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藻的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943418发布日期:2022-10-26 03:40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海藻养殖领域,尤其涉及马尾藻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2.马尾藻藻株高大,多生长在风浪较大的干潮线以下至3m处的岩石上或低潮带石沼中,是中国暖温带海域浅海区海藻场的主要连片大型褐藻物种。马尾藻是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也是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者、稳定者,以其为支持生物而形成的海藻场是一类独特的近岸生态系统,分布广泛、结构复杂、在沿岸海域发挥众多的生态机能。同时,马尾藻也是一类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褐藻新资源,它们不仅是藻胶工业的优质原料,也是制备医药、食品、饲料、有机肥等的优质原料。然而,马尾藻自然资源由于过度采集和污染遭受很大破坏,马尾藻资源严重衰竭。因为马尾藻在自然状态下主要由假根渡夏繁殖,连根采集后,会严重影响其繁殖和再生,致使马尾藻自然资源退化、枯竭。开展大型海藻人工栽培是大量获得海藻产品的最有效手段,是弥补由于过度采捕而面临海藻自然资源枯竭的重要途径,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3.作为海洋绿色健康食品,其常规营养成分评价主要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含量为标准。通常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是评价食品营养价值的重点。灰分主要是由矿物元素的氧化物组成的,可用于评价食品中矿物质含量的丰富程度。
4.目前我国大规模栽培的可食用高经济价值海藻主要为海带、裙带菜、紫菜和江蓠,对可食用的马尾藻属海藻的开发利用较少。因此,筛选可食用高经济价值马尾藻的栽培品种是关键问题和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马尾藻的培养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食用高经济价值马尾藻的培养方法,该方法包括海藻资源调研及采集、海藻试养和海藻化学组分分析及营养学评价三个步骤。具体为通过调研我国海藻养殖产业现状和海藻良种开发与选育进展确定了硇洲马尾藻、海黍子、鼠尾藻、羊栖菜和铜藻这五种马尾藻,分别采取浮筏式养殖模式进行试养,随后进行海藻化学组分的对比分析。本发明通过上述三个步骤筛选出马尾藻作为可食用高经济价值海藻良种进行大规模产业化栽培。
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提供了马尾藻的培养方法,取种苗预培养后作为种藻,分苗、夹苗后培养至性成熟,获得所述马尾藻。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培养方法中,所述种苗为藻体完整和无附着物。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培养方法中,所述预培养采用流水控温培育。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培养方法中所述预培养后所述种藻的长度不少于3cm。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培养方法中所述分苗包括去除长度为5~10cm
的藻体的步骤。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培养方法中所述夹苗包括取藻体的假根或主枝穿过苗绳的步骤;所述苗绳的长度为3.3m,直径为2.5cm。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培养方法中所述夹苗时每2~4苗为一簇,每簇间隔3cm,每根所述苗绳为85~96簇。
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培养方法中所述培养采用浮筏式养殖法。
1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培养方法中所述浮筏式养殖法中筏架的长度为130m,间距为3.3m。
1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培养方法中,所述筏架采用聚乙烯绳制成。
1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培养方法中所述浮筏式养殖法中苗绳的长度为3m,直径为2.5cm,间距为0.8m,吊绳的长度为1m。
1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培养方法中所述培养的温度为5.2~25.3℃,盐度为30.4~32.8


1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培养方法中,所述培养的温度为21.8~25℃,盐度为31


2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培养方法中,所述培养的温度为9.4~24.8℃,盐度为31.7~32.8


2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培养方法中,所述培养的温度为5.2~25.3℃,盐度为30.4~32.6


2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培养方法中,所述培养的温度为8.7~25.2℃,盐度为30.8~32.0


