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野生的日本对虾生态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14069发布日期:2022-10-04 20:5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野生的日本对虾生态养殖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仿野生的日本对虾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2.日本对虾属于十足目、对虾科、囊对虾属,又称车虾、花虾、竹节虾、斑节虾等,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在我国江苏以南的沿海地区也有分布。日本对虾是我国沿海地区一种重要的经济对虾种类,具有生长迅速、抗病力强、干露存活时间长、长途运输成活率高的特点,同时全国各地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价格,因此在我国沿海各地均有养殖。
3.对于日本对虾的养殖,由于市场对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养殖池的规模也需要相应扩大,现有的池塘养殖已经不能满足日常需求量的增长。一种解决办法是推广日本对虾的工厂化养殖方法,但是对于日本对虾的工厂化养殖,由于其养殖密度大,需要大量的人工饵料投喂,同时日本对虾具有潜砂的生理习性,这会造成多余的饵料、排泄物和池内藻类或悬浮物等杂质容易对养殖环境造成污染,使得养殖环境快速恶化,影响养殖成活率。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4385577u”公开了一种日本对虾高密度养殖的装置,通过增加日本对虾潜砂面积,从而提高单位面积养殖数量,且本发明装置铺的砂可以上下接触溶氧,可以有效防止底部砂黑臭,降低发生病害几率,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另一种解决办法则是对现有的养殖池进行综合利用,结合不同生物的养殖高峰季节变化进行轮养。在江浙一带,三疣梭子蟹的主要养殖模式为每年的6月初前后放苗,到次年的1月左右(春节前后)上市。而2月至6月初期间大量闲置的梭子蟹养殖池可以作为日本对虾的养殖场地。但是,如果仍采用传统的养殖方法对日本对虾进行养殖,向其投喂诸如豆腐、鲜鱼虾、蛋羹等饵料,容易破坏池塘底质、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存留在池底,会给之后池塘的养殖使用带来巨大不便,特别是对梭子蟹养殖带来严重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日本对虾养殖方法单一、传统养殖方法容易造成养殖池污染,难以与其他水产进行轮养的问题,提供一种仿野生的日本对虾生态养殖方法,利用活体糠虾作为日本对虾的饵料,减少甚至放弃人工饵料的投喂,达到对养殖池最小限度的污染和破坏,使其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可以正常使用,不影响其他水产养殖。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仿野生的日本对虾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养殖池布置:1月下旬前后,将养殖池清淤、晒塘,所述养殖池包括设置在养殖池内的若干带网孔的围隔,围隔外的养殖区域为第一养殖区域,围隔内的养殖区域为第二养殖区域,围隔网孔的孔径为0.18~0.22cm,所述养殖池内还设有若干白炽灯,之后进水、消毒、肥水,使水质满足水产养殖条件;
(b)养殖:3月初接种糠虾成体,第一养殖区域的接种量为1.5~2kg/亩,第二养殖区域的接种量为8~10kg/亩;3月中旬在第一养殖区域放养日本对虾苗种,放养量为4000~5000尾/亩;日本对虾养殖过程中在第一养殖区域内不投饵,在第二养殖区域内每日投喂1.5~2.5kg/亩的丰年虫活幼体;夜间打开白炽灯;(c)起捕:5月底,起捕日本对虾,对养殖池进行修整,去除围隔,用于后续水产养殖。
