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盐高产新品种水稻幼苗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96548发布日期:2022-08-03 03:2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盐高产新品种水稻幼苗培育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水稻幼苗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盐高产新品种水稻幼苗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2.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代表种为稻。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种方式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
3.现有的大多依靠的高科技转基因,虽然能改变水稻的质量和性状,但并不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且由于转基因种子价格大大高于普通良种种子,从而增加了农业种植成本,同时水稻在机械化种植与培育过程中需要用到秧盘,现有的秧盘结构简单,无法使秧苗有序排列,培育种植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实现以上能培育耐盐高产水稻幼苗,培育效率高,能使培养土混合均匀,能使秧苗有序排列,秧苗取出方便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耐盐高产新品种水稻幼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s1、选种:(1)取培养土均匀铺设在秧盘上,然后将氯化钠溶液均匀喷洒在床面上,使土壤中的含盐量为0.6~0.8%,将待选水稻品种放在27~28℃的水中浸泡2~4天:
6.(2)选浸过的水稻品种100粒种在喷洒氯化钠溶液的秧盘上,置于29~30℃温度下发芽,另取100粒种在未喷洒氯化钠溶液的秧盘上作对照;
7.(3)发芽后放置在25~26℃温度下生长,10天后调查,用氯化钠处理的苗高度和正常生长幼苗的作对照;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级:凡处理苗高度与对照苗高度一和仅低于20%以内的为抗盐性水稻品种;低21~35%的为较抗盐性水稻品种;低36~50%的为耐盐性水稻品种;低51~70%的为较耐盐性水稻品种;低71~90%的为不抗盐性水稻品种;低91~100%的为最不抗盐性水稻品种;
8.s2、育苗:(1)育苗营养土的配制:选用猪圈粪底下1.2~1.3米深的黑土,筛除杂质备用,用1重量份的em菌液对400~500重量份的黑土和100~120重量份的鸡粪进行发酵,发酵20~30天;
9.(2)种子处理及播种量确定:将种子置于阳光下晾晒,使水分达到14%以下,再将种子用em菌液400~450倍浸种,浸泡6~8天,然后淋干水分、备用;
10.(3)播种:将配制好的育苗营养土置于育秧盘上,并将种子播种在秧盘上,将秧盘放入棚室中;
11.(4)幼苗管理:播种后2~6天是发芽期,保持苗床土水分不低于85%,棚温为30~33摄氏度;播种后10~12天是立针期,灌一次深水后放干,育苗床土呈泥状,棚内温度25~29℃;播种后15~21天是离乳期,温度控制在20~22℃,育苗棚内灌水,床面建立水层1寸;
播种后22~28天是幼苗期,苗床保持1~2寸水层,温度控制在18~23℃开始揭开棚膜通风,由小到大,白天通风,夜间保温;播种后29~35天是成苗期,温度21~27℃,床面水控干,小拱棚揭膜;插播前3天苗床水放干,得到耐盐高产新品种水稻幼苗。
12.一种耐盐高产新品种水稻幼苗培育秧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斗,所述底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杆,所述盘体的内部插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翻土轮,所述转轴的外侧套接有齿轮,所述转轴的外侧铰接有传动爪。
13.进一步的,所述盘体的四周设置有边壁,且盘体的底部开设有均匀排列的播种孔,且每组播种孔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组底斗,使稻种有效排列。
14.进一步的,所述齿杆插接在盘体的底部,且齿杆与齿轮相啮合,传动稳定。
15.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不少于九组,且相邻两转轴之间通过传动带与带轮传动连接,使多组转轴能同步转动。
16.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不少于九组的翻土轮与齿轮,且与底斗相对应。
17.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位于两排底斗之间,不会影响稻种生长。
18.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的内壁开设有传动槽,与传动爪配合使用。
