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育南美白对虾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616969发布日期:2022-12-20 21:37阅读:8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培育南美白对虾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我国对虾养殖产业迅速发展,中国的对虾养殖产量约占世界的1/3,位居世界第一,南美白对虾是我国养殖面积最大的对虾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的自然栖息区为泥质海底,属杂食性种。该虾具有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营养价值丰富、适应环境能力强、在海水和淡水环境均能生长的特点,是目前世界上三大优良产量最高的虾种。
3.由于苗种质量良莠不齐和环境因子的恶化,繁育过程使用亲本质量差,如性腺发育不好或带病毒,导致交配率低或虾苗带病毒,容易出现产量低,虾体型较小的问题,育苗过程中不淘汰弱苗、过量使用抗生素导致对虾免疫力受到破坏,导致应激能力弱,抗病力低或生长速度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培育南美白对虾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育南美白对虾的方法,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培育南美白对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驯化及繁育南美白对虾原种;步骤s2:培育南美白对虾幼体。
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1:建设培育池:培育池的面积为25m2,水深为1.1m,养殖密度为7尾/m2,光照强度为50-100lx;步骤s12:养殖用水处理:亲虾池使用之前通过漂白粉或高锰酸钾对亲虾池进行消毒;步骤s13:促熟培育亲虾:每天投喂5次,新鲜饵料以沙蚕为主,牡蛎和鱿鱼为辅,并添加人工饲料,投喂量为虾体重的10-15%;步骤s14:亲虾交配和产卵:将成熟的雌虾和雄虾捞入交配池,雌雄比为1:2,交配池面积为6-8m2,将已交配的雌虾捞出至产卵池,产卵池的温度为27-28℃;步骤s15:受精卵孵化:将收集的受精卵清洗消毒后放到孵化桶中进行孵化,孵化密度25-35万/m3,水温为29℃,通过edta二钠盐处理孵化和育苗用水。
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1中,通过在培育池的上方设置遮光网的方式控制光照强度。
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3中,培育期的水质条件为:水温为28 ℃,盐度为27-32,ph为7.8-8.5,do大于5mg/l,氨氮不超过0.5mg/l。
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3中,选用的亲虾标准为:雌虾的体长为13cm以上,体重大于
40g,雄虾的体长为12cm以上,体重大于35g,附肢完整,胃肠饱满,体色透明均匀。
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4中,具体判断是否产卵的特征为:当亲虾卵巢排空时,即视为亲虾已产卵。
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1:育苗用水处理及育苗池消毒:海水经过一级处理池、二级处理池、一级砂滤池、二级砂滤池、蛋白分离器、过滤桶、蛋白分离器、一级蓄水池、uv、活性炭过滤、二级蓄水池后送入育苗池;擦洗育苗池并冲洗干净后,用高锰酸钾消毒,并用淡水冲洗干净;步骤s22:无节幼体投放及环境因子控制:将检测合格的的无节幼体放入浓度为10ppm的聚维酮碘中消毒后投入育苗池内,密度为15-25万/m3;当育苗池中幼体处于无节幼体ii期时,接种角毛硅藻;步骤s23:蚤状幼体培育及环境因子控制:蚤状幼体阶段开始摄食,z1期投放角毛硅藻+小球藻,并辅以人工饵料;z2期以轮虫为主;z3以卤虫无节幼体为主,并辅以轮虫;通过向水中添加有益菌来改善水质,添加量为2-5g/m3,间隔4-6天使用一次,光照强度为200-1000lx,水温为29-30℃,培育时间为3.5-5d;步骤s24:糠虾培育及环境因子控制:以动物饵料为主,并辅以人工饲料;光照强度为200-1000lx,水温为30-31℃,培育时间为4-5d;步骤s25:仔虾培育及环境因子控制:p1-p15阶段投喂鲜活饵料,并辅以人工饲料,p5期以喂鱼肉糜为饵料;每天换水量大于50%,光照强度为2000-20000lx;步骤s26:幼体淡化出池,p5期开始进行盐度调节;步骤s27:在整个育苗过程中,具体管理操作为:每天进行各期对虾幼体发育镜检、计数,掌握各期幼体的成活率;每天进行浮游动植物种类、数量的镜检;每天测定水质指标,清除池壁及水体杂物;每天对幼体培育所用工具、待用育苗池消毒;对进水设施进行检查;定期进行病毒检测;定期进行弧菌检测。