6.在日本对虾的养殖过程中,为了减少大量饵料的投喂和日本对虾的养殖对养殖池环境造成的破坏,采用活体糠虾与日本对虾混养,由于春季是糠虾的繁殖盛期,在养殖池内的糠虾大量繁殖,可以将活体糠虾作为日本对虾养殖过程中的饵料,通过糠虾的不断繁殖为日本对虾提供大量的鲜活饵料,从而舍弃人工饵料的投喂,实现仿野生的生态养殖模式。
7.在养殖过程中,在养殖池中设置若干围隔,围隔内部用于养殖糠虾。围隔内部的糠虾养殖密度明显高于围隔外部,同时通过围隔网孔孔径的限制,使得围隔内部的糠虾幼体不断游出围隔,在围隔外生长并作为饵料被日本对虾捕食,围隔内部的成体糠虾则不断繁殖,产生源源不断的糠虾幼体。围隔外部同时养殖糠虾和日本对虾,在围隔外先养殖部分糠虾的原因是为了保证日本对虾在养殖初期有足够数量的糠虾作为食物,这部分糠虾同时也会繁殖新的幼体,实现糠虾数量的补充和循环。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只需要对围隔内部的糠虾投喂丰年虫活幼体作为饵料,就可以通过糠虾的繁殖满足养殖池内日本对虾的生长饵料需求。同时,在养殖池内设置若干白炽灯,夜间通过白炽灯诱集糠虾,更有利于日本对虾对糠虾的捕食。
8.作为优选,所述围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围隔的位置在养殖池对角线相对两角。在养殖池对角线两角设置两个围隔,通过两个围隔内糠虾的繁殖和糠虾幼体的移动满足整个养殖池内的日本对虾的饵料需求。设置在两角一方面可以实现更大的糠虾幼体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在围隔设置时可以利用养殖池原本的池壁,施工更加方便。
9.作为优选,所述白炽灯的位置在养殖池另一对角线相对两角。将白炽灯设置在养殖池另一对角线两角,可以在夜间将糠虾诱集到养殖池另一对角,促进糠虾在养殖池内的均匀分布,同时吸引围隔内部的糠虾幼体游出围隔。
10.作为优选,每个围隔的面积为养殖池总面积的1/50~1/40。围隔面积过小则无法养殖足够的糠虾用以提供饵料,围隔面积过大则会挤占围隔外部日本对虾的生长空间,使得养殖的经济效益显著下降。
11.作为优选,步骤(b)中,在第一养殖区域和第二养殖区域均每周使用肥水膏一次,肥水膏的用量为1~1.5kg/亩。
12.在养殖过程中,使用一定浓度的肥水膏对水体中的藻类、轮虫、枝角类等生物饵料进行培养,以供糠虾食用,可以提高糠虾的培育密度,使得养殖池内存在足够的糠虾作为日本对虾的生物饲料。
13.作为优选,步骤(a)中,所述晒塘时间为20~30天,所述进水高度为60~70cm,所述消毒步骤为:对池水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漂白粉的用量为40~60kg/亩。
14.作为优选,步骤(a)中,所述肥水步骤为:消毒5天后,施用2~3kg/亩的硫酸钾复合肥和1.5~2.5kg/亩氨基酸肥水膏,之后使用氨基酸追肥。通过硫酸钾复合肥和氨基酸肥水膏使得水体内藻类等微生物大量繁殖,达到一定数量,可以作为糠虾和日本对虾的食物之
一,满足仿野生的养殖环境要求。
15.作为优选,步骤(b)中,每周使用一次底质改良剂和em菌,所述底质改良剂的用量为20~30kg/亩,em菌的用量为1~2kg/亩。
16.作为优选,步骤(b)中,养殖过程中通过进水口通入海水,不排水,每3~4天提高水位4~5cm,水位不超过1.3米。进水过程中使用自然海水,可以将自然海水中天然携带的浮游动物或浮游植物等引入养殖池,丰富养殖池的养殖环境,同时海水中的各种元素也可以为日本对虾的生长提供辅助,满足仿野生的养殖环境要求。
17.作为优选,步骤(b)中,进水口设有筛网,所述筛网的目数为60~80目。通过筛网将海水中的其他幼鱼等阻拦在养殖池外,防止其污染养殖环境,破坏日本对虾的养殖过程。
18.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利用春季糠虾的大量繁殖,将其作为日本对虾的鲜活饵料,在不投喂人工饲料的基础上实现日本对虾的仿野生养殖;(2)在养殖池中设置若干围隔,围隔内部用于养殖糠虾,同时通过围隔网孔孔径的限制,使得围隔内部的糠虾幼体不断游出围隔,在围隔外生长并作为饵料被日本对虾捕食;(3)在养殖池内设置若干白炽灯,夜间通过白炽灯诱集糠虾,更有利于日本对虾对糠虾的捕食;(4)通过仿野生的养殖方法,在养殖过程中减少对养殖池环境的污染,减少养殖后的处理步骤,不影响养殖池的后续使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养殖池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围隔、2第一养殖区域、3第二养殖区域、4白炽灯、5进水口、51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应理解,这些实施例适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而本发明不受以下实施例的范围限制;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采用的条件。下述实施例中未作特殊说明,所有原料均来自于商购或通过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而得。
