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寒地水稻的节水壮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35686发布日期:2022-09-24 03:48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寒地水稻的节水壮苗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寒地水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寒地水稻的节水壮苗系统。


背景技术:

2.稻通称水稻,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秆直立,高0.5-1.5米,随品种而异,叶鞘无毛、松弛;叶舌披针形,叶片线状披针形,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圆锥花序大型疏展,棱粗糙,小穗含1成熟花,颖极小,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形的痕迹,寒地水稻是指种植在气温较低地区的水稻,在寒地水稻种植后的需要灌溉施肥进行壮苗;但是目前在对寒地水稻进行施肥灌溉时,受水稻种植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温度的影响,如果直接使用冷水进行浇灌则会导致土壤无法进行深层化冻,从而导致灌溉的水分无法渗透到深层的土层中,进而降低了土壤灌溉施肥的效果,进而降低了秧苗的正常发育速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寒地水稻的节水壮苗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对寒地水稻进行施肥灌溉时,受水稻种植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温度的影响,如果直接使用冷水进行浇灌则会导致土壤无法进行深层化冻,从而导致灌溉的水分无法渗透到深层的土层中,进而降低了土壤灌溉施肥的效果,进而降低了秧苗的正常发育速率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寒地水稻的节水壮苗系统,包括安装顶板,所述安装顶板底部设置有多角度循环净化增温机构,用于对环境中积水进行多方向过滤收集,并将处理后的水运输储存到土层内部,同时在积水循环处理的过程中利用自然光照进行升温,确保水在灌溉的过程中可以达到目标温度范围;所述多角度循环净化增温机构包括外部安装框、中部保温箱、内部蓄水箱、梯形安装槽口、延伸导水槽、防护多孔板、拦截细网、中部安装框、底层过滤网、支撑框架、定位夹、转运泵、抽吸导管、浮动环、过滤箱、拦截网、清理口、导液管、导液斜框、导液细管、反射板、注水口、密封盖、拦截兜网、安装侧槽、限位横条和翻转侧板;所述安装顶板边部焊接有方形的外部安装框,所述安装顶板底部对应外部安装框内侧位置处焊接有中部保温箱,所述安装顶板底部对应中部保温箱内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内部蓄水箱,且内部蓄水箱外侧与中部保温箱内壁之间紧密贴合;所述外部安装框四侧面顶端中部均贯穿开设有梯形安装槽口,一个所述梯形安装槽口内部通过螺栓嵌入安装有延伸导水槽,另外三个所述梯形安装槽口闲置状态下通过密封板进行密封,所述延伸导水槽一端对应梯形安装槽口内部位置处嵌入安装有防护多孔板,所述防护多孔板朝向安装顶板外部的一侧面粘接有拦截细网;所述中部保温箱底端内侧位置处通过螺钉安装有中部安装框,所述中部安装框内侧中部粘接有底层过滤网,所述中部保温箱内侧对应底层过滤网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底面一侧中部等距均匀固定连接有定位夹;
所述安装顶板顶部对应中部保温箱顶端边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转运泵,所述转运泵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所述转运泵底端对应外部安装框和中部保温箱之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抽吸导管,所述抽吸导管外侧底部套接有浮动环;所述转运泵顶部一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拦截网,所述过滤箱底部远离进水口的一端中部设置有清理口,所述过滤箱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末端对应过滤箱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导液斜框,所述导液斜框内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导液细管,所述导液斜框内侧对应导液细管底部位置处焊接有反射板;所述内部蓄水箱顶端中部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顶端边部罩放有密封盖,所述注水口内侧底部放置有拦截兜网,所述安装顶板四侧面中部均开设有安装侧槽,所述安装顶板底面对应安装侧槽两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横条,所述安装侧槽内部铰接有翻转侧板。
