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评判香蕉矮化时间节点及矮化效果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247159发布日期:2022-11-18 23:5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评判香蕉矮化时间节点及矮化效果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评判香蕉矮化时间节点及矮化效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香蕉(musaspp)属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全球近6亿人口的主食,是世界鲜果贸易量最大的水果。
3.我国绝大部分香蕉种植区域属于香蕉非最适宜种植区,容易受到台风、冬春寒流的侵袭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香蕉植株过高(尤其是宿根蕉)会导致蕉株抗风能力下降,南方6—9月份为多雨多台风季节,而此时香蕉已完成孕穗、挂蕾,重心普遍靠上,极易出现折断、倒伏等现象,导致大面积减产甚至失收。而广西冬季常受到寒潮的侵袭,持续数日,低于10℃时,香蕉生长完全被抑制;低于12℃时香蕉果实受到寒害;5℃时香蕉植株各器官受冻。
4.鉴于此,广大种蕉户纷纷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蕉植株进行矮化,降低香蕉植株高度,以避开台风或寒害。但如何判断香蕉矮化适时生育期,如何判断药剂对香蕉矮化效果成为了蕉农头疼及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公开一种简易评判香蕉矮化时间节点及矮化效果的方法,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广大种蕉户纷纷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蕉植株进行矮化,降低香蕉植株高度,以避开台风或寒害。但如何判断香蕉矮化适时生育期,如何判断药剂对香蕉矮化效果成为了蕉农头疼及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简易评判香蕉矮化时间节点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8.s1:叶龄法:刚栽种的香蕉(按6叶1心出圃为准)用记号笔在最新展开叶的叶柄上标记为第1叶,待香蕉长至第12-14叶时,可进行第一次矮化处理;
9.s2:胎叶斑法:目前栽培种香蕉多为香牙蕉,在香蕉长至第8-9 叶时,蕉叶上会出现黑褐色的胎斑驳纹,随着植株的生长,这一特性又会逐渐消退。根据这一特性,在田间观察,当蕉园抽生出第1张无胎叶斑的大叶时,香蕉即长至第12-14叶,此时可进行香蕉矮化处理;
10.s3:吸芽法:根据香蕉生长特性,香蕉进入旺盛生长期的临界点时第一个吸芽露出。根据这个特性,观察蕉园,当同批种植的蕉园冒出第一个吸芽时,此时可以进行矮化。
11.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当需要进行第二次矮化处理时,则在第一次矮化的基础上,隔18-20天进行处理,当蕉园超过28张叶龄或当蕉园60%植株出现第5-6个吸芽时,此时香蕉进入花芽分化期,为不影响产量和果形,不能再进行矮化处理。
12.一种简易评判香蕉矮化效果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判断方法:对香蕉进行矮化处理后,根据一个月内节间距抽生距离进行矮化效果的判断:
13.当节间距≥5cm时,香蕉叶片抽生正常,抽蕾正常,果条正常;
14.当3<节间距≤4cm时香蕉节间距出现小程度叠加,抽蕾正常,梳距变短,果条比正常的果条偏短一些;
15.当0≤节间距≤3cm时,香蕉节间距出现严重叠加,抽蕾畸形,果条少而短。
16.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在对香蕉进行矮化时,利用矮化剂对新植蕉或宿根蕉依次进行第一次矮化处理和第二次矮化处理,当对所述新植蕉进行矮化处理时,所述第一次矮化处理和第二次矮化处理的时间间隔为20~25d;所述第一次矮化处理和第二次矮化处理的方式为淋施,当所述宿根蕉为未采收蕉果的宿根蕉时,所述第一次矮化处理和第二次矮化处理的时间间隔为30~40d;所述第一次矮化处理和第二次矮化处理的方式为喷施。
