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淡水湖泊水库堤岸消涨带生态植被恢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058963发布日期:2022-11-04 22:32阅读:4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生态植被恢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淡水湖泊水库堤岸消涨带生态植被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2.水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在河道、山谷、低洼地及地下透水层修建挡水坝或堤堰、隔水墙而形成蓄集水的人工湖,能拦蓄洪水,调节径流,以满足防洪、发电、供水、灌溉等需要。
3.然而河、湖、库岸水位升降运动对消涨带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可能诱发河、湖、库岸滑坡,破坏消涨带土壤,毁坏周边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并影响河、湖、库岸景观环境,为了降低淡水河、湖、库岸水位升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水位周期性地涨落的作用下,河、湖、库岸消涨带坡面的土壤结构被破坏,植被大量消失,土壤侵蚀十分严重,使得河、湖、库岸消涨带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脆弱性增强,河、湖、库岸消涨带土壤严重退化,基质以粗砂和砾石为主,不仅保水性能极差,而且土壤肥力低,同时极大影响这些区域的景观风貌,降低了生态环境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淡水湖泊水库堤岸消涨带生态植被恢复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淡水湖泊水库堤岸消涨带生态植被恢复方法,所述水库消涨带生态植被恢复方法包括有水库消涨带、消涨带划分和生态植被恢复,所述消涨带划分区分为三个模块,所述消涨带划分的第一模块为主要依据模块,所述消涨带划分的第二模块为要素因子模块,所述消涨带划分的第三模块为立地类型划分模块,所述生态植被恢复包含有三种植物类型,所述生态植被恢复的一号植物类型为乔木植物,所述生态植被恢复的二号植物类型为草本植物,所述生态植被恢复的三号植物类型为水生植物。
6.可选的,所述水库消涨带的空间分布呈条带状,且在高程范围内。
7.可选的,所述主要依据模块划分为两个单元,所述主要依据模块的第一单元为库岸类型单元,所述主要依据模块的第二单元为质地结构类型单元。
8.可选的,所述要素因子模块区分为水热条件单元和土壤养分条件单元。
9.可选的,所述立地类型划分模块包括有四种立地类型,所述立地类型划分模块的第一种立地类型为土质岸坡消涨带,所述立地类型划分模块的第二种立地类型为低洼湿地消涨带,所述立地类型划分模块的第三种立地类型为土石岸坡消涨带,所述立地类型划分模块的第四种立地类型为岩石岸坡消涨带。
10.可选的,所述土质岸坡消涨带的植被恢复的因素主要为岸坡坡度和高程,所述土质岸坡消涨带的坡度小,且坡岸土体的水分保持能力高,所述土质岸坡消涨带的种植穴或
种植槽临水面设置半圆形或长条形的反滤层。
11.可选的,所述低洼湿地消涨带主要是由于中央地势较低而形成,所述低洼湿地消涨带内土壤腐殖质和疏松土壤微粒和沉积量较多,且受水库水位变化的影响较小,所述低洼湿地消涨带洼地底部形成大量含有机质较高的淤泥层,所述低洼湿地消涨带的洼地底部颜色多为灰黑色,且养分充足。
12.可选的,所述土石岸坡消涨带由土壤与岩石混合构成,且质地介于土质岸坡与岩质岸坡之间,所述土石岸坡消涨带的植被恢复的因素主要有岸坡坡度、土石岸坡高程以及土石成分比。
13.可选的,所述岩石岸坡消涨带主要构成成分为岩石,且缺乏植被生长固定所必须的土体环境。
14.一种用于淡水湖泊水库堤岸消涨带生态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5.s1:种植植被的制备
16.1.1、在勘察炳坑水库库岸带的地形的基础上,根据水位年周变化规律,再相应的填充基质制备、植物搭配、苗木规格以及种植穴密度和选择最佳的苗木的种类移栽;
17.1.2、部分河岸带土壤退换严重,基质主要以粗砂和砾石为主,保水性极差,在苗木放入种植穴前,于穴底施入稀释200倍的农用保水剂凝胶,即农用保水剂与水比例为1:200,并且,填充土中又选择添加了农用保水剂;
18.1.3、移栽时的填充土有约25%的经过发酵、腐熟的粉碎过的农林废弃物;
19.1.4、选择的苗木种源为穴盘苗或者容器苗。
20.s2:消涨带及其植被的选择
21.2.1、土质岸坡消涨带与其生态植被恢复方法
22.土质岸坡消涨带植被恢复区域多集中在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5m范围内,采取的生态恢复措施是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2m范围内以种植乔木为主,合适的树种有:白千层、红千层、水石榕、水蒲桃、水翁、落羽杉和水松;
