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黑土的绿色水稻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03546发布日期:2022-09-03 05:2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黑土的绿色水稻种植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黑土的绿色水稻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2.水稻和小麦是我国在农业生产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杂交水稻发展的当下社会,水稻是人们重要的主食之一,在水稻种植时,常常会施肥或选择高肥力土地,以提高水稻产量,因黑土是温带湿润气候草原草甸植被条件下形成的均腐殖质土壤,肥力极高,所以黑土区域都广泛种植水稻,目前市场上小规模水稻种植时,通常会采用手扶插秧机,通过手动转动,带动插秧机构下料插秧,但是手动操作容易出现节奏把握偏差, 造成秧苗种植后,局部地区过于密集或者稀疏的情况出现,进而造成密集秧苗肥力不够用,而稀疏位置肥力没有充分发挥的情况,所以人们急需一种用于黑土的绿色水稻种植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黑土的绿色水稻种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小规模水稻种植时,通常会采用手扶插秧机,通过手动转动,带动插秧机构下料插秧,但是手动操作容易出现节奏把握偏差, 造成秧苗种植后,局部地区过于密集或者稀疏的情况出现,进而造成密集秧苗肥力不够用,而稀疏位置肥力没有充分发挥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黑土的绿色水稻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进行插秧前,取下蝶形螺栓,以进料管口转动限位卡片,使得限位卡片离开l型卡板,然后取下插盒,再取下播种盒,然后再沿着叶片侧向取下外环条和沿着燕尾卡块和燕尾槽取下u型板,完成初步的准备工作;s2、接着将秧苗放入到插秧机构的秧苗盘中,可选择倒退形式拉动扶手杆或进入到扶手杆和摆动杆形成的空间内推动扶手杆,动力链轮带动插秧机构的插秧部件运动有序插秧;s3、在需要进行调节秧苗间距时,先通过转动旋钮,此时拉动把手杆,通过十字插块和十字槽带动中心杆移动,再将调节杆卡入合适的档位卡槽内部,再反向旋转旋钮,令移动柱沿着移动槽内向上移动,链条再次保持绷紧,进而实现调节秧苗间距;s4、在进行播种前,按照调节秧苗间距方式,在链条松弛后,将其放入到变速链轮塔与调节杆之间,同时取空心浮板下,完成加长轴的固定,接着将播种盒的弧形板卡入到固定套内部,插入插盒,旋转进料管口底部转动套装的限位卡片,通过进料管口向播种盒内部导入稻种,然后通过密封帽进料管口的螺纹连接拧好密封帽,在压紧垫环压紧限位卡片,接着调节牵引机构,取出定位销和限位块后,摆动中间杆,使得活动插孔位于另一个固定插孔处,此时再插入定位销进行固定,在摆动杆和广角支撑条的作用,再通过燕尾槽和燕尾卡块的配合安装u型板,令滚轮朝上,作为平整地面使用;s5、在进行播种时,可选择倒退形式拉动扶手杆或进入到扶手杆和摆动杆形成的
空间内推动扶手杆,移动过程中,u型板位于移动途径前端,会先对土壤进行平整,然后移动过程中叶保证每次排出稻种分量基本一致,不会出现偏差过大的情况;s6、在需要移动时,通过燕尾槽和燕尾卡块的配合安装u型板,令滚轮朝上,在通过夹紧卡板卡住叶片,进而根据上述对牵引机构的调整,选择合适方位后,使用者就可以拉动或推动装置的移动,避免叶片与水泥道路磕碰造成的损坏,避免叶片容易插入泥土地面不易移动的情况。
5.优选的,船板中部设置有插秧机构,所述插秧机构中部安装有动力链轮,所述插秧机构中部安装有链轮杆,所述船板一端部安装有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梯形盒、动力轴、十字槽、中心杆、变速链轮塔、连接端块、十字插块、绕环 