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叶假木贼野外种植装置及其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32309252发布日期:2022-11-23 11:01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叶假木贼野外种植装置及其种植方法

1.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叶假木贼野外种植装置及其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2.无叶假木贼通常具环状裂隙;当年枝黄绿色,大多成对发自小枝顶端,通常具4-8节间,不分枝或上部有少数分枝,节间平滑或有乳头状突起,下部的节间近圆柱形,长可达2.5厘米,上部的节间渐短并有棱。无叶假木贼生于戈壁、冲积扇、干旱山坡等处。
3.无叶假木贼在常规的种植方式是:通过将无叶假木贼底部置于种植凹坑内浇灌并填土完成种植;在浇灌及填土过程中,无叶假木贼需要种植人员扶植,从而不易单人种植并且手部扶植容易造成手部划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叶假木贼野外种植装置及其种植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无叶假木贼野外种植装置,包括移动机架体、种植框架和喷灌系统,所述种植框架固定在移动机架体上且种植框架中部具有用于放置种植苗的种植苗放置部,种植苗放置部包括放置条框和出料通道,所述放置条框倾斜固定在种植框架上且出料通道设在放置条框的低端部的侧壁上,所述种植框架顶部设有位于种植苗放置部侧部的幼苗夹取输送机构,所述幼苗夹取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杆轴、旋转托送件、自转驱动环件、卡件和驱动件,所述输送杆轴竖向转动安装在种植框架上,驱动件设在种植框架顶部并用于驱使输送杆轴转动,所述自转驱动环件以输送杆轴轴线为中心设在种植框架上,旋转托送件设在输送杆轴上并旋转托送件侧部与自转驱动环件相连;旋转托送件在随着输送杆轴转动的过程中,自转驱动环件能够驱使旋转托送件自转;所述卡件设在旋转托送件底部,卡件包括固定支杆和u型卡体,所述固定支杆一端固定在旋转托送件上且u型卡体设在固定支杆远离托送杆轴的端部;卡件随着旋转托送件转动的过程中,当卡件旋转至种植苗放置部端部时,u型卡体能够卡住处于放置条框端部的种植苗并将其由出料通道带走;当卡件旋转至输送杆轴远离种植苗放置部的一侧时,因旋转托送件的自转,此时u型卡体端口与u型卡体处于放置条框端部时的端口方向保持一致;所述喷灌系统设置在种植框架上且用于向种植苗的种植区浇水。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8.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旋转托送件通过连接件与输送杆轴相连且连接件在输送杆轴上沿其轴线方向弹性滑动,所述旋转托送件顶部具有顶辊,所述种植框架上设置有弧形凸起;当旋转托送件旋转至种植凹坑上方时,顶辊与弧形凸起相接触并且弧形凸起向下顶动旋转托送件。
9.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旋转托送件包括托送杆轴和自转齿轮,所述托送杆轴通过连接件安装在输送杆轴上且托送杆轴与输送杆轴轴线相平行,所述自转齿轮设在托送杆轴上,所述自转驱动环件包括外环体和两段弧度相同的内齿条,所述外环体固定在种植框架上并且以输送杆轴为中心,两段内齿条对应设在外环体内壁上且两段内齿条的端部留有两个空白区,其中一个空白区与种植苗放置部端部相对应;内齿条能够与自转齿轮相啮合。
10.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托架、支托套和支托弹簧,所述支托套滑套在输送杆轴上,输送杆轴下端部具有挡板,挡板与支托套之间通过支托弹簧相连接;所述支托架一端连接支托套侧部且另一端用于转动安装旋转托送件。
11.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驱动件包括动力源,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与输送杆轴顶部通过传动齿轮副相传动连接。
12.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放置条框远离出料通道的端部具有在其内部滑动的推板,推板与放置条框端壁之间通过推移弹簧相连接,所述放置条框靠近出料通道的端部具有隔垫。
13.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喷灌系统包括水箱、抽水件和喷头,所述水箱设在移动机架体上并用于存储水源,抽水件设在种植框架上抽水件与水箱通过单向进水管相连,喷头设在自转驱动环件侧部且喷口朝向种植凹坑且喷头与抽水件通过单向出水管相连。
14.一种基于上述所述无叶假木贼野外种植装置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先挖好多排线性排列的种植凹坑;(2)将待种植的种植苗排好放置在种植苗放置部3上;并通过无叶假木贼野外种植装置依次将种植苗放置部上的种植苗输送至种植凹坑内并浇灌;(3)将种植苗通过填土的方式固定在种植凹坑内