2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培养方法中,所述培养包括:检查苗体生长情况、洗刷浮泥、清除杂藻及其敌害、调节水层、安全检查或及时收获的步骤。
2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培养方法中,所述调节水层包括:根据所述马尾藻的生长,其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会有所改变,加上海区水体透明度的季节变化,需要定期调节藻体所处水层。采用在所述苗绳上加减一定长度的所述吊绳,将所述苗绳斜放或平放等方法来调节。
2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培养方法中,所述安全检查包括:筏身与橛缆的牢固度、所述苗绳和浮子。
2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培养方法中,所述及时收获包括:根据所述马尾藻的不同生活史特性在所述藻体营养生长达到盛期,进入生殖阶段前采收,以防精卵排放后所述藻体发生腐烂、脱落现象而减产。
2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培养方法中所述马尾藻包括硇洲马尾藻、海黍子、鼠尾藻、羊栖菜或铜藻中的一种或多种。
28.本发明提供了马尾藻的培养方法,取种苗预培养后作为种藻,分苗、夹苗后培养至性成熟,获得所述马尾藻。
2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食用高经济价值马尾藻的培养方法,该方法包括海藻资源调研及采集、海藻试养和海藻化学组分分析及营养学评价三个步骤。具体为通过调研我国海藻养殖产业现状和海藻良种开发与选育进展确定了硇洲马尾藻、海黍子、鼠尾藻、羊栖菜和
铜藻这五种马尾藻,分别采取浮筏式养殖模式进行试养,随后进行海藻化学组分的对比分析。本发明通过上述三个步骤筛选出马尾藻作为可食用高经济价值海藻良种进行大规模产业化栽培。
具体实施方式
30.本发明公开了马尾藻的培养方法。
31.应该理解,表述
“……
中的一种或多种”单独地包括每个在所述表述后叙述的物体以及所述叙述的物体中的两者或更多者的各种不同组合,除非从上下文和用法中另有理解。与三个或更多个叙述的物体相结合的表述“和/或”应该被理解为具有相同的含义,除非从上下文另有理解。
32.术语“包括”、“具有”或“含有”,包括其语法同义语的使用,通常应该被理解为开放性和非限制性的,例如不排除其他未叙述的要素或步骤,除非另有具体陈述或从上下文另有理解。
33.应该理解,只要本发明仍可操作,步骤的顺序或执行某些行动的顺序并不重要。此外,两个或更多个步骤或行动可以同时进行。
34.本文中的任何和所有实例或示例性语言如“例如”或“包括”的使用,仅仅打算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并且除非提出权利要求,否则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限制。本说明书中的任何语言都不应解释为指示任何未要求保护的要素对于本发明的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35.此外,用以界定本发明的数值范围与参数皆是约略的数值,此处已尽可能精确地呈现具体实施例中的相关数值。然而,任何数值本质上不可避免地含有因个别测试方法所致的标准偏差。因此,除非另有明确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公开所用的所有范围、数量、数值与百分比均经过“约”的修饰。在此处,“约”通常是指实际数值在一特定数值或范围的正负10%、5%、1%或0.5%之内。
3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食用高经济价值马尾藻的筛选方法,该方法包括海藻资源调研及采集、海藻试养和海藻化学组分分析及营养学评价三个步骤。具体为通过调研我国海藻养殖产业现状和海藻良种开发与选育进展确定了硇洲马尾藻、海黍子、鼠尾藻、羊栖菜和铜藻这五种马尾藻,分别采取浮筏式养殖模式进行试养,随后进行海藻化学组分的对比分析。本发明通过上述三个步骤筛选出铜藻作为可食用高经济价值海藻良种进行大规模产业化栽培。
3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食用高经济价值马尾藻的筛选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38.1)马尾藻资源调研及采集:我公司组织专业人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年的马尾藻资源调研及采集工作,足迹遍及山东威海、青岛、日照、烟台,江苏连云港,浙江宁波、舟山、温州,福建汕头、湛江等地。对马尾藻属海藻的分布调查包括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两部分内容。定性调查以了解调查区域内物种组成为主要目的,定量调查以了解调查区域内物种生物量及其多样性为主要目的。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调查区域内马尾藻属海藻的资源分布状况。结合我国马尾藻养殖产业现状确定以硇洲马尾藻、海黍子、鼠尾藻、羊栖菜和铜藻为主要采集对象。采集藻体完整、无肉眼可见附着物的马尾藻种苗用海水稍作清洗后以浸透自然海水的纱布包裹,及时运往实验室进行跑道池暂养。