、调节杆、把手杆、档位卡槽、空心轮盘、叶片、链条、固定链轮、移动槽、调节螺杆、旋钮、移动柱和调节链轮;所述船板后端中部嵌入安装有梯形盒,所述梯形盒边部与船板侧边部之间转动安装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位于梯形盒内部端面开设有十字槽,两个所述动力轴之间安装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中部安装有变速链轮塔,所述中心杆两端焊接有连接端块,所述连接端块一端焊接有十字插块,所述连接端块中部转动套接绕环,所述绕环外表面焊接有调节杆,两个所述调节杆端部之间焊接有把手杆,所述梯形盒顶端边部对应调节杆位置处开设有档位卡槽,所述档位卡槽宽度与调节杆宽度相契合;所述动力轴位于船板的外端部套装有空心轮盘,所述空心轮盘外弧表面等距离焊接有叶片;所述链轮杆中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固定链轮,所述链轮杆顶部贯穿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部转动安装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顶端焊接有旋钮,所述调节螺杆中部通过螺纹啮合安装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链轮,所述固定链轮、调节链轮、动力链轮和变速链轮塔之间啮合联动安装有链条。
[0006] 优选的, 所述十字插块外边缘与十字槽内边缘相契合,所述十字插块长度与十字槽深度相等,一个所述调节杆对应的档位卡槽数量与变速链轮塔的链轮数量相等,且总间距小于十字插块长度。
[0007]
优选的,所述动力轴中部和端部均安装有播种机构,所述播种机构包括加长轴、一字插块、一字槽、固定螺孔、蝶形螺栓、固定套、限位条一、侧挡环、播种盒、弧形板、限位条二、插盒、堵块、橡胶凸点、进料管口、密封帽、压紧垫环、限位卡片、l型卡板、出种仓、出料短道、放料挡板、扭力弹簧、槽口、竖型胶条和横型胶条;所述动力轴位于船板外部端面开设有一字槽,所述一字槽插接有一字插块,所述一字插块中部和一字槽中部均贯穿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固定螺孔内部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蝶形螺栓,所述一字插块端部焊接有加长轴,所述加长轴中部和动力轴中部均套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两端部均焊接有侧挡环,所述固定套外边面等距离胶接有限位条一;所述固定套外部套接有播种盒,所述播种盒内部胶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内部底面等距离胶接有限位条二,所述播种盒顶部位于弧形板之间位置处插装有插盒,所述插盒底部胶接有堵块,所述插盒顶端贯穿插入进料管口,所述进料管口顶端通过螺纹啮合安装有密封帽,所述密封帽底端面环绕胶接有压紧垫环,位于所述压紧垫环下方的进料管口套装有限位卡片,所述播种盒外表面位于插盒两侧均胶接有l型卡板;所述播种盒外表面等距离嵌入安装有出种仓,所述出种仓一端面贯穿胶接有出料
短道,所述出种仓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放料挡板,所述放料挡板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另一端与出种仓内表面固定连接。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通过空心轮盘和叶片,带动变速链轮塔、调节链轮、固定链轮和动力链轮转动,避免了手动转动造成的偏差,能有效保证插秧机构保持稳定的节奏进行插秧,同时通过十字槽、十字插块、调节杆、螺杆和调节链轮等结构的配合,能有效的调节动力链轮的转速,便于操作者根据农田肥力状况决定秧苗布置的间隙,更有效考虑水稻种植农田的实际情况,提高产量或减少密集种植造成的损害。
[0009]
2、通过播种盒随着动力轴转动,使得稻种能沿着出种仓和出种短道排出,实现播种功能,即减少其他播种农具购买的费用,也减少了农具过度不易存放的情况,同时通过扭力弹簧和放料挡板,保持单次放出的稻种不会出现大的偏差,有效解决现有农业直漏式播种过密或过疏的情况,提高播种效率。
[0010]
3、设置了行走机构,在外环条和滚轮的作用下,能有效提高整个装置在泥土道理和水泥道路的移动速度,避免叶片与水泥道路磕碰造成的损坏,避免叶片容易插入泥土地面不易移动的情况,同时这个加强筋板、夹紧卡板、燕尾卡块和燕尾槽等,使得行走机构拆卸方便,不会干扰设备的正常使用。
[0011]
4、摆动中间杆,通过定位销将定位杆端部固定在不同的固定插孔中,实现扶手杆位于设备前方和后方的调整,有效根据播种或插秧选择不同的牵引方向,有效解决了目前插秧机只能倒着行走,无法调节牵引方式的问题,同时设置了广角支撑条和摆动杆,保证调节后不会出现扶手杆与其他物体碰撞的情况,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0012]
5、设置了辅助机构,通过置纳槽收纳加长杆,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收纳u型板,使得功能更换过程中物品的放置,避免物品丢失,且通过空心浮板减少设备牵引的阻力,卡垫避免插秧是槽口处进入淤泥,进一步提高整个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0013]
