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诱杀剂的果蝇捕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41489发布日期:2022-12-06 22:0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诱杀剂的果蝇捕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果蝇捕捉领域,具体为一种设有诱杀剂的果蝇捕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果蝇是一类腐生性害虫,在自然条件下多取食腐败的食物如腐烂的瓜果、蔬菜等,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的调查与发展,果蝇在生产上的为害也越来越重,之前果农会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但是大量喷洒农药会严重污染果实,影响到人体健康,因此,采用无公害的防治技术就成为控制果蝇在果园为害的关键措施。
3.果蝇防治一般采用诱杀剂,例如公开号为cn104938460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快速引诱的发酵果类诱杀剂的果蝇捕捉装置,可以把成虫果蝇诱捕在装置内,并通过果蝇诱杀剂实现果蝇的诱杀。
4.但是目前通过诱杀剂实现果蝇诱杀的捕捉装置存在一定的缺点:长期诱杀后会导致果蝇尸体堆积在诱杀剂中,长时间影响后续的诱杀工作。
5.公开号为cn112005983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果蝇诱杀装置,利用诱杀剂吸引果蝇沿着第一缩口筒进入下瓶体内,实现果蝇的诱捕,通过下瓶体、上瓶体和瓶盖依次螺纹固定,可两两分离,便于果蝇的排出和诱杀剂的替换,但是该申请是通过手动将果蝇尸体排出,目前还没有可以自动将诱杀剂中果蝇尸体排出的捕捉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7.本发明一种设有诱杀剂的果蝇捕捉装置,包括上下开口的外罩桶、固接在外罩桶内的诱杀剂盒以及固接在诱杀剂盒下方的缸体,还包括竖向穿过诱杀剂盒和缸体的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上端固接有外挡边,所述排出管外圈下端固接有与缸体内壁贴合的活塞板,所述排出管、缸体和活塞板构成密闭的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的上端通过回流管与诱杀剂盒上端连通;
8.所述排出管内竖向滑接有活塞,排出管内壁固接有位于活塞上方的限位块,排出管侧面开有过滤孔,所述活塞上移至限位块时通过活塞侧面封堵过滤孔,所述外挡边下移至诱杀剂盒底部时所述过滤孔与储液腔上端连通;
9.所述活塞下端固接有竖向的驱动杆,还包括带动排出管向下移动的拉簧以及带动驱动杆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诱杀剂盒为透明盒,诱杀剂盒的底部装有led灯。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诱杀剂盒的底部为锥形面,所述诱杀剂盒的底部上端面固接有多个沿周向排布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诱杀剂盒径向方向的夹角为30度~60度。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孔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所述排出管的内壁开有环形槽,所述过滤孔设置在环形槽内。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罩桶上方固接有防雨罩,所述防雨罩上装有太阳能板,外罩桶内装有蓄电池。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的上端面为锥形面。