39.2)海藻试养:将暂养后的马尾藻种苗进行分苗和夹苗,之后分别在日照的涛雒海区、金家沟海区和虎山海区以浮筏式平养法试养殖上述五种马尾藻至性成熟以测定马尾藻的长度和生物量。期间要妥善进行养殖期间的管理工作。
40.3)海藻化学组分分析与营养学评价:随机选取上述五种马尾藻藻体,用过滤海水洗刷后,一部分自然晾干,用于常规营养成分的检测;另一部分冷冻干燥后保存于-80℃冰箱,用于脂肪酸、氨基酸海藻多糖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测定。
41.如上所述的可食用高经济价值马尾藻的筛选方法,步骤1)中马尾藻种苗运输主要分为两种方式。若短距离运输,一般为几个小时以内的路程,采用湿运法或浸水法。将苗体直接装车,车底均匀铺用海水浸透的大叶藻等,然后将苗种或苗帘放于其上,并将苗帘与大叶藻间隔铺放;或将苗放入运输箱(整理箱)中,再装车运输,箱中放适量海水,使藻体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湿润。若长途运输,一般10小时以上的路程,多采用浸水法,用泡沫箱低温运输。如果气温适宜,只需遮光、湿运,否则用冷藏车运输。
42.如上所述的可食用高经济价值马尾藻的筛选方法,步骤1)中的跑道池是一种装有人工造浪机的循环水流池,可实现马尾藻种苗的流水控温培育。
43.如上所述的可食用高经济价值马尾藻的筛选方法,步骤2)中待暂养种苗长至3cm及以上时,即可进行分苗和夹苗。采用间大苗留小苗,分批进行,或将密苗间去一部分苗,间下5~10cm的健壮种苗,将假根或主枝穿过长3.3m,直径2.5cm苗绳(棕绳)。其中,每2~4枝苗为一簇,簇间距为3cm,每绳夹苗85~96簇。
44.如上所述的可食用高经济价值马尾藻的筛选方法,步骤2)中浮筏式平养法采用筏架(1200股聚乙烯绳)长130m,架间距3.3m,苗绳(棕绳)长3m,直径2.5cm,绳间距0.8m,吊绳长1m来栽培上述五种马尾藻属海藻。
45.如上所述的可食用高经济价值马尾藻的筛选方法,步骤2)中养殖期间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1)检查苗体生长情况。(2)洗刷浮泥。(3)清除杂藻及其敌害。(4)调节水层。根据海藻的生长,其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会有所改变,加上海区水体透明度的季节变化,需要定期调节藻体所处水层。采用在苗绳上加减一定长度的吊绳,将苗绳斜放或平放等方法来调节。(5)安全检查。包括筏身与橛缆的牢固度、苗绳和浮子。(6)及时收获。根据马尾藻的不同生活史特性在藻体营养生长达到盛期,进入生殖阶段前采收,以防精卵排放后藻体发生腐烂、脱落现象而减产。
46.如上所述的可食用高经济价值马尾藻的筛选方法,步骤3)中常规营养成分检测主要包括:(1)灰分:550℃干法灰化法。(2)蛋白质:凯氏定氮法。(3)粗脂肪:索氏抽提法。(4)碳水化合物:减差法,即100-(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
47.如上所述的可食用高经济价值马尾藻的筛选方法,步骤3)中脂肪酸由样品萃取的粗脂肪经甲酯化后,由气相色谱分析仪(gc-2010)检测。氨基酸由样品经5mol/l盐酸溶液水解24h后,由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
48.如上所述的可食用高经济价值马尾藻的筛选方法,步骤3)中营养学评价中蛋白质营养学评价参照197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专家委员会建议的每克氮氨基酸评分标准模式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提出的鸡蛋蛋白模式进行。
49.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5、验证例1和验证例2中,所用原料及试剂均可由市场购
得。
50.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51.实施例1
52.一种可食用高经济价值马尾藻的筛选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53.1、马尾藻资源调研及采集:我公司组织专业人员赴福建汕头、湛江等地,对硇洲马尾藻的分布展开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采集藻体完整、无肉眼可见附着物的硇洲马尾藻种苗用海水稍作清洗后以浸透自然海水的纱布包裹,及时运往实验室进行跑道池暂养。
54.(1)步骤1中硇洲马尾藻种苗运输主要分为两种方式。若短距离运输,一般为几个小时以内的路程,采用湿运法或浸水法。将苗体直接装车,车底均匀铺用海水浸透的大叶藻等,然后将苗种或苗帘放于其上,并将苗帘与大叶藻间隔铺放;或将苗放入运输箱(整理箱)中,再装车运输,箱中放适量海水,使藻体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湿润。若长途运输,一般10小时以上的路程,多采用浸水法,用泡沫箱低温运输。如果气温适宜,只需遮光、湿运,否则用冷藏车运输。
55.(2)步骤1中的跑道池是一种装有人工造浪机的循环水流池,可实现硇洲马尾藻种苗的流水控温培育。
56.2、海藻试养:将步骤1暂养后的硇洲马尾藻种苗进行分苗和夹苗,之后分别在日照的涛雒海区、金家沟海区和虎山海区以浮筏式平养法试养殖至性成熟以测定长度和生物量。期间要妥善进行养殖期间的管理工作。试样期间的海水温度范围为21.8℃~25℃,盐度为31


