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存取的液氮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48382发布日期:2022-08-31 12:11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便于存取的液氮罐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生物组织保藏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存取的液氮罐。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液氮可以用作制冷剂迅速冷冻生物组织,进而对生物组织进行保藏。液氮储存在液氮罐内,现有技术中的液氮罐内壁设置有挂钩,将提篮钩挂在挂钩上,提篮上具有均匀排列的抽屉,在抽屉内设置均匀排列的小格,小格内放置冻存管,生物组织(如精液)便储存在冻存管内。当存取生物组织时,需要将对应的整个提篮从液氮罐中提出,然后找到对应的抽屉,然后再从对应的抽屉内将相应的冻存管取出,或将冻存管放置在抽屉对应的小格内。上述液氮罐,存取相应的生物组织时,需要将放置生物组织的整个提篮提出,一方面整个提篮比较笨重,提取不方便;另一方面,不需要的生物组织也从液氮罐中被取出,影响保藏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存取的液氮罐,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取生物组织时需要将整个提篮取出带来的费力问题、影响提篮上其它生物组织保藏效果的问题;通过该液氮罐实现对单个生物组织样本的单独存放和取用。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便于存取的液氮罐,包括液氮罐主体和位于液氮罐主体罐口的密封盖,所述液氮罐主体内侧具有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样品筒、中间样品筒和外样品筒,所述内样品筒、中间样品筒和外样品筒的内壁均具有同时沿周向和轴向均匀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具有对冻存管进行夹持的管夹组件;所述中间样品筒的底部固定有底盘,所述底盘与液氮罐主体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内样品筒的底部具有内盘,所述内盘与底盘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底盘与液氮罐主体之间、所述内盘与底盘之间均具有预紧件,所述预紧件的设置使得底盘相对液氮罐主体旋转后、内盘相对底盘旋转后回到初始位置;所述内样品筒和中间样品筒的侧壁均具有上下贯穿的缺口;将存取件伸入所述中间样品筒和内样品筒的缺口内拨动中间样品筒和内样品筒旋转时,对所述外样品筒内壁的冻存管进行存取,将存取件伸入所述内样品筒的缺口内拨动内样品筒旋转时,对所述中间样品筒内壁的冻存管进行存取,将存取件伸入所述内样品筒的内侧时对内样品筒内壁的冻存管进行存取。
5.进一步地,所述外样品筒固定在液氮罐主体的内壁,所述中间样品筒、内样品筒与外样品筒均同心设置。
6.进一步地,所述液氮罐主体内腔底部具有内外同心设置的固定件和支撑件,所述底盘底部具有支撑件安装槽,所述支撑件位于支撑件安装槽内且与支撑件安装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底盘与液氮罐主体之间的预紧件为位于固定件与底盘之间的卷簧。
7.进一步地,所述底盘的顶部具有圆槽,所述内盘转动安装在圆槽内,所述内盘底部具有凸台安装槽,所述底盘顶部具有凸台,所述内盘与底盘之间的预紧件为位于凸台与凸
台安装槽之间的卷簧。
8.进一步地,所述管夹组件固定在凹槽内,所述管夹组件的上下两端均具有成对设置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管夹组件之间具有过渡部,所述夹持部为圆弧形结构,成对的两所述过渡部之间具有顶板,成对的两所述夹持部配合作用夹持冻存管时,所述顶板与冻存管侧壁接触。
9.进一步地,所述管夹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挡块,所述凹槽上下两侧的外样品筒内具有弹簧槽,所述挡块的一端伸入对应的弹簧槽内,且所述挡块的一端与弹簧槽内壁之间具有弹簧,所述弹簧作用使得挡块另一端伸入凹槽内;所述挡块另一端为锥形。
10.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壁具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挡块配合作用使得冻存管保持竖直状态和固定。