5.优选的,所述外部安装框底端边部焊接有用于增加接触面积的辅助边框,所述外部安装框内侧与中部保温箱外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中部保温箱底面位于外部安装框底面的顶部,所述内部蓄水箱底面与中部保温箱底面之间相互齐平,所述底层过滤网可进行弹性伸缩。
6.优选的,所述抽吸导管底部卡接于定位夹内部,所述导液斜框底面通过支撑柱与安装顶板顶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导液斜框底面与安装顶板顶面之间的夹角为30
°
,所述反射板为顶面抛光的不锈钢板,所述反射板顶面与导液斜框内部接触的边部均匀开设有排液细孔。
7.优选的,所述外部安装框在建设时埋放于土壤内部,所述安装顶板底面与地面之间紧密贴合,所述翻转侧板侧面与安装侧槽内壁之间紧密贴合,所述翻转侧板底面与限位横条顶面之间紧密贴合。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设置了多角度循环净化增温机构,通过多角度循环净化增温机构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根据田地周边环境的特点,通过延伸导水槽可对田地沟渠内堆积的雪融化后所产生的水进行收集,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田间积水的收集效率,并在收集的积水转运的过程中通过阳光对水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水运输储存到内部蓄水箱内部,同时通过中部保温箱和土层的双层保温使内部蓄水箱内部水的温度高于周边的环境温度,进而在使用这些高于周边温度的水对稻田进行浇灌时,可以有效的促进稻田内土壤的深层化冻,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土层的蓄水能力,提高了灌溉施肥的效果;同时通过拦截细网、底层过滤网和拦截网对水进行多道过滤,有效的提高了内部蓄水箱内部蓄水的纯净程度,进而防止了灌溉设备内部管道积累杂质而发生堵塞,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根据不同位置的过滤特点,使初步过滤余下的杂质可以直接从延伸导水槽顶部铲去,而通过底层过滤网拦截的杂质可直接积累在外部安装框底部,从而免去了对杂质的清理,而过滤箱和拦截网对水进行的最后一道过滤也可进一步提高水的清洁度,进一步优化了设备的使用过程。
9.2.设置了侧面肥料混合添加机构,通过侧面肥料混合添加机构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在进行施肥的过程中,通过肥料和水混合的方式改善了施肥的过程,从而使肥料
可以和水一同灌溉到稻田内部,从而使稻田内部的肥料分布的更加均匀,同时通过转动桨对肥料和水进行搅拌,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肥料的溶解效率,同时通过定量泵和灌溉泵之间的配合,使肥料的施加量更加精准,进而有效的防止了肥料的浪费,优化了稻田的施肥过程;同时在需要对混合侧桶进行密封时,仅需要对添料斗进行翻转便可以实现对混合侧桶顶部进行密封,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混合侧桶在闲置的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并简化了混合侧桶的密封和添肥过程,有效的优化了壮苗系统的使用过程。
10.3.设置了多工位防护灌溉机构,通过多工位防护灌溉机构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效的优化了灌溉软管的铺设过程,仅通过牵引把便可以将灌溉软管从空心转管外侧牵引而出,同时通过卡接方盒和卡接顶板可对灌溉软管进行防护,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灌溉软管的防护性能,同时通过遮蔽斜板可有效防止稻田内水分的挥发,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田地的灌溉效果,并且有效的防止了水汽的大量挥发导致大棚内壁凝结水雾,确保了大棚内部可以获得足够的光照;同时优化了设备的使用过程,通过可伸缩旋转的导向扁盒和伸缩滑板设计,可根据灌溉软管的长度进行自由调整,从而使灌溉软管的收卷过程更加便捷,同时通过伸缩滑板的收缩也可对收卷后的灌溉软管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使灌溉软管的运输转运过程更加便捷。