57.(1)步骤2中待暂养种苗长至3cm及以上时,即可进行分苗和夹苗。采用间大苗留小苗,分批进行,或将密苗间去一部分苗,间下5~10cm的健壮种苗,将假根或主枝穿过长3.3m,直径2.5cm苗绳(棕绳)。其中,每2~4枝苗为一簇,簇间距为3cm,每绳夹苗85~96簇。
58.(2)步骤2中浮筏式平养法采用筏架(1200股聚乙烯绳)长130m,架间距3.3m,苗绳(棕绳)长3m,直径2.5cm,绳间距0.8m,吊绳长1m来栽培硇洲马尾藻。
59.(3)步骤2中养殖期间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1)检查苗体生长情况。2)洗刷浮泥。3)清除杂藻及其敌害。4)调节水层。根据海藻的生长,其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会有所改变,加上海区水体透明度的季节变化,需要定期调节藻体所处水层。采用在苗绳上加减一定长度的吊绳,将苗绳斜放或平放等方法来调节。5)安全检查。包括筏身与橛缆的牢固度、苗绳和浮子。6)及时收获。根据硇洲马尾藻的不同生活史特性在藻体营养生长达到盛期,进入生殖阶段前采收,以防精卵排放后藻体发生腐烂、脱落现象而减产。
60.3、海藻化学组分分析与营养学评价:随机选取步骤2获得的硇洲马尾藻藻体,用过滤海水洗刷后,一部分自然晾干,用于常规营养成分的检测;另一部分冷冻干燥后保存于-80℃冰箱,用于脂肪酸和氨基酸的测定。由于海水盐度较高和污损生物等的影响,试养殖的硇洲马尾藻在达到性成熟前已大量衰败。
61.(1)常规营养成分检测主要包括:1)灰分:550℃干法灰化法。2)蛋白质:凯氏定氮法。3)粗脂肪:索氏抽提法。4)碳水化合物:减差法,即100-(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
62.(2)脂肪酸由样品萃取的粗脂肪经甲酯化后,由气相色谱分析仪(gc-2010)检测。氨基酸由样品经5mol/l盐酸溶液水解24h后,由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
63.(3)营养学评价中蛋白质营养学评价参照197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
(fao/who)专家委员会建议的每克氮氨基酸评分标准模式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提出的鸡蛋蛋白模式进行。
64.实施例2
65.一种可食用高经济价值马尾藻的筛选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66.1、马尾藻资源调研及采集:我公司组织专业人员赴山东威海、青岛、日照、烟台等地,对海黍子的分布展开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采集藻体完整、无肉眼可见附着物的海黍子种苗用海水稍作清洗后以浸透自然海水的纱布包裹,及时运往实验室进行跑道池暂养。
67.(1)步骤1中海黍子种苗运输主要分为两种方式。若短距离运输,一般为几个小时以内的路程,采用湿运法或浸水法。将苗体直接装车,车底均匀铺用海水浸透的大叶藻等,然后将苗种或苗帘放于其上,并将苗帘与大叶藻间隔铺放;或将苗放入运输箱(整理箱)中,再装车运输,箱中放适量海水,使藻体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湿润。若长途运输,一般10小时以上的路程,多采用浸水法,用泡沫箱低温运输。如果气温适宜,只需遮光、湿运,否则用冷藏车运输。
68.(2)步骤1中跑道池是一种装有人工造浪机的循环水流池,可实现海黍子种苗的流水控温培育。
69.2、海藻试养:将步骤1暂养后的海黍子种苗进行分苗和夹苗,之后分别在日照的涛雒海区、金家沟海区和虎山海区以浮筏式平养法试养殖至性成熟以测定长度和生物量。期间要妥善进行养殖期间的管理工作。试养期间的海水温度范围为9.4℃~24.8℃,盐度范围为31.7

