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式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71670发布日期:2023-01-07 04:33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气式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绿化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透气式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户外种植花卉绿植越来越普遍,但是无论种植何种植物都需要种植装置来承载土壤并提供植物种植的空间。
3.例如,有专利号为2016209294753的中国专利,其具体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绿化墙,包括若干个可竖向分层安装于建筑物外墙上的绿化箱层,每个绿化箱层包括若干个可横向固定安装于建筑物外墙上的绿化箱;每个绿化箱的前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上安装有绿化盆。
4.在上述技术中,当绿化盆安装在绿化箱内时,绿植的根系被闷在绿化盆内无法透气,而且在上述专利中绿化箱的后侧面都是直接抵靠到安装面上,这样就进一步降低了种植装置的透气性能,继而容易导致植物死亡;而在实际使用中,绿化墙都是大面积种植,而且往往会拼成一些特定元素,一旦植物死亡就会影响元素的呈现,故实际使用中经常需要人工来养护,又反过来极大地增加了人工成本和养护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气式种植装置,通过在种植本体与所述安装面之间设置分隔部分,使得种植本体和安装面之间分隔开,确保排气通道的顺畅。从而解决绿植的根系被闷在绿化盆内无法透气的问题。
6.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透气式种植装置,通过与安装面之间形成排气通道,增加种植装置的透气性能;包括有:
8.种植本体,具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区;以及
9.透气部,其至少具有分隔部分,分隔部分位于种植本体与所述安装面之间,
10.所述排气通道位于所述透气部与所述安装面之间;
11.其中,所述种植本体至少具有:
12.后端本体部位,其位于种植区中与所述透气部相对应的种植侧;以及
13.前端本体部位,其位于种植区中的另一侧,
14.所述种植区位于后端本体部位与所述前端本体部位之间。
15.其中,所述分隔部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排气通道的延伸路径上。
16.其中,所述分隔部分至少分布在所述种植本体的相对的两个端部,使得所述排气通道能由种植本体的一端延伸至种植本体的另一端。
17.其中,所述透气部至少还具有阻隔部分,其位于所述安装面与分隔部分之间,
18.所述阻隔部分的分布与所述种植区相对应,用于防止水汽或者植物根系污染安装面。
19.其中,所述分隔部分具有:
20.若干个隔挡筋,其两端分别与阻隔部分和种植本体相结合;以及
21.侧板筋,其位于所述分隔部分的两侧,且与所述阻隔部分围成容纳空间,所述种植本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22.其中所述阻隔部分、分隔部分和所述前端本体部位一体设置,且围成壳体空间,所述后端本体部位配置在所述壳体空间内;
23.且,所述后端本体部位与所述分隔部分卡接;和/或
24.所述后端本体部位与所述前端本体部位卡接。
25.其中,所述前端本体部位包括有若干个绿植安装区域,每个所述绿植安装区域又包括有至少两个绿植安装入口,绿植通过绿植安装入口放入所述种植区;或
26.其中,所述前端本体部位包括有若干个绿植安装区域,每个所述绿植安装区域上设置有一个种植环壁,种植环壁与所述前端本体部位可拆卸得连接,且种植环壁围成的空间与所述种植区相导通。
27.其中,所述阻隔部分至少具有:
28.前阻隔部分,其与所述分隔部分相对应;以及
29.后阻隔部分,其与所述安装面相结合;
30.其中,所述分隔部分或所述前阻隔部分与所述后端本体部位卡接,且所述后端本体部位和所述前端本体部位卡接;或
31.其中,所述分隔部分或所述前阻隔部分一端延伸有连接柱,连接柱穿过所述后端本体部位并与所述前端本体部位相结合;或
32.其中,后阻隔部分含有若干个连接凸块,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前端本体部位、后端本体部位和前阻隔部分,并与所述连接凸块紧固连接,所述后端本体部位具有凸起的连接孔,前端本体部位具有凸起的连接柱,连接柱伸入连接孔内;或