11.综上所述,通过多角度循环净化增温机构、侧面肥料混合添加机构和多工位防护灌溉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对设备的安装铺设、添料密封和稻田灌溉进行优化,使外部安装框、中部保温箱和内部蓄水箱的建设铺埋更加便捷,仅需要在田间挖设相应的坑道便可以进行安装,同时也对灌溉软管的铺设和收卷过程进行了优化,使灌溉软管的铺设过程更加便捷性,同时通过侧面设置的混合侧桶也可以便捷的将肥料施加到田间,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施肥的效率,进而通过简化各组件的安装过程,使整个设备可以便捷的铺设到田间,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壮苗系统的推广便捷性。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13.在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延伸导水槽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翻转侧板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多角度循环净化增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支撑框架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侧面肥料混合添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混合侧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多工位防护灌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调节侧板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卡接扣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安装顶板;2、多角度循环净化增温机构;201、外部安装框;202、中部保温箱;203、内部蓄水箱;204、梯形安装槽口;205、延伸导水槽;206、防护多孔板;207、拦截细网;208、中部安装框;209、底层过滤网;210、支撑框架;211、定位夹;212、转运泵;213、抽吸导管;214、浮动环;215、过滤箱;216、拦截网;217、清理口;218、导液管;219、导液斜框;220、导液细管;221、反射板;222、注水口;223、密封盖;224、拦截兜网;225、安装侧槽;226、限位横条;227、翻转侧板;3、灌溉泵;4、导液横管;5、添液横管;6、灌溉横管;7、侧面肥料混合添加机构;701、混合侧桶;702、安装十字架;703、转动竖轴;704、转动桨;705、驱动锥轮;706、搅拌电机;707、传动横轴;708、传动锥轮;709、定量泵;710、导液侧管;711、添肥口;712、安装卡框;713、拼接下管;714、添料斗;715、拼接内环;716、转动隔离板;717、配重弧形块;718、限位弧形条;719、添液内环;720、添液喷头;721、添液导管;722、添液泵;723、密封顶环;8、多工位防护灌溉机构;801、连接卡环;802、导液软管;803、放置底板;804、限位卡槽;805、连接侧板;806、安装转轴;807、调节侧板;808、限位小块;809、导向扁盒;810、导向侧槽;811、伸缩滑板;812、螺纹限位杆;813、固定螺纹环;814、空心转管;815、导液转盒;816、旋转摇把;817、灌溉软管;818、卡接方盒;819、定位弧形板;820、防护孔板;821、卡扣槽;822、卡接顶板;823、卡接扣;824、遮蔽斜板;825、连接套环;826、卡接端环;827、加强套网;828、牵引把。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5.实施例:如图1-10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寒地水稻的节水壮苗系统,包括安装顶板1,安装顶板1底部设置有多角度循环净化增温机构2,用于对环境中积水进行多方向过滤收集,并将处理后的水运输储存到土层内部,同时在积水循环处理的过程中利用自然光照进行升温,确保水在灌溉的过程中可以达到目标温度范围;多角度循环净化增温机构2包括外部安装框201、中部保温箱202、内部蓄水箱203、梯形安装槽口204、延伸导水槽205、防护多孔板206、拦截细网207、中部安装框208、底层过滤网209、支撑框架210、定位夹211、转运泵212、抽吸导管213、浮动环214、过滤箱215、拦截网216、清理口217、导液管218、导液斜框219、导液细管220、反射板221、注水口222、密封盖223、拦截兜网224、安装侧槽225、限位横条226和翻转侧板227;安装顶板1边部焊接有方形的外部安装框201,安装顶板1底部对应外部安装框201内侧位置处焊接有中部保温箱202,安装顶板1底部对应中部保温箱202内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内部蓄水箱203,且内部蓄水箱203外侧与中部保温箱202内壁之间紧密贴合;外部安装框201四侧面顶端中部均贯穿开设有梯形安装槽口204,一个梯形安装槽口204内部通过螺栓嵌入安装有延伸导水槽205,另外三个梯形安装槽口204闲置状态下通过密封板进行密封,延伸导水槽205一端对应梯形安装槽口204内部位置处嵌入安装有防护多孔板206,防护多孔板206朝向安装顶板1外部的一侧面粘接有拦截细网207;
