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灌根施药防治效果的专用助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1081320发布日期:2022-08-09 22:25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升灌根施药防治效果的专用助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灌根施药防治效果的专用助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属于农药高效施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据发明人所知,灌根施药技术是传统的农药使用技术,其优势在于操作简便易为农户掌握,但灌根施药往往是在土壤湿度较低环境中施用,而现有技术仅是将药剂用水稀释后,浇灌或滴灌于植物根际,药液的配制与常规喷雾防治技术没有差异。由于喷雾药液通常是根据施药机械及植物靶标、防治对象表面结构特点调制而成,与土壤及植物根系没有适配性,因此,灌根施药防治效果差,药剂淋溶流失严重并导致农田环境及水源污染。亟待研制出能使药剂更适合灌根施药的助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升灌根施药防治效果的专用助剂,经水稀释后与农药制剂进行混合,所得溶液具有在土壤中难淋溶、抗蒸发、保湿时间长等特点,能有效减少灌根施药技术中农药有效剂量的损失,从而提高灌根施药中农药利用率,且安全、高效、污染小、适用范围广。同时,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提升灌根施药防治效果的专用助剂,其特征是,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构成:
[0006][0007]
该助剂中,多糖组分与增稠剂之间通过支链及双螺旋结构以次级键形式相互结合形成三维网状结构,能具有更好的药剂缓控释性能;成膜剂和交联剂组分能够起到良好的锁水成膜作用,抑制水分子在土壤分子中扩散和蒸发;多糖类物质能被植物根系更好地吸收,促进农药有效成分在植株体内的向上输运。该助剂具有在土壤中难淋溶、抗蒸发、保湿时间长等特点,有效减少了灌根施药技术中农药有效剂量的损失,提高了灌根施药中农药
利用率;并且适用于多种剂型的农药制剂,例如乳油、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液液剂、水分散粒剂。
[0008]
优选地,所述提升灌根施药防治效果的专用助剂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
[0009][0010]
优选地,所述多糖为瓜尔胶、羟丙基瓜尔胶、羟丙基瓜儿胶铵盐、槐豆胶、刺云豆胶、槐糖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1]
优选地,所述成膜剂为羧甲基纤维素、十二碳醇酯、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2]
优选地,所述交联剂为聚乙二醇、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二者的混合物。
[0013]
优选地,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卡拉胶、明胶、阿拉伯树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4]
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为柠檬酸、乙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5]
采用以上优选方案,可进一步优化专用助剂的具体组成,更好地实现提升灌根施药的防治效果。
[0016]
本发明还提供:
[0017]
前文所述提升灌根施药防治效果的专用助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0018]
第一步、将多糖溶解于适量水中,并搅拌均匀;
[0019]
第二步、在搅拌条件下,向第一步所得混合液中加入增稠剂、成膜剂、交联剂后,再加入ph调节剂,混合均匀,自然冷却至环境温度,补足水量,即得成品。
[0020]
优选地,第一步中,所述水的温度为40℃-80℃;第二步中,所述搅拌条件为1000-3000rpm。
[0021]
该制备方法可顺利制得前文所述提升灌根施药防治效果的专用助剂,具有安全、高效、污染小、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0022]
本发明还提供:
[0023]
前文所述提升灌根施药防治效果的专用助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所述专用助剂加水稀释,再按预定比例加入目标农药制剂,混合均匀后,倒入预设的灌根施药药箱中即可施药。
[0024]
该使用方法通过采用本发明助剂,能有效提高目标农药制剂在灌根施药中的农药利用率。
[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专用助剂中,多糖组分与增稠剂间通过支链及双螺旋结构以次级键形式相互结合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具有更好的药剂缓控释性能;成膜剂和交联剂组分能够起到良好的锁水成膜作用,抑制水分子在土壤分子中扩散和蒸发;多糖类物质能被植物根系更好地吸收,促进农药有效成分在植株体内的向上输运。本发明的专用助剂可以与市面上所有主流剂型的农药制剂混合使用,适应范围广。此外,本发明专用助剂的各组分环境相容性好,不产生次生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0027]