33.其中,后阻隔部分含有若干个连接凸块,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前端本体部位和前阻隔部分,并与所述连接凸块紧固连接,所述前阻隔部分与所述后端本体部位轴孔配合连接,所述前阻隔部分与所述前端本体部位轴孔配合连接。
34.进一步地,所述后端本体部位成型有若干个透气孔位,透气孔位与所示排气通道导通;
35.其中,所述透气孔位含有位于上侧的阻挡上板部和位于下侧的阻挡下板部,
36.所述阻挡上板部的下端与所述阻挡下板部的上端相邻且交错设置;或
37.其中,所述透气孔位是直孔;或
38.其中,所述透气孔位含有与所述前端本体部位相对应的阔口部、与所述阻隔部分相对应的缩口部,以及位于阔口部和缩口部之间的引导部。
39.其中,所述透气部至少具有偏置卡部,其位于所述透气部的上侧,其用于与位于上侧的另一个透气部相卡接;
40.所述偏置卡部上成型有若干个卡接凸块,其用于与位于上侧的另一个透气部相卡接;
41.所述透气部周侧成型有外连接部,外连接部内成型有卡接槽,
42.所述透气式种植装置还具有连接卡条,相邻两个透气部通过连接卡条卡在对应两
个透气部的卡接槽上实现连接。
43.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44.1、本发明通过在种植本体与所述安装面之间设置分隔部分,使得种植本体和安装面之间分隔开,确保排气通道的顺畅,降低土壤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影响植物的生长。
45.2、本发明的种植装置可以实现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连接。从而实现大面积的安装。
46.3、本发明的透气孔的设计能够实现种植区与透气部之间的导通,增加空气流通的效率。
47.4、本发明的阻隔部分除了能够强化排气通道的结构,还能防止种植区内的水分或者其他杂志污染安装面。
附图说明
48.图1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49.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50.图3是实施例一中透气部的立体图;
51.图4是实施例一中后端本体部位的立体图;
52.图5是变形例一中透气孔的立体图之一;
53.图6是变形例一中透气孔的立体图之二;
54.图7是变形例二中透气孔的立体图;
55.图8是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56.图9是实施例二中透气部的立体图;
57.图10是实施例二中后端本体部位的立体图;
58.图11是实施例二变形例一的立体图;
59.图12是实施例二变形例二的立体图;
60.图13是实施例三的立体图;
61.图14是实施例三中壳体空间的立体图;
62.图15是实施例三变形例一的立体图;
63.图16是实施例三变形例二的立体图之一;
64.图17是实施例三变形例二的立体图之二;
65.图18是实施例三变形例二的立体图之三;
66.图19是实施例三变形例二的立体图之四;
67.图20是本变形例中种植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68.图中:1-种植本体;2-透气部;3-连接卡条;4-排气通道;5
‑ꢀ
弹性卡头;6-纵向连接件;11-后端本体部位;12-前端本体部位;21
‑ꢀ
分隔部分;22-阻隔部分;23-偏置卡部;24

外连接部;25-侧连接部;26-连接柱;51-弹性卡条;52-限位柱;61-上连接卡部;62-下连接卡部;63-连接过渡部分;64-本体卡位;65-连接筋;66-贯穿孔; 111-连接孔;112-透气孔位;113-支撑凸槽;114-本体滑筋;115
‑ꢀ
后端卡件;121-绿植安装区域;122-绿植安装入口;123-种植环壁; 125-支撑板;126-前连接穿孔;211-隔挡筋;212-侧板筋;213-卡块; 214-连接挡筋;215-本体卡槽;216-侧板卡柱;217-侧板卡槽;218
‑ꢀ
侧板卡孔;221-连接凸块;
222-前阻隔部分;223-后阻隔部分;231
‑ꢀ
卡接凸块;241-卡接槽;1121-阻挡上板部;1122-阻挡下板部;1123
‑ꢀ
阔口部;1124-缩口部;1251-前端透孔。
具体实施方式
69.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70.【实施例一】
71.本实施例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装置,本实施例所述的种植装置特别的适用于安装在户外大型安装面上,例如建筑物外墙表面会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种植装置,这样的设计既能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还能降低室内温度,使得建筑物更加宜居,同时也能让整个建筑物更加美观;除了建筑物外表面之外,本实施例所述的种植机构还可以应用在河岸两边的斜坡、高架桥墩、围栏外墙和其他绿化工程上。