中部保温箱202底端内侧位置处通过螺钉安装有中部安装框208,中部安装框208内侧中部粘接有底层过滤网209,中部保温箱202内侧对应底层过滤网209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210,支撑框架210底面一侧中部等距均匀固定连接有定位夹211,外部安装框201底端边部焊接有用于增加接触面积的辅助边框,外部安装框201内侧与中部保温箱202外侧之间留有间隙,中部保温箱202底面位于外部安装框201底面的顶部,内部蓄水箱203底面与中部保温箱202底面之间相互齐平,底层过滤网209可进行弹性伸缩;安装顶板1顶部对应中部保温箱202顶端边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转运泵212,转运泵212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转运泵212底端对应外部安装框201和中部保温箱202之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抽吸导管213,抽吸导管213外侧底部套接有浮动环214;转运泵212顶部一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过滤箱215,过滤箱215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拦截网216,过滤箱215底部远离进水口的一端中部设置有清理口217,过滤箱215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液管218,导液管218末端对应过滤箱215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导液斜框219,导液斜框219内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导液细管220,导液斜框219内侧对应导液细管220底部位置处焊接有反射板221,抽吸导管213底部卡接于定位夹211内部,导液斜框219底面通过支撑柱与安装顶板1顶面之间固定连接,导液斜框219底面与安装顶板1顶面之间的夹角为30
°
,反射板221为顶面抛光的不锈钢板,反射板221顶面与导液斜框219内部接触的边部均匀开设有排液细孔;内部蓄水箱203顶端中部设置有注水口222,注水口222顶端边部罩放有密封盖223,注水口222内侧底部放置有拦截兜网224,安装顶板1四侧面中部均开设有安装侧槽225,安装顶板1底面对应安装侧槽225两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横条226,安装侧槽225内部铰接有翻转侧板227,外部安装框201在建设时埋放于土壤内部,安装顶板1底面与地面之间紧密贴合,翻转侧板227侧面与安装侧槽225内壁之间紧密贴合,翻转侧板227底面与限位横条226顶面之间紧密贴合,通过多角度循环净化增温机构2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根据田地周边环境的特点,通过延伸导水槽205可对田地沟渠内堆积的雪融化后所产生的水进行收集,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田间积水的收集效率,并在收集的积水转运的过程中通过阳光对水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水运输储存到内部蓄水箱203内部,同时通过中部保温箱202和土层的双层保温使内部蓄水箱203内部水的温度高于周边的环境温度,进而在使用这些高于周边温度的水对稻田进行浇灌时,可以有效的促进稻田内土壤的深层化冻,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土层的蓄水能力,提高了灌溉施肥的效果;同时通过拦截细网207、底层过滤网209和拦截网216对水进行多道过滤,有效的提高了内部蓄水箱203内部蓄水的纯净程度,进而防止了灌溉设备内部管道积累杂质而发生堵塞,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根据不同位置的过滤特点,使初步过滤余下的杂质可以直接从延伸导水槽205顶部铲去,而通过底层过滤网209拦截的杂质可直接积累在外部安装框201底部,从而免去了对杂质的清理,而过滤箱215和拦截网216对水进行的最后一道过滤也可进一步提高水的清洁度,进一步优化了设备的使用过程;安装顶板1顶端一侧中部设置有灌溉泵3,灌溉泵3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灌溉泵3顶部一侧设置有导液横管4,导液横管4末端对应安装顶板1顶部一角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添液横管5,添液横管5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灌溉横管6;添液横管5一侧对应安装顶板1顶部位置处设置有侧面肥料混合添加机构7,对稻