~32.8


70.(1)步骤2中待暂养种苗长至3cm及以上时,即可进行分苗和夹苗。采用间大苗留小苗,分批进行,或将密苗间去一部分苗,间下5~10cm的健壮种苗,将假根或主枝穿过长3.3m,直径2.5cm苗绳(棕绳)。其中,每2~4枝苗为一簇,簇间距为3cm,每绳夹苗85~96簇。
71.(2)步骤2中浮筏式平养法采用筏架(1200股聚乙烯绳)长130m,架间距3.3m,苗绳(棕绳)长3m,直径2.5cm,绳间距0.8m,吊绳长1m来栽培海黍子藻体。
72.(3)步骤2的养殖期间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1)检查苗体生长情况。2)洗刷浮泥。3)清除杂藻及其敌害。4)调节水层。根据海藻的生长,其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会有所改变,加上海区水体透明度的季节变化,需要定期调节藻体所处水层。采用在苗绳上加减一定长度的吊绳,将苗绳斜放或平放等方法来调节。5)安全检查。包括筏身与橛缆的牢固度、苗绳和浮子。6)及时收获。根据海黍子的不同生活史特性在藻体营养生长达到盛期,进入生殖阶段前采收,以防精卵排放后藻体发生腐烂、脱落现象而减产。
73.3、海藻化学组分分析与营养学评价:随机选取步骤2获得的海黍子藻体,用过滤海水洗刷后,一部分自然晾干,用于常规营养成分的检测;另一部分冷冻干燥后保存于-80℃冰箱,用于脂肪酸和氨基酸的测定。
74.(1)步骤3中常规营养成分检测主要包括:1)灰分:550℃干法灰化法。2)蛋白质:凯氏定氮法。3)粗脂肪:索氏抽提法。4)碳水化合物:减差法,即100-(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
75.(2)步骤3中脂肪酸由样品萃取的粗脂肪经甲酯化后,由气相色谱分析仪(gc-2010)检测。氨基酸由样品经5mol/l盐酸溶液水解24h后,由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
76.(3)步骤3中营养学评价中蛋白质营养学评价参照197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
生组织(fao/who)专家委员会建议的每克氮氨基酸评分标准模式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提出的鸡蛋蛋白模式进行。
77.实施例3
78.一种可食用高经济价值马尾藻的筛选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79.1、马尾藻资源调研及采集:我公司组织专业人员赴山东威海、青岛、日照、烟台,江苏连云港等地,对鼠尾藻的分布展开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采集藻体完整、无肉眼可见附着物的鼠尾藻种苗用海水稍作清洗后以浸透自然海水的纱布包裹,及时运往实验室进行跑道池暂养。
80.(1)步骤1中鼠尾藻种苗运输主要分为两种方式。若短距离运输,一般为几个小时以内的路程,采用湿运法或浸水法。将苗体直接装车,车底均匀铺用海水浸透的大叶藻等,然后将苗种或苗帘放于其上,并将苗帘与大叶藻间隔铺放;或将苗放入运输箱(整理箱)中,再装车运输,箱中放适量海水,使藻体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湿润。若长途运输,一般10小时以上的路程,多采用浸水法,用泡沫箱低温运输。如果气温适宜,只需遮光、湿运,否则用冷藏车运输。
81.(2)步骤1中跑道池是一种装有人工造浪机的循环水流池,可实现鼠尾藻种苗的流水控温培育。
82.2、海藻试养:将步骤1暂养后的鼠尾藻种苗进行分苗和夹苗,之后分别在日照的涛雒海区、金家沟海区和虎山海区以浮筏式平养法试养殖至性成熟以测定长度和生物量。期间要妥善进行养殖期间的管理工作。试养期间的海水温度范围为9.4℃~24.8℃,盐度范围为31.7