11.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上具有存取盖,所述存取盖与密封盖螺纹连接,存取生物组织时将所述存取盖拆卸下来。
12.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样品筒和内样品筒的顶部均具有标识杆,所述标识杆的顶部伸入液氮罐主体罐口内;所述液氮罐主体罐口内壁具有标记,所述标识杆顶部与标记对齐时,所述中间样品筒和内样品筒位于初始位置。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在液氮罐主体内侧设置三层样品筒,并在每一样品筒的内壁设置均匀排列的凹槽,凹槽内用于放置单个的生物组织样本,各凹槽相互独立;存取生物组织样本时,只需将存取件的夹持端伸入生物组织样本对应的凹槽内,实现对生物组织样本的存放和取用;(2)三层样品筒,位于内侧的内样品筒、中间样品筒相对外样品筒相对转动连接,且内样品筒又与中间样品筒相对转动连接,通过内样品筒和中间样品筒上的缺口的设置,便于存取件的伸入后拨动内样品筒和中间样品筒的旋转,进而便于将存取件的夹持端置于待存待取凹槽位置处;(3)管夹组件依靠夹紧力实现对冻存管的夹紧,一方面便于将冻存管牢牢的夹住,另一方面便于通过存取件将冻存管取出或放入。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内侧底盘的装配图;图4为中间样品筒和底盘的侧面装配图;图5为中间样品筒、内样品筒和底盘的俯视装配图;图6为外样品筒的三维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一的管夹组件的俯视图;图8为实施例一的管夹组件夹持冻存管时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一的管夹组件的正视图;图10为中间样品筒的剖视图;图11为底盘的剖视图;图12为存取外样品筒上冻存管的示意图;
图13为存取中间样品筒上冻存管的示意图;图14为实施例二的外样品筒内管夹组件的示意图;图15为实施例二的管夹组件的剖视图;图16为密封盖上设置存取盖的示意图;图17为外样品筒的另外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8为在中间样品筒和内样品筒上设置标识杆的示意图;图19为外样品筒、中间样品筒和内样品筒上凹槽编码示意;图中:1液氮罐主体,11收缩部,12固定件,13支撑件,2密封盖,21存取盖,3外样品筒,31凹槽,32弹簧槽,33限位板,4中间样品筒,41缺口,5内样品筒,6管夹组件,61夹持部,62引导部,63顶板,64过渡部,7冻存管,71管帽,8底盘,81支撑件安装槽,82凸台,83内盘,84凸台安装槽,85圆槽,9挡块,91弹簧,92斜面,93滑动部,10标识杆,101观察端。
具体实施方式
15.如图1至图19所示,本发明包括液氮罐主体1、密封盖2、外样品筒3、中间样品筒4、内样品筒5和管夹组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16.如图1至图5所示,便于存取的液氮罐包括液氮罐主体1和位于液氮罐主体罐口的密封盖2,液氮罐主体1内侧具有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样品筒5、中间样品筒4和外样品筒3,如图2、图6和图10所示,内样品筒5、中间样品筒4和外样品筒3的内壁均具有同时沿周向和轴向均匀设置的凹槽31,凹槽31内具有对冻存管7进行夹持的管夹组件6;如图4所示,中间样品筒4的底部固定有底盘8,如图3、图11所示,底盘8与液氮罐主体1底部之间转动连接,内样品筒5的底部具有内盘83,内盘83与底盘8之间转动连接,底盘8与液氮罐主体1之间、内盘83与底盘8之间均具有预紧件,预紧件的设置使得底盘8相对液氮罐主体1旋转后、内盘83相对底盘8旋转后回到初始位置;内样品筒5和中间样品筒4的侧壁均具有上下贯穿的缺口41;如图12所示,将存取件伸入中间样品筒4和内样品筒5的缺口41内拨动中间样品筒4和内样品筒5旋转时,此时对外样品筒3内壁的冻存管7进行存取;如图13所示,将存取件伸入内样品筒5的缺口41内拨动内样品筒5旋转时,对中间样品筒4内壁的冻存管进行存取。将存取件伸入内样品筒5的内侧时对内样品筒5内壁的冻存管进行存取。
