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黄花菜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257310发布日期:2022-11-19 09:2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黄花菜种植领域,具体为一种高产黄花菜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2.黄花菜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耐瘠,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地缘或山坡均可栽培,对光照适应范围广,同时,黄花菜可食用,并且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有一定的止血、消炎、利尿、健胃、安神的功效,因其具有食药两用的效果,常在一些地区作为经济作物进行大面积种植。
3.现有的黄花菜的种植方法大多采用种子繁殖的方式,该种植方法必须先浸种催芽,并且播后一年才可以进行定植,因此该种植方法的黄花菜种子发芽率低,幼苗的成活率较低,从而导致该种植方法种植的黄花菜整体的产量低,采摘周期短,成品的品质难以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产黄花菜的种植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黄花菜的种植方法种植的黄花菜成活率低,产量低,采摘期短,成品质量不佳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产黄花菜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s1.选址整地
9.选择向阳、无遮阳且海拔较低的田地,在种植前,深翻20-30厘米,并选用轻质、肥沃的耕层土壤,再掺入约为土重1/3-1/2的腐熟的动物粪便,充分混匀,配成营养土做回填土,回填后搂平打埂,并修渠作畦;
10.s2.选种分株
11.选择具有优质、高产、早熟、肉质厚、抗病虫、抗旱较强的品种,选取生长旺盛、花期丰富、无病虫害的幼苗,对其进行分株,并对分株后的种苗进行修剪,去除残叶;
12.s3.栽前处理
13.栽前将修整好的种株放入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并同时用900-1000倍水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捞出晾干后待植;
14.s4.合理种植
15.种植时每畦种3行,丛距40-45cm,每丛栽3株,丛内株距12-14cm,每亩种植量控制在2500-3500株;
16.s5.中耕除草
17.在幼苗出土时,中耕除草一次,以后结合浇水施肥,多次进行中耕,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同时,在抽薹期需结合培土进行中耕除草一次,并在冬季采收后进行深中耕一次;
18.s6.水分管理
19.种植后,必须及时补充水分,以保证田间土壤湿润,在黄花菜抽薹期和蕾期根据土壤情况适时灌水3-4次,从采摘开始至终花期,间隔10天灌水1次,10月中下旬浇足越冬水,亩浇灌用水量为40m3;
20.s7.施肥管理
21.在黄花菜开始萌芽时追施苗肥料,每亩追施过磷酸钙10-12kg,硫酸钾5-6kg,抽薹前,每亩滴施尿素10kg、过磷酸钙10-11kg、硫酸钾5-6kg,在植株叶片出齐、花薹抽出15-20cm时,每亩滴施尿素5kg、磷酸二氢钾100g,在开始采摘7-10天追施蕾肥,每亩追施尿素5-6kg,同时采摘期每隔7天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0.4%尿素、2%经过滤的过磷酸钙水溶液,采摘结束后,结合灌溉浇水每亩沟施生物有机肥50kg作越冬肥;
22.s8.采收
23.在黄花菜的花蕾刚在裂嘴前1-2h及时对其进行采摘,采摘完毕后,及时去薹叶,进行翻挖,挖深15~20cm,行间深,株丛周围浅;
24.s9.病虫害防治
25.主要采用物理防治,用黄板和诱虫灯对害虫进行诱杀,当发现较严重的病虫害时,可采用化学防治方法辅助处理。
26.优选的,所述s1中,适合选择的品种有猛子花、四月花、白花、荆州花、冲里花、大乌嘴、盘龙种、茶子花。
27.优选的,所述s1中,畦宽以1-1.5米,畦间距为25-30厘米。
28.优选的,所述s2中,修剪后种苗的长度为20-25厘米,每株留有叶片1-2片。
29.优选的,所述s8中,在黄花菜发生锈病后,可采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
30.优选的,所述s8中,在黄花菜发生地老虎后,可在黄花菜开始返青时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防治。
31.优选的,所述s8中,在黄花菜发生蚜虫后,可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000倍液全株喷施防治。
32.优选的,所述s8中,在黄花菜发生叶螨后,可用20%丁氟螨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全株喷施防治。
33.(三)有益效果
3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产黄花菜的种植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35.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产黄花菜的种植方法,相较于现有的黄花菜的种植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分株栽培的方法对黄花菜进行种植,通过选用具有优质、高产、早熟、肉质厚、抗病虫、抗旱较强特点的品种,并对其较优秀的幼苗进行分株,从源头上确保黄花菜的品质,使通过这种方法种植的黄花菜成株性更好,繁殖速度更快,成活率更高,提升黄花菜整体的产量。