~32.8


83.(1)步骤2中待暂养种苗长至3cm及以上时,即可进行分苗和夹苗。采用间大苗留小苗,分批进行,或将密苗间去一部分苗,间下5~10cm的健壮种苗,将假根或主枝穿过长3.3m,直径2.5cm苗绳(棕绳)。其中,每2~4枝苗为一簇,簇间距为3cm,每绳夹苗85~96簇。
84.(2)步骤2中浮筏式平养法采用筏架(1200股聚乙烯绳)长130m,架间距3.3m,苗绳(棕绳)长3m,直径2.5cm,绳间距0.8m,吊绳长1m来栽培鼠尾藻藻体。
85.(3)步骤2的养殖期间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1)检查苗体生长情况。2)洗刷浮泥。3)清除杂藻及其敌害。4)调节水层。根据海藻的生长,其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会有所改变,加上海区水体透明度的季节变化,需要定期调节藻体所处水层。采用在苗绳上加减一定长度的吊绳,将苗绳斜放或平放等方法来调节。5)安全检查。包括筏身与橛缆的牢固度、苗绳和浮子。6)及时收获。根据鼠尾藻的不同生活史特性在藻体营养生长达到盛期,进入生殖阶段前采收,以防精卵排放后藻体发生腐烂、脱落现象而减产。
86.3、海藻化学组分分析与营养学评价:随机选取步骤2获得的鼠尾藻藻体,用过滤海水洗刷后,一部分自然晾干,用于常规营养成分的检测;另一部分冷冻干燥后保存于-80℃冰箱,用于脂肪酸和氨基酸的测定。
87.(1)步骤3中常规营养成分检测主要包括:1)灰分:550℃干法灰化法。2)蛋白质:凯氏定氮法。3)粗脂肪:索氏抽提法。4)碳水化合物:减差法,即100-(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
88.(2)步骤3中脂肪酸由样品萃取的粗脂肪经甲酯化后,由气相色谱分析仪(gc-2010)检测。氨基酸由样品经5mol/l盐酸溶液水解24h后,由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
89.(3)步骤3中营养学评价中蛋白质营养学评价参照197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专家委员会建议的每克氮氨基酸评分标准模式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提出的鸡蛋蛋白模式进行。
90.实施例4
91.一种可食用高经济价值马尾藻的筛选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92.1、马尾藻资源调研及采集:我公司组织专业人员赴浙江宁波、舟山、温州等地,对羊栖菜的分布展开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采集藻体完整、无肉眼可见附着物的羊栖菜种苗用海水稍作清洗后以浸透自然海水的纱布包裹,及时运往实验室进行跑道池暂养。
93.(1)步骤1中羊栖菜种苗运输主要分为两种方式。若短距离运输,一般为几个小时以内的路程,采用湿运法或浸水法。将苗体直接装车,车底均匀铺用海水浸透的大叶藻等,然后将苗种或苗帘放于其上,并将苗帘与大叶藻间隔铺放;或将苗放入运输箱(整理箱)中,再装车运输,箱中放适量海水,使藻体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湿润。若长途运输,一般10小时以上的路程,多采用浸水法,用泡沫箱低温运输。如果气温适宜,只需遮光、湿运,否则用冷藏车运输。
94.(2)步骤1中跑道池是一种装有人工造浪机的循环水流池,可实现羊栖菜种苗的流水控温培育。
95.2、海藻试养:将步骤1暂养后的羊栖菜种苗进行分苗和夹苗,之后分别在日照的涛雒海区、金家沟海区和虎山海区以浮筏式平养法试养殖至性成熟以测定长度和生物量。期间要妥善进行养殖期间的管理工作。试养期间的海水温度范围为5.2℃~25.3℃,盐度范围为30.4