72.虽然使用本实施例所述的种植装置有诸多好处,但是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状,如果植物一旦在种植装置内死亡,一方面非常影响种植装置整体视觉效果,另一方面日常使用时需要施工方增加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养护,增加了成本,阻碍了种植装置的推广应用。
7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2所示,图1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从图1-2可知,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透气式种植装置,它是通过与安装面之间形成排气通道4,增加种植装置的透气性能,从而增加植物在种植装置内的存活率,降低养护成本。
74.具体的,本实施例的透气式种植装置包括有种植本体1和透气部 2,其中,种植本体1具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区;透气部2位于种植本体1与所述安装面之间,而所述排气通道4位于所述透气部2与所述安装面之间。
75.即,本实施例中实现透气主要是通过构造排气通道4来实现的,而构造排气通道4的原理在于通过在种植本体1和安装面之间构造出一个透气部2,实现透气。
76.本实施例所述的安装面是指,与整个透气式种植装置进行安装的面,这个面可以是户外墙面、建筑物外表面或者其他表面。
77.其中,所述种植本体1至少具有后端本体部位11和前端本体部位12,其中,后端本体部位11位于种植区中与所述透气部2相对应的种植侧;前端本体部位12位于种植区中的另一侧,所述种植区位于后端本体部位11与所述前端本体部位12之间。
78.如图1所示,所述前端本体部位12是指最靠近外侧的板状部件,前端本体部位12表面配置有若干个横向和纵向交汇的方格状的绿植安装区域121,每个绿植安装区域121由被筋条分割成四个绿植安装入口122;同时前端本体部位12在靠近后端本体部位11的一侧延伸出若干个支撑板125,后端本体部位11在与前端本体部位12相对的那一侧成型有对应数量的支撑凸槽113,支撑板125卡在支撑凸槽113 内,一来是实现前端本体部位12和后端本体部位11之间的支撑,增加结构稳定性,同时也能方便安装。从图1可知,所述支撑板125上有若干个前端透孔1251,前端透孔1251的设计能够增加透气性能,方便空气和水分的流通,同时也能供植物根系穿过,从而进一步增加前端本体部位12和后端本体部位11之间连接的牢固度。
79.关于绿植安装入口122可以被分割的更加密集,这样能够进一步防止种植介质的
流失,特别是当密集至一定程度后,就可以采用常规土壤进行种植。
80.在实际使用中,前端本体部位12和后端本体部位11之间会放入种植介质,种植介质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比如在水平情况下可以选用常规土壤,如果在倾斜的场景下,可以选择有机土、有机棉等形态固定的种植介质,避免因倾斜导致种植介质分配不均匀,本实施例所述的种植介质是用于固定植物根须并提供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物质。种植植物时,将绿植从绿植安装入口122放入到前端本体部位12和后端本体部位11之间的种植区上即可。
8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透气部2位于后端本体部位11的后侧,而且透气部2和后端本体部位11之间是留有空隙的,这个空隙就是本实施例所述的排气通道4,而且本实施例所述的排气通道4是上下贯通的,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增加透气的效果。
82.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将透气部2贴靠在安装面上,从而能够保证植物即便是种植在种植区后,还能与外界空气有充分的流动,从而增加本实施例的种植装置的透气性能,增加植物的存活率。
83.由图2可知,所述透气部2至少具有分隔部分21,其位于种植本体1和所述安装面之间,从而使得种植本体1和安装面之间分隔开,确保排气通道4的顺畅,而且也有利于后端本体部位11稳定的顶住安装面,确保种植装置结构的稳定性。
84.所以,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部分2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排气通道4的延伸路径上。即,从图1可知,整个排气通道4是上下贯通的,那分隔部分21就是位于排气通道4中,当风在排气通道4内流动时,会经过分隔部分21。