田进行浇灌的过程中同步将肥料溶解添加到水中,使肥料可以随水一同均匀的浇灌到稻田里,同时在施肥的过程中对混合侧桶701内部进行冲洗,以防止肥料在混合侧桶701内部出现再结晶的现象;侧面肥料混合添加机构7包括混合侧桶701、安装十字架702、转动竖轴703、转动桨704、驱动锥轮705、搅拌电机706、传动横轴707、传动锥轮708、定量泵709、导液侧管710、添肥口711、安装卡框712、拼接下管713、添料斗714、拼接内环715、转动隔离板716、配重弧形块717、限位弧形条718、添液内环719、添液喷头720、添液导管721、添液泵722和密封顶环723;添液横管5一侧对应安装顶板1顶部位置处设置有混合侧桶701,混合侧桶701内侧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十字架702,安装十字架702顶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竖轴703,转动竖轴703外侧底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转动桨704,转动竖轴703外侧对应安装十字架702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驱动锥轮705;混合侧桶701一侧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706,搅拌电机706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搅拌电机706的输出轴对应驱动锥轮705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传动横轴707,传动横轴707外侧端部对应驱动锥轮705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传动锥轮708,灌溉泵3的进水口位于内部蓄水箱203的内侧底部,转动桨704外侧与混合侧桶701内壁之间留有间隙,驱动锥轮705与传动锥轮708之间相互啮合;混合侧桶701底端中部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定量泵709,定量泵709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定量泵709底部一侧设置有导液侧管710,导液侧管710末端与添液横管5侧面相连通;混合侧桶701顶端中部设置有添肥口711,添肥口711外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卡框712,添肥口711外侧对应安装卡框712顶部位置处套接有拼接下管713,拼接下管713顶端边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添料斗714;拼接下管713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拼接内环715,拼接内环715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转动隔离板716,转动隔离板716一侧边部沿平行转动隔离板716转动轴线方向固定连接有配重弧形块717,拼接内环715内壁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弧形条718;混合侧桶701内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添液内环719,添液内环719内侧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添液喷头720,添液内环719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添液导管721,添液导管721的末端对应安装顶板1顶端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添液泵722,混合侧桶701顶端边部固定连接有密封顶环723,拼接下管713内壁与添肥口711外侧之间紧密贴合,拼接下管713底面与安装卡框712顶面之间紧密贴合,添料斗714外部两侧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拉把,限位弧形条718底面与水平状态的转动隔离板716顶面紧密贴合,密封顶环723内径与添料斗714外径相等,通过侧面肥料混合添加机构7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在进行施肥的过程中,通过肥料和水混合的方式改善了施肥的过程,从而使肥料可以和水一同灌溉到稻田内部,从而使稻田内部的肥料分布的更加均匀,同时通过转动桨704对肥料和水进行搅拌,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肥料的溶解效率,同时通过定量泵709和灌溉泵3之间的配合,使肥料的施加量更加精准,进而有效的防止了肥料的浪费,优化了稻田的施肥过程;同时在需要对混合侧桶701进行密封时,仅需要对添料斗714进行翻转便可以实现对混合侧桶701顶部进行密封,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混合侧桶701在闲置的过程中受到外界环
