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生态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944056发布日期:2022-10-26 03:5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立体生态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海产品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立体生态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的工厂化海产品养殖设施仍然停留在开放式流水养殖阶段,而真正意义上的全封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因其准入门槛较高,设备维护及水处理成本高等原因,所占比例极少。然而随着众多养殖设施在同一区域长时间集中抽取地下海水,水资源枯竭问题开始突显,已严重制约工厂化养殖的健康、快速发展。
3.而且,现有的工厂化海产品养殖设施采用立体式养殖方法,其有效的节约了养殖设施的占地面积,但是,其每个养殖池内的水源都是独立供应,从而无法使上一级养殖池内的水流入下一级养殖池内进行重复循环利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4.再者,工厂化海洋养殖用水需要对普通海水进行严格处理,使其符合海水养殖用水要求,因此需要投入成本,如果不能对其充分利用,会造成严重浪费和损失大量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体生态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通过多级立体养殖系统使养殖用水能够循环往复利用,达到节约海水资源,减少养殖成本的目的。
6.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立体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系统和水循环系统,所述的养殖池系统包括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三级养殖池高度逐次降低,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包括连通器、蓄水池、蓄水罐和水泵,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分别与连通器的一端相通,连通器的另一端低于各级养殖池的上端面,与一级养殖池连通的连通器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砂滤罐的进水口连通,与二级养殖池或三级养殖池连通的连通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排水管连通,砂滤罐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蓄水池相通,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蓄水池连通,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分别与二级副进水阀门和三级副进水阀门连通,二级副进水阀门与二级养殖池连通,三级副进水阀门与三级养殖池连通;所述的一级养殖池的下端通过管道分别与二级主进水阀门、二级出水阀门和三级主进水阀门、三级出水阀门连通,二级主进水阀门与二级养殖池的相通;所述的三级主进水阀门位于三级养殖池的上方,二级出水阀门和三级出水阀门分别与排水管相通。
7.上述的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的一端相对应的设置有各级排水池,即一级排水池、二级排水池和三级排水池;各级排水池与连通器的一端相通,一级排水池通过管道与砂滤罐的进水口连通,二级出水阀门通过二级排水池相排水管相通,三级出水阀门通过三级排水池与排水管相通。
8.上述的连通器包括u型连通管和插管,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的下端分别与一u型连通管的一端相通,u型连通管的另一端与排水池相通,u型连通管位于排水
池的开口处插有插管。