22.实施例1一种仿野生的日本对虾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养殖池布置:1月下旬前后,待上一年养殖的梭子蟹起捕销售后,用泥浆泵清除养殖池底部的淤泥,之后晒塘20~30天,如图1所示,所述养殖池包括两个设置在养殖池对角线相对两角的带网孔的围隔1,每个围隔的面积为养殖池总面积的1/50,围隔底部埋入土下30 cm,网顶部离池底1.4m,围隔外的养殖区域为第一养殖区域2,围隔内的养殖区域为第二养殖区域3,围隔网孔的孔径为0.2cm,所述养殖池在养殖池另一对角线相对两角还分别设有白炽灯4,之后进水、消毒、肥水,进水高度为60~70cm,消毒步骤为:对池水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漂白粉的用量为50kg/亩,肥水步骤为:消毒5天后,施用2.5kg/亩的硫酸钾复合肥和2kg/亩氨基酸肥水膏,之后使用氨基酸追肥,使水质满足水产养殖条件;(b)养殖:3月初接种糠虾成体,第一养殖区域的接种量为2kg/亩,第二养殖区域的接种量为9kg/亩;3月中旬在第一养殖区域放养日本对虾苗种,日本对虾苗种的体长为3~
5cm,放养量为4500尾/亩;日本对虾养殖过程中在第一养殖区域内不投饵,在第二养殖区域内每日投喂2.0kg/亩的丰年虫活幼体;夜间打开白炽灯;在第一养殖区域和第二养殖区域均每周使用肥水膏一次,肥水膏的用量为1.2kg/亩,每周使用一次底质改良剂和em菌,所述底质改良剂的用量为25kg/亩,em菌的用量为1.5kg/亩;养殖过程中通过进水口5通入海水,进水口设有筛网51,筛网目数为60目,每3~4天提高水位4~5cm,水位不超过1.3米;(c)起捕:5月底,使用地龙网起捕日本对虾,对养殖池进行修整,去除围隔后进行简单处理,即可用于后续梭子蟹养殖。
23.对收获的日本对虾的成活率和体重进行测量,并计算亩产,日本对虾成活率为85%,平均体重9.8g/尾,亩产38.6kg。在后续梭子蟹养殖过程中,放养800只/亩,苗种平均体重约10g,最终成活率为43%,亩产86kg。
24.实施例2一种仿野生的日本对虾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养殖池布置:1月下旬前后,待上一年养殖的梭子蟹起捕销售后,用泥浆泵清除养殖池底部的淤泥,之后晒塘20~30天,所述养殖池包括两个设置在养殖池对角线相对两角的带网孔的围隔1,每个围隔的面积为养殖池总面积的1/40,围隔底部埋入土下30 cm,网顶部离池底1.4m,围隔外的养殖区域为第一养殖区域2,围隔内的养殖区域为第二养殖区域3,围隔网孔的孔径为0.18cm,所述养殖池在养殖池另一对角线相对两角还分别设有白炽灯4,之后进水、消毒、肥水,进水高度为60~70cm,消毒步骤为:对池水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漂白粉的用量为50kg/亩,肥水步骤为:消毒5天后,施用2.5kg/亩的硫酸钾复合肥和2kg/亩氨基酸肥水膏,之后使用氨基酸追肥,使水质满足水产养殖条件;(b)养殖:3月初接种糠虾成体,第一养殖区域的接种量为1.5kg/亩,第二养殖区域的接种量为8kg/亩;3月中旬在第一养殖区域放养日本对虾苗种,日本对虾苗种的体长为3~5cm,放养量为4000尾/亩;日本对虾养殖过程中在第一养殖区域内不投饵,在第二养殖区域内每日投喂1.5kg/亩的丰年虫活幼体;夜间打开白炽灯;在第一养殖区域和第二养殖区域均每周使用肥水膏一次,肥水膏的用量为1kg/亩,每周使用一次底质改良剂和em菌,所述底质改良剂的用量为25kg/亩,em菌的用量为1.5kg/亩;养殖过程中通过进水口5通入海水,进水口设有筛网51,筛网目数为60目,每3~4天提高水位4~5cm,水位不超过1.3米;(c)起捕:5月底,使用地龙网起捕日本对虾,对养殖池进行修整,去除围隔后进行简单处理,即可用于后续梭子蟹养殖。