境的污染,并简化了混合侧桶701的密封和添肥过程,有效的优化了壮苗系统的使用过程;灌溉横管6侧面设置有多工位防护灌溉机构8,通过管道对水进行导流,并通过卡接方盒818对灌溉软管817外侧进行防护,从而有效的防止了灌溉软管817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碾压而损坏,并有效降低了灌溉处的水分蒸发量;多工位防护灌溉机构8包括连接卡环801、导液软管802、放置底板803、限位卡槽804、连接侧板805、安装转轴806、调节侧板807、限位小块808、导向扁盒809、导向侧槽810、伸缩滑板811、螺纹限位杆812、固定螺纹环813、空心转管814、导液转盒815、旋转摇把816、灌溉软管817、卡接方盒818、定位弧形板819、防护孔板820、卡扣槽821、卡接顶板822、卡接扣823、遮蔽斜板824、连接套环825、卡接端环826、加强套网827和牵引把828;灌溉横管6一侧中部通过螺纹均匀套接有连接卡环801,连接卡环801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导液软管802,导液软管802末端底部地面位置处设置有放置底板803,放置底板803顶面两端中部均开设有限位卡槽804,放置底板803顶端中部对应限位卡槽804顶端边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连接侧板805,连接侧板805外侧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转轴806,安装转轴806外侧对应连接侧板805侧面位置处活动连接有调节侧板807,调节侧板807一侧对应放置底板803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小块808;限位小块808顶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扁盒809,导向扁盒809一侧中部贯穿开设有导向侧槽810,导向扁盒809内侧位置处滑动安装有伸缩滑板811,伸缩滑板811一侧对应导向侧槽810内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螺纹限位杆812,螺纹限位杆812外侧对应导向扁盒809一侧位置处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纹环813,安装转轴806外侧与调节侧板807之间紧密滑动贴合,限位小块808底面与放置底板803顶面之间紧密贴合,调节侧板807位于限位卡槽804内部,且调节侧板807外侧底部与限位卡槽804内壁之间紧密滑动贴合,固定螺纹环813一侧与导向扁盒809侧面之间紧密贴合;两个伸缩滑板811顶端中部位置处转动安装有空心转管814,空心转管814端部对应伸缩滑板811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导液转盒815,空心转管814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旋转摇把816;空心转管814侧面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灌溉软管817,灌溉软管817外侧等距均匀套接有卡接方盒818,卡接方盒818内部两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弧形板819,卡接方盒818底端中部嵌入安装有防护孔板820,卡接方盒818两侧顶部均对称开设有卡扣槽821,卡接方盒818顶端卡接有卡接顶板822,卡接顶板822底面两侧对应卡扣槽821内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卡接扣823,卡接顶板822两侧均铰接有遮蔽斜板824;灌溉软管817外侧对应卡接方盒818端部位置处套接有连接套环825,连接套环825外侧卡接有卡接端环826,两个卡接端环826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套网827,灌溉软管817末端套接有牵引把828,导液转盒815侧面与伸缩滑板811侧面之间紧密滑动贴合,灌溉软管817外侧底部均匀开设有排水细孔,定位弧形板819内侧弧面与灌溉软管817外侧之间紧密贴合,卡接扣823外侧与卡扣槽821内侧之间紧密贴合,加强套网827外侧与灌溉软管817外侧之间紧密贴合,通过多工位防护灌溉机构8内部各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效的优化了灌溉软管817的铺设过程,仅通过牵引把828便可以将灌溉软管817从空心转管814外侧牵引而出,同时通过卡接方盒818和卡接顶板822可对灌溉软管817进行防护,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灌溉软管817的防护性能,同时通过遮蔽斜板824可有效防止稻田内水分的挥发,进而有效的