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本发明中种植苗放置部能够供多株种植苗放置以便于后续的输送,避免人工取拿;提高种植效率;
17.2、本发明中旋转托送件绕输送杆轴旋转的同时自转,从而驱使卡件将种植苗放置部上的种植苗托送至种植凹坑处,保证种植苗处于竖直状态,便于后续的填土种植,种植完成后卡件自动与种植苗分离;
18.3、本发明结构简单,可自动托送种植苗并在种植苗完成填土浇灌后,托送的机构自动与种植苗分离,无需人工操作,种植效率高。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该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旋转托送件和卡件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卡件处于种植苗放置部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卡件远离种植苗放置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种植苗放置部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注释:移动机架体1、种植框架2、种植苗放置部3、放置条框31、出料通道32、推板33、推移弹簧34、隔垫35、输送杆轴4、旋转托送件5、托送杆轴51、自转齿轮52、连接件6、支托架61、支托套62、支托弹簧63、水箱7、抽水件71、进水管72、喷头73、单向出水管74、自转驱动环件8、外环体81、内齿条82、动力源9、10、传动齿轮副11、弧形凸起12、卡件13、固
定支杆131、u型卡体132。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发明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对本发明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26.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一种无叶假木贼野外种植装置,包括移动机架体1、种植框架2和喷灌系统,所述种植框架2固定在移动机架体1上且种植框架2中部具有用于放置种植苗的种植苗放置部3,种植苗放置部3包括放置条框31和出料通道32,所述放置条框31倾斜固定在种植框架2上且出料通道32设在放置条框31的低端部的侧壁上,所述种植框架2顶部设有位于种植苗放置部3侧部的幼苗夹取输送机构,所述幼苗夹取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杆轴4、旋转托送件5、自转驱动环件8、卡件13和驱动件,所述输送杆轴4竖向转动安装在种植框架2上,驱动件设在种植框架2顶部并用于驱使输送杆轴4转动,所述自转驱动环件8以输送杆轴4轴线为中心设在种植框架2上,旋转托送件5设在输送杆轴4上并旋转托送件5侧部与自转驱动环件8相连;旋转托送件5在随着输送杆轴4转动的过程中,自转驱动环件8能够驱使旋转托送件5自转;所述卡件13设在旋转托送件5底部,卡件13包括固定支杆131和u型卡体132,所述固定支杆131一端固定在旋转托送件5上且u型卡体132设在固定支杆131远离托送杆轴51的端部;卡件13随着旋转托送件5转动的过程中,当卡件13旋转至种植苗放置部3端部时,u型卡体132能够卡住处于放置条框31端部的种植苗并将其由出料通道32带走;当卡件13旋转至输送杆轴4远离种植苗放置部3的一侧时,因旋转托送件5的自转,此时u型卡体132端口与u型卡体132处于放置条框31端部时的端口方向保持一致;所述喷灌系统设置在种植框架2上且用于向种植苗的种植区浇水。
27.在本实施例中,将待种植的无叶假木贼种植苗排列放置在种植苗放置部3上;然后将整个装置移动至预先挖好的种植凹坑旁;并使得幼苗夹取输送机构处于种植凹坑的正上方;驱动件驱使输送杆轴4旋转,输送杆轴4带动旋转托送件5绕输送杆轴4中心旋转,并且旋转托送件5与自转驱动环件8相连而使得旋转托送件5在移动的同时自转,卡件13随着旋转托送件5旋转;当卡件13旋转至放置条框31端部时,u型卡体132卡住种植苗,并且将种植苗从出料通道32处带走,由于旋转托送件5的自转,带走的种植苗在随着卡件13绕输送杆轴4中心旋转的同时还绕旋转托送件5中心转动;当卡件13旋转至输送杆轴4另一侧并且处于种植凹坑正上方时,此时u型卡体132端口与u型卡体132处于放置条框31端部时的端口方向保持一致;将种植苗底部通过土壤掩埋至种植凹坑内并通过喷灌系统浇水;驱动件继续驱使输送杆轴4旋转,旋转托送件5和卡件13继续移动,由于u型卡体132端口朝向与其移动的方向相反,从而u型卡体132脱离已经种植的种植苗;u型卡体132再次旋转至种植苗放置部3端部后,可卡住另一株种植苗并带走,如此往复,可实现快速种植;而且通过喷灌系统种植苗生长用水。
2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旋转托送件5通过连接件6与输送杆轴4相连且连接件6在输送杆轴4上沿其轴线方向弹性滑动,所述旋转托送件5顶部具有顶辊53,所
述种植框架2上设置有弧形凸起12;当旋转托送件5旋转至种植凹坑上方时,顶辊53与弧形凸起12相接触并且弧形凸起12向下顶动旋转托送件5;在本实施例中,当种植苗处于种植凹坑上侧的前一段距离时,顶辊53与弧形凸起12接触,由于连接件6在输送杆轴4上弹性滑动,从而弧形凸起12能够向下顶动旋转托送件5,使得种植苗能够逐渐向下移动并且种植苗底部伸入种植凹坑内,便于后续填坑种植。