85.而且为了让透气部2与后端本体部位11之间的支撑结构更加稳定,所述分隔部分21会至少分布在所述种植本体1的上端和下端,使得所述排气通道4能由所述种植本体1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种植本体 1的下端,这样支撑能更加稳定。
86.另外,现有的种植装置在安装到安装面上后,在长期使用后会发生安装面发生霉变、表皮脱落或者植物根系顶到安装面影响安装面表面结构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气部2至少还具有阻隔部分22,其位于所述安装面与分隔部分21之间。
87.如图1和图3所示,图3是实施例一中透气部2的立体图,从图 1和图3可知,透气部2是一个整体呈u字型的板件,阻隔部分22 构成了透气部2的主体,占据了最大的面积,而且在实际使用中,如图3所示,阻隔部分22是一个表面没有孔位的部件,而且阻隔部分 22的宽度与种植本体1接近,阻隔部分22的高度要高于种植本体1。也就是说,所述阻隔部分22的分布与会所述种植区相对应,用于防止水汽或者植物根系污染安装面。
88.另外,如图3所示,所述分隔部分21是上下贯穿了整个阻隔部分22,从而分隔部分21对后端本体部位11的支撑作用也能增加,整个种植装置的强度也能进一步得到增加,也能保证排气通道的顺畅,从而增加透气的效果。
89.其中,如图1-4所示,所述阻隔部分22至少具有前阻隔部分222 和后阻隔部分223,前阻隔部分222与所述分隔部分21相对应和相邻,后阻隔部分223与所述安装面相结合;
90.其中所述分隔部分21与所述后端本体部位11卡接,所述后端本体部位11与所述前端本体部位12卡接,如图1-3所示,分隔部分 21前端还配置有若干卡块213,卡块213会与透气部2前端的后端本体部位11卡接,从而实现透气部2与后端本体部位11的连接。
91.另外再看图4,图4是实施例一中后端本体部位11的立体图,从图4可知,后端本体
部位11上成型有与上述卡块213适配的卡槽。后端本体部位11的两端也具有朝向阻隔部分22的弹性卡头5,弹性卡头5包括有两个相背设置的弹性卡条51和一个位于两个弹性卡条 51之间的限位柱52,与之对应的在透气部2上也成型有与弹性卡头 5适配的孔位。两个弹性卡条51的设计既能够在卡入时借助弹性方便卡入,且卡入后借助弹性复位还能保持卡紧,不至于松动;同时还能在需要取出时通过手动夹紧两个弹性卡条51并让两个弹性卡条51 朝向限位柱52移动,从而方便的拆卸出来,另外从图4可以看到,在后端本体部位11的左侧还成型有用于卡接前端本体部位12的后端卡件115,这样多重的连接,能够让后端本体部位11和前端本体部位1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92.所述分隔部分21具有若干个隔挡筋211和两个侧板筋212,由图3可知,隔挡筋211的两端分别与阻隔部分22和种植本体1相结合,具体的说是与种植本体1的后端本体部位11相结合,用于撑开透气部2和种植本体1。侧板筋212位于所述分隔部分21的两侧,且与所述阻隔部分22围成容纳空间,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种植本体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更具体的说至少后端本体部位 11的主要部分都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而且在本实施例中,隔挡筋 211、侧板筋212是一体成型的,而且透气部2的分隔部分21和阻隔部分22也是一体成型的,这样的设计能够增加整个种植装置的结构强度,降低装配和安装的复杂度。另外,如图3所示,分隔部分21 的侧板筋212上也有用于卡接后端本体部位11和/或前端本体部位 12的侧板卡218,从而实现透气部2与种植本体1之间的连接。
93.另外,再看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端本体部位11成型有若干个透气孔位112,另外再结合图1和图2可知,所述透气孔位112 含有位于上侧的阻挡上板部1121和位于下侧的阻挡下板部1122,阻挡上板部1121是透气孔位112的内侧上端面,同时所述阻挡上板部 1121的下端与所述阻挡下板部1122的上端相邻且交错设置。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透气孔位112内侧上端面和阻挡下板部1122的上端面基本要处于平齐的状态,但是同时又要采用交错设置,也就是如图2所示的,阻挡下板部1122朝分隔部分21一侧凸出,同时透气孔位112又能让前端本体部和后端本体部之间的空气流动至后端本体部和阻隔部分22之间,从而与排气通道4导通,大幅度的提高了透气性能,而且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增加了透气性能之外,还能借助阻挡上板部1121和阻挡下板部1122之间基本平齐的状态,能够减少水汽从前端本体部和后端本体部之间的种植区流动至后端本体部和阻隔部分22之间,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对安装面的污染。