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接在缸体下端中心的导向套以及轴接在导向套下端的被动齿轮,所述驱动杆竖向滑接在导向套内且与被动齿轮螺纹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电机以及安装在电机上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啮合。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杆的侧面设有两个平行的限位面,所述导向套内设有与限位面贴合的导向面。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诱杀剂盒的底部开有容纳外挡边的沉槽。
18.一种果蝇捕捉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通过诱杀剂盒内的诱杀剂对果蝇进行捕捉灭杀,此时通过驱动杆带动活塞上移,活塞通过限位块带动排出管上移,使排出管的上端面高于诱杀剂的液面;
19.b、诱杀剂盒内的果蝇堆积到一定数量,定时对果蝇进行清理;
20.c、清理时,驱动杆带动活塞下移,通过拉簧的下拉使排出管跟随活塞一同下移;
21.d、当排出管的外挡边下移至诱杀剂盒底部时,排出管停止下移,活塞继续下移使排出管侧面的过滤孔与储液腔上端连通,此时活塞上端面与过滤孔下端平齐,活塞静止1~10分钟,使诱杀剂盒内的诱杀剂从排出管上端流入排出管,并通过过滤孔流至储液腔中,此时果蝇存留在排出管内;
22.e、活塞继续下移并从排出管下端抽出,从而使排出管中的果蝇从排出管下端排出;
23.f、果蝇排出后,活塞上移至限位块并封堵过滤孔,通过限位块带动排出管上移,此时储液腔体积变小,储液腔中的诱杀剂通过回流管压入诱杀剂盒,从而继续进行捕捉灭杀。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诱杀剂盒内的诱杀剂对果蝇进行捕捉灭杀,并可以定时对诱杀剂盒内的果蝇进行清理,从而防止果蝇堆积影响诱杀剂的效果,本发明可以适用于长期无人照看场所的果蝇捕捉灭杀,通过大量的诱杀剂可以实现长期的果蝇捕捉灭杀,并且通过太阳能板和蓄电池实现了供电,实现无人、无线缆操作。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发明外罩桶内部的剖面示意图;
27.图3是本发明外罩桶内部的另一状态剖面示意图;
28.图4是本发明外罩桶内部的另一状态剖面示意图;
29.图5是本发明外罩桶内部的另一状态剖面示意图;
30.图6是本发明诱杀剂盒的俯视图;
31.图7是本发明图5中a处放大图;
32.图8是本发明驱动杆的截面示意图;
33.图中:1、外罩桶,2、防雨罩,3、太阳能板,4、外罩支撑杆,5、安装架,6、蓄电池,7、诱杀剂盒,8、缸体,9、排出管,10、活塞,11、活塞板,12、驱动杆,13、拉簧,14、回流管,15、led灯,16、导流板,17、过滤孔,18、环形槽,19、外挡边,20、导向套,21、被动齿轮,22、主动齿轮,23、电机,24、电机护罩,25、导向套连接杆,2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5.如图1-8所示,本发明一种设有诱杀剂的果蝇捕捉装置,包括上下开口的外罩桶1、固接在外罩桶1内的诱杀剂盒7以及固接在诱杀剂盒7下方的缸体8,诱杀剂盒7内装有诱杀剂。
36.外罩桶1为圆桶,上端开口便于果蝇进入,下端开口便于果蝇尸体的下落排出,外罩桶1的侧面固接有安装架5,用来实现捕捉装置的固定安装,所述外罩桶1上方固接有防雨罩2,防雨罩2通过外罩支撑杆4与外罩桶1连接,所述防雨罩2上装有太阳能板13,外罩桶1内装有蓄电池6,从而实现了光伏发电,为整个捕捉装置提供电能,无需外界电源。
37.所述诱杀剂盒7为透明盒,诱杀剂盒7的底部装有led灯15,从而利用果蝇的趋光性,当果蝇从上而下向led灯15移动至,会落入诱杀剂盒7,从而提高诱杀效果。
38.还包括竖向穿过诱杀剂盒7和缸体8的排出管9,排出管9穿过诱杀剂盒7和缸体8处均设有密封圈,提高穿过处的密封效果,正常对果蝇进行捕捉灭杀时,排出管9上移至上端使上端开口高于诱杀剂的液面,从而封堵住穿过孔,防止诱杀剂下流。
39.所述排出管9上端固接有外挡边19,当排出管9向下移动使外挡边19移动至诱杀剂盒7底部时,排出管9无法继续下移,所述诱杀剂盒7的底部开有容纳外挡边19的沉槽,外挡边19移动至诱杀剂盒7底部时落入沉槽中,从而便于诱杀剂盒7中的诱杀剂全部流入排出管9。