29.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所述旋转托送件5包括托送杆轴51和自转齿轮52,所述托送杆轴51通过连接件6安装在输送杆轴4上且托送杆轴51与输送杆轴4轴线相平行,所述自转齿轮52设在托送杆轴51上,所述自转驱动环件8包括外环体81和两段弧度相同的内齿条82,所述外环体81固定在种植框架2上并且以输送杆轴4为中心,两段内齿条82对应设在外环体81内壁上且两段内齿条82的端部留有两个空白区,其中一个空白区与种植苗放置部3端部相对应;内齿条82能够与自转齿轮52相啮合;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托送件5随着输送杆轴4旋转,自转齿轮52与内齿条82相啮合,从而旋转托送件5能够自转,当自转齿轮52移动至与放置条框31端部相对的空白区时,自转齿轮52与内齿条82脱离啮合,旋转托送件5继续绕输送杆轴4旋转后,旋转托送件5不会自转,从而u型卡体132能够在卡住种植苗后将其带走,避免与出料通道32产生干涉;旋转托送件5继续移动而自转齿轮52与内齿条82相啮合,从而使得旋转托送件5自转并使得种植苗绕旋转托送件5中心旋转;当种植苗移动至种植凹坑前一段距离,即自转齿轮52移动至另一个空白区,自转齿轮52与内齿条82脱离啮合,此时,旋转托送件5自转半周,从而此时的u型卡体132端口方向与u型卡体132处于放置条框31端部时的端口方向保持一致,故而便于后续种植苗的脱离。
3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件6包括支托架61、支托套62和支托弹簧63,所述支托套62滑套在输送杆轴4上,输送杆轴4下端部具有挡板,挡板与支托套62之间通过支托弹簧63相连接;所述支托架61一端连接支托套62侧部且另一端用于转动安装旋转托送件5;在本实施例中,当旋转托送件5顶部的顶辊53与弧形凸起12接触时,弧形凸起12向下顶动旋转托送件5,从而支托套62能够压缩支托弹簧63沿着输送杆轴4轴线方向向下移动;当弧形凸起12与顶辊53脱离时,在支托弹簧63弹力作用下,支托套62及旋转托送件5复位以便于后续卡件13卡住种植苗。
31.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件包括动力源9,所述动力源9的输出端与输送杆轴4顶部通过传动齿轮副11相传动连接,其中,动力源9为伺服控制电机或者手控旋转的驱动杆轴;
32.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放置条框31远离出料通道32的端部具有在其内部滑动的推板33,推板33与放置条框31端壁之间通过推移弹簧34相连接,所述放置条框31靠近出料通道32的端部具有隔垫35;在本实施例中,推板33在推移弹簧34的弹力作用下,能够推动放置条框31上的种植苗处于向放置条框31端部移动的趋势;其中,隔垫35的设置能够避免划伤种植苗侧壁。
3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喷灌系统包括水箱7、抽水件71和喷头73,所述水箱7设在移动机架体1上并用于存储水源,抽水件71设在种植框架2上抽水件71与水箱7通过单向进水管72相连,喷头73设在自转驱动环件8侧部且喷口朝向种植凹坑且喷头73与抽水件71通过单向出水管74相连,抽水件71由驱动件驱动,在驱动件驱使下,抽水件71能够吸取水箱7内的水并输送至喷头73喷出;由于抽水件71是由驱动件控制,从而当种植苗旋转至
种植凹坑处时,抽水件71能够吸取水箱7内的水并输送至喷头73喷出以实现浇灌;其中,抽水件71可以为伸缩缸体,缸体内部具有活塞板,活塞板上具有伸出抽水件71端壁的活塞杆,驱动件利用自身上的凸轮和活塞杆上的弹簧相配合,可实现活塞板在抽水件71内往复移动,并配合单向进水管72和单向出水管74实现抽送水源。
34.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叶假木贼野外种植装置,其中,驱动件驱使输送杆轴4旋转,输送杆轴4带动旋转托送件5绕输送杆轴4中心旋转,并且旋转托送件5与自转驱动环件8相连而使得旋转托送件5在移动的同时自转,卡件13随着旋转托送件5旋转;当卡件13旋转至放置条框31端部时,u型卡体132卡住种植苗,并且将种植苗从出料通道32处带走,由于旋转托送件5的自转,带走的种植苗在随着卡件13绕输送杆轴4中心旋转的同时还绕旋转托送件5中心转动;当卡件13旋转至输送杆轴4另一侧并且处于种植凹坑正上方时,此时u型卡体132端口与u型卡体132处于放置条框31端部时的端口方向保持一致;将种植苗底部通过土壤掩埋至种植凹坑内并通过喷灌系统浇水;驱动件继续驱使输送杆轴4旋转,旋转托送件5和卡件13继续移动,由于u型卡体132端口朝向与其移动的方向相反,从而u型卡体132脱离已经种植的种植苗;u型卡体132再次旋转至种植苗放置部3端部后,可卡住另一株种植苗并带走,如此往复,可实现快速种植;而且通过喷灌系统种植苗生长用水。
3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无叶假木贼野外种植装置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先挖好多排线性排列的种植凹坑;(2)将待种植的种植苗排好放置在种植苗放置部3上;并通过无叶假木贼野外种植装置依次将种植苗放置部3上的种植苗输送至种植凹坑内并浇灌;(3)将种植苗通过填土的方式固定在种植凹坑内。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