综上所述,设备包括插秧机构和播种机构,使得设备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功能选择,减少购置多种农具造成的存储不便和成本增加,而插秧时通过变速链轮塔、空心轮盘和叶片的组合,调节后实现自动插秧调速的目的,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秧苗间距波动,而播种时,过扭力弹簧和放料挡板,利用重量的调节,保证每次排出稻种的重量均衡,有效解决现有农业直漏式播种过密或过疏的情况,提高播种效率,最后通过牵引机构调节牵引方向,配合行走机构,使得切换插秧功能和播种功能后更加便于使用者操作。
附图说明
[0014]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5]
在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步骤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变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变速链轮塔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调节链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播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播种盒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加长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辅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船板;2、插秧机构;3、动力链轮;4、链轮杆;5、变速机构;501、梯形盒;502、动力轴;503、十字槽;504、中心杆;505、变速链轮塔;506、连接端块;507、十字插块;508、绕环;509、调节杆;510、把手杆;511、档位卡槽;512、空心轮盘;513、叶片;514、链条;515、固定链轮;516、移动槽;517、调节螺杆;518、旋钮;519、移动柱;520、调节链轮;6、播种机构;601、加长轴;602、一字插块;603、一字槽;604、固定螺孔;605、蝶形螺栓;606、固定套;607、限位条一;608、侧挡环;609、播种盒;610、弧形板;611、限位条二;612、插盒;613、堵块;614、橡胶凸点;615、进料管口;616、密封帽;617、压紧垫环;618、限位卡片;619、l型卡板;620、出种仓;621、出料短道;622、放料挡板;623、扭力弹簧;624、槽口;625、竖型胶条;626、横型胶条;7、行走机构;701、外环条;702、加强胶条;703、夹紧卡板;704、加强筋板;705、燕尾槽;706、u型板;707、燕尾卡块;708、连杆;709、滚轮;8、牵引机构;801、固定轴;802、中间杆;803、连接转轴;804、摆动杆;805、扶手杆;806、广角支撑条;807、中间转轴;808、定位杆;809、活动插孔;810、固定插孔;811、定位销;812、限位块;9、辅助机构;901、空心浮板;902、卡垫;903、避秧槽;904、维稳卡板;905、阻泥块;906、置纳槽;907、第一凹槽;908、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7]
实施例:如图1-1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黑土的绿色水稻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进行插秧前,取下蝶形螺栓605,以进料管口615转动限位卡片618,使得限位卡片618离开l型卡板619,然后取下插盒612,再取下播种盒609,然后再沿着叶片513侧向取下外环条701和沿着燕尾卡块707和燕尾槽705取下u型板706,完成初步的准备工作;s2、接着将秧苗放入到插秧机构2的秧苗盘中,可选择倒退形式拉动扶手杆805或进入到扶手杆805和摆动杆804形成的空间内推动扶手杆805,动力链轮3带动插秧机构2的插秧部件运动有序插秧;s3、在需要进行调节秧苗间距时,先通过转动旋钮518,此时拉动把手杆510,通过十字插块507和十字槽503带动中心杆504移动,再将调节杆509卡入合适的档位卡槽511内部,再反向旋转旋钮518,令移动柱519沿着移动槽516内向上移动,链条514再次保持绷紧,进而实现调节秧苗间距;