25.对收获的日本对虾的成活率和体重进行测量,并计算亩产,日本对虾成活率为86%,平均体重10.2g/尾,亩产35.1kg。在后续梭子蟹养殖过程中,放养800只/亩,苗种平均体重约10g,最终成活率为45%,亩产90kg。
26.实施例3一种仿野生的日本对虾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养殖池布置:1月下旬前后,待上一年养殖的梭子蟹起捕销售后,用泥浆泵清除养殖池底部的淤泥,之后晒塘20~30天,所述养殖池包括两个设置在养殖池对角线相对两角的带网孔的围隔1,每个围隔的面积为养殖池总面积的1/50,围隔底部埋入土下30 cm,网顶部离池底1.4m,围隔外的养殖区域为第一养殖区域2,围隔内的养殖区域为第二养殖区域3,围隔网孔的孔径为0.22cm,所述养殖池在养殖池另一对角线相对两角还分别设有白炽灯4,
之后进水、消毒、肥水,进水高度为60~70cm,消毒步骤为:对池水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漂白粉的用量为50kg/亩,肥水步骤为:消毒5天后,施用2.5kg/亩的硫酸钾复合肥和2kg/亩氨基酸肥水膏,之后使用氨基酸追肥,使水质满足水产养殖条件;(b)养殖:3月初接种糠虾成体,第一养殖区域的接种量为2kg/亩,第二养殖区域的接种量为10kg/亩;3月中旬在第一养殖区域放养日本对虾苗种,日本对虾苗种的体长为3~5cm,放养量为5000尾/亩;日本对虾养殖过程中在第一养殖区域内不投饵,在第二养殖区域内每日投喂2.5kg/亩的丰年虫活幼体;夜间打开白炽灯;在第一养殖区域和第二养殖区域均每周使用肥水膏一次,肥水膏的用量为1.4kg/亩,每周使用一次底质改良剂和em菌,所述底质改良剂的用量为25kg/亩,em菌的用量为1.5kg/亩;养殖过程中通过进水口5通入海水,进水口设有筛网51,筛网目数为60目,每3~4天提高水位4~5cm,水位不超过1.3米;(c)起捕:5月底,使用地龙网起捕日本对虾,对池塘进行修整,去除围隔后进行简单处理,即可用于后续梭子蟹养殖。
27.对收获的日本对虾的成活率和体重进行测量,并计算亩产,日本对虾成活率为83%,平均体重9.3g/尾,亩产37.5kg。在后续梭子蟹养殖过程中,放养800只/亩,苗种平均体重约10g,最终养殖成活率为41%,亩产82kg。
28.对比例1本对比例采用常规日本对虾养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养殖池布置:1月下旬前后,待上一年养殖的梭子蟹起捕销售后,用泥浆泵清除养殖池底部的淤泥,之后晒塘20~30天,之后进水、消毒、肥水,进水高度为60~70cm,消毒步骤为:对池水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漂白粉的用量为50kg/亩,肥水步骤为:消毒5天后,施用2.5kg/亩的硫酸钾复合肥和2kg/亩氨基酸肥水膏,之后使用氨基酸追肥,使水质满足水产养殖条件;(b)养殖:3月中旬在第一养殖区域放养日本对虾苗种,日本对虾苗种的体长为3~5cm,放养量为4500尾/亩;日本对虾养殖过程中投喂市售日本对虾饵料;在养殖区域每周使用肥水膏一次,肥水膏的用量为1kg/亩,每周使用一次底质改良剂和em菌,所述底质改良剂的用量为25kg/亩,em菌的用量为1.5kg/亩;养殖过程中通过进水口5通入海水,进水口设有筛网51,筛网目数为60目,每3~4天提高水位4~5cm,水位不超过1.3米;(c)起捕:5月底,使用地龙网起捕日本对虾,对养殖池进行修整,用于后续梭子蟹养殖。
29.对收获的日本对虾的成活率和体重进行测量,并计算亩产,日本对虾成活率为78%,平均体重8.5g/尾,亩产33.1kg。在后续梭子蟹养殖过程中,放养800只/亩,苗种平均体重约10g,最终养殖成活率为31%,亩产62kg。实施例1~3的仿野生养殖过程效果可靠,日本对虾存活率、亩产均较高,同时不会对后续水产养殖造成干扰。相比于实施例1~3的养殖方法,对比例1的日本对虾养殖方法在成活率和亩产上均存在明显差距,说明本发明的仿野生养殖方法可以提升日本对虾的成活率和产量。同时,对比例1在日本对虾养殖后,由于日本对虾的潜砂特性和商用饵料的饲喂,会造成池底的大量破坏和污染,对养殖池的后续使用造成干扰。用于后续水产养殖中,如梭子蟹的养殖时,一方面需要对池底进行大量修整,另一方面即使进行修整后,相比于实施例1~3,对比例1后续的梭子蟹养殖存活率明显降低、亩产减少严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