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旱地党参水肥高效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2406720发布日期:2022-12-02 20:3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党参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旱地党参水肥高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2.甘肃省是我国中药材种植主产地之一,其中党参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党参作为常用中药材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目前党参栽培采用党参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即将党参由传统的露地粗放栽培改为地膜覆盖精细栽培,同时辅以现代农艺技术,可充分发挥地膜在高山覆盖的增温、改土、保肥、抑草、平衡墒情等功效,延长党参的生长季节,为党参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与营养条件,从而提高党参产量与质量,增加效益。
3.但现有的党参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在西北半干旱区应用时,由于特殊的山地地形及干旱气候影响,耕作区普遍存在30~40cm深的坚硬犁底层土壤,一般的耕作方法无法较好地处理坚硬犁底层土壤,致使党参根系下扎受阻,严重影响了党参的产量与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旱地党参水肥高效栽培方法,良好地处理了西北半干旱区的犁底层土壤,以便党参栽培时其根系下扎生长,党参增产效果显著,适合规模化种植。
5.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旱地党参水肥高效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步骤一、培苗前准备
7.a、土地准备: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废旧地膜和根茬,腐熟农家肥按22500~30000kg/hm2均匀撒于耕作带,再通过立式深旋机械施入基肥,施肥后立式深旋机械在耕作带进行立式深旋,深旋的深度为35~40cm,形成耕作带与免耕带;
8.b、种苗准备:选择健壮、无病虫感染、无机械损伤、表面光滑,且根长为 10~20cm、根直径大于2mm的种苗,使用药剂浸苗30min后晾干;
9.步骤二、移栽
10.a、开沟:在耕作带上开垦土沟,沟深25~35cm,按6~8cm的株距将种苗斜放于沟内一侧,种苗根系自然舒展,苗头距地表3~5cm,摆完1行后,以行距 20cm再依次开垦多个土沟,并用开垦下个土沟的土将前面摆好的苗根覆盖;
11.b、覆膜:每个耕作带移栽3行种苗后对其进行覆膜,覆膜时先在地头开垦浅沟,浅沟中压入地膜,拉紧地膜使其紧贴近地面并铺平,膜边由细土封严压实;
12.步骤三、田间管理
13.a、放苗:种苗苗头破土后,破膜将苗头放置在地膜外侧,再由细土封严地膜破口;
14.b、除草:及时拔除地膜破口处长出的杂草;
15.c、打尖:6月下旬至7月中旬期间,对苗高30~35cm的植株共进行2次打尖工作;
16.d、追肥:7月至8月期间,降水后在耕作带撒施尿素75~150kg/hm2;
17.步骤四、种子收获:10月中下旬朔果变为黄白色、种子变成黄褐色时,将地上茎割下晒干打碾,种子过筛去杂后存放在纱布袋中,纱布袋储存在通风处;
18.步骤五、块茎采挖:割掉地上茎叶7~10d后开始采挖,铁钗垂直向下插入耕作带挖出全根并散置于地面晾晒,采收完后清除耕作带中的残留地膜。
19.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基肥包括有尿素、普通过磷酸钙、硫酸钾、磷酸二铵、氯化钾。
20.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耕作带与免耕带的宽度分别为60cm与40cm。
21.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的药剂为多菌灵可湿性粉与皂素烟碱溶剂混合溶液。
22.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地膜为70cm幅宽的黑色地膜。