s4、在进行播种前,按照调节秧苗间距方式,在链条514松弛后,将其放入到变速链轮塔505与调节杆509之间,同时取空心浮板下901,完成加长轴601的固定,接着将播种盒609的弧形板610卡入到固定套606内部,插入插盒612,旋转进料管口615底部转动套装的限位卡片618,通过进料管口615向播种盒609内部导入稻种,然后通过密封帽616进料管口615的螺纹连接拧好密封帽616,在压紧垫环617压紧限位卡片618,接着调节牵引机构8,取出定位销811和限位块812后,摆动中间杆802,使得活动插孔809位于另一个固定插孔810处,此时再插入定位销811进行固定,在摆动杆804和广角支撑条806的作用,再通过燕尾槽705和燕尾卡块707的配合安装u型板706,令滚轮709朝上,作为平整地面使用;s5、在进行播种时,可选择倒退形式拉动扶手杆805或进入到扶手杆805和摆动杆804形成的空间内推动扶手杆805,移动过程中,u型板706位于移动途径前端,会先对土壤进行平整,然后移动过程中叶保证每次排出稻种分量基本一致,不会出现偏差过大的情况;s6、在需要移动时,通过燕尾槽705和燕尾卡块707的配合安装u型板706,令滚轮709朝上,在通过夹紧卡板703卡住叶片513,进而根据上述对牵引机构8的调整,选择合适方位后,使用者就可以拉动或推动装置的移动,避免叶片513与水泥道路磕碰造成的损坏,避免叶片513容易插入泥土地面不易移动的情况。
[0018]
船板1中部设置有插秧机构2,插秧机构2中部安装有动力链轮3,插秧机构2中部安装有链轮杆4,船板1一端部安装有变速机构5,变速机构5包括、梯形盒501、动力轴502、十字槽503、中心杆504、变速链轮塔505、连接端块506、十字插块507、绕环508 、调节杆509、把手杆510、档位卡槽511、空心轮盘512、叶片513、链条514、固定链轮515、移动槽516、调节螺杆517、旋钮518、移动柱519和调节链轮520;船板1后端中部嵌入安装有梯形盒501,梯形盒501边部与船板1侧边部之间转动安装有动力轴502,动力轴502位于梯形盒501内部端面开设有十字槽503,两个动力轴502之间安装有中心杆504,中心杆504中部安装有变速链轮塔505,中心杆504两端焊接有连接端块506,连接端块506一端焊接有十字插块507,连接端块506中部转动套接绕环508,绕环508外表面焊接有调节杆509,两个调节杆509端部之间焊接有把手杆510,梯形盒501顶端边部对应调节杆509位置处开设有档位卡槽511,档位卡槽511宽度与调节杆509宽度相契合,保证调节杆509能稳定的插入到档位卡槽511中,十字插块507外边缘与十字槽503内边缘相契合,十字插块507长度与十字槽503深度相等,一个调节杆509对应的档位卡槽511数量与变速链轮塔505的链轮数量相等,且总间距小于十字插块507长度,在调节杆509沿着档位卡槽511调节档位时,不会出现十字插块507抵住十字槽503端部的情况发生,保证变速链轮塔505的有效调节;动力轴502位于船板1的外端部套装有空心轮盘512,空心轮盘512外弧表面等距离焊接有叶片513;链轮杆4中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固定链轮515,链轮杆4顶部贯穿开设有移动槽516,移动槽516内部转动安装有调节螺杆517,调节螺杆517与链轮杆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保证调节螺杆517能稳定转动,进一步调节螺杆517顶端焊接有旋钮518,调节螺杆517中部通过螺纹啮合安装有移动柱519,移动柱519外表面与移动槽516内表面契合,最后实现转动旋钮518,带动调节螺杆517转动,使得移动柱519在螺纹作用下沿移动槽516内部移动,实现移动柱519的移动,移动柱519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链轮520,固定链轮515、调节链轮520、动
力链轮3和变速链轮塔505之间啮合联动安装有链条514,调节链轮520、动力链轮3和变速链轮塔505三者通过链条514围着一个闭合空间,而固定链轮515位于闭合空间外部,起到变向作用,实现变速链轮塔505两侧的链条514均在梯形盒501内部上方,保证变速链轮塔505和链条514的稳定运行,避免淤泥等其他的干扰。
[0019]