19.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爪与转轴铰接处设置有缓冲弹簧,使齿轮停止转动时,不会限制转轴转动。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该耐盐高产新品种水稻幼苗培育方法,通过对稻种的筛选,选出耐盐度高的稻种,并通过控温育种的方法,使短季变为长季,可以栽培晚熟高产品种,达到水稻耐盐高产的目的,再通过将秧苗有序排列种植在秧盘中,能更加方便的对秧苗进行观察与测量,加快选种的速度,同时通过秧苗高度差方式选种能快速的选出耐盐稻种,从而达到了能培育耐盐高产水稻幼苗,培育效率高的效果。
22.2、该耐盐高产新品种水稻幼苗培育方法,通过转动转轴,转轴通过传动爪与传动槽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杆上升,齿杆带动托板上升,托板将底斗中的土壤推至盘体中,同时转轴带动翻土轮转动,翻土轮使土壤与氯化钠溶液混合均匀,且使底斗中土壤也混合均匀,保证选种效果,从而达到了能使培养土混合均匀的效果。
23.3、该耐盐高产新品种水稻幼苗培育方法,通过转动转轴,转轴通过传动爪与传动槽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杆上升,齿杆带动托板上升,托板将带动底斗收纳至盘体中,然后将稻种种植在底斗中,底斗使秧苗有序排列,种植方便,同时底斗收纳至盘体中,能快速将秧苗取出,从而达到了能使秧苗有序排列,秧苗取出方便的效果。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结构部分立体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结构整体俯视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结构整体正视剖视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结构齿轮部分左视剖视示意图。
28.图中:1、盘体;2、底斗;3、托板;4、齿杆;5、转轴;6、翻土轮;7、齿轮;8、传动爪。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该耐盐高产新品种水稻幼苗培育方法的实施例如下:
31.实施例一
32.一种耐盐高产新品种水稻幼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3.s1、选种:(1)取培养土均匀铺设在秧盘上,然后将氯化钠溶液均匀喷洒在床面上,使土壤中的含盐量为0.6%,将待选水稻品种放在27℃的水中浸泡2天:
34.(2)选浸过的水稻品种100粒种在喷洒氯化钠溶液的秧盘上,置于29℃温度下发芽,另取100粒种在未喷洒氯化钠溶液的秧盘上作对照;
35.(3)发芽后放置在25℃温度下生长,10天后调查,用氯化钠处理的苗高度和正常生长幼苗的作对照;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级:凡处理苗高度与对照苗高度一和仅低于20%以内的为抗盐性水稻品种;低21~35%的为较抗盐性水稻品种;低36~50%的为耐盐性水稻品种;低51~70%的为较耐盐性水稻品种;低71~90%的为不抗盐性水稻品种;低91~100%的为最不抗盐性水稻品种;
36.s2、育苗:(1)育苗营养土的配制:选用猪圈粪底下1.2米深的黑土,筛除杂质备用,用1重量份的em菌液对400重量份的黑土和100重量份的鸡粪进行发酵,发酵20天;
37.(2)种子处理及播种量确定:将种子置于阳光下晾晒,使水分达到14%以下,再将种子用em菌液400倍浸种,浸泡6天,然后淋干水分、备用;
38.(3)播种:将配制好的育苗营养土置于育秧盘上,并将种子播种在秧盘上,将秧盘放入棚室中;
39.(4)幼苗管理:播种后2~6天是发芽期,保持苗床土水分不低于85%,棚温为30~33摄氏度;播种后10~12天是立针期,灌一次深水后放干,育苗床土呈泥状,棚内温度25℃;播种后15~21天是离乳期,温度控制在20℃,育苗棚内灌水,床面建立水层1寸;播种后22~28天是幼苗期,苗床保持1~2寸水层,温度控制在18℃开始揭开棚膜通风,由小到大,白天通风,夜间保温;播种后29~35天是成苗期,温度21℃,床面水控干,小拱棚揭膜;插播前3天苗床水放干,得到耐盐高产新品种水稻幼苗。
40.实施例二
41.一种耐盐高产新品种水稻幼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2.s1、选种:(1)取培养土均匀铺设在秧盘上,然后将氯化钠溶液均匀喷洒在床面上,使土壤中的含盐量为0.8%,将待选水稻品种放在28℃的水中浸泡4天:
43.(2)选浸过的水稻品种100粒种在喷洒氯化钠溶液的秧盘上,置于30℃温度下发芽,另取100粒种在未喷洒氯化钠溶液的秧盘上作对照;
44.(3)发芽后放置在26℃温度下生长,10天后调查,用氯化钠处理的苗高度和正常生长幼苗的作对照;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级:凡处理苗高度与对照苗高度一和仅低于20%以内的为抗盐性水稻品种;低21~35%的为较抗盐性水稻品种;低36~50%的为耐盐性水稻品种;低51~70%的为较耐盐性水稻品种;低71~90%的为不抗盐性水稻品种;低91~100%
的为最不抗盐性水稻品种;