17.当需要存放冻存管时,打开密封盖2,通过存取件的夹持端夹持住冻存管,然后将存取件的夹持端伸入液氮罐主体内。当需要将冻存管存放在外样品筒上时,将存取件的夹持端伸入内样品筒和中间样品筒上的缺口中,存取件的夹持端伸入液氮罐主体内的深度对应所需存放入的凹槽所在的轴向位置,然后旋转存取件直至夹持端置于所需存入凹槽所在位置的前侧(即:先沿轴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深度,再沿周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周向位置;也可先沿周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平面位置,再沿轴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轴向位置);最后,将冻存管伸入对应的凹槽内,冻存管伸入对应凹槽的过程中,夹持部逐渐夹持住冻存管。当需要将冻存管存放在中间样品筒上时,将存取件的夹持端伸入内样品筒上的缺口中,存取件的夹持端伸入液氮罐主体内的深度对应所需存放入的凹槽所在的轴向位置,然后旋转存取件直至夹持端置于所需存入凹槽所在位置的前侧(即:先沿轴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深度,再沿周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周向位置;也可先沿周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平面位置,再沿轴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轴向位置);最后,将冻存管伸入
对应的凹槽内,冻存管伸入对应凹槽的过程中,夹持部逐渐夹持住冻存管。当需要将冻存管存放在内样品筒上时,将存取件的夹持端伸入内样品筒的内侧,存取件的夹持端伸入液氮罐主体内的深度对应所需存放入的凹槽所在的轴向位置,然后旋转存取件直至夹持端置于所需存入凹槽所在位置的前侧(即:先沿轴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深度,再沿周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周向位置;也可先沿周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平面位置,再沿轴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轴向位置);最后,将冻存管伸入对应的凹槽内,冻存管伸入对应凹槽的过程中,夹持部逐渐夹持住冻存管。
18.当需要将外样品筒上的冻存管取出时,将存取件的夹持端伸入内样品筒和中间样品筒上的缺口中,存取件的夹持端伸入液氮罐主体内的深度对应所需存放入的凹槽所在的轴向位置,然后旋转存取件直至夹持端置于所需存入凹槽所在位置的前侧(即:先沿轴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深度,再沿周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周向位置;也可先沿周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平面位置,再沿轴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轴向位置);最后,将夹持端伸入对应的凹槽内夹持住冻存管,然后将冻存管移出凹槽,随后将存取件的夹持端移出液氮罐主体即可。当需要将中间样品筒上的冻存管取出时,将存取件的夹持端伸入内样品筒上的缺口中,存取件的夹持端伸入液氮罐主体内的深度对应所需存放入的凹槽所在的轴向位置,然后旋转存取件直至夹持端置于所需存入凹槽所在位置的前侧(即:先沿轴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深度,再沿周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周向位置;也可先沿周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平面位置,再沿轴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轴向位置);最后,将夹持端伸入对应的凹槽内夹持住冻存管,然后将冻存管移出凹槽,随后将存取件的夹持端移出液氮罐主体即可。当需要将内样品筒上的冻存管取出时,将存取件的夹持端伸入内样品筒内侧,存取件的夹持端伸入液氮罐主体内的深度对应所需存放入的凹槽所在的轴向位置,然后旋转存取件直至夹持端置于所需存入凹槽所在位置的前侧(即:先沿轴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深度,再沿周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周向位置;也可先沿周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平面位置,再沿轴向确定待存入凹槽所在的轴向位置);最后,将夹持端伸入对应的凹槽内夹持住冻存管,然后将冻存管移出凹槽,随后将存取件的夹持端移出液氮罐主体即可。