23.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的打尖工作具体是将植株尖端15cm的茎打掉。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立式深旋耕作水肥高效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土壤耕作方法,由立式深旋机械粉碎土壤,在不改变土壤垂直层次的基础上,可显著提高土壤孔隙度和降低紧实度,打破土壤犁底层,兼顾表土松碎,松耙结合,能较好地改善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同时通过立式深旋耕作将混合基肥施入耕作带与土壤混合均匀,增强土壤蓄存和供应水分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作物根系吸收养分并利于块茎的生长发育,有效缓解季节性干旱胁迫,从而提高西北半干旱区党参的质量与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26.实施例1
27.一种旱地党参水肥高效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8.步骤一、培苗前准备
29.a、土地准备:党参根系较深,因此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的地块,前茬以小麦、玉米、豆类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废旧地膜和根茬,腐熟农家肥按22500~30000kg/hm2均匀撒于耕作带,再通过立式深旋机械施入基肥,一般基施尿素375kg/hm2、普通过磷酸钙600kg/hm2和硫酸钾37.5kg/hm2,或者尿素300kg/hm2、磷酸二铵180kg/hm2、氯化钾45.0kg/hm2,肥料混合均匀后通过施肥箱随立式深旋耕作施入耕作带与土壤混合均匀,施肥后3 月中下旬,通过立式深旋机械在耕作带进行立式深旋,深旋的深度为35~40cm,形成耕作带与免耕带,免耕带不耕作,立式深旋机要求拖拉机动力在40马力以上,耕作时匀速前进,速度控制在5~10km/h为宜。形成的100cm的带宽,其中耕作带宽度为60cm,免耕带宽度为40cm;
30.b、种苗准备:选择健壮、无病虫感染、无机械损伤、表面光滑,且根长为 10~20cm、根直径大于2mm的种苗,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与27%皂素烟碱溶剂600倍液按体积比1∶1混合浸苗30min,晾干后栽植,以防治党参根腐病、地下害虫等;
31.步骤二、移栽(3月下旬至4月上旬耕作完成后即可进行种苗移栽)
32.a、开沟:在耕作带上开垦土沟,沟深25~35cm,按6~8cm的株距将种苗斜放于沟内
一侧,种苗根系自然舒展,苗头距地表3~5cm,摆完1行后,以行距 20cm再依次开垦多个土沟,并用开垦下个土沟的土将前面摆好的苗根覆盖,栽完 4行后,及时耙平地面并镇压,栽苗量37.5万~52.5万株/hm2;
33.b、覆膜:移栽过程中进行覆膜,选幅宽70cm的黑色地膜,在60cm耕作带内移栽3行,40cm免耕带不移栽,每个耕作带移栽3行种苗后对其进行覆膜,覆膜时先在地头开垦浅沟,浅沟中压入地膜,拉紧地膜使其紧贴近地面并铺平,膜边由细土封严压实;
34.步骤三、田间管理
35.a、放苗:种苗苗头破土后,破膜将苗头放置在地膜外侧,再由细土封严地膜破口,防止地膜不透气造成高温烧苗;
36.b、除草:选用黑色地膜覆盖可达到部分除杂草的效果,及时拔除地膜破口处长出的杂草;
37.c、打尖:6月下旬至7月中旬期间为植株的营养生长旺盛期,对苗高30~35cm的植株打尖,即把尖端15cm的茎打掉,一般打尖2次,以控制地上生长,促进地下根系生长,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38.d、追肥:7月至8月期间,降水后在耕作带撒施尿素75~150kg/hm2;
39.步骤四、种子收获:10月中下旬朔果变为黄白色、种子变成黄褐色时,将地上茎割下晒干打碾,种子过筛去杂后存放在纱布袋中,纱布袋储存在通风处;
40.步骤五、块茎采挖:割掉地上茎叶7~10d后开始采挖,铁钗垂直向下插入耕作带挖出全根并散置于地面晾晒,采收完后清除耕作带中的残留地膜,以防环境污染。
41.本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轮作倒茬、选择健壮药苗、定植前药剂浸苗、合理密植、毒杀诱饵等农业、物理和生物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采挖的党参要及时运回晾晒场,摊于干净地面,在太阳下晾晒。挑除病株后将表面泥土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按照粗细、长短分级放置,头尾理齐,横行排列。晾晒一段时间后再揉搓晾晒,反复3~4 次即可。晒干后的党参须放在通风干燥处,以备出售或入库。加工过程中,严防受冻受损。党参短期贮存可放于干燥、通风、清洁的阴凉处。若长期贮藏,仓库四周需用生石灰撒涂消毒,用干燥清洁的小麦秸秆、谷草或木板等覆在地面防潮,药材与周围墙壁保持1m距离。
42.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