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1中,一级处理池采用0.5ppm高锰酸钾消毒,二级处理池采用10-20ppm总氯消毒,一级砂滤池采用20-70目海沙过滤,二级砂滤池采用75-150目石英砂过滤,过滤桶中采用75-150目石英砂过滤,二级蓄水池采用5-20ppmedta二钠中和重金属并调节水体ph。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培育南美白对虾的方法,通过引进不带特定病毒的spf南美白对虾亲本进行隔离培养,提高繁育性能的同时,获得良好遗传性能和无特定病毒的后代,避免出现多代繁殖后退化现象;育苗过程中,通过对无节幼体的选优,以及对育苗过程各阶段的营养调控和水质的生态处理等方式,获得不带病毒、具有抗逆性强、生长快、活力好的虾苗,以促进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可持续性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16.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培育南美白对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驯化及繁育南美白对虾原种;步骤s2:培育南美白对虾幼体。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1:建设培育池:培育池的面积为25m2,水深为1.1m,养殖密度为7尾/m2,光照强度为50-100lx;步骤s12:养殖用水处理:亲虾池使用之前通过漂白粉或高锰酸钾对亲虾池进行消毒;步骤s13:促熟培育亲虾:每天投喂5次,新鲜饵料以沙蚕为主,牡蛎和鱿鱼为辅,并添加人工饲料,投喂量为虾体重的10-15%;步骤s14:亲虾交配和产卵:将成熟的雌虾和雄虾捞入交配池,雌雄比为1:2,交配池面积为6-8m2,将已交配的雌虾捞出至产卵池,产卵池的温度为27-28℃;步骤s15:受精卵孵化:将收集的受精卵清洗消毒后放到孵化桶中进行孵化,孵化密度25-35万/m3,水温为29℃,通过edta二钠盐处理孵化和育苗用水。
1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亲虾池使用之前用80-100
×
10-5
漂白粉或50-200
×
10-6
高锰酸钾对亲虾池消毒。步骤s13中,从美国引进spf亲虾,雌雄比为1:1,将亲虾放入亲虾池中,亲虾池的水温与运输时水温接近,4h后开始投入少量活沙蚕,3天后,开始升温促熟培育,每天升温1℃,至水温23℃时,保持3-5天,升温至25℃,保持3-5天,此后每天升温0.5℃,升温至27℃,保持水温不变进行促熟培育。每天及时吸污排污,根据水质情况进行换水,换水温差不大于1℃。每天投喂以沙蚕为主,牡蛎和鱿鱼为辅的新鲜饵料3次,投喂量为虾体重的10-15%,并投喂一次添加虾青素的人工配合饲料,以促进亲虾性腺发育和机体免疫力,提高繁殖性能;投喂时间分别为8:00,12:00,16:00,20:00。新鲜饵料在投喂之前洗净并用高锰酸钾消毒,大的饵料生物如鱿鱼,需切碎、洗净、控水后投喂,待雌虾性腺发育至ⅱ期,采用镊烫法摘除雌虾单侧眼柄,促进雌虾性腺发育。步骤s14中,亲虾促熟手术5天后,每天午后检查亲虾性腺发育情况,将成熟的雌虾捞出至交配池,成熟雌虾指性腺发育至ⅳ期,性腺颜色由浅黄变为桔红色,同样挑选成熟雄虾入交配池,成熟雄虾生殖突明显膨大,精荚白色饱满。交配时充气量调小,减少对交配的干扰,晚上交配池需增加光照以提高交配率,亲虾交配时间高峰为15:00-18:00,晚上20:00和22:00分别检查,将已交配的雌虾捞出至产卵池,保持黑暗和安静的环境,次日8:00将产卵后的亲虾捞出。步骤s15中,孵化桶的容积为200l,edta二钠盐的浓度3-5
×
10-6
,以络合水中的金属离子。孵化密度25-35万/m3,孵化时充气量小防止溶卵,每30min轻轻搅拌1次,防止卵堆积,提高孵化率;计算孵化率,孵化率低于50%应淘汰。采用灯光和虹吸方法收集无节幼体至200目网箱;对虾苗进行常见病毒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则进行幼体培育,如为阳性,则淘汰。
1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11中,通过在培育池的上方设置遮光网的方式控制光照强度。
2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13中,培育期的水质条件为:水温为28℃,盐度为27-32,ph为7.8-8.5,do大于5mg/l,氨氮不超过0.5mg/l。
2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13中,选用的亲虾标准为:雌虾的体长为13cm以上,体重大于40g,雄虾的体长为12cm以上,体重大于35g,附肢完整,胃肠饱满,体
色透明均匀。
2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14中,具体判断是否产卵的特征为:当亲虾卵巢排空时,即视为亲虾已产卵。