23.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2—5m范围以种植草本植物为主,合适的草种有:李氏禾、铺地黍、芦竹、芦苇和千屈菜;
24.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5m范围内,适宜的植物有白千层、红千层、水石榕、水蒲桃、水翁、水同木、落羽杉、中山杉、水松、对叶榕、厚叶榕、湿地松、水东哥、红刺露兜、木芙蓉、李氏禾、铺地黍、芦竹、花叶芦竹、芦苇、千屈菜、水蓼、再力花、美人蕉、纸莎草和风车草。
25.2.2、低洼湿地消涨带与其生态植被恢复方法
26.低洼湿地消涨带的植被恢复措施以种植水生植物为主,适宜在该类型区生长的植物种类较多,主要为水生植物及其他耐水湿植物,常采用的植物有:白千层、红千层、水石榕、水蒲桃、水翁、水同木、落羽杉、中山杉、水松、对叶榕、厚叶榕、水东哥、红刺露兜、木芙蓉、李氏禾、铺地黍、芦竹、花叶芦竹、芦苇、千屈菜、水蓼、再力花、美人蕉、纸莎草、风车草、龟背竹、海芋、荷花、芡实、睡莲、香蒲、水鬼蕉、水葱、花叶水葱、文殊兰、梭鱼草、水芹、蕹菜、水蕨和圆叶节节菜。
27.2.3、土石岸坡消涨带与其生态植被恢复方法
28.土石岸坡消涨带的植被恢复区域多集中在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5m范围内,其植被恢复措施以草本植物种植为主,乔木在该类型区的适应能力很差宜慎重采用,实践中使用
较多的植物有:白千层、水翁、水石榕、落羽杉、李氏禾、铺地黍、芦竹和芦苇。
29.2.4、岩石岸坡消涨带与其生态植被恢复方法
30.岩石岸坡消涨带库区水位反复涨落,导致坡体表层土壤及其他松散体在水动力作用下崩解破坏,岸坡岩体裸露,岩质岸坡消涨带因之形成,岩质岸坡缺乏植被生长固定所必须的土体环境,植被恢复难度高且资金投入量要求极大,因而,该类型消涨带通常不采取植被恢复措施。
31.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32.1、该用于淡水湖泊水库堤岸消涨带生态植被恢复方法,通过采用植物穴盘苗或者容器苗、穴底施入土壤农用保水剂溶液、填充土添加农用保水剂和大量的经过发酵、腐熟的粉碎过的农林废弃物等一系列措施,既保证了植物的存活率、缩短河岸带植被恢复时间,又可以改善河岸带以粗砂和砾石为主的土壤结构,同时利用降水和适当的补水,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证种植穴内的植物根系周围的土壤湿润,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减少了人工浇水的成本。
33.2、该用于淡水湖泊水库堤岸消涨带生态植被恢复方法,通过移栽时的填充土有约25%的经过发酵、腐熟的粉碎过的农林废弃物,包括作物秸秆、木屑、农家肥等,既可以改善河岸带以粗砂和砾石为主的土壤结构,又在后期提供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同时也避免了因人工施肥而造成的河流n、 p、k等元素流入。
34.3、该用于淡水湖泊水库堤岸消涨带生态植被恢复方法,通过选择的苗木种源为穴盘苗或者容器苗,提高存活率,容器苗在起苗、包装以及运输时不伤根,苗木活力强,缓苗期短,生长旺盛,苗木存活率高,带有原土,提高苗木对河岸带土壤的适应性。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淡水湖泊水库堤岸消涨带生态植被恢复方法,水库消涨带生态植被恢复方法包括有水库消涨带、消涨带划分和生态植被恢复,消涨带划分区分为三个模块,消涨带划分的第一模块为主要依据模块,消涨带划分的第二模块为要素因子模块,消涨带划分的第三模块为立地类型划分模块,生态植被恢复包含有三种植物类型,生态植被恢复的一号植物类型为乔木植物,生态植被恢复的二号植物类型为草本植物,生态植被恢复的三号植物类型为水生植物。
37.水库消涨带的空间分布呈条带状,且在高程范围内。
38.主要依据模块划分为两个单元,主要依据模块的第一单元为库岸类型单元,主要依据模块的第二单元为质地结构类型单元。
39.要素因子模块区分为水热条件单元和土壤养分条件单元。
40.立地类型划分模块包括有四种立地类型,立地类型划分模块的第一种立地类型为土质岸坡消涨带,立地类型划分模块的第二种立地类型为低洼湿地消涨带,立地类型划分模块的第三种立地类型为土石岸坡消涨带,立地类型划分模块的第四种立地类型为岩石岸
坡消涨带。
41.土质岸坡消涨带的植被恢复的因素主要为岸坡坡度和高程,土质岸坡消涨带的坡度小,且坡岸土体的水分保持能力高,当水位下降时,岸坡失水亦相对缓慢,失水后土质岸坡亦能得到较及时的雨水补充,因此,较缓的土质岸坡植被恢复相对容易,土质岸坡消涨带的种植穴或种植槽临水面设置半圆形或长条形的反滤层,反滤层保持土壤和水分,可更有效地恢复消涨带植被。
42.低洼湿地消涨带主要是由于中央地势较低而形成,低洼湿地消涨带内土壤腐殖质和疏松土壤微粒和沉积量较多,且受水库水位变化的影响较小,低洼湿地消涨带洼地底部形成大量含有机质较高的淤泥层,低洼湿地消涨带的洼地底部颜色多为灰黑色,且养分充足。
