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盖菇种植用培育装置

文档序号:33527703发布日期:2023-03-22 07:2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大球盖菇种植用培育装置
大球盖菇种植用培育装置
1.本技术为分案申请,原申请文件的信息如下:
2.申请号:202110348042.4
3.发明创造名称:大球盖菇的种植方法申请日:2021年03月31日申请人:襄阳市农业科学院
技术领域
4.本发明涉及菇类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大球盖菇种植用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5.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大球盖菇色泽艳丽,肉质脆嫩滑爽,干品气味清香,含有多种氨基酸,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大球盖菇抗逆性强,适应性强,栽培原料来源丰富,栽培技术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附加值高等特点。
6.大球盖菇在种植时需要将需要经常对其浇水促生长,并且大球盖菇的培育面积通常非常大,如果采用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差。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大球盖菇种植用培育装置,具有确保湿度满足大球盖菇的生长需求的效果。
8.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洒水装置,所述洒水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菇床上方的支架、沿水平方向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一驱动杆、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杆上的洒水件以及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杆上的配重件,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齿轮一一对应的转动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杆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齿轮半径相同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圆周上设置有可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的转动齿,所述配重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杆上的转动盘、设置于所述转动盘上的拉绳以及设置于所述拉绳远离所述转动盘的一端的配重块,所述第一驱动杆可带动所述配重块升高。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10.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底端相贴合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转动设置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上套设有限位扭簧,所述第二驱动杆上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侧面相贴合的第二限位板,所述限位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板以及所述第二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二限位板相抵触的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开设有可让所述第三限位板穿过的限位槽,当所述转动齿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时,所述第三限位板抵触于所述
第二限位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12.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洒水件包括两个对称朝下设置的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
°
,所述转动齿占所述转动轮的圆周的比例为12.5%。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14.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板靠近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性层,所述第二限位板靠近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性层。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16.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限位板远离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呈圆弧形。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1、在大球盖菇的生长过程中,根据大球盖菇生长的需求以及湿度计的测试结果适时打开洒水装置对菇床以及周围的空间进行补水;在需要对菇床进行补水时,首先打开驱动电机和雾化喷头的开关,第一驱动杆上的雾化喷头分别对菇床的两侧进行喷水,同时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杆和转动轮转动,当转动至转动齿与驱动齿轮啮合时,第三限位板也正好抵触于第二限位板,之后转动轮带动第一驱动杆上的雾化喷头一起转动,第三限位板推动第二限位板远离第一驱动轮,因此第一驱动杆转动过程不需要克服第二限位板对第一驱动杆的夹持力,两个不同角度的雾化喷头转动过程中分别对菇床中间部位以及培养架周围空间进行喷水,第一驱动杆带动拉绳绕转动盘转动,而拉绳拉动配重块向上运动,当雾化喷头转动45
°
后,转动齿与驱动齿轮分离,第三限位板也与第二限位板分离,第二限位板在限位扭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卡合第一驱动杆,使第一驱动杆夹持在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之间,之后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于拉绳,拉动拉绳使转动盘带动第一驱动杆往回转动,在往回转动过程中,第一驱动杆需要克服第二限位板对第一驱动杆的夹持力,而配重块对第一驱动杆的作用力始终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因此第一驱动杆的回转速度不会太快,可以与转动齿驱动第一驱动杆转动的速度保持一致,通过设置转动齿、驱动齿轮以及配重块,实现雾化喷头的往复式喷水,增加雾化喷头的洒水面积,从而实现菇床与菇床周围空间同时进行补水,加快增加湿度的速度,确保湿度满足大球盖菇的生长需求。