提高了田地的灌溉效果,并且有效的防止了水汽的大量挥发导致大棚内壁凝结水雾,确保了大棚内部可以获得足够的光照;同时优化了设备的使用过程,通过可伸缩旋转的导向扁盒809和伸缩滑板811设计,可根据灌溉软管817的长度进行自由调整,从而使灌溉软管817的收卷过程更加便捷,同时通过伸缩滑板811的收缩也可对收卷后的灌溉软管817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使灌溉软管817的运输转运过程更加便捷。
1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需要使用壮苗系统对稻田进行施肥壮苗前,需要先将设备埋设到土层内部,通过外部安装框201对整个设备进行支持,通过中部保温箱202对内部蓄水箱203进行保温,在需要周边环境中的水进行收集时,根据田地中水渠的方位安装延伸导水槽205,进而通过对水渠中的水进行引导收集,在水渠中的积水通过延伸导水槽205进入外部安装框201内部的过程中,通过防护多孔板206和拦截细网207对水进行初步过滤,进而将水中的杂质拦截于外部安装框201外侧,经过初步过滤后水沿外部安装框201内壁向下流动,在水流到外部安装框201底部后,通过底层过滤网209向上渗透,并通过底层过滤网209对进行二次过滤,通过转运泵212和抽吸导管213的配合对外部安装框201底部经过二次过滤的水进行抽吸运输,通过转运泵212将水运输到过滤箱215内部,通过过滤箱215和拦截网216对水进行最后一道过滤,并通过过滤箱215对过滤后的杂质进行收集,并通过导液管218将经过多道过滤后的水导入导液斜框219内部,并使水缓慢流经导液细管220内部,进而通过阳光的照射提高水的温度,并通过反射板221加强导液细管220的光照效果,最后通过导管将增温后的水导入内部蓄水箱203,进而完成水的处理,从而使收集的积水可以直接用于稻田的灌溉,同时通过注水口222可向内部蓄水箱203内部进行额外的加水,并通过拦截兜网224对注水口222进行隔离过滤,防止外界的杂质进入内部蓄水箱203,同时在需要对延伸导水槽205进水口进行清理时,可通过向上掀起翻转侧板227对延伸导水槽205内部进行清理;在对稻田进行灌溉的过程中也要同步对稻田进行施肥,通过添料斗714顶端将肥料添加到添肥口711内部,并同步通过添液泵722和添液导管721将内部蓄水箱203内部的水运输到添液内环719内部,并通过添液喷头720将水均匀的喷洒到混合侧桶701内部,从而通过水和肥料混合完成肥水的调配;在肥水混合的同时,通过搅拌电机706带动传动横轴707和传动锥轮708进行同步转动,并在传动横轴707的转动过程中通过传动锥轮708与驱动锥轮705的啮合同步带动转动竖轴703和转动桨704进行同步转动,进而通过转动桨704对肥水进行快速搅拌,从而加速了肥料的溶解效率和肥水的混合效率,通过定量泵709将混合后的肥水匀速均匀的添加到添液横管5内部,并通过灌溉横管6一同运输到田间,同时在肥水的灌溉的末期,同时通过添液泵722持续向添液内环719内部输送清水,并通过添液喷头720对混合侧桶701内部进行冲洗,从而使混合侧桶701内部的机械组件得到冲洗,进而有效的避免了肥水在混合侧桶701内部再结晶附着到机械组件外侧对机械组件造成损坏,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在使用完混合侧桶701后需要对其顶部进行密封,在分离安装卡框712和拼接下管713后,翻转添料斗714,在添料斗714翻转的同时,由于转动隔离板716一侧设置有配重弧形块717,使得转动隔离板716在翻转后也同步进行反向翻转,并在转动隔离板716另一侧与限
位弧形条718接触后停止翻转,从而使转动隔离板716达到水平状态,实现了对混合侧桶701顶部的密封;在进行正式灌溉前需要对灌溉软管817均匀排布到稻田内,通过牵引把828可对灌溉软管817进行牵拉,从而使灌溉软管817可以带动其上各组件均匀的排布到到稻田内,通过定位弧形板819将卡接方盒818定位到灌溉软管817外侧,并通过卡接方盒818和卡接顶板822对灌溉软管817外侧进行防护,以防止灌溉软管817在使用过程中受压而发生损坏,同时通过遮蔽斜板824对卡接方盒818侧面进行遮蔽,从而使地面蒸腾而起水汽重新在遮蔽斜板824底面凝结,并使凝结后的水滴沿遮蔽斜板824底面重新滴落回田间,以降低稻田内水分的挥发;通过灌溉泵3对内部蓄水箱203内部的水进行抽吸,并通过导液横管4、添液横管5和灌溉横管6对水进行运输,最后经由导液软管802进入灌溉软管817内部,并经由灌溉软管817底部的细孔滴落到稻田里,从而完成稻田的灌溉;在需要对灌溉软管817进行收卷时,通过连接侧板805和安装转轴806对调节侧板807进行导向,从而实现了对导向扁盒809的转动,通过限位卡槽804和调节侧板807对导向扁盒809进行定位和固定,通过导向侧槽810和螺纹限位杆812对伸缩滑板811进行限位和导向,并在伸缩滑板811升降到合适的位置后通过固定螺纹环813对伸缩滑板811的位置进行固定,并通过手动扳动旋转摇把816带动空心转管814进行转动,进而在空心转管814的转动过程中对灌溉软管817进行收卷,通过连接套环825和卡接端环826将加强套网827套接到灌溉软管817外侧,并有效的提高了灌溉软管817的整体结构强度,仅通过扳动旋转摇把816便可以对灌溉软管817进行收卷,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灌溉软管817收卷的便捷性。
1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