实施例1
[0028]
本实施例为提升灌根施药防治效果的专用助剂,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构成:
[0029][0030]
本实施例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将瓜尔胶在3000rpm的机械搅拌条件下加入到适量50℃恒温水中,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黄原胶、聚乙烯醇、十二碳醇酯、碳酸氢钠,最后补足水量,得成品。
[0031]
实施例2
[0032]
本实施例为提升灌根施药防治效果的专用助剂,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构成:
[0033][0034]
本实施例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将槐豆胶在2000rpm的机械搅拌条件下加入到50℃恒温水中,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黄原胶、聚乙二醇、卡拉胶、海藻酸钠、氢氧化钠,最后补足水量,得成品。
[0035]
实施例3
[0036]
本实施例为提升灌根施药防治效果的专用助剂,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构成:
[0037][0038]
本实施例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将槐豆胶在1000rpm的机械搅拌条件下加入到50℃恒温水中,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黄原胶、聚乙二醇、卡拉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氢氧化钠,最后补足水量,得成品。
[0039]
实施例4
[0040]
本实施例为提升灌根施药防治效果的专用助剂,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构成:
[0041][0042]
本实施例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将刺云豆胶在1000rpm的机械搅拌条件下加入到50℃恒温水中,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卡拉胶、乙酸,最后补足水量,得成品。
[0043]
实施例5
[0044]
本实施例为提升灌根施药防治效果的专用助剂,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构成:
[0045][0046]
本实施例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将槐糖脂在1000rpm的机械搅拌条件下加入到常温水(即水温与环境温度相同,下同)中,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阿拉伯树胶、明胶、聚乙二醇、十二碳醇酯、氢氧化钠,最后补足水量,得成品。
[0047]
实施例6
[0048]
本实施例为提升灌根施药防治效果的专用助剂,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构成:
[0049][0050]
本实施例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将槐豆胶在3000rpm的机械搅拌条件下加入到常温水中,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十二碳醇酯、聚乙二醇、卡拉胶、明胶、碳酸氢钠,最后补足水量,得成品。
[0051]
实施例7
[0052]
本实施例为提升灌根施药防治效果的专用助剂,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构成:
[0053][0054]
本实施例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将槐糖脂在3000rpm的机械搅拌条件下加入到常温水中,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卡拉胶、碳酸氢钠,最后补足水量,得成品。
[0055]
实施例8
[0056]
本实施例为针对实施例1-7的专用助剂进行抑制渗透、抗蒸发及提高土壤保水性效果试验。
[0057]
采用实施例1-7专用助剂1000倍稀释液及对照清水进行渗透时间、渗透深度、水分蒸发抑制率测定。
[0058]
预先准备干土,在干燥箱30℃条件下干燥24h,取出后研磨过20目筛,将所得细土装入直径为1cm的10ml离心管中,与最高刻度线持平。取1ml实施例1-7专用助剂1000倍稀释液及对照清水沿管壁加入到离心管中,记录溶液完全进入土壤所需时间即为渗透时间。静置4h后测得的水分进入深度即为渗透距离,同时对离心管进行称重后放入温度为25℃、湿度8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24h后再次称重,计算两次重量差并与对照比对,计算水分蒸发抑制率。结果见表1。
[0059]
表1专用助剂溶液性能测定结果
[0060][0061][0062]
从表1中可以看出,直接加入清水(即清水对照组),155秒内完全渗透,水分全部进入土壤中,而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均需要7000秒以上,才能完成渗透,即使是实施例5,完成渗透也需要275秒,这证明本发明专用助剂具有较好的延长渗透时间功能。从渗透距离来看,清水可以渗透至土层下3.45cm处,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渗透距离均低于