94.透气孔位112内侧上端面和阻挡下板部1122的上端面平齐的设计还特别适用于只有分隔部分21而没有阻隔部分22的情况下,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缺乏阻隔部分22导致对安装面的污染。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透气孔位112还可以用于供植物根系穿过,从而形成盘根错节的连接关系,增加整个种植机构的稳定性,也因为能够促进植物根系吸收氧气和增加透气性能,从而能增加植物的存活率。
95.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透气部2至少具有偏置卡部23,其位于所述透气部2的上侧,其用于与位于上侧的另一个透气部2相卡接;当然对应的偏置卡部23也可以位于所述透气部2的下侧,其用于与位于下侧的另一个透气部2相卡接;另外为了连接更加牢固,所述偏置卡部23上成型有若干个卡接凸块231,其用于与位于上侧的另一个透气部2相卡接,而且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卡接凸块231,不仅位于整体呈u字型的透气部2的内侧,还可以位于外边侧,这样在与其他透气部2连接时能够更加稳定,对应整个种植装置也能连接的
更加稳定。上述方案介绍的是如何在竖直方向或者高度方向实现两个种植机构的连接,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要实现水平方向或者宽度方向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连接方式是,在所述透气部 2周侧成型有外连接部24,外连接部24内成型有卡接槽241,所述透气式种植装置还具有连接卡条3,相邻两个透气部2通过连接卡条 3卡在对应两个透气部2的卡接槽241上实现连接,或者在所述透气部2周侧两端分别成型有外连接部24和侧连接部25,通过外连接部 24和侧连接部25的连接实现两个左右相邻的种植装置的连接。
96.【实施例一变形例一】
97.本变形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一致,其不同点在于,如图5和图6所示,图5是变形例一中透气孔位112的立体图之一,也就是前端本体部位12正面视角的立体图,图6是变形例一中透气孔位112的立体图之二,也就是前端本体部位12背面视角的立体图。
98.从图5和图6可知,所述的后端本体部位11上的透气孔位112 是一个喇叭孔,具体的说,所述透气孔位112含有与所述前端本体部位12相对应的阔口部1123、与所述阻隔部分22相对应的缩口部 1124,以及位于阔口部1123和缩口部1124之间的引导部,而且阔口部1123的尺寸要大于缩口部1124,这样设计能够让空气经过有大尺寸流向小尺寸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能让空气的流速加快,从而进一步增加透气的效果,增加植物的存活率。当然本变形例所述的透气孔位 112同样也可以用于供植物根系穿过,形成盘根错节的连接关系,增加整个种植机构的稳定性,也能增加植物的存活率。
99.【实施例一变形例二】
100.本变形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一致,其不同点在于,如图7所示,图 7是变形例二中透气孔位112的立体图,所述透气孔位112是直孔,这样的设计能满足透气的同时还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制造的繁琐程度,制造成本也最低。当然本变形例所述的透气孔位112同样也可以用于供植物根系穿过,形成盘根错节的连接关系,增加整个种植机构的稳定性,也能增加植物的存活率。
101.【实施例二】
10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一致,其不同点在于,如图8-9所示,图8是实施例二的立体图,图9是实施例二中透气部2的立体图,在实施例二中,所述透气部2中的分隔部分21呈u字型,分隔部分21 的即两边分别设置分隔挡筋211,两个分隔挡筋211之间是连接挡筋 214,从而从形状上像一个u形。对应的相邻两个分隔部分21之间是阻隔部分22,故在本实施例中,阻隔部分22的数量是多个的,例如如图8所示,阻隔部分22共有4个,当然阻隔部分2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删减。故,在本实施例中,透气部2是整体呈上下凹凸的波浪形。同时与之对应的,在本实施例中,后端本体部位11也具有与透气部2形状类似的折弯区域。