动力轴502中部和端部均安装有播种机构6,播种机构6包括加长轴601、一字插块602、一字槽603、固定螺孔604、蝶形螺栓605、固定套606、限位条一607、侧挡环608、播种盒609、弧形板610、限位条二611、插盒612、堵块613、橡胶凸点614、进料管口615、密封帽616、压紧垫环617、限位卡片618、l型卡板619、出种仓620、出料短道621、放料挡板622、扭力弹簧623、槽口624、竖型胶条625和横型胶条626;动力轴502位于船板1外部端面开设有一字槽603,一字槽603插接有一字插块602,一字插块602中部和一字槽603中部均贯穿开设有固定螺孔604,固定螺孔604内部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蝶形螺栓605,一字插块602端部焊接有加长轴601,通过固定螺孔604和蝶形螺栓605的配合,实现加长轴601的安装,加长轴601中部和动力轴502中部均套接有固定套606,船板1内部底端对应固定套606位置处均开设有槽口624,避免干扰播种盒609播种,固定套606两端部均焊接有侧挡环608,固定套606外边面等距离胶接有限位条一607;固定套606外部套接有播种盒609,播种盒609内部胶接有弧形板610,弧形板610内部底面等距离胶接有限位条二611,通过限位条一607和限位条二611配合,保证加长轴601转动的情况下,能有效带动播种盒609转动,播种盒609顶部位于弧形板610之间位置处插装有插盒612,插盒612底部胶接有堵块613,插盒612顶端贯穿插入进料管口615,进料管口615顶端通过螺纹啮合安装有密封帽616,密封帽616底端面环绕胶接有压紧垫环617,位于压紧垫环617下方的进料管口615套装有限位卡片618,播种盒609外表面位于插盒612两侧均胶接有l型卡板619,l型卡板619底端面与播种盒609外表面间距与限位卡片618厚度相等,两个l型卡板619以进料管口615为中心对称,使得l型卡板619旋转后卡入到两个l型卡板619卡缝中,配合密封帽616和进料管口615的螺纹连接,使得压紧垫环617紧密压实限位卡片618,提高安装插盒612的稳定性,其操作简答,也便于插盒612的随时取下和组装;播种盒609外表面等距离嵌入安装有出种仓620,出种仓620一端面贯穿胶接有出料短道621,出种仓620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放料挡板622,放料挡板622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623,扭力弹簧623另一端与出种仓620内表面固定连接槽口624,使得播种。
[0020]
堵块613侧表面均布有橡胶凸点614,弧形板610内表面交错设置有竖型胶条625和横型胶条626,通过竖型胶条625和横型胶条626两者与橡胶凸点614的配合,进一步减少堵块613安装过程中的晃动,保证堵块613的快速拆装。
[0021]
船板1前部和后部设置有行走机构7,行走机构7包括外环条701、加强胶条702、夹紧卡板703、加强筋板704、燕尾槽705、u型板706、燕尾卡块707、连杆708和滚轮709;叶片513外侧包裹有外环条701,外环条701外表面等距离胶接有加强胶条702,外环条701内表面对应叶片513两侧均胶接有夹紧卡板703,相邻夹紧卡板703胶接连接有加强筋板704,夹紧卡板703一侧表面与叶片513一侧表面贴合,保证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出现外环条701掉落的情况,,加强筋板704一端面与外环条701内表面相契合,减少了外环条701受外力损坏的情况;船板1前部顶端面和底端面均开设有燕尾槽705,船板1前部安装有u型板706,u型
板706内表面对应燕尾槽705位置处设置有燕尾卡块707,燕尾槽705内边缘与燕尾卡块707外表面契合,使得燕尾卡块707能有效卡入到燕尾槽705内部,实现安装后u型板706的稳定性,u型板706一外表面对称焊接有连杆708,连杆708中部转动连接有滚轮709。
[0022]
船板1中部安装有牵引机构8,牵引机构8包括固定轴801、中间杆802、连接转轴803、摆动杆804、扶手杆805、广角支撑条806、中间转轴807、定位杆808、活动插孔809、固定插孔810、定位销811和限位块812;船板1两边部侧表面中间位置处转动安装有固定轴801,固定轴801中部转动套接有中间杆802,中间杆802另一端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转轴803,连接转轴803中部转动套接有摆动杆804,两个摆动杆804之间焊接有扶手杆805,位于摆动杆804同侧的中间杆802侧表面焊接有广角支撑条806;中间杆802中部转动连接有中间转轴807,中间转轴807中部转动套接有定位杆808,定位杆808底部侧表面贯穿开设有活动插孔809,船板1两边部侧表面对称开设有固定插孔810,一个固定插孔810与活动插孔809内部插接有定位销811,定位销811一端部焊接有限位块812。
[0023]