9.上述的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蓄水罐的进水口连通,蓄水罐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依次与二级副进水阀门和三级副进水阀门连通;蓄水罐的安装位置高于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生态养殖系统的立体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依次向一级养殖池、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内注入养殖用水,养殖用水为抽取的海水;2)处理一级养殖池中的养殖用水,使一级养殖池中养殖用水的盐度保持在1.8~3.0%,ph保持在7.8~8.8,水温保持在10~23℃,在一级养殖池中养殖大菱鲆,在养殖大菱鲆的过程中,不断向一级养殖池中注入满足上述条件的养殖用水;3)向一级养殖池中投喂大菱鲆配合饵料;4)将一级养殖池中排出一部分的养殖用水经管道和二级主进水阀门注入到二级养殖池,直至水满,处理二级养殖池中的养殖用水,使二级养殖池中的养殖用水满足以下条件:水温10~20℃,盐度1.8%~3.0%,溶氧控制在每升5~7.5mg,氨氮低于0.5mg/l,ph值应为7.8-8.3,在二级养殖池(6)中培育海参;5)向二级养殖池投放海参饵料;6)将一级养殖池中排出一部分的养殖用水经管道和三级主进水阀门注入到三级养殖池,直至水满,在三级养殖池养殖南美白对虾;处理三级养殖池中的养殖用水,使三级养殖池中的养殖用水满足以下条件:水温控制在25~30℃,盐度1.8~3.0%,微充气;7)在三级养殖池放入虾苗前一个月施肥繁殖浮游植物,在池内每立方米投放施尿素5g、过磷酸钙2g,以后每天施前量的1/2,使三级养殖池内的水质透明度达30cm左右,再投入活卤虫100g或卤虫卵10g;8)一级养殖池将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注满养殖用水后,将多余排出的养殖用水排入到蓄水池中保存;9)当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需要换水时,通过水泵将蓄水池中储存的养殖用水抽入到蓄水罐中,继而再分别通过二级副进水阀门和三级副进水阀门排入到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中使用。
11.一级养殖池(1)内的大菱鲆的放养密度为,体长为5cm~8cm的鱼苗,每平方米放养200~300尾,体长为8~12cm的鱼苗,每平方米放养100~200尾,体长15cm~25cm的鱼苗,每平方米放养40~60尾,体长为25cm~35cm的鱼苗,每平方米放养25~40尾,体长为35cm以上的鱼苗,每平方米放养15~20尾。
12.在步骤3)中,体长5~8cm的鱼苗,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2%~4%,每日投喂2~4次,体长8~12cm的鱼苗,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1%~1.5%,每日投喂2次,体长12cm以上的鱼苗,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0.5%~1%,每日投喂1~2次。
13.步骤4)中,二级养殖池内参苗密度为,规格为10000头~20000头/kg的参苗,投苗为1200~2000头/m2;规格为6000~10000头/kg的参苗,投苗为1000~1200头/m2;规格为4000~6000头/kg的参苗,投苗为800~1000头/m2;规格为2000~4000头/kg的参苗,投苗为600~800
头/m2;规格为1000~2000头/kg的参苗,投苗为500~800头/m2。
14.步骤5)中,在海参养殖初期投喂海参配合饲料、新鲜的海藻磨碎液、海区新鲜活性海泥饵料;在海参养殖中后期自配饵料:按鲜海带、鼠尾藻80-90%,扇贝边、虾糠10-20%的比列调配磨好后,与海参配合饲料混合投喂;每日投喂量为海参体重的2%~5%(5-15g/m2)。
15.在三级养殖池内投放虾苗,三级养殖池内每平方米放苗300-500尾;向三级养殖池内投放饵料,对虾体长小于4cm的虾苗投喂成体卤虫,日投喂4~6次,不小于4cm的虾苗投喂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其中白天投喂40%,夜间投喂60%,投喂量根据对虾体长确定,体长4cm~6cm每万尾虾投喂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1~2kg,7cm~9cm每万尾虾投喂2.3~4kg,10~12cm每万尾虾投喂4.5~6kg;投喂次数在仔虾期每日投饵6~8次,中后期每日4~6次。