103.另外,如图9所示,在透气部2的分隔部分21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本体卡槽215,两个相对设置的本体卡槽215,本体卡槽215是用于卡住所述后端本体部位11。具体看图10,图10是实施例二中后端本体部位11的立体图,即、后端本体部位11背面也有与本体卡槽 215对应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是有一个凸起的本体滑筋114,本体滑筋114与所述本体卡槽215适配,从而实现卡紧。
104.另外,如图8-图10所示,所述分隔部分21一端延伸有连接柱 26,连接柱26穿过所述后端本体部位11并与所述前端本体部位12 相结合。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后端本体部位11 上有后连接穿孔,可以供连接柱26或者紧固件穿过,对应的如图8 所
示,在前端本体部位12上有前连接穿孔126,可以供连接柱26或者紧固件穿过,这样的设计能够实现透气部2、后端本体部位11和前端本体部位12的连接。
105.另外,在实际使用中也可以采用在前阻隔部分222中成型连接柱 26,用于实现透气部2、后端本体部位11和前端本体部位12三者之间的连接。
106.【实施例二变形例一】
107.本变形例与实施例二基本一致,其不同点在于,如图11所示,图11是实施例二变形例一的立体图,本变形例与实施例二基本一致,其不同点在于,在本变形例中,其中,所述前端本体部位12包括有若干个绿植安装区域121,每个所述绿植安装区域121上设置有一个种植环壁123,种植环壁123与所述前端本体部位12可拆卸得连接,且种植环壁123围成的空间与所述种植区相导通,也就是说种植环壁 123是位于前端本体部位12的前侧并凸出设计的,日常使用中,种植杯从种植环壁123放入到种植区内。而且在本变形例中,种植环壁 123是卡接在前端安装板件上的,这样的设计能够降低制造的难度。
108.而且还可以实现与实施例一中绿植安装入口122进行替换。也就是说,既可以采用如本变形例所述的种植环壁123的设计,也可以去掉种植环壁123,然后采用实施例一所述的具有绿植安装入口122的结构设计,只是需要替换时,更换种植介质的种类和放置的位置。
109.【实施例二变形例二】
110.本变形例与实施例二基本一致,其不同点在于,如图12所示,图12是实施例二变形例二的立体图,从图12中可以看到,在后阻隔部分223含有若干个连接凸块221,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结合图8和图 11,紧固件会依次穿过所述前端本体部位12、后端本体部位11和前阻隔部分222,并与所述连接凸块221紧固连接,从而实现前端本体部位12、后端本体部位11和阻隔部分22的连接,而且连接的更加牢固,种植装置整体性更强。
111.同时,所述后端本体部位11具有凸起的连接孔111,前端本体部位12具有凸起的连接柱26,连接柱26伸入连接孔111内,从而实现后端本体部位11和前端本体部位12的连接。
112.【实施例二变形例三】
113.本变形例与实施例二基本一致,其不同点在于,后阻隔部分223 含有若干个连接凸块221,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前端本体部位12和前阻隔部分222,并与所述连接凸块221紧固连接,所述前阻隔部分 222与所述后端本体部位11轴孔配合连接,所述前阻隔部分222与所述前端本体部位12轴孔配合连接。这样可以减少紧固件穿过的部件数量,降低装配的难度。
114.【实施例三】
11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一致,其不同点在于,在实施例一中,前端本体部位12、后端本体部位11和透气部2是分别三个独立的部件,通过紧固件连接或者相互之间的卡接实现透气式种植装置的连接。
116.而上述这样设计也存在装配所需的零部件较多,安装相对比较繁琐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图13 是实施例三的立体图,从图13可知,将所述阻隔部分22、分隔部分 21和所述前端本体部位12一体设置,即形成了一个外围的框架,围成了一个壳体空间;如图14所示,图14是实施例三中壳体空间的立体图,从图14可以看到,分隔部分21中的两个侧板筋212是位于所述框架的两侧,然后在侧板筋212上是成型有
侧板卡柱216,侧板卡柱216内成型有侧板卡槽217,然后后端本体部位11从侧板卡槽217 卡入,使得所述后端本体部位11配置在所述壳体空间内,从而实现透气部2、后端本体部位11和前端本体部位12的连接,从而实现透气式种植装置的功能。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简化各组成部件的装配关系,增加装配效率。
117.同时如图13所示,后端本体部位11的结构是采用透气孔位112,且将透气孔位112的所述阻挡上板部1121的下端与透气孔位112的所述阻挡下板部1122的上端相邻且交错设置。
118.【实施例三变形例一】