19.2、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以及第三限位板,实现配重块带动第一驱动杆回转时,第二限位板对第一驱动杆进行夹紧,增加第一驱动杆转动时需要克服的阻力,从而降低第一驱动杆的回转速度,避免第一驱动杆的回转速度过快,但是转动齿驱动第一驱动杆转动时,第二限位板不会对第一驱动杆施加夹持力,不会影响第一驱动杆的转动,从而通过调节转动杆的转速,使雾化喷头往复摆动的速度保持一致。
20.3、通过将转动齿设置为占所述转动轮的圆周的12.5%,而转动齿与驱动齿轮的半径相同,因此转动齿可以驱动驱动齿轮转动45
°
,同时两个雾化喷头对称设置,且雾化喷头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
°
,因此雾化喷头转动45
°
后,一个雾化喷头竖直朝下喷水,一个雾化喷头沿水平方向喷水,从而对菇床的周围空间也进行补水。
21.4、通过设置第一弹性层以及第二弹性层,增加第一驱动杆回转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阻力,同时避免第一驱动杆回转过程中划伤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板;通过将第三限位板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设置为圆弧形,减小第三限位板推动第二限位板转动过程需要克服的阻力,同时避免第三限位板划伤第二限位板。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发明大球盖菇的种植方法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25.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26.图4是本发明大球盖菇的种植方法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图4中c的放大示意图。
28.图中,1、支架;2、第一驱动杆;3、驱动齿轮;4、转动杆;5、驱动电机;6、转动轮;7、转动齿;8、转动盘;9、拉绳;10、配重块;11、第一限位板;12、第二驱动杆;13、限位扭簧;14、第二限位板;15、第三限位板;16、限位槽;17、雾化喷头;18、第一弹性层;19、第二弹性层。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大球盖菇种植用培育装置,如图1-5所示,洒水装置包括设置于菇床上方的支架1、沿水平方向转动设置于支架1上的第一驱动杆2、均匀设置于第一驱动杆2上的洒水件以及均匀设置于第一驱动杆2上的配重件,第一驱动杆2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齿轮3,支架1上设置有与驱动齿轮3一一对应的转动杆4以及用于驱动转动杆4转动的驱动电机5,转动杆4的一端设置有与驱动齿轮3半径相同的转动轮6,转动轮6的圆周上设置有可与驱动齿轮3相啮合的转动齿7,配重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第一驱动杆2上的转动盘8、设置于转动盘8上的拉绳9以及设置于拉绳9远离转动盘8的一端的配重块10,第一驱动杆2可带动配重块10升高。
31.支架1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驱动杆2的底端相贴合的第一限位板11,第一限位板11上转动设置有第二驱动杆12,第二驱动杆12上套设有限位扭簧13,第二驱动杆12上转动设置有与第一驱动杆2的侧面相贴合的第二限位板14,限位扭簧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板11以及第二限位板14固定连接,转动杆4上设置有可与第二限位板14相抵触的第三限位板15,第一限位板11上开设有可让第三限位板15穿过的限位槽16,当转动齿7与驱动齿轮3相啮合时,第三限位板15抵触于第二限位板14。
32.洒水件包括两个对称朝下设置的雾化喷头17,雾化喷头17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
°
,转动齿7占转动轮6的圆周的比例为12.5%。
33.第一限位板11靠近第一驱动杆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性层18,第二限位板14靠近第一驱动杆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性层19。
34.第三限位板15远离转动杆4的一端呈圆弧形
35.大球盖菇种植用培育装置的工作原理:
36.在大球盖菇的生长过程中,根据大球盖菇生长的需求以及湿度计的测试结果适时打开洒水装置对菇床以及周围的空间进行补水;在需要对菇床进行补水时,首先打开驱动电机5和雾化喷头17的开关,第一驱动杆2上的雾化喷头17分别对菇床的两侧进行喷水,同时通过驱动电机5驱动转动杆4和转动轮6转动,当转动至转动齿7与驱动齿轮3啮合时,第三限位板15也正好抵触于第二限位板14,之后转动轮6带动第一驱动杆2上的雾化喷头17一起转动,第三限位板15推动第二限位板14远离第一驱动轮,因此第一驱动杆2转动过程不需要克服第二限位板14对第一驱动杆2的夹持力,两个不同角度的雾化喷头17转动过程中分别对菇床中间部位以及培养架周围空间进行喷水,第一驱动杆2带动拉绳9绕转动盘8转动,而拉绳9拉动配重块10向上运动,当雾化喷头17转动45
°
后,转动齿7与驱动齿轮3分离,第三限位板15也与第二限位板14分离,第二限位板14在限位扭簧13的弹性力作用下卡合第一驱动杆2,使第一驱动杆2夹持在第一限位板11与第二限位板14之间,之后配重块10的重力作用于拉绳9,拉动拉绳9使转动盘8带动第一驱动杆2往回转动,在往回转动过程中,第一驱动杆2需要克服第二限位板14对第一驱动杆2的夹持力,而配重块10对第一驱动杆2的作用力始终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因此第一驱动杆2的回转速度不会太快,可以与转动齿7驱动第一驱动杆2转动的速度保持一致,通过设置转动齿7、驱动齿轮3以及配重块10,实现雾化喷头17的往复式喷水,增加雾化喷头17的洒水面积,从而实现菇床与菇床周围空间同时进行补水,加快增加湿度的速度,确保湿度满足大球盖菇的生长需求;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板11、第二限位板14以及第三限位板15,实现配重块10带动第一驱动杆2回转时,第二限位板14对第一驱动杆2进行夹紧,增加第一驱动杆2转动时需要克服的阻力,从而降低第一驱动杆2的回转速度,避免第一驱动杆2的回转速度过快,但是转动齿7驱动第一驱动杆2转动时,第二限位板14不会对第一驱动杆2施加夹持力,不会影响第一驱动杆2的转动,从而通过调节转动杆4的转速,使雾化喷头17往复摆动的速度保持一致;通过将转动齿7设置为占转动轮6的圆周的12.5%,而转动齿7与驱动齿轮3的半径相同,因此转动齿7可以驱动驱动齿轮3转动45
°
,同时两个雾化喷头17对称设置,且雾化喷头17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
°
,因此雾化喷头17转动45
°
后,一个雾化喷头17竖直朝下喷水,一个雾化喷头17沿水平方向喷水,从而对菇床的周围空间也进行补水;通过设置第一弹性层18以及第二弹性层19,增加第一驱动杆2回转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阻力,同时避免第一驱动杆2回转过程中划伤第一限位板11以及第二限位板14;通过将第三限位板15远离转动杆4的一端设置为圆弧形,减小第三限位板15推动第二限位板14转动过程需要克服的阻力,同时避免第三限位板15划伤第二限位板14。
37.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的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将限位扭簧13替换为限位弹簧,在第一限位板11远离第二驱动杆12的一端与第二限位板14远离第二驱动杆12的一端之间设置限位弹簧,通过限位弹簧对第二限位板14施加的弹性力来增加配重块10拉动第一驱动杆2转动时需要克服的阻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