2cm,这证明本发明专用助剂表现出良好的锁定水分功能。从24小时水分蒸发抑制率看,实施例3抑制效果最高,达到84.38%,实施例6抑制率稍低,但也达到了34.38%,这充分证明本发明专用助剂具有较高的保水性能。
[0063]
实施例9
[0064]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4专用助剂与商品农药配套使用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
[0065]
采用实施例1-4专用助剂配合农药制剂,在田间灌根施药防治中可取得明显的增效作用。具体如下:
[0066]
试验在玻璃温室中进行,温度控制在28℃
±
2℃,相对湿度保持65-80%之间。在边长为10cm、高度为15cm的塑料钵中装入相同重量且同一来源的土壤,每盆中间位置播种中棉50棉花种一粒,覆盖1cm度的细土。棉花出苗后管理措施相同,约45天后进行试验。
[0067]
试验时,棉花植株上自然发生有烟粉虱和棉蚜,选择虫口密度达到15头以上的盆钵进行试验。试验选择的药剂品种为2%氟啶虫酰胺sc、10%氟啶虫酰胺wdg、22%氟啶虫胺腈sc、50%氟啶虫胺腈wdg,即两种有效成分各两种剂型。先分别称取实施例1-4专用助剂并加水制成1000mg/l的溶液,再分别称取药剂进行药液配制,每个药剂处理均设清水稀释的常规对照,另设空白对照,每个处理重复12次。药前进行虫口基数调查,药后处理72h后调查残留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
[0068]
在2%氟啶虫酰胺sc稀释1000倍处理中,实施例1-4药后烟粉虱虫口减退率分别为52.54%、70.91%、69.48%和53.49%,高于常规对照的47.27%,实施例1-4对应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34%、75.41%、79.08%和71.47%,高于常规对照的64.42%;实施例1-4药后蚜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56.77%、61.67%、64.60%和58.25%,高于常规对照的45.38%,实施例1-4对应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33%、72.41%、73.06%和67.11%,高于常规对照的59.59%。
[0069]
在10%氟啶虫酰胺wdg稀释5000倍处理中,实施例1-4药后烟粉虱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3.84%、72.63%、75.98%和65.96%,高于常规对照的58.38%,实施例1-4对应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00%、84.87%、84.05%和79.03%,高于常规对照的72.82%;实施例1-4药后蚜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1.00%、72.27%、77.34%和69.53%,高于常规对照的43.55%,实施例1-4对应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76%、80.02%、84.06%和79.65%,高于常规对照的64.98%。
[0070]
在22%氟啶虫胺腈sc稀释1000倍处理中,实施例1-4药后烟粉虱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1.20%、63.89%、58.46%和54.58%,高于常规对照的47.08%,实施例1-4对应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89%、76.47%、75.41%和70.31%,高于常规对照的63.67%;实施例1-4药后蚜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53.32%、60.92%、66.83%和67.55%,高于常规对照的56.67%,实施例1-4对应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28%、70.12%、76.20%和72.93%,高于常规对照的67.16%。
[0071]
在50%氟啶虫胺腈wdg稀释2500倍处理中,实施例1-4药后烟粉虱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5.27%、78.17%、80.11%和78.73%,高于常规对照的55.45%,实施例1-4对应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1.24%、83.55%、85.91%和85.04%,高于常规对照的68.20%;实施例1-4药后蚜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5.11%、80.72%、84.64%和77.14%,高于常规对照的60.30%,实施例1-4对应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50%、83.47%、87.73%和84.00%,高于常规对照的
71.08%。
[0072]
由此可见,本发明专用助剂配合农药制剂在田间灌根施药防治中可取得明显增效作用。
[0073]
表2实施例1-4对氟啶虫胺腈和氟啶虫酰胺防治棉花烟粉虱和蚜虫的增效作用
[0074][0075]
实施例10
[0076]
本实施例为使用方法。
[0077]
采用实施例1-7的提升灌根施药防治效果的专用助剂。先将专用助剂加水稀释,再按预定比例加入目标农药制剂,混合均匀后,倒入预设的灌根施药药箱中即可施药。
[0078]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