19.具体地,外样品筒3固定在液氮罐主体1的内壁,中间样品筒4、内样品筒5与外样品筒3均同心设置,外样品筒为圆筒形结构。如图17所示,外样品筒3还可为圆环形结构,此时每一外样品筒上沿轴向设置有一组凹槽,该组凹槽31在同一圆周上均匀设置。若干外样品筒3沿液氮罐主体1的轴向上下均匀设置。
20.具体地,如图13所示,液氮罐主体1内腔底部具有内外同心设置的固定件12和支撑件13,底盘8底部具有支撑件安装槽81,支撑件13位于支撑件安装槽81内且与支撑件安装槽81内壁转动连接,底盘8与液氮罐主体1之间的预紧件为位于固定件12与底盘8之间的卷簧。驱使底盘8相对液氮罐主体1旋转一定角度后松开中间样品筒,此时在预紧件的作用下底盘8复位。
21.具体地,如图11所示,底盘8的顶部具有圆槽85,内盘83转动安装在圆槽85内,内盘83底部具有凸台安装槽84,底盘8顶部具有凸台82,内盘83与底盘8之间的预紧件为位于凸台82与凸台安装槽84之间的卷簧。驱使内盘83相对底盘8旋转一定角度后松开内样品筒5,此时在预紧件的作用下内盘83复位。凸台82与凸台安装槽84之间的卷簧预紧力小于固定件12与底盘8之间的卷簧预紧力,这样驱使内盘83相对底盘8旋转时,可以避免底盘8随内盘83
同步旋转。
22.具体地,管夹组件6固定在凹槽内,如图7、图9所示,管夹组件6的上下两端均具有成对设置的夹持部61,夹持部61与管夹组件6之间具有过渡部64,夹持部61为圆弧形结构,成对的两过渡部64之间具有顶板63,成对的两夹持部61配合作用夹持冻存管7时,顶板63与冻存管侧壁刚好接触,进而实现对冻存管7的限位。夹持部61的一端与过渡部64连接,夹持部61的另一端具有引导部62,成对的两夹持部61上的两引导部62呈“八”字形设置,进而便于冻存管进入两夹持部61之间。与此同时,成对的两夹持部61上的过渡部64围成倒八字形结构,这样使得两夹持部61围成的空间直径小于冻存管外径,进而便于夹持部61配合作用夹紧冻存管。夹持部61上的圆弧半径与冻存管半径相同。管夹组件6为矩形的片状结构,管夹组件6上的两对夹持部61分别对冻存管7的上端和下端进行夹持。
23.具体地,如图14、图15所示,管夹组件6还可为其它结构形式,此时管夹组件6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挡块9,凹槽31上下两侧的外样品筒3内具有弹簧槽32,挡块9的一端伸入对应的弹簧槽32内,且挡块9的一端与弹簧槽32内壁之间具有弹簧91,弹簧91作用使得挡块9另一端伸入凹槽31内;挡块9另一端为锥形,以便于冻存管7进出凹槽31。挡块9另一端具有斜面92,斜面92的设置,用于与冻存管7接触,冻存管7塞入凹槽内的过程中,冻存管与斜面92接触挤压挡块9,使得挡块9向弹簧槽32所在的一侧移动。
24.具体地,如图15所示,凹槽31内壁具有限位板33,限位板33与挡块9配合作用使得冻存管7保持竖直状态和固定。限位板33为上下设置的两块,限位板33上与冻存管7接触的一端为圆弧形,限位板33与冻存管7接触时,下方挡块9与冻存管7外壁接触,上方挡块9与冻存管7的管帽7接触,此时冻存管7保持竖直状态。
25.具体地,如图16所示,密封盖2上具有存取盖21,存取盖21与密封盖2螺纹连接,存取生物组织时将存取盖21拆卸下来。为此,在密封盖2上设置有安装存取盖21的螺纹孔,穿过螺纹孔实现对冻存管内生物组织的存取。
26.具体地,中间样品筒4和内样品筒5的顶部均具有标识杆10,标识杆10的顶部伸入液氮罐主体1罐口内;液氮罐主体1罐口内壁具有标记,标识杆10顶部与标记对齐时,中间样品筒4和内样品筒5位于初始位置,如图19所示,初始位置时的外样品筒3上的凹槽编号记为

,中间样品筒4和内样品筒5上的缺口41与外样品筒3上编号为
ꢀ①
的凹槽位于同一径线上;将中间样品筒4和内样品筒5上的缺口41位置记为0,将中间样品筒4和内样品筒5上缺口41右侧或左侧的凹槽记为

,这样便于编号以及快速找到对应的存取位。标识杆10顶部为观察端101,观察端101可以设置鲜艳的颜色,如红色,进而便于观看观察端101的具体位置。通过观察端101的位置,对中间样品筒4和内样品筒5是否位于初始位置进行检验,进而避免预紧件失效导致初始位置时中间样品筒4和内样品筒5与外样品筒3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27.本发明在液氮罐主体内侧设置三层样品筒,并在每一样品筒的内壁设置均匀排列的凹槽,凹槽内用于放置单个的生物组织样本,各凹槽相互独立;存取生物组织样本时,只需将存取件的夹持端伸入生物组织样本对应的凹槽内,实现对生物组织样本的存放和取用;三层样品筒,位于内侧的内样品筒、中间样品筒相对外样品筒相对转动连接,且内样品筒又与中间样品筒相对转动连接,通过内样品筒和中间样品筒上的缺口的设置,便于存取件的伸入后拨动内样品筒和中间样品筒的旋转,进而便于将存取件的夹持端置于待存待取
凹槽位置处;管夹组件依靠夹紧力实现对冻存管的夹紧,一方面便于将冻存管牢牢的夹住,另一方面便于通过存取件将冻存管取出或放入。实现对生物组织的单独存放,进而便于对生物组织的单独取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