~32.6


96.(1)步骤2中待暂养种苗长至3cm及以上时,即可进行分苗和夹苗。采用间大苗留小苗,分批进行,或将密苗间去一部分苗,间下5~10cm的健壮种苗,将假根或主枝穿过长3.3m,直径2.5cm苗绳(棕绳)。其中,每2~4枝苗为一簇,簇间距为3cm,每绳夹苗85~96簇。
97.(2)步骤2中浮筏式平养法采用筏架(1200股聚乙烯绳)长130m,架间距3.3m,苗绳(棕绳)长3m,直径2.5cm,绳间距0.8m,吊绳长1m来栽培羊栖菜藻体。
98.(3)步骤2的养殖期间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1)检查苗体生长情况。2)洗刷浮泥。3)清除杂藻及其敌害。4)调节水层。根据海藻的生长,其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会有所改变,加上海区水体透明度的季节变化,需要定期调节藻体所处水层。采用在苗绳上加减一定长度的吊绳,将苗绳斜放或平放等方法来调节。5)安全检查。包括筏身与橛缆的牢固度、苗绳和浮子。6)及时收获。根据羊栖菜的不同生活史特性在藻体营养生长达到盛期,进入生殖阶段前采收,以防精卵排放后藻体发生腐烂、脱落现象而减产。
99.3、海藻化学组分分析与营养学评价:随机选取步骤2获得的羊栖菜藻体,用过滤海水洗刷后,一部分自然晾干,用于常规营养成分的检测;另一部分冷冻干燥后保存于-80℃冰箱,用于脂肪酸和氨基酸的测定。
100.(1)步骤3中常规营养成分检测主要包括:1)灰分:550℃干法灰化法。2)蛋白质:凯氏定氮法。3)粗脂肪:索氏抽提法。4)碳水化合物:减差法,即100-(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
101.(2)步骤3中脂肪酸由样品萃取的粗脂肪经甲酯化后,由气相色谱分析仪(gc-2010)检测。氨基酸由样品经5mol/l盐酸溶液水解24h后,由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
2010)检测。氨基酸由样品经5mol/l盐酸溶液水解24h后,由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
115.(3)步骤3中营养学评价中蛋白质营养学评价参照197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专家委员会建议的每克氮氨基酸评分标准模式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提出的鸡蛋蛋白模式进行。
116.验证例1
117.按照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5的筛选方法,待马尾藻生长至性成熟后进行收割。如表1所示:
118.表1 五种马尾藻的性成熟时藻体平均长度、生长旺期日平均增重和亩产量
[0119] 藻体平均长度(cm)日平均增重亩产量(吨/亩)实施例1———实施例210336.9%3实施例310269.6%3.5实施例434.53.5%2.1实施例5215.876.9%5.8
[0120]
结果表明,实施例1中硇洲马尾藻试养殖期间的海水温度范围为21.8℃~25℃,盐度为31