43.土石岸坡消涨带由土壤与岩石混合构成,且质地介于土质岸坡与岩质岸坡之间,土石岸坡消涨带的植被恢复的因素主要有岸坡坡度、土石岸坡高程以及土石成分比。
44.岩石岸坡消涨带主要构成成分为岩石,且缺乏植被生长固定所必须的土体环境。
45.一种用于淡水湖泊水库堤岸消涨带生态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46.s1:种植植被的制备
47.1.1、在勘察炳坑水库库岸带的地形的基础上,根据水位年周变化规律,再相应的填充基质制备、植物搭配、苗木规格以及种植穴密度和选择最佳的苗木的种类移栽,通过该生态护坡技术,恢复河岸带植被,保持水土,在提升河岸带景观效果的同时,实现了河岸带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
48.1.2、部分河岸带土壤退换严重,基质主要以粗砂和砾石为主,保水性极差,在苗木放入种植穴前,于穴底施入稀释200倍的农用保水剂凝胶,即农用保水剂与水比例为1:200,并且,填充土中又选择添加了农用保水剂,利用降水和适当的补水,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证种植穴内的植物根系周围的土壤湿润,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减少了人工浇水的成本;
49.1.3、移栽时的填充土有约25%的经过发酵、腐熟的粉碎过的农林废弃物,既可以改善河岸带以粗砂和砾石为主的土壤结构,又在后期提供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同时也避免了因人工施肥而造成的河流n、p、k等元素流入;
50.1.4、选择的苗木种源为穴盘苗或者容器苗,提高存活率,容器苗在起苗、包装以及运输时不伤根,苗木活力强,缓苗期短,生长旺盛,苗木存活率高,带有原土,提高苗木对河岸带土壤的适应性。
51.s2:消涨带及其植被的选择
52.2.1、土质岸坡消涨带与其生态植被恢复方法
53.土质岸坡消涨带植被恢复区域多集中在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5m范围内,采取的生态恢复措施是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2m范围内以种植乔木为主,合适的树种有:白千层、红千层、水石榕、水蒲桃、水翁、落羽杉和水松;
54.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2—5m范围以种植草本植物为主,合适的草种有:李氏禾、铺地黍、芦竹、芦苇和千屈菜;
55.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5m范围内,适宜的植物有白千层、红千层、水石榕、水蒲桃、水翁、水同木、落羽杉、中山杉、水松、对叶榕、厚叶榕、湿地松、水东哥、红刺露兜、木芙蓉、李氏禾、铺地黍、芦竹、花叶芦竹、芦苇、千屈菜、水蓼、再力花、美人蕉、纸莎草和风车草。
56.2.2、低洼湿地消涨带与其生态植被恢复方法
57.低洼湿地消涨带的植被恢复措施以种植水生植物为主,适宜在该类型区生长的植物种类较多,主要为水生植物及其他耐水湿植物,常采用的植物有:白千层、红千层、水石榕、水蒲桃、水翁、水同木、落羽杉、中山杉、水松、对叶榕、厚叶榕、水东哥、红刺露兜、木芙蓉、李氏禾、铺地黍、芦竹、花叶芦竹、芦苇、千屈菜、水蓼、再力花、美人蕉、纸莎草、风车草、龟背竹、海芋、荷花、芡实、睡莲、香蒲、水鬼蕉、水葱、花叶水葱、文殊兰、梭鱼草、水芹、蕹菜、水蕨和圆叶节节菜,增强低洼湿地保有水量的能力,避免低洼湿地在水库泄水期或旱季过度蒸散发,通常采用生态材料抬高低洼湿地出口处高程,扩充低洼湿地容纳水量,以满足低洼湿地正常的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
58.2.3、土石岸坡消涨带与其生态植被恢复方法
59.土石岸坡消涨带的植被恢复区域多集中在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5m范围内,其植被恢复措施以草本植物种植为主,乔木在该类型区的适应能力很差宜慎重采用,实践中使用较多的植物有:白千层、水翁、水石榕、落羽杉、李氏禾、铺地黍、芦竹和芦苇,当土质岸坡高程处于水库正常蓄水位附近时,此范围区植被受水淹没顶的可能性较小,植被恢复成功几率较高,以目前的生物工程技术状况而言,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的消涨带范围内,高程越低植被恢复难度越大,但水库如果长时间低水位运行,也可能在低水位以上的消涨带范围生长抗逆性较强的草本和灌木。
60.2.4、岩石岸坡消涨带与其生态植被恢复方法
61.岩石岸坡消涨带库区水位反复涨落,导致坡体表层土壤及其他松散体在水动力作用下崩解破坏,岸坡岩体裸露,岩质岸坡消涨带因之形成,岩质岸坡缺乏植被生长固定所必须的土体环境,植被恢复难度高且资金投入量要求极大,因而,该类型消涨带通常不采取植被恢复措施。
6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6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