处理组、20%蜂蜜水和无补充营养处理组。这些结果表明了在不供应寄主米蛾条件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在1.5
×
10-3
mg/l、3
×
10-3
mg/l和6.25
×
10-3
mg/l浓度条件下的20%蜂蜜水溶液作为补充营养饲喂褐带卷蛾茧蜂,对雄虫成虫期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延长雌虫成虫期至59.92天以上,具有显著的提升褐带卷蛾茧蜂成虫期的作用。
30.实施例二(供应寄主米蛾条件下,褐带卷蛾茧蜂雌、雄成虫期)
31.使用300目纱布封制含8头中大龄米蛾幼虫而成的接虫包,分别投入到浓度为1
×
10-3
mg/l、1.5
×
10-3
mg/l、3
×
10-3
mg/l、6.25
×
10-3
mg/l、12.5
×
10-3
mg/l、25
×
10-3
mg/l、50
×
10-3
mg/l、0.1mg/l和0.2mg/l的盐酸二甲双胍水溶液中浸渍3s后取出晾干,悬挂于直径3cm、长12cm的指形管中。收集初羽化的褐带卷蛾茧蜂成虫,挑选附肢齐全雌雄虫各5头,引入至指形管中。用医用棉签蘸不同盐酸二甲双胍浓度的成虫营养液,然后放置于指形管中供褐带卷蛾茧蜂成虫补充营养使用(其中的接虫包经过相同浓度盐酸二甲双胍水溶液浸渍,即成虫营养液中盐酸二甲双胍浓度与盐酸二甲双胍水溶液浓度相同),每1~3天更换1次。以无营养补充作为对照一,以20%蜂蜜水溶液(营养液)饲喂褐带卷蛾茧蜂成虫作为对
照二。每个处理组设置10至20组重复。每天分两次观察并记录雌、雄成虫的存活情况,计算平均成虫期天数,结果见表2。
32.表2供应寄主米蛾条件下饲喂盐酸二甲双胍的褐带卷蛾茧蜂雌、雄成虫期
33.处理组雌虫成虫期(天)雄虫成虫期(天)1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35.5
±
10.8ab22.3
±
8.51b1.5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41.65
±
13.9a28.07
±
9.73a3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42.5
±
17.34a29.61
±
6.57a6.25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43
±
11.67a28.23
±
6.08a12.5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38.27
±
16.96ab20.31
±
6.16b25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37
±
15.19ab12.79
±
5.65d50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26.31
±
15.31ab7.57
±
2.93d0.1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24.5
±
15.52b8
±
1.75d0.2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32.07
±
12.43b8.21
±
3.56d无营养补充30.23
±
15.55b6.69
±
1.49d20%蜂蜜水35.29
±
12.86ab21.24
±
9.39b
34.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供应寄主米蛾幼虫浸渍盐酸二甲双胍溶液条件下,使用含盐酸二甲双胍相同浓度的成虫营养液饲喂褐带卷蛾茧蜂,盐酸二甲双胍浓度为6.25
×
10-3
mg/l的成虫营养液作为补充营养饲喂褐带卷蛾茧蜂,其雌虫成虫期最长,为43天,其它依次为3
×
10-3
mg/l和1.5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浓度)处理组,雌虫成虫期分别为42.5天和41.68天,高于只饲喂20%蜂蜜水的对照组(35.29天),显著高于无补充营养处理组(30.23天)。同样,盐酸二甲双胍浓度为3
×
10-3
mg/l的成虫营养液作为补充营养饲喂褐带卷蛾茧蜂,其雄成虫期最长,为29.61天,其它依次在6.25
×
10-3
mg/l和1.5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浓度)处理组,分别为28.23天和28.07天,显著高于只饲喂20%蜂蜜水的对照组(21.24天)。这些结果表明,在供应寄主米蛾并浸渍盐酸二甲双胍溶液的条件下,使用含盐酸二甲双胍浓度为1.5
