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烟与藿香间作改善土壤性状及烟叶品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65586发布日期:2022-09-09 21:0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烤烟与藿香间作改善土壤性状及烟叶品质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烤烟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烤烟与藿香间作改善土壤性状及烟叶品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烤烟连年单作导致土壤连作障碍、烟叶产量及品质降低、烟农经济收益下降。间作技术是我国传统农艺,可以将水肥气热等资源有效利用,也能充分利用栽培时间和种植空间,提高产值效益和生产效率。合理的烤烟间作除了可增加烟农收益之外,还不会对烤烟的生长产生影响,在加强通风性和透光性的基础上,烤烟间作会对烟株的生长发育起到一定的促进效果。相比较于单作种植模式,间作条件下病虫草害发生程度也会大大降低。目前,关于其他作物与烤烟进行间作种植模式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外皆有呈现,主要有烤烟和蔬菜间作、烤烟和麦类作物间作及烤烟和红薯间作等模式。
3.藿香为唇形科藿香属植物,全草供药用,具有解热,清暑,行气,化湿,健胃,止呕等功能,是清暑的常用中药,适生性强,生长势较旺,很少受病虫危害,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具有良好的“植物化感作用”。在不同的生长季节将藿香与不同植物间作可以提高土壤酶活性。目前还未有关于烤烟与藿香间作的相关报道,如何通过烤烟与藿香间作改善土壤性状及烟叶品质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烤烟与藿香间作改善土壤性状及烟叶品质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将食用菌菌渣与钾长石混合施用于待耕作的土壤中,使得间作烤烟和藿香后,可以显著改善土壤性状并提高烟叶品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烤烟与藿香间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将食用菌菌渣和钾长石粉混合均匀,添加到待耕作的土壤中,翻耕后静置3~5天得到预处理土壤;
8.(2)烤烟选种育苗,将烤烟苗与藿香种子间作于步骤(1)的预处理土壤中,对烤烟和藿香进行日常管理。
9.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食用菌菌渣选自羊肚菌菌渣或大球盖菇菌渣。
10.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钾长石粉的粒径为100~200目。
11.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钾长石的用量占食用菌菌渣质量的1~5%。
12.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翻耕的深度为15~25cm。
13.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食用菌菌渣和钾长石粉的用量为500~600kg/hm2。
14.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烤烟的品种为nc102,育苗的方法为漂浮育苗。
15.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间作为:两行烤烟与两行藿香交替间作。
16.优选地,烤烟的种植密度为1200株/亩,烤烟的行距110cm,株距50cm;藿香与烤烟
间距40cm,藿香的株距30cm。
17.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烤烟与藿香间作方法在改善土壤性状及烟叶品质中的应用。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通过将食用菌菌渣与钾长石粉混合施用于待耕作的土壤中,使得间作烤烟和藿香后,可以显著改善土壤性状并提高烟叶品质。
20.(2)本发明既通过食用菌菌渣为烤烟和藿香提供所需养分,又通过菌渣与钾长石之间的作用使钾长石中的钾转化为土壤所需的钾肥,进而协同促进烤烟和藿香的生长。
21.(3)藿香具有与烤烟无共同病害、收获季节不冲突、田间管理便利且极易成活和收获后剩余部分可作为田间肥料改善土壤品质等优点。藿香还可以提高土壤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而本发明添加菌渣与钾长石后可进一步协同促进土壤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降低土壤真菌数量,使土体环境得到提升,缓解土壤连作障碍。