45.s2、育苗:(1)育苗营养土的配制:选用猪圈粪底下1.3米深的黑土,筛除杂质备用,用1重量份的em菌液对500重量份的黑土和120重量份的鸡粪进行发酵,发酵30天;
46.(2)种子处理及播种量确定:将种子置于阳光下晾晒,使水分达到14%以下,再将种子用em菌液450倍浸种,浸泡8天,然后淋干水分、备用;
47.(3)播种:将配制好的育苗营养土置于育秧盘上,并将种子播种在秧盘上,将秧盘放入棚室中;
48.(4)幼苗管理:播种后2~6天是发芽期,保持苗床土水分不低于85%,棚温为30~33摄氏度;播种后10~12天是立针期,灌一次深水后放干,育苗床土呈泥状,棚内温度29℃;播种后15~21天是离乳期,温度控制在22℃,育苗棚内灌水,床面建立水层1寸;播种后22~28天是幼苗期,苗床保持1~2寸水层,温度控制在23℃开始揭开棚膜通风,由小到大,白天通风,夜间保温;播种后29~35天是成苗期,温度27℃,床面水控干,小拱棚揭膜;插播前3天苗床水放干,得到耐盐高产新品种水稻幼苗。
49.实施例三
50.请参阅图1-图4,一种耐盐高产新品种水稻幼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s1、选种:(1)取培养土均匀铺设在秧盘上,然后将氯化钠溶液均匀喷洒在床面上,使土壤中的含盐量为0.6~0.8%,将待选水稻品种放在27~28℃的水中浸泡2~4天:
52.(2)选浸过的水稻品种100粒种在喷洒氯化钠溶液的秧盘上,置于29~30℃温度下发芽,另取100粒种在未喷洒氯化钠溶液的秧盘上作对照;
53.(3)发芽后放置在25~26℃温度下生长,10天后调查,用氯化钠处理的苗高度和正常生长幼苗的作对照;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级:凡处理苗高度与对照苗高度一和仅低于20%以内的为抗盐性水稻品种;低21~35%的为较抗盐性水稻品种;低36~50%的为耐盐性水稻品种;低51~70%的为较耐盐性水稻品种;低71~90%的为不抗盐性水稻品种;低91~100%的为最不抗盐性水稻品种;
54.s2、育苗:(1)育苗营养土的配制:选用猪圈粪底下1.2~1.3米深的黑土,筛除杂质备用,用1重量份的em菌液对400~500重量份的黑土和100~120重量份的鸡粪进行发酵,发酵20~30天;
55.(2)种子处理及播种量确定:将种子置于阳光下晾晒,使水分达到14%以下,再将种子用em菌液400~450倍浸种,浸泡6~8天,然后淋干水分、备用;
56.(3)播种:将配制好的育苗营养土置于育秧盘上,并将种子播种在秧盘上,将秧盘放入棚室中;
57.(4)幼苗管理:播种后2~6天是发芽期,保持苗床土水分不低于85%,棚温为30~33摄氏度;播种后10~12天是立针期,灌一次深水后放干,育苗床土呈泥状,棚内温度25~29℃;播种后15~21天是离乳期,温度控制在20~22℃,育苗棚内灌水,床面建立水层1寸;播种后22~28天是幼苗期,苗床保持1~2寸水层,温度控制在18~23℃开始揭开棚膜通风,由小到大,白天通风,夜间保温;播种后29~35天是成苗期,温度21~27℃,床面水控干,小拱棚揭膜;插播前3天苗床水放干,得到耐盐高产新品种水稻幼苗。
58.一种耐盐高产新品种水稻幼苗培育秧盘,包括盘体1,盘体1的材料采用硬塑料,盘体1的四周设置有边壁,且盘体1的底部开设有均匀排列的播种孔,且每组播种孔的底部均
固定连接有一组底斗2,使稻种有效排列,盘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斗2,底斗2的采用橡胶软膜,底斗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板3,托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杆4,齿杆4插接在盘体1的底部,且齿杆4与齿轮7相啮合,传动稳定,盘体1的内部插接有转轴5,转轴5不少于九组,且相邻两转轴5之间通过传动带与带轮传动连接,使多组转轴5能同步转动,每组转轴5上均设置有不少于九组的翻土轮6与齿轮7,且与底斗2相对应,转轴5位于两排底斗2之间,不会影响稻种生长,转轴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翻土轮6,转轴5的外侧套接有齿轮7,齿轮7的内壁开设有传动槽,与传动爪8配合使用,转轴5的外侧铰接有传动爪8,传动爪8与转轴5铰接处设置有缓冲弹簧,使齿轮7停止转动时,不会限制转轴5转动。
59.转动转轴5,转轴5通过传动爪8与传动槽带动齿轮7转动,齿轮7带动齿杆4上升,齿杆4带动托板3上升,托板3将带动底斗2收纳至盘体1中,底斗2中的土壤也进入盘体1中,转轴5转动的同时通过翻土轮6将土壤进行翻面,此时将氯化钠溶液喷洒在土壤中,继续转动转轴5,翻土轮6使氯化钠溶液与土壤混合均匀。
60.工作原理:转动转轴5,转轴5通过传动爪8与传动槽带动齿轮7转动,齿轮7带动齿杆4上升,齿杆4带动托板3上升,托板3将带动底斗2收纳至盘体1中,底斗2中的土壤也进入盘体1中,转轴5转动的同时通过翻土轮6将土壤进行翻面,此时将氯化钠溶液喷洒在土壤中,继续转动转轴5,翻土轮6使氯化钠溶液与土壤混合均匀,同时托板3上升至盘体1底部时,限制齿杆4上升,齿杆4限制齿轮7转动,齿轮7带动传动爪8摆动,传动爪8不影响转轴5转动,混合完成后,将稻种种植在底斗2中,由于底斗2上升至盘体1中,保证稻种种植方便,种植完成后,反转转轴5,转轴5通过齿轮7带动齿杆4下降,齿杆4带动托板3下降,托板3使底斗2展开,底斗2使稻种有序的排列在秧盘中,育种效果好。
6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