×
10-3
mg/l、3
×
10-3
mg/l和6.25
×
10-3
mg/l的成虫营养液作为补充营养饲喂褐带卷蛾茧蜂,均能在一定程度提高雌、雄虫的成虫期,高于只饲喂20%蜂蜜水对照组雌、雄虫的成虫期。
35.实施例三(被寄生的米蛾数量和子代褐带卷蛾茧蜂数量)
36.使用300目纱布封制含5头中大龄米蛾幼虫而成的接虫包,分别投入到浓度为1
×
10-3
mg/l、1.5
×
10-3
mg/l、3
×
10-3
mg/l、6.25
×
10-3
mg/l、12.5
×
10-3
mg/l、25
×
10-3
mg/l、50
×
10-3
mg/l、0.1mg/l和0.2mg/l的盐酸二甲双胍水溶液中浸渍3s后取出晾干,悬挂于直径3cm、长12cm的指形管中。收集初羽化的褐带卷蛾茧蜂成虫,挑选附肢齐全雌雄虫各5头,投入指形管中。用医用棉签蘸不同盐酸二甲双胍浓度的成虫营养液,然后放置于指形管中供褐带卷蛾茧蜂成虫补充营养使用(其中的接虫包经过相同浓度盐酸二甲双胍水溶液浸渍,即成虫营养液中盐酸二甲双胍浓度与盐酸二甲双胍水溶液浓度相同),每1~3天更换1次。以无营养补充作为对照一,以20%蜂蜜水溶液(营养液)饲喂褐带卷蛾茧蜂成虫作为对照二。每个处理设置10至20组重复。每天更换一次接虫包,记录米蛾被寄生的情况,直至褐带卷蛾茧蜂雌成虫全部死亡为止。将收集好的接虫包中米蛾放置于密闭的指形管中,统计并记录子代羽化的寄生蜂数量。
37.表3饲喂盐酸二甲双胍后褐带卷蛾茧蜂寄生的米蛾数量和子代寄生蜂数量
38.处理组被寄生米蛾数量(头)子代寄生蜂数量(头)1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136
±
13.3a1520
±
113.6ab1.5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196
±
43.41a1913
±
145.11ab3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197
±
24.96a1938.75
±
199.19a6.25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206
±
18.52a2025.67
±
200.06a12.5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186
±
3.61a1507
±
80.45ab25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172.67
±
16.68a1404.67
±
281.24ab50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180.67
±
7.22a1620.67
±
10.40ab0.1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177.00
±
38.69a1566
±
182.01ab0.2mg/l盐酸二甲双胍+20%蜂蜜水121.67
±
21.85a1240
±
203.40ab无营养补充131.33
±
37.09a1406.67
±
94.44ab20%蜂蜜水134
±
15.1a1516
±
112.41ab
39.从表3中可以看出:采用米蛾幼虫浸渍处理和改善成虫期营养等双重措施情况下,使用含盐酸二甲双胍浓度为6.25
×
10-3
mg/l的成虫营养液作为补充营养饲喂褐带卷蛾茧蜂,5对褐带卷蛾茧蜂寄生米蛾数量最多,为206头,其它依次为3
×
10-3
mg/l和1.5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浓度)处理组,米蛾寄生数量分别为197头和196头,高于只饲喂20%蜂蜜水对照组(134头)。同样,使用含盐酸二甲双胍浓度为6.25
×
10-3
mg/l的成虫营养液作为补充营养饲喂褐带卷蛾茧蜂,其子代寄生蜂数量最多,为2025.67头,其次为3
×
10-3
mg/l和1.5
×
10-3
mg/l(盐酸二甲双胍浓度)处理组,为1938.75和1913头,高于只饲喂20%蜂蜜水对照组(1516头)。这些结果表明,使用含盐酸二甲双胍浓度为1.5
×
10-3
mg/l、3
×
10-3
mg/l和6.25
×
10-3
mg/l的成虫营养液作为补充营养饲喂褐带卷蛾茧蜂,能有效促进褐带卷蛾茧蜂对米蛾的寄生能力,并提高其子代寄生蜂数量。
4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