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萤火虫控制柚园同型巴蜗牛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83010发布日期:2022-10-12 11:2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柚园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萤火虫控制柚园同型巴蜗牛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柚园的主要害虫有柑橘红蜘蛛、锈壁虱等螨类,柑橘潜叶蛾、凤蝶等鳞翅目昆虫,柑橘花蕾蛆、柑橘蓟马、橘小实蝇以及同型巴蜗牛等。这些虫害直接影响了柚子的生长发育,影响柚子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效益。
3.同型巴蜗牛为软体动物,一年繁殖1代,多在4-5月间产卵,大多产在根际疏松湿润的土中、缝隙中、枯叶或石块下。每个成体可产卵30-235粒。成螺大多蛰伏在作物秸秆堆下面或冬作物的土中越冬,幼体也可在冬作物根部土中越冬。同型巴蜗牛初孵幼螺只取食叶肉,留下表皮,稍大个体则用齿舌将叶、茎溉磨成小孔或将其吃断。经过同型巴蜗牛取食过后的柚子树叶片充满了孔洞,严重影响了柚子树的生长发育,导致柚子的产量降低。而目前针对同型巴蜗牛虫害常规的防治方法多半是用辛硫磷乳油、灭蜗灵颗粒等化学成分的药物进行杀灭,使用化学药物过多,存在农药残留,影响柚子果实的营养价值;而常用的物理除虫方法主要是进行人工捕捉,人工捕捉主要存在捕捉不完全、不彻底的问题,而且人工捕捉也存在劳动强度大,捕捉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萤火虫控制柚园同型巴蜗牛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有效去除柚园中的同型巴蜗牛,同时未使用化学药剂,不影响柚子果实的品质,解决现有技术中化学药剂降低柚子果实品质,人工捕捉方法存在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利用萤火虫控制柚园同型巴蜗牛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5-9月份期间,每间隔10-15天,于当天下午5-9点向柚园内进行喷水浇灌,然后定点向柚园投放果蔬残渣,间隔2-4h后向果蔬残渣点位投放萤火虫幼虫,利用萤火虫幼虫对同型巴蜗牛进行捕杀。
7.上述方案中,主要是利用萤火虫幼虫对同型巴蜗牛进行捕杀,实现对柚园内的同型巴蜗牛进行管控治理的目的。蜗牛喜欢昼伏夜出,且蜗牛喜水,于下午5-9点期间向柚园内浇水,促使蜗牛从土壤、树枝等隐蔽处爬出,然后向柚园内放入果蔬残渣,用于引诱蜗牛,实现蜗牛的聚集,最后,向果蔬残渣附近投放萤火虫幼虫,蜗牛是萤火虫幼虫的主要食物来源,将人工养殖的萤火虫幼虫投放在果蔬残渣附近,萤火虫幼虫可快速找到蜗牛,实现对蜗牛的捕杀。萤火虫幼虫投放后快速分散,也可对周围树枝、土壤或草丛中的蜗牛进行捕杀,通过本技术中的方法可快速实现对同型巴蜗牛的捕杀,实现对蜗牛虫害的控制。
8.每间隔10-15天的时间向柚园内投放一定数量的萤火虫幼虫,可提高对同型巴蜗牛的控制效果,减少蜗牛虫害对柚子树的影响,提高柚子树的生长趋势,提高柚子产量。
9.进一步地,果蔬残渣投放点数量为5-8个/亩,果蔬投放点均匀分布于柚园内。
10.上述方案中,果树残渣投放点数量适中,使得其既能够发挥对同型巴蜗牛的引诱效果,又能够降低操作者的工作量。
11.进一步地,每个果蔬投放点处投放萤火虫幼虫的数量为10-20只。
12.上述方案中,萤火虫幼虫的生存周期相对较长,向每个果蔬投放点处投放 10-20只萤火虫幼虫可充分实现对巴蜗牛的捕杀,且前一次投放的萤火虫幼虫分散于柚园内,也随时可对柚园内的同型巴蜗牛进行捕杀,随着投放次数的增加,柚园内的萤火虫幼虫数量逐渐增加,可提高对蜗牛的捕杀效果。
13.进一步地,于当天下午7点向柚园内喷水浇灌。
14.进一步地,果蔬残渣为黄瓜、香瓜、西瓜或哈密瓜的残渣。