17.由上可知,一种简易评判香蕉矮化时间节点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叶龄法:刚栽种的香蕉(按6叶1心出圃为准)用记号笔在最新展开叶的叶柄上标记为第1叶,待香蕉长至第12-14叶时,可进行第一次矮化处理;s2:胎叶斑法:目前栽培种香蕉多为香牙蕉,在香蕉长至第8-9叶时,蕉叶上会出现黑褐色的胎斑驳纹,随着植株的生长,这一特性又会逐渐消退。根据这一特性,在田间观察,当蕉园抽生出第1张无胎叶斑的大叶时,香蕉即长至第12-14叶,此时可进行香蕉矮化处理;s3:吸芽法:根据香蕉生长特性,香蕉进入旺盛生长期的临界点时第一个吸芽露出。根据这个特性,观察蕉园,当同批种植的蕉园冒出第一个吸芽时,此时可以进行矮化。本发明提供的简易评判香蕉矮化时间节点及矮化效果的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可以使得广大种蕉户纷纷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蕉植株进行矮化,降低香蕉植株高度,以避开台风或寒害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简易评判香蕉矮化时间节点的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简易评判香蕉矮化时间节点及矮化效果的方法的实施例1(正常生长节点矮化)的新植香蕉矮化效果及产量测定结果图。
20.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简易评判香蕉矮化时间节点及矮化效果的方法的实施例2(矮化节点滞后)的新植香蕉矮化效果及产量测定结果图。
21.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简易评判香蕉矮化时间节点及矮化效果的方法的实施例3(矮化节点提前)的新植香蕉矮化效果及产量测定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参照图1,一种简易评判香蕉矮化时间节点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4.s1:叶龄法:刚栽种的香蕉(按6叶1心出圃为准)用记号笔在最新展开叶的叶柄上标记为第1叶,待香蕉长至第12-14叶时,可进行第一次矮化处理;
25.s2:胎叶斑法:目前栽培种香蕉多为香牙蕉,在香蕉长至第8-9 叶时,蕉叶上会出现黑褐色的胎斑驳纹,随着植株的生长,这一特性又会逐渐消退。根据这一特性,在田间观察,当蕉园抽生出第1张无胎叶斑的大叶时,香蕉即长至第12-14叶,此时可进行香蕉矮化处理;
26.s3:吸芽法:根据香蕉生长特性,香蕉进入旺盛生长期的临界点时第一个吸芽露出。根据这个特性,观察蕉园,当同批种植的蕉园冒出第一个吸芽时,此时可以进行矮化。
2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需要进行第二次矮化处理时,则在第一次矮化的基础上,隔18-20天进行处理。
2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蕉园超过28张叶龄或当蕉园60%植株出现第5-6个吸芽时,此时香蕉进入花芽分化期,为不影响产量和果形,不能再进行矮化处理。
29.一种简易评判香蕉矮化效果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判断方法:香蕉节间距是指同侧相邻叶柄在假茎上的距离,在香蕉管理上通常作为判断植株生长状况的指标。正常的香蕉节间距一般为10-12cm。香蕉矮化是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缩短营养生长期的节间距以达到降低植株高度的目的。在广西,5-8月是光温条件最充足、水分最充沛的时候,香蕉生长极为迅速,一个月可以长4-5张叶。对香蕉进行矮化处理后,根据一个月内节间距抽生距离进行矮化效果的判断:
30.当节间距≥5cm时,香蕉叶片抽生正常,抽蕾正常,果条正常;
31.当3<节间距≤4cm时香蕉节间距出现小程度叠加,抽蕾正常,梳距变短,果条偏短一些;
32.当0≤节间距≤3cm时,香蕉节间距出现严重叠加,抽蕾畸形,果条少而短。
3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对香蕉进行矮化时,利用矮化剂对新植蕉或宿根蕉依次进行第一次矮化处理和第二次矮化处理。
3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对所述新植蕉进行矮化处理时,所述第一次矮化处理和第二次矮化处理的时间间隔为20~25d;所述第一次矮化处理和第二次矮化处理的方式为淋施。
3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宿根蕉为未采收蕉果的宿根蕉时,所述第一次矮化处理和第二次矮化处理的时间间隔为30~40d;所述第一次矮化处理和第二次矮化处理的方式为喷施。