36.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产黄花菜的种植方法,相较于现有的黄花菜的种植方法,该方法通过黄花菜抽薹前进行滴施尿素10kg、过磷酸钙10-11kg、硫酸钾5-6kg,并在开始采摘7-10天追施蕾肥,同时采摘期每隔7天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0.4%尿素、2%经过滤的过磷酸钙水溶液,在延长叶片功能,促使花蕾粗壮,减少幼蕾脱落的同时,延长采摘期,
提高产量。
37.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产黄花菜的种植方法,相较于现有的黄花菜的种植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黄花菜的花蕾刚在裂嘴前1-2h及时对其进行采摘,采摘完毕后,及时去薹叶,进行翻挖,避免因错过采摘时机而出现糖分含量少,鲜蕾重量轻,颜色差,产量低的问题,在确保黄花菜产量的同时,确保产出的黄花菜有极佳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9.实施例:
4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产黄花菜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s1.选址整地
42.选择向阳、无遮阳且海拔较低的田地,在种植前,深翻20-30厘米,并选用轻质、肥沃的耕层土壤,再掺入约为土重1/3-1/2的腐熟的动物粪便,充分混匀,配成营养土做回填土,回填后搂平打埂,并修渠作畦,有利于使以后的日常管理更加方便;
43.s2.选种分株
44.选择具有优质、高产、早熟、肉质厚、抗病虫、抗旱较强的品种,选取生长旺盛、花期丰富、无病虫害的幼苗,对其进行分株,并对分株后的种苗进行修剪,去除残叶,有利于使黄花菜的成株性更好,繁殖速度更快,成活率更高,提升黄花菜整体的产量;
45.s3.栽前处理
46.栽前将修整好的种株放入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并同时用900-1000倍水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捞出晾干后待植,有利于去除种株表面的病虫害及细菌,提升幼苗的成活率,提高产量;
47.s4.合理种植
48.种植时每畦种3行,丛距40-45cm,每丛栽3株,丛内株距12-14cm,每亩种植量控制在2500-3500株,有利于进行机械耕作,也利于通风透光,增加产量;
49.s5.中耕除草
50.在幼苗出土时,中耕除草一次,以后结合浇水施肥,多次进行中耕,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同时,在抽薹期需结合培土进行中耕除草一次,并在冬季采收后进行深中耕一次,有利于改善土壤的通气性,促进好氧性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切断杂草的根系,避免杂草争肥,以提升黄花菜整体的产量;
51.s6.水分管理
52.种植后,必须及时补充水分,以保证田间土壤湿润,有利于提升黄花菜幼苗的成活率,在黄花菜抽薹期和蕾期根据土壤情况适时灌水3-4次,从采摘开始至终花期,间隔10天灌水1次,10月中下旬浇足越冬水,亩浇灌用水量为40m3,有利于保持土壤湿润,延长采收时期,提高产量;
53.s7.施肥管理
54.在黄花菜开始萌芽时追施苗肥料,每亩追施过磷酸钙10-12kg,硫酸钾5-6kg,有利于增强植株抗旱、抗病力,并为黄花菜生长提供稳定的养分来源,抽薹前,每亩滴施尿素10kg、过磷酸钙10-11kg、硫酸钾5-6kg,有利于延长叶片功能,促使花蕾粗壮,减少幼蕾脱落,提高产量,并确保黄花菜后续生长所需的养分,在植株叶片出齐、花薹抽出15-20cm时,每亩滴施尿素5kg、磷酸二氢钾100g,确保黄花菜的产量和品质,在开始采摘7-10天追施蕾肥,每亩追施尿素5-6kg,同时采摘期每隔7天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0.4%尿素、2%经过滤的过磷酸钙水溶液,有利于延长采摘期,提高产量,壮蕾并防止脱蕾,采摘结束后,结合灌溉浇水每亩沟施生物有机肥50kg作越冬肥,有利于确保来年的黄花菜的产量和品质;
55.s8.采收
56.在黄花菜的花蕾刚在裂嘴前1-2h及时对其进行采摘,采摘完毕后,及时去薹叶,进行翻挖,挖深15~20cm,行间深,株丛周围浅,采摘太早易出现青蕾,糖分含量少,鲜蕾重量轻、颜色差,造成成品色泽差,产量低,过迟采摘花蕾成熟过度,出现裂嘴松苞,且汁液易流出,产品质量差,不易保藏,有利于确保采摘的黄花菜的品质,确保来年的黄花菜产量和品质可以保持稳定;
57.s9.病虫害防治
58.主要采用物理防治,用黄板和诱虫灯对害虫进行诱杀,有利于确保采摘后的黄花菜受到的污染较小,提升黄花菜的品质,当发现较严重的病虫害时,可采用化学防治方法辅助处理,有利于提升病虫害防治的效果,确保黄花草有较高的产量。
59.s1中,适合选择的品种有猛子花、四月花、白花、荆州花、冲里花、大乌嘴、盘龙种、茶子花,有利于确保黄花菜基本的品质,提高成活率和产量,s1中,畦宽以1-1.5米,畦间距为25-30厘米,便于使用者进行田间管理,s2中,修剪后种苗的长度为20-25厘米,每株留有叶片1-2片,有利于提升种株的成活率,s8中,在黄花菜发生锈病后,可采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有利于实现对黄花菜锈病进行防治,s8中,在黄花菜发生地老虎后,可在黄花菜开始返青时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防治,有利于提升对黄花菜地老虎的防治效果,s8中,在黄花菜发生蚜虫后,可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000倍液全株喷施防治,有利于对黄花菜蚜虫进行防治,s8中,在黄花菜发生叶螨后,可用20%丁氟螨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全株喷施防治,有利于提升对黄花菜叶螨的防治效果。
6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