2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1:育苗用水处理及育苗池消毒:海水经过一级处理池、二级处理池、一级砂滤池、二级砂滤池、蛋白分离器、过滤桶、蛋白分离器、一级蓄水池、uv、活性炭过滤、二级蓄水池后送入育苗池;擦洗育苗池并冲洗干净后,用高锰酸钾消毒,并用淡水冲洗干净;步骤s22:无节幼体(n)投放及环境因子控制:将检测合格的的无节幼体放入浓度为10ppm的聚维酮碘中消毒后投入育苗池内,密度为15-25万/m3;当育苗池中幼体处于无节幼体ii期时,接种角毛硅藻;步骤s23:蚤状幼体培育及环境因子控制:蚤状幼体阶段开始摄食,z1期投放角毛硅藻+小球藻,并辅以人工饵料;z2期以轮虫为主;z3以卤虫无节幼体为主,并辅以轮虫;通过向水中添加有益菌来改善水质,添加量为2-5g/m3,间隔4-6天使用一次,光照强度为200-1000lx,水温为29-30℃,培育时间为3.5-5d;步骤s24:糠虾(m)培育及环境因子控制:以动物饵料为主,并辅以人工饲料;光照强度为200-1000lx,水温为30-31℃,培育时间为4-5d;步骤s25:仔虾(p)培育及环境因子控制:p1-p15阶段投喂鲜活饵料,并辅以人工饲料,p5期以喂鱼肉糜为饵料;每天换水量大于50%,光照强度为2000-20000lx;步骤s26:幼体淡化出池,p5期开始进行盐度调节;步骤s27:在整个育苗过程中,具体管理操作为:每天进行各期对虾幼体发育镜检、计数,掌握各期幼体的成活率;每天进行浮游动植物种类、数量的镜检;每天测定水质指标,清除池壁及水体杂物;每天对幼体培育所用工具、待用育苗池消毒;对进水设施进行检查;定期进行病毒检测;定期进行弧菌检测。
2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步骤s21中,气管、气石、铅坠的清洗后一般用200-1000ppm甲醛或50-100ppm强氯精浸泡24-48h后洗净备用,气石的安装为6-8个/平方米。对车间消毒的具体操作为,用500-1000ppm甲醛或强氯精溶液用水泵均匀喷雾,关闭门窗24-48h。育苗池的检测工作:投放幼体之前,使用培养皿检测弧菌,黄菌菌落数为《10,绿菌菌落数为0,如果发现菌落数超标,需要重新消毒进水。步骤s22中,无节幼体消毒5-10s后投入育苗池,微弱充气。无节幼体阶段不摄食,靠卵黄提供营养维持变态,40-50h后,无节幼体经过6次蜕皮即可变态成蚤状幼体(z)。当育苗池中白对虾幼体处于无节幼体ii期时,接种角毛硅藻,5-10万个/ml,水温为28-29℃,光照强度为200-500lx。步骤s23中,z1期5-10万个/ml,并辅以人工饵料,如虾片、黑粒、bp等,每天6-8次,每次1-2g/m3,适当辅以酵母投喂;z2期5-10个/ml;z33-5个/ml,辅以轮虫,为均衡营养,饵料做到多样化。此阶段不换水,逐渐添加新水,通过向水中添加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有益菌来改善水质,光合细菌的接种浓度为150-200ppm,每10-15天使用1次,具体使用时间根据水质检测状况而定,充气量逐渐加大至弱沸腾。步骤s24中,动物性饵料以卤虫无节幼体为主,投喂量根据幼体的数量、生长发育和摄食情况调整。人工配合饲料虾片、黑粒素等1.5-2.5g/m3,每天投喂6-8次,卤虫无节幼体10-20个/天。充气量逐渐加大至沸腾,水质调节除了用微生态机制外,还需适当换水。步骤s25中,p1-p15阶段每天投喂6-8次,每次2.5-4g/m3,p1-p4卤虫无节幼体5-10个/ml,每天投喂4-5
次,根据虾胃肠饱满度适时调整,p5期开始喂鱼肉糜为饵料,把鱼肉、小白虾、贝肉等搅成肉糜,用40-50目筛绢过滤,洗去内脏和污水后投喂。仔虾期除了用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水外,还需加大换水量,每天换水量大于50%。仔虾前期水温28-30℃,后期逐渐降温至自然温度。p1培育至p8-p10(体长0.8-1.0cm),大约需要10-15d,培育期间充气保持为强沸腾。步骤s26中,每天减低1-2个梯度,直到与养殖池盐度接近;幼体质量鉴定:体表干净,胃肠道充满食物,肠蠕动有力,蚤状幼体拖便长度为体长的1-3倍,糠虾幼体大部分拖便,长度为体长0.2-0.5倍,健康虾苗活力好,基本无空胃,弹跳有力,附肢完整,不畸形,肌肉透明饱满。步骤s27中,定期进行病毒检测,检测病毒包括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对虾桃拉病毒、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等;定期弧菌检测,检测菌种包括绿弧菌和黄弧菌,其中绿弧菌包括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恶臭单胞藻弧菌等;黄弧菌包括溶藻弧菌、霍乱弧菌、哈为弧菌、鳗弧菌等。
2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21中,一级处理池采用0.5ppm的高锰酸钾消毒,二级处理池采用10-20ppm的总氯消毒,一级砂滤池采用20-70目的海沙过滤,二级砂滤池采用75-150目的石英砂过滤,过滤桶中采用75-150目的石英砂过滤,二级蓄水池采用5-20ppm的edta二钠中和重金属并调节水体ph。
26.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均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