119.本变形例与实施例三基本一致,其不同点在于,后端本体部位 11中的透气孔位112的样式还可以是不同的,至少可以替换成如图 5-图7所示的透气孔位112的样式,具体看图15,图15是实施例三变形例一的立体图,从图15可以看到,后端本体部位11的透气孔位112的形状替换是不影响后端本体部位11的使用和安装。同时也不影响两个种植装置左右连接和上下连接。
120.【实施例三变形例二】
121.图16是实施例三变形例二的立体图之一,从图16中可以看到,本变形例与实施例三基本一致,其不同点在于,在本变形例中,前端本体部位12也具有种植环壁123,种植环壁123是可拆卸的安装放置。
122.故,本实施例中,种植环壁123的设计不仅适用于实施例三也都适用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以及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各项变形例中。
123.图17是实施例三变形例二的立体图之二,从图17可以看到,前端本体部位12和后端本体部位11之间已经放置了种植介质的立体图,此时种植介质是形状相对固定的介质,这样可以适用于立起来的应用场景。
124.另外从图17可以看到,所述侧板筋212处还成型有用于连接相邻种植装置的外连接部24,外连接部24内成型有卡接槽241,另外再看图18,图18是实施例三变形例二的立体图之三,从图18可以看到,有一个连接卡条3,连接卡条3卡在对应两个透气部2的卡接槽241上实现连接,这样的设计方便组合,从而匹配不同面积的安装面的场景。
125.另外,上述的连接结构并不影响后端本体部位11的形状,如图 19所示,图19是实施例三变形例二的立体图之四,从图19中可以看到,在采用如图18所示的连接结构时,后端本体部位11中透气孔位112的形状还可以是直孔,而与对应图18中透气孔位112的形状不同。
126.除了上述的横向方向的连接之外,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应用在纵向方向的连接,具体如图20所示,图20是本变形例中种植装置的连接示意图,从图20中可以看到,上下两个种植装置都是与图17中所展示的结构类似,同时在两个种植装置之间还具有一个纵向连接件6,纵向连接件6包括有上连接卡部61、下连接卡部62,和位于上连接卡部61、下连接卡部62之间的连接过渡部分63,连接过渡部分63 在本变形例中是一个环形的凸台,实际安装后会位于两个种植装置之间。
127.同时如图20所示,在上连接卡部61和下连接卡部62上各具有一个本体卡位64,在实际使用中,后端本体部位11会卡入到本体卡位64中,进一步增加连接的牢固程度。除了这个之外,上连接卡部 61和下连接卡部62与上述壳体空间之间的尺寸适配,使得刚好能卡入
且又不至于松动。
128.另外,为了保持水路的畅通同时增加纵向连接件6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纵向连接件6是上下导通的,故位于上侧的种植装置的水能经过纵向连接件6流入到位于下侧的种植装置中。具体的,在纵向连接件6的前侧是具有5根连接筋65,这个连接筋65除了能实现上述功能之外,还能限制种植介质的流动。故从图8中也可以看出,不同种植区之间是有水平配置的隔板7,该隔板7上也具有若干个孔位。也具有如上述的加强、防止介质流失,不影响水分通过等功能。
129.同时作为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透气性能,在本实施例中,纵向连接件6的后侧具有两个方形的贯穿孔66,贯穿孔66的位置和延伸的角度都是与排气通道4相对的应的,这样就能够无论叠多高,都不影响排气通道4的畅通。这样的设计特别适用于在大面积应用的安装场景中,不会影响面积多大就导致植物容易坏死。
130.【实施例四】
13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具有如下不同点: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种植本体1的两侧面可以增加透气部2,实现透气,适用于在小面积或者纵向连接的安装场景中。
132.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133.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13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35.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36.本发明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137.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138.故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