36.实施例1(正常生长节点矮化):
37.在10亩新植香蕉基地上,5亩作为实验组,5亩为对照组(不喷施矮化剂,亩植130株),香蕉品种为“桂蕉9号”。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田地均平均划分为三个小区,相当于均进行了3次平行实验。
38.新植香蕉矮化效果及产量测定结果详见附图2。
39.种植前按常规种蕉方法深翻开沟种植,株行距为:1.7m
×
2.5m,每亩种植密度约为145株/亩,种植苗龄7片叶。香蕉长至18片叶(田间新抽2张大叶,其中新抽叶无叶斑)时,对每株蕉苗施用稀效唑0.2g,兑水200ml溶解后从香蕉假茎基部30cm处向下淋施。随后香蕉正常管理。
40.待矮化一个月后,测量香蕉新抽节间距;香蕉抽蕾率达50%时,统计香蕉的抽蕾率,蕉果长至6.5成时,测定香蕉的产量,按平均亩产=平均株产
×
亩株数进行统计;
41.从附图2可以看出,通过矮化处理,实验组香蕉株高比对照组香蕉矮了19.67cm,植株节间距叶缩短了4.27cm;当实验组抽蕾率达 53.98%时,对照组抽蕾率仅为23.78%。在产量方面,实验组香蕉单实验组株产量为24.95kg,对照组香蕉产量为26.40kg,单株产量实验组较对照组低,这是由于实验组种植密度较对照组高,植株受光温条件限制出现的产量
差异,但差异不显著,而通过亩产比较可知,实验组产量较对照组高出185.70kg,总体产量远高出对照组。
42.实施例2(矮化节点滞后):
43.在6亩新植香蕉基地上,3亩作为实验组,3亩为对照组(不喷施矮化剂,亩植130株),香蕉品种为“桂蕉9号”。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田地均平均划分为三个小区,相当于均进行了3次平行实验。
44.新植香蕉矮化效果及产量测定结果详见附图3。
45.种植前按常规种蕉方法深翻开沟种植,株行距为:1.7m
×
2.5m,每亩种植密度约为150株/亩,种植苗龄8片叶。香蕉长至26片叶(田间60%出现6个吸芽)时,对每株蕉苗施用稀效唑0.2g,兑水200ml 溶解后从香蕉假茎基部30cm处向下淋施。随后香蕉正常管理。
46.待矮化一个月后,测量香蕉新抽节间距;当香蕉抽蕾率达50%时,统计香蕉的抽蕾率,蕉果长至6.5成时,测定香蕉的产量,测定香蕉的产量,按公式:平均亩产=平均株产
×
亩株数进行统计;
47.从附图3可以看出,在植株进入花芽分化期进行矮化,植株的节间距、抽蕾率及产量均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验组株高较对照组矮了 22cm,节间距平均缩短了6.09cm,平均节间距仅为3.94cm,叶片出现中等程度的叠加。实验组抽蕾时间较对照组延迟,当对照组抽蕾率为 51.40%时,实验组抽蕾率仅为30.81%。产量上看,实验组单株产量较对照组低3.89kg,平均亩产较对照组低182.9kg。可见,选择矮化时间节点非常关键。
48.实施例3(矮化节点提前):
49.在5亩新植香蕉基地上,2亩作为实验组,3亩为对照组(不喷施矮化剂,亩植130株),香蕉品种为“桂蕉9号”。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田地均平均划分为三个小区,相当于均进行了3次平行实验。
50.种植前按常规种蕉方法深翻开沟种植,株行距为:1.7m
×
2.5m,每亩种植密度约为150株/亩,种植苗龄8片叶。香蕉长至10片叶(田间60%还有胎叶斑)时,对每株蕉苗施用稀效唑0.2g,兑水200ml溶解后从香蕉假茎基部30cm处向下淋施。随后香蕉正常管理。
51.待矮化一个月后,测量香蕉新抽节间距;香蕉抽蕾率达50%时,统计香蕉的抽蕾率,蕉果长至6.5成时,测定香蕉的产量,按公式:平均亩产=平均株产
×
亩株数进行统计。
52.新植香蕉矮化效果及产量测定结果详见附图4;。
53.从附图4中可以看出,在植株未进入生长旺盛期进行矮化,植株易出现僵苗(生长出现停滞状态),植株的节间距、抽蕾率及产量均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验组平均株高仅为242cm,实验组株高较对照组矮了50.33cm,平均节间距仅为2.98cm,叶片出现严重程度的叠加。实验组抽蕾时间较对照组延迟,当对照组抽蕾率为50.36%时,实验组抽蕾率仅为20.31%。产量上看,实验组单株产量较对照组低5.99kg, 平均亩产较对照组低495.32kg。可见,过早矮化,对香蕉植株生长影响非常严重,会造成严重减产。
54.综合以上实例可以看出,适时选择矮化时间节点十分关键。矮化处理后通过田间节间距的表现,可以较为直观判断出矮化药剂对香蕉植株的生长影响。矮化过量,需要适时补充调节剂或肥料进行及时干预,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