1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每级的养殖池内养殖不同的海产品,一级养殖池内养殖大菱鲆,二级养殖池内养殖海参,三级养殖池内养殖南美对虾,根据大菱鲆和海参、南美对虾对于水质的不同要求,可以将一级养殖池排出的海水一部分可以注入到二级养殖池和三级养殖池中使用,另一部分能够注入到蓄水池中保存使用,在保证成活率和养殖效果的前提下,减少了海水用量,起到了节约水资源、降低养殖成本的作用。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9.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养殖池系统和水循环系统。
20.所述的养殖池系统包括一级养殖池1、二级养殖池6和三级养殖池12,一级养殖池1位于二级养殖池6的上方,二级养殖池6位于三级养殖池12的上方,每级养殖池的一端相对应的设置有各级排水池,即一级排水池3、二级排水池7和三级排水池11,每级排水池的池底低于相对应养殖池的池底。
21.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包括连通器2、蓄水池13、蓄水罐18和水泵17,连通器2包括u型连通管201和插管202,一级养殖池1、二级养殖池6和三级养殖池12的下端分别与一u型连通管201的一端相通,u型连通管201的另一端与排水池相通。
22.所述的u型连通管201位于排水池的开口处插有插管202,插管202的上端略低于养殖池的上端面,当养殖池内的水高于插管202的高度时,能够由插管202的上端排出,从而防止养殖池内注入过量水,而从养殖池的边缘溢出。
23.所述的一级排水池3通过管道与砂滤罐10的进水口连通,砂滤罐1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蓄水池13相通,水泵17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蓄水池13连通,水泵17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蓄水罐18的进水口连通,蓄水罐18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依次与二级副进水阀门15和三级副进水阀门14连通,二级副进水阀门15位于二级养殖池6的上方,并与其相通,三级副进水阀门14位于三级养殖池12的上方,并与其相通。
24.所述的蓄水罐18的安装位置高于二级养殖池6和三级养殖池12。
25.所述的一级养殖池1的下端通过管道分别与二级主进水阀门4、二级出水阀门5和三级主进水阀门8、三级出水阀门9连通,二级主进水阀门4位于二级养殖池6的上方,并与其相通,二级出水阀门5位于二级排水池7的上方,并与其相通,二级排水池7通过排水管与过滤池相通。所述的过滤池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26.所述的三级主进水阀门8位于三级养殖池12的上方,并与其相通,三级出水阀门9位于三级排水池11的上方,并与其相通,三级排水池11通过排水管与过滤池相通。
27.所述的一级养殖池1的上方设有一级进水阀门16,一级进水阀门16通过管道与已处理的海水水源连通。一级进水阀门16能够向一级养殖池1中不断注入海水,打开二级主进水阀门4,能够将一级养殖池1中的海水注入到二级养殖池6中,或打开三级主进水阀门8,能够将一级养殖池1中的海水注入到三级养殖池12中,当一级养殖池1内的生物产生病害,海水收到污染后,打开二级出水阀门5,使一级养殖池1内的海水经二级出水阀门5、二级排水池7和排水管排到过滤池内。
28.当需要排放二级养殖池6或三级养殖池12内海水时,分别将放置在二级排水池7和三级排水池11内连通器2的插管202拔出,二级养殖池6或三级养殖池12内海水分别经排水管进入到过滤池中。
29.当二级养殖池6或三级养殖池12内海水水满后,关闭二级主进水阀门4或三级主进水阀门8,一级养殖池1内的海水由与一级养殖池1连通的连通器2排入到一级排水池3内,再由一级排水池3经管道进入砂滤罐10中,最后由砂滤罐10经管道排入到蓄水池13内。
30.当一级养殖池1内的水量不足以注入二级养殖池6或三级养殖池12内时,启动水泵17,水泵17将蓄水池13内的海水注入到蓄水罐18内,蓄水罐18内的海水再分别由二级副进水阀门15或三级副进水阀门14注入到二级养殖池6或三级养殖池12内。
31.一种立体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依次向一级养殖池1、二级养殖池6和三级养殖池12内注入养殖用水,养殖用水为抽取的海水。