船板1底部设置有辅助机构9,辅助机构9包括空心浮板901、卡垫902、避秧槽903、维稳卡板904、阻泥块905、置纳槽906、第一凹槽907和第二凹槽908;船板1底部安装有空心浮板901,空心浮板901能有效提供浮力,进一步减少设备使用中消耗的体力,减少船板1内陷入泥土的情况,空心浮板901对应槽口624位置处胶接有卡垫902,空心浮板901前端部对称开设有避秧槽903,避秧槽903内部一端面胶接有维稳卡板904,在维稳卡板904和卡垫902的情况下,保证空心浮板901安装后的稳定,避免与船板1分离的情况出现;空心浮板901后端面设置有阻泥块905,使得牵引过程中的泥土不会越过船板1后端部进入到船板1内部,阻泥块905顶端面开设有置纳槽906,用于存储加长轴601,便于加长轴601快速取用和存放,置纳槽906两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907,第一凹槽907内边缘与u型板706和燕尾卡块707外边缘契合,阻泥块905一侧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二凹槽908,第二凹槽908与燕尾卡块707外边缘契合,使得u型板706在不使用时,通过卡入到第一凹槽907和第二凹槽908,便于u型板706快速取用和存放。
[0024]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进行插秧前,取下蝶形螺栓605,进而将加长轴601取下,再转动密封帽616,松开限位卡片618后,以进料管口615转动限位卡片618,使得限位卡片618离开l型卡板619,然后取下插盒612,再取下播种盒609,然后再沿着叶片513侧向取下外环条701和沿着燕尾卡块707和燕尾槽705取下u型板706,完成初步的准备工作,如图2,接着将秧苗放入到插秧机构2的秧苗盘中,可选择倒退形式拉动扶手杆805或进入到扶手杆805和摆动杆804形成的空间内推动扶手杆805,在移动过程中,由叶片513带动空心轮盘512和动力轴502运转,因动力轴502端部的十字槽503和连接端块506端部的十字插块507连接,进而带动中心杆504和变速链轮塔505转动,通过链条514的作用,带动动力链轮3运转,动力链轮3带动插秧机构2的插秧部件运动有序插秧,在需要进行调节秧苗间距时,先通过转动旋钮518,带动移动柱519沿着移动槽516内向下移动,令链条514松动,此时拉动把手杆510,通过十字插块507和十字槽503带动中心杆504移动,再将调节杆509卡入合适的档位卡槽511内部,再反向旋转旋钮518,令移动柱
519沿着移动槽516内向上移动,链条514再次保持绷紧,进而实现调节秧苗间距的目的;在进行播种前,按照调节秧苗间距方式,在链条514松弛后,将其放入到变速链轮塔505与调节杆509之间,避免播种过程中插秧机构2依旧运行,同时取空心浮板下901,加长轴601的一字插块602插入到一字槽603内,在通过蝶形螺栓605和固定螺孔604配合,完成加长轴601的固定,接着将播种盒609的弧形板610卡入到固定套606内部,旋转播种盒609后将弧形板610开口向上,此时插入插盒612,旋转进料管口615底部转动套装的限位卡片618,使得限位卡片618卡入到l型卡板619与播种盒609之间,暂时稳定后,通过进料管口615向播种盒609内部导入稻种,然后通过密封帽616进料管口615的螺纹连接拧好密封帽616,在压紧垫环617压紧限位卡片618,限位卡片618卡入l型卡板619,配合橡胶凸点614、竖型胶条625和横型胶条626的作用,保证了装载稻种后插盒612和播种盒609的稳定,接着调节牵引机构8,取出定位销811和限位块812后,摆动中间杆802,使得活动插孔809位于另一个固定插孔810处,此时再插入定位销811进行固定,在摆动杆804和广角支撑条806的作用,能有效保证扶手杆805位于水平合适高度,再通过燕尾槽705和燕尾卡块707的配合安装u型板706,令滚轮709朝上,作为平整地面使用,如图5;在进行播种时,可选择倒退形式拉动扶手杆805或进入到扶手杆805和摆动杆804形成的空间内推动扶手杆805,移动过程中,u型板706位于移动途径前端,会先对土壤进行平整,然后移动过程中叶片513带动动力轴502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播种盒609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稻种先进入到出种仓620,当稻种重力大于扭力弹簧623的弹性应力后,放料挡板622摆动,使得稻种进入到出料短道621内部排出,在稻种进入到出料短道621内部后,随着播种盒609的持续转动,出种仓620离开最低点,里面留存的稻种重量不大于扭力弹簧623弹性应力后,放料挡板622闭合,保证每次排出稻种分量基本一致,不会出现偏差过大的情况;在需要移动时,通过燕尾槽705和燕尾卡块707的配合安装u型板706,令滚轮709朝上,在通过夹紧卡板703卡住叶片513,如图8,进而根据上述对牵引机构8的调整,选择合适方位后,使用者就可以拉动或推动装置的移动,避免叶片513与水泥道路磕碰造成的损坏,避免叶片513容易插入泥土地面不易移动的情况。
[002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