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供养的加州鲈苗种分级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95392发布日期:2022-08-20 00: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水供养的加州鲈苗种分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滑动驱动轴(13)、用于推挤水流的水流增速机构;所述水流增速机构包括固定柱(14)、主动轮(26)、滑动盘(261)、牵引绳(25)、第一从动轮(24)、第二从动轮(241)、固定环(27)、滑杆(22)、第一弹性件(23)、传动板(21)、第三传动轮(20)以及弹性吸水部(29);所述滑动驱动轴(13)滑动穿设于固定柱(14)的中部,相应地,所述固定柱(14)中部设有滑槽;所述滑动盘(261)和滑动驱动轴(13)滑动连接,且滑动盘(261)位于固定柱(14)的下方;滑动盘(261)上设有用于固定主动轮(26)的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主动轮(26)转动连接;固定柱(14)的下端设有用于固定第一从动轮(24)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和第一从动轮(24)转动连接;固定环(27)的下端设有用于固定第二从动轮(241)的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二从动轮(241)和第三固定座转动连接;牵引绳(25)的一端缠绕固定在主动轮(26)上,另一端依次绕接在第一从动轮(24)和第二从动轮(241)上,且牵引绳(25)背向主动轮(26)的一端和固定环(27)的下端相固定;弹性吸水部(29)的一端和滑动盘(261)相固定,另一端和固定环(27)的下端相固定;固定环(27)上设有适配滑杆(22)滑动的滑动槽,滑杆(22)的一端和固定柱(14)的侧端相固定,另一端滑动穿设于滑动槽,第一弹性件(23)套设在滑杆(22)上;所述传动板(21)固定设置在固定环(27)的上端,所述固定环(27)上设有第一传动齿部,相应地,所述第三传动轮(20)上设有与第一传动齿部啮合的第二传动齿部,所述传动板(21)和第三传动轮(20)啮合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供养的加州鲈苗种分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增速机构还包括挡水板(280),所述挡水板(280)固定设置在滑杆(22)背向固定柱(14)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供养的加州鲈苗种分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吸水部(29)的横截面呈漏斗型,所述弹性吸水部(29)是由弹性橡胶材质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供养的加州鲈苗种分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水流增速机构还包括弹性软管(30)以及集水盘(12),所述弹性软管(30)的一端和滑动盘(261)的下端相固定,另一端和集水盘(12)相固定,所述集水盘(12)和固定柱(14)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供养的加州鲈苗种分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增加溶解氧的吹氧机构,所述吹氧机构包括固定座(15)、氧气蓄气囊(17)、氧气进气管(16)、氧气出气管(18)、连接杆(19)、第一连接座以及第二连接座;所述固定座(15)固定设置在固定柱(14)的侧端,所述固定座(15)的侧端设有滑动槽(150);连接杆(19)的一端和第一连接座相固定,另一端和第三传动轮(20)转动连接,第一连接座滑动地设置于滑动槽(150)上;
所述氧气蓄气囊(17)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座上端,第二连接座位于第一连接座的上方,且滑动设置在滑动槽(150)上,氧气进气管(16)和氧气蓄气囊(17)连通,所述氧气出气管(18)和氧气蓄气囊(17)连通,所述氧气出气管(18)的出气口位于挡水板(280)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循环水供养的加州鲈苗种分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滑动槽(150)斜向设置,所述滑动槽(150)的上端靠近固定柱(14)中心线,所述滑动槽(150)的下端远离固定柱(14)中心线。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循环水供养的加州鲈苗种分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吹氧机构还包括集气板(180),所述集气板(180)中空且一端开口,且与氧气出气管(18)的末端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供养的加州鲈苗种分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水池(1)和固定架(13),所述固定架(13)的一端和储水池(1)的底端相固定,另一端和固定柱(14)的上端相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供养的加州鲈苗种分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1)内设有多个分隔板(11),分隔板(11)上设有穿水孔,多个分隔板(11)将储水池(1)内分隔成多个用于养殖鲈苗种的区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水供养的加州鲈苗种分级养殖系统,具体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滑动驱动轴、用于推挤水流的水流增速机构;水流增速机构包括固定柱、主动轮、滑动盘、牵引绳、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固定环、滑杆、第一弹性件、传动板、第三传动轮以及弹性吸水部。此外,在该系统中增加水处理填料池、固体沉淀小型微滤机,分别对应用于处理水中的氨氮和固体沉淀。同时,各个板块利用管道相连,水体通过循环水供养装置和高度差自流来实现水体循环流动。本发明具有有效提高水中溶解氧的优点。点。点。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辉 刘伟 丁雪燕 施文瑞 郑天伦 齐明 周凡 陈小明 吴洪喜 马文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渔业检验检测与疫病防控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05.05
技术公布日:2022/8/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