22.(4)本发明的烤烟、藿香间作方法使烤后烟叶内化学成分更协调、更平衡,显著提高烟叶质量;能不同程度上提高烤烟均价、上等烟比例和烟田综合产值效益,一定程度上增加烟农收益。
附图说明
23.图1烤烟-藿香间作处理对烟田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24.图2烤烟-藿香间作处理对烟田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25.图3烤烟-藿香间作处理对烟田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26.图4烤烟-藿香间作处理对烟田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27.图5烤烟-藿香间作处理对烟田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28.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9.正如背景技术部分介绍的,虽然藿香与不同植物间作可以提高土壤酶活性;单如何将藿香与烤烟间作进一步改善土壤性状和烤烟品质,还未有相关报道。
30.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烤烟与藿香间作改善土壤性状及烟叶品质的方法。本发明首先采用食用菌菌渣和钾长石粉混合添加到待耕作的土壤中,从烤烟播种到收获的四个月内,钾长石中的钾元素通过与食用菌菌渣及土壤中所含的部分酶和有益菌的作用下被不断的释放出来,起到长效缓释钾肥的作用。菌渣不仅为烤烟和藿香提供生长所需养分,还与钾长石协同促进土壤性状改善及提高烤烟品质。
31.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32.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均为本领域常规的试验材料,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购买得到。
33.实施例和对比例均间作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联城镇下堂子村;
34.间作时间:2020年4月-8月;
35.每个实施例或对比例均种植1亩地,每亩地之间间隔1.5m,该地区土壤性状基本保持一致,该地区的土壤性状为:有机质含量5.98g/kg,全氮4.48g/kg,全磷3.35g/kg,全钾4.66g/kg,有效氮15.77mg/kg,有效磷52.34mg/kg,速效钾97.87mg/kg。
36.大球盖菇菌渣是按照申请号为202110575966.8公开的一种大球盖菇培养料及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进行栽培后得到的菌渣。
37.羊肚菌是按照申请号为201910504480.8公开的羊肚菌高产菌株及其应用中的栽培方法栽培后得到的菌渣。
38.烤烟品种:nc102;
39.藿香品种:广藿香。
40.实施例1:
41.一、育苗:
42.烤烟进行漂浮育苗,选择品种nc102,烤烟育苗时间为2月中旬,藿香选用品种广藿香。
43.二、施肥:
44.起垄前条施菌渣及钾长石粉。
45.4月初,将600kg大球盖菇菌渣与18kg 100目的钾长石粉混合均匀,播散于待耕作的土壤中,翻耕深度20cm,静置5天。
46.三、起垄:
47.烤烟与藿香间作,垄宽:上垄0.3m,下垄0.5m;垄高0.4m,烟草垄距1.1m,藿香与烤烟间距0.4m,藿香垄距0.3m,两行烤烟之间种植两行藿香。
48.四、移栽与播种:
49.4月中旬,将nc102烤烟苗和藿香种子间作于处理后的土壤中,每亩种植烤烟1200株,烤烟行距110cm,株距50cm;藿香与烤烟间距40cm,藿香的株距30cm,两行烤烟之间种植两行藿香。移栽时烟草苗龄60天,每个穴深10cm,每穴浇水3.0斤,播种后进行日常管理。
50.五、大田管理和采收烘烤:
51.烤烟幼苗移栽时将敌克松和细土的搅拌物撒施于烟株基部,移栽的烟苗成活后,及时揭膜,中耕除草培土,后期及时进行打顶抹茬。烟株留有效叶18-24片,烟叶于8月中旬开始采收并烘烤。藿香于6月进行幼嫩茎叶的采摘,在8月中旬烟叶采收的同时进行藿香的第二次采收。
52.实施例2
53.一、育苗:
54.烤烟进行漂浮育苗,烤烟育苗时间为2月中旬。
55.二、施肥:
56.起垄前条施菌渣及钾长石粉。
57.4月初,将500kg羊肚菌菌渣与20kg 200目的钾长石粉混合均匀,播散于待耕作的土壤中,翻耕深度20cm,静置5天。
58.三、起垄:
59.烤烟与藿香间作,垄宽:上垄0.3m,下垄0.5m;垄高0.4m,烟草垄距1.1m,藿香与烤
烟间距0.4m,藿香垄距0.3m,两行烤烟之间种植两行藿香。
60.四、移栽与播种:
61.4月中旬,将nc102烤烟苗与藿香种子间作于处理后的土壤中,每亩种植烤烟1200株,烤烟行距110cm,株距50cm;藿香与烤烟间距40cm,藿香的株距30cm,两行烤烟之间种植两行藿香。移栽时烟草苗龄60天,每个穴深10cm,每穴浇水2.0斤,播种后进行日常管理。
62.五、大田管理和采收烘烤:
63.烤烟幼苗移栽时将敌克松和细土的搅拌物撒施于烟株基部,移栽的烟苗成活后,及时揭膜,中耕除草培土,后期及时进行打顶抹茬。烟株留有效叶18-24片,烟叶于8月中旬开始采收。藿香于6月进行幼嫩茎叶的采摘,在8月中旬烟叶采收的同时进行藿香的第二次采收。
64.对比例1
6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土壤直接翻耕,不添加菌渣和钾长石粉。
66.对比例2
6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添加600kg大球盖菇菌渣,不添加钾长石粉。
68.对比例3
69.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添加18kg 100目的钾长石粉,不添加大球盖菇菌渣。
70.试验例1
71.在4月15日(烤烟移栽前期)、6月15日(烤烟旺长期)、7月15日(烤烟现蕾期)、8月15日(烤烟成熟期)4个时期选取实施例1~2和对比例1~3间作行间的土壤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土壤取样:
72.(1)除去表面浮土后用取土器对5~15cm的土层进行取样,并保存在无菌的牛皮纸袋中带回,研磨后置入冰箱中保存。采用固体平板法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分离和测定。细菌使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真菌使用马丁氏琼脂培养基,放线菌使用改良高氏一号培养基进行区别培养,稀释平板法进行计数,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变化见图1~3。
73.(2)除去表面浮土后用取土器对5~20cm的土层进行取样,保存在无菌的牛皮纸袋中带回,在自然条件下进行风干保存。取出土样后去除草石等杂物后风干并混合均匀,经过研磨过100目筛后,进行土壤蔗糖酶活性和脲酶活性的测定,蔗糖酶活性和脲酶活性见图4~5。
74.由图1~3可以看出,采用实施例1和2的间作方法较对比例1~3的间作相比,提高了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了土壤中真菌的数量。由图4~5可以看出,采用实施例1和2的间作方法较对比例1~3的间作相比,提高了土壤中蔗糖酶活性和脲酶活性。说明本发明的间作方法可以改善土壤性状,使土体环境得到提升,缓解土壤连作障碍。
75.试验例2
76.对实施例1~2和对比例1~3收获的烟叶中的部分化学成分含量及烟叶品质进行检测,所得结果见表1~2。
77.其中,烟叶中的还原糖及总糖含量采用《yc/t159-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水溶性糖的测定连续流动法》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78.烟碱含量采用《yc/t160-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植物碱的测定连续流动法》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79.总氮含量采用《yc/t161-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氮的测定连续流动法》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80.钾含量采用《yc/t217-2007烟草及烟草制品钾的测定连续流动法》中规定的方法测定。
81.表1烟叶中的化学成分
[0082][0083]
表2上等烟比例
[0084][0085]
注:上等烟的评定标准参见《gb 2635-1992烤烟》中的规定。
[0086]
由表1可以看出,通过测定烤后烟叶的两种等级(x2f和b2f)发现实施例1~2的间作种植与对比例1~3的间作种植相比,改变了上等烟叶中的部分化学成分含量,例如还原糖含量和总糖含量升高、总氮含量下降、烟碱含量升高等;中等烟叶中的部分化学成分含量且变化差异显著。
[0087]
由表2可以看出,上等烟在整体烟叶品质中的比例会在实施例1~2的间作处理后出现显著提升。
[0088]
通过上述试验可以看出,较直接间作烤烟和藿香、以及单独添加菌渣或钾长石相比,采用实施例1~2间作后可显著提高土壤性状和烟叶品质,使得烟叶和藿香的产量和产值均有大幅提高。说明添加菌渣和钾长石可以协同提高烤烟品质以及协同提高上等烟的比例。
[0089]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