32.2、处理一级养殖池1中的养殖用水,使一级养殖池1中养殖用水的盐度保持在1.8~3.0%,ph保持在7.8~8.8,水温保持在10~23℃,在一级养殖池1中养殖大菱鲆,大菱鲆的放养密度为,体长为5cm~8cm的鱼苗,每平方米放养200~300尾,体长为8~12cm的鱼苗,每平方米放养100~200尾,体长15cm~25cm的鱼苗,每平方米放养40~60尾,体长为25cm~35cm的鱼苗,每平方米放养25~40尾,体长为35cm以上的鱼苗,每平方米放养15~20尾,在养殖大菱鲆的过程中,不断向一级养殖池1中注入满足上述条件的养殖用水。
33.3、向一级养殖池1中投喂大菱鲆配合饵料,体长5~8cm的鱼苗,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2%~4%,每日投喂2~4次,体长8~12cm的鱼苗,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1%~1.5%,每日投喂2次,体长12cm以上的鱼苗,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0.5%~1%,每日投喂1~2次。
34.4、将一级养殖池1中排出一部分的养殖用水经管道和二级主进水阀门4注入到二级养殖池6,直至水满,处理二级养殖池6中的养殖用水,使二级养殖池6中的养殖用水满足以下条件:水温10~20℃,盐度1.8%~3.0%,溶氧控制在每升5~7.5mg,氨氮低于0.5mg/l,ph值应为7.8-8.8,在二级养殖池6中培育海参。
35.5、在二级养殖池6中放置附着基,二级养殖池6内参苗密度为:规格为10000头~20000头/kg的参苗,投苗为1200~2000头/m2;规格为6000~10000头/kg的参苗,投苗为1000~
1200头/m2;规格为4000~6000头/kg的参苗,投苗为800~1000头/m2;规格为2000~4000头/kg的参苗,投苗为600~800头/m2;规格为1000~2000头/kg的参苗,投苗为500~800头/m2。
36.6、向二级养殖池投放海参饵料,在海参养殖初期投喂海参配合饲料、新鲜的海藻磨碎液、海区新鲜活性海泥等饵料;在海参养殖中后期自配饵料:按鲜海带、鼠尾藻80-90%,扇贝边、虾糠10-20%的比列调配磨好后,与海参配合饲料混合投喂;每日投喂量为海参体重的2%~5%(5-15g/m2);海参饵料提前使用“强效em”+“水产诱食酵母”+“乳酸芽孢m3”发酵。
37.7、将一级养殖池1中排出一部分的养殖用水经管道和三级主进水阀门8注入到三级养殖池12,直至水满,在三级养殖池12养殖南美白对虾。
38.处理三级养殖池12中的养殖用水,使三级养殖池6中的养殖用水满足以下条件:水温控制在25~30℃,盐度1.8~3.0%,微充气。
39.8、三级养殖池12放入虾苗前一个月施肥繁殖浮游植物,在池内每立方米投放施尿素5g、过磷酸钙2g,以后每天施前量的1/2,使三级养殖池12内的水质透明度达30cm左右,再投入活卤虫100g或卤虫卵10g。
40.9、在三级养殖池12内投放虾苗,三级养殖池内每平方米放苗300-500尾。
41.10、向三级养殖池内投放饵料,对虾体长小于4cm的虾苗投喂成体卤虫,日投喂4~6次,不小于4cm的虾苗投喂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其中白天投喂40%,夜间投喂60%,投喂量根据对虾体长确定,体长4cm~6cm每万尾虾投喂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1~2kg,7cm~9cm每万尾虾投喂2.3~4kg,10~12cm每万尾虾投喂4.5~6kg;投喂次数在仔虾期每日投饵6~8次,中后期每日4~6次。
42.11、一级养殖池1将二级养殖池6和三级养殖池12注满养殖用水后,将多余排出的养殖用水排入到蓄水池13中保存。
43.12、当二级养殖池6和三级养殖池12需要换水时,通过水泵17将蓄水池13中储存的养殖用水抽入到蓄水罐18中,继而再分别通过二级副进水阀门15和三级副进水阀门14排入到二级养殖池6和三级养殖池12中使用。
44.操作流程如下:使用本发明时,在一级养殖池1内养殖鱼类,在二级养殖池6内养殖海参,在三级养殖池12内养殖虾类,由于一级养殖池1在养殖鱼类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注入海水,而二级养殖池6内的海参和三级养殖池12内的虾类只需要定期更换海水,因此,可以将一级养殖池1内排出的水一部分排入到二级养殖池6和三级养殖池12,将一级养殖池1排出水的另一部分排入到蓄水池13中保存,需要使用时,通过水泵17抽入到蓄水罐18中,继而再分别通过二级副进水阀门15和三级副进水阀门14排入到二级养殖池6和三级养殖池12中使用,一级养殖池1排出的水不仅可以用来养殖海参和虾类,一级养殖池1内鱼类的排泄物还可以作为海参和虾类的饲料使用。
45.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