15.上述方案中,上述果蔬均具有特殊的香气,将其投放到柚园内,可增加对同型巴蜗牛的引诱效果,实现同型巴蜗牛的聚集,提高萤火虫幼虫的捕食效果。
16.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7.1、本技术中利用萤火虫幼虫捕食同型巴蜗牛的特点,通过向柚园内投放人工养殖的萤火虫幼虫,实现对柚园内的同型巴蜗牛进行防控的目的,可大大降低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对柚子树以及柚子果实的影响。
18.2、本技术中于下午时间向柚园内浇水,迫使隐藏的同型巴蜗牛暴露,降低萤火虫幼虫对同型巴蜗牛的捕捉难度;于浇水后向柚园内投放果蔬残渣,可实现引诱同型巴蜗牛,实现将同型巴蜗牛聚集的目的,也可进一步提高捕捉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19.实施例1
20.一种利用萤火虫控制柚园同型巴蜗牛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5-9月份期间,每间隔10天,向柚园内浇水并投放果蔬残渣和萤火虫幼虫,共投放15次;具体操作为:于当天下午6点向柚园内进行喷水浇灌,然后定点向柚园投放果蔬残渣,果蔬残渣投放点数量为5个/亩,果蔬投放点均匀分布于柚园内,间隔2h 后向果蔬残渣点位投放萤火虫幼虫,每个果蔬投放点处投放萤火虫幼虫的数量为10只,利用萤火虫幼虫对同型巴蜗牛进行捕杀。
21.实施例2
22.一种利用萤火虫控制柚园同型巴蜗牛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5-9月份期间,每间隔15天,向柚园内浇水并投放果蔬残渣和萤火虫幼虫,共投放8次;具体操作为:于当天下午7点向柚园内进行喷水浇灌,然后定点向柚园投放果蔬残渣,果蔬残渣投放点数量为7个/亩,果蔬投放点均匀分布于柚园内,间隔2h后向果蔬残渣点位投放萤火虫幼虫,每个果蔬投放点处投放萤火虫幼虫的数量为 20只,利用萤火虫幼虫对同型巴蜗牛进行捕杀。
23.实施例3
24.一种利用萤火虫控制柚园同型巴蜗牛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5-9月份期间,每间隔12天,向柚园内浇水并投放果蔬残渣和萤火虫幼虫,共投放14次;具体操作为:于当天下午8点向柚园内进行喷水浇灌,然后定点向柚园投放果蔬残渣,果蔬残渣投放点数量为8个/亩,果蔬投放点均匀分布于柚园内,间隔1h 后向果蔬残渣点位投放萤火虫幼虫,每个果蔬投放点处投放萤火虫幼虫的数量为15只,利用萤火虫幼虫对同型巴蜗牛进行捕杀。
25.对比例1
26.一种利用萤火虫控制柚园同型巴蜗牛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5-9月份期间,每间隔10天,向柚园内浇水并投放果蔬残渣和萤火虫幼虫,共投放15次;具体操作为:于当天下午7点向柚园内投放萤火虫幼虫,每次投放80只,利用萤火虫幼虫对同型巴蜗牛进行捕杀。
27.对比例2
28.一种利用萤火虫控制柚园同型巴蜗牛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5-9月份期间,每间隔10天,向柚园内浇水并投放果蔬残渣和萤火虫幼虫,共投放15次;具体操作为:于当天下午8点向柚园内进行喷水浇灌,间隔1h后向柚园内投放萤火虫幼虫,每次投放80只,利用萤火虫幼虫对同型巴蜗牛进行捕杀。
[0029][0030]
将患有同型巴蜗牛虫害的柚园平均分成5块,然后分别对柚园采用实施例 1-3和对比例1-2中的方法进行治理,当采用实施例1中的方法进行治理时,喷水后,暴露的蜗牛数量逐渐增加,部分蜗牛向果蔬投放点移动,投放萤火虫幼虫后,萤火虫幼虫将蜗牛捕杀,治理1个月后,观察柚园内树叶表面的孔洞数量明显减小,证明实施例1中的方法可有效实现对同型巴蜗牛的捕杀。
[0031]
采用实施例2-3的治理方法进行治理的结果与实施例1中的治理结果相似,治理后柚园树叶上的孔洞数量均明显减少,证明同型巴蜗牛数量明显降低。
[0032]
采用对比例1-2中的治理方法进行治理,治理1个月后观察到柚园树叶表面仍然存在孔洞,证明萤火虫幼虫对于同型巴蜗牛的捕杀效果较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