40.排出管9穿过诱杀剂盒7的中心位置,所述诱杀剂盒7的底部为锥形面,从而使排出管9穿过诱杀剂盒7的最低处,所述诱杀剂盒7的底部上端面固接有多个沿周向排布的导流板16,所述导流板16与诱杀剂盒7径向方向的夹角为30度~60度,当诱杀剂盒7中的诱杀剂流入排出管9时,通过导流板16的导流作用使诱杀剂产生旋转漩涡,果蝇尸体在漩涡的作用下集中在中心位置,便于果蝇尸体进入排出管9。
41.缸体8为下端开口的圆柱形,排出管9穿过缸体8的上顶板,所述排出管9外圈下端固接有与缸体8内壁贴合的活塞板11,所述排出管9、缸体8和活塞板11构成密闭的储液腔,当活塞板11跟随排出管9上下移动时,储液腔的体积变化。所述储液腔的上端通过回流管14与诱杀剂盒7上端连通,回流管14连通至诱杀剂盒7内液面的上方,当储液腔的体积增大时,回流管14起到吸气的作用;当当储液腔的体积变小时,储液腔中的诱杀剂通过回流管14压入诱杀剂盒7。
42.所述排出管9内竖向滑接有活塞10,活塞10可以向下移动从而从排出管9内抽出,所述活塞10的上端面为锥形面,从而便于当活塞10从排出管9内抽出后活塞10上方果蝇的滑落。
43.排出管9内壁固接有位于活塞10上方的限位块26,活塞10向上移动顶在限位块26
上从而可以带动排出管9向上移动。
44.排出管9侧面开有过滤孔17,所述活塞10上移至限位块26时通过活塞10侧面封堵过滤孔17,所述外挡边19下移至诱杀剂盒7底部时所述过滤孔17与储液腔上端连通;当活塞10相对于排出管9向下移动距离后,活塞10离开过滤孔17,使排出管9中的诱杀剂通过过滤孔流入储液腔。
45.过滤孔17的直径小于果蝇的体积,防止果蝇穿过,所述过滤孔17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所述排出管9的内壁开有环形槽18,所述过滤孔17设置在环形槽18内,从而通过环形槽18将所有过滤孔17实现连通,便于诱杀剂的流出。
46.所述活塞10下端固接有竖向的驱动杆12,还包括带动排出管9向下移动的拉簧13以及带动驱动杆12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杆12上下移动带动活塞10上下移动。
47.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接在缸体8下端中心的导向套20以及轴接在导向套20下端的被动齿轮21,由于缸体8下端开口设置,导向套20通过多个导向套连接杆25实现固定。
48.所述驱动杆12竖向滑接在导向套20内,为了实现驱动杆12的滑接,所述驱动杆12的侧面设有两个平行的限位面,所述导向套20内设有与限位面贴合的导向面。
49.驱动杆12上设有外螺纹,被动齿轮21中心开有内螺纹,所述驱动杆12与被动齿轮21螺纹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电机23以及安装在电机23上的主动齿轮22,所述主动齿轮22与被动齿轮21啮合,电机23固接在导向套连接杆25上。
50.拉簧13的上端与活塞板11连接,下端与导向套连接杆25连接。
51.一种果蝇捕捉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通过诱杀剂盒7内的诱杀剂对果蝇进行捕捉灭杀,此时通过驱动杆12带动活塞10上移,活塞10通过限位块26带动排出管9上移,使排出管9的上端面高于诱杀剂的液面,此时状态如图2;
52.b、诱杀剂盒7内的果蝇堆积到一定数量,定时对果蝇进行清理;c、清理时,驱动杆12带动活塞10下移,通过拉簧13的下拉使排出管9跟随活塞10一同下移;
53.d、当排出管9的外挡边19下移至诱杀剂盒7底部时,排出管9停止下移,此时状态如图3;活塞10继续下移使排出管9侧面的过滤孔17与储液腔上端连通,此时活塞10上端面与过滤孔17下端平齐,活塞静止1~10分钟,使诱杀剂盒7内的诱杀剂从排出管9上端流入排出管9,并通过过滤孔17流至储液腔中,此时果蝇存留在排出管9内,此时状态如图4;
54.e、活塞10继续下移并从排出管9下端抽出,从而使排出管9中的果蝇从排出管10下端排出,此时状态如图5;
55.f、果蝇排出后,活塞10上移至限位块26并封堵过滤孔17,通过限位块26带动排出管9上移,此时储液腔体积变小,储液腔中的诱杀剂通过回流管14压入诱杀剂盒7,从而继续进行捕捉灭杀。
56.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
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