,硇洲马尾藻生长较慢,养殖45天仅平均增长10cm,视为养殖失败。原因可能为:第一,该时间段海区次生灾害较多,养殖过程中,水温在21.8℃时苗帘上长有较多草台虫,后期开始附有淤泥。水温达到24.8℃时,草苔虫、淤泥明显增多,此外麦秆虫数目也增多,极大的影响了硇洲马尾藻的生长;第二,该养殖期间海水盐度基本维持在31

,较南方栽培最适宜海水盐度过高导致的不适应。
[0121]
实施例2中海黍子试养期间的海水温度范围为9.4℃~24.8℃,盐度范围为31.7

~32.8

,海黍子生物量共计增长了21.6倍,生长旺期日均生物量增长率为36.9%,最终平均长度为1.03m,推测得海黍子产量达3吨/亩。
[0122]
实施例3中鼠尾藻试养期间的海水温度范围为9.4℃~24.8℃,盐度范围为31.7

~32.8

,鼠尾藻生物量共计增长了40倍,生长旺期日均生物量增长率为69.6%,藻体长度达到102cm,推测得海黍子产量达3.5吨/亩。
[0123]
实施例4中羊栖菜试养期间的海水温度范围为5.2℃~25.3℃,盐度范围为30.4

~32.6

,羊栖菜生物量共计增长了5.2倍,生长旺期日均生物量增长率为3.5%,藻体长度达到34.5cm,推测得海黍子产量达2.1吨/亩。
[0124]
实施例5中铜藻试养期间的海水温度范围为8.7℃~25.2℃,盐度范围为30.8

~32.0

,铜藻生物量共计增长了59倍,生长旺期日均生物量增长率为76.9%,藻体长度达到215.8cm,推测铜藻产量为上述五种马尾藻之最,达5.8吨/亩。
[0125]
验证例2
[0126]
按照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5的筛选方法,待马尾藻生长至性成熟后进行测定藻体化学组分。如表2所示:
[0127]
表2 五种马尾藻的化学组分情况
[0128] 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实施例141.5814.102.4441.73实施例224.6214.350.1360.75
实施例318.7717.960.2962.95实施例420.6914.720.2164.30实施例530.468.248.7652.31
[0129]
本验证例验证了硇洲马尾藻、海黍子、鼠尾藻、羊栖菜和铜藻的化学组成及营养学评价情况,结果表明,硇洲马尾藻、海黍子、鼠尾藻、羊栖菜和铜藻的化学组成相差较大。灰分含量:硇洲马尾藻>铜藻>海黍子>羊栖菜>鼠尾藻,粗蛋白含量:鼠尾藻>羊栖菜>海黍子>硇洲马尾藻>铜藻,粗脂肪含量:铜藻>硇洲马尾藻>鼠尾藻>羊栖菜>海黍子,碳水化合物:羊栖菜>鼠尾藻>海黍子>铜藻>硇洲马尾藻。其中,铜藻的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胱氨酸和苯丙氨酸+酪氨酸的氨基酸质量分数(715、1045mg/g)显著高于fao/who氨基酸评分标准(220、380mg/g)和鸡蛋蛋白标准(386、565mg/g),其氨基酸评分为325、275,化学评分为185、185。铜藻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占总脂肪的51.51%,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的32.34%。与其他马尾藻比较,铜藻多不饱和脂肪酸以花生四烯酸(占总脂肪的12.27%)和epa(占总脂肪的6.42%)为主,而鼠尾藻、海黍子、羊栖菜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均以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硇洲马尾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
[0130]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5中,实施例5中的铜藻在生长旺期日平均生长率最高,试养殖的亩产量最高,达到5.8吨/亩。并且,铜藻的化学组分分配合理,营养价值高,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保健功能。此外,铜藻中含量较高的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更增加了其鲜美风味。因此,实施例5为本发明的最优实施例,铜藻可作为可食用高经济价